2020-07-26

省委 省政府关于印发《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2011年06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民委
  • 【字体:
  • 川委办〔200924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9月28日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我省是民族大省,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深入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对于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维护全省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促进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

      发布时间:2011-06-23

      三个阶段

      2011年至2012年

      主要任务是全面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学龄儿童少年全部按时入学,巩固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2013年至2015年

      主要任务是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初步均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6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以上

      2016年至2020年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达到1:1    

      3月30日,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召开,标志着《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正式启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巩固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实施成果,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夯实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省委、省政府于去年11月制定下发《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

      “未来十年民族地区教育必须围绕巩固、提高、发展三大任务,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说。

      目标:

      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在与国家和四川省教育规划纲要充分衔接的基础上,确定未来十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事业主要指标与国民受教育水平力争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富有活力、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

      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先后等因素,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将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分成三类地区进行规划,并分2011至2012年、2013至2015年、2016至2020年三个阶段分步推进。涂文涛认为,遵循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是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的一大亮点。

      一类地区为自然地理条件较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且在2003年 (含2003年)前已实现“普九”目标的泸定、汶川、西昌、峨边、北川等14个县(市);二类地区为自然地理及经济社会发展在民族自治地方处于中等水平且在2004-2007年间 “普九”的乡城、九寨沟、会东、马边等32个县;三类地区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且在2007年后才“普九”的理塘、色达、石渠、布拖、美姑5县。

      2011年至2012年,主要任务是全面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学龄儿童少年全部按时入学,巩固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2013年至2015年,主要任务是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初步均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6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以上;2016年至2020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达到1:1。

      保障:

      夯实基础,实施五大工程

      “夯实义务教育普及基础,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未来十年民族地区教育必须坚定不移抓好的首要工作。”涂文涛说,民族地区虽已全部实现“两基”目标,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同时,还需通过强化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寄宿制等措施,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民族地区实现“普九”后,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提出新任务: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阿坝州已确定目标,到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二年儿童入园率要达到80%。加快构建完善的县、乡、村学前教育体系,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甘孜州突出寄宿制规模优质办学特色、双语教育办学特色、教育信息化建设特色,彻底改变甘孜教育低水平、低层次办学现状。

      未来十年,我省将在民族地区实施五大重点工程: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教师队伍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学生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双语教育工程。“这是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的具体抓手。”涂文涛说。

      凉山州对此进一步细化,将实施学前教育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民族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双语教学和藏区 “9+3”、彝区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八大重点教育工程。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3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对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激励全省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自觉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内容

      在全省特别是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和60个少数民族县深入开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热爱伟大祖国的宣传教育,党的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宣传教育,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的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以及省委、省政府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成效等内容的宣传教育。

      三、主要形式

      (一)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讲。要组织民族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针对性地大力宣讲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讲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宣讲我省各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和谐、共同发展的生动事例;宣讲我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绩;宣讲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富民安康工程、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彝区“三房”改造等重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宣讲省委、省政府推进“两个加快”战略部署和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举措对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各级机关、高校、企业、社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民族地区群众之中,注重发挥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人员的积极作用,开展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生活,疏导群众情绪,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同解决群众现实困难紧密结合,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认真组织主题鲜明的学校教育活动。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本学期,全省各类学校特别是民族地区学校和各级民族学校,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我们共同的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班(队)日活动;开展“四川藏区团旗红”、“民族团结进步牧童之家”、“雪域红歌进校园”、“红色英雄故事会”等实践活动;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爱国歌曲大家唱”等体验活动。中小学校中,小学三、四年级要进行民族团结知识启蒙教育,小学五、六年级要进行民族常识教育,初中一、二年级要进行民族政策常识教育,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要进行民族理论常识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要进行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增加民族团结教学内容,将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内容纳入2010年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大中专院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计划,每学年集中安排教学课时不少于3学时,民族院校要专门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有关课程,切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作用,聘请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担任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顾问和校外辅导员,促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三)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各地机关、企业、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要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广泛开展成就展览、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文艺表演、座谈交流和富有特色的网上群众性互动活动,让各族群众谈变化、谈感受、谈体会,从今昔对比中看到国家的繁荣发展和民族地区的巨大进步。举行“爱祖国建功业、促进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开展“我们是一家人”及为民族地区送技能、送岗位、送医疗、送科技、送温暖、送文化“六送”活动。抓住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歌曲演唱、民族舞蹈演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等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单位创建活动,在全省宗教界开展争创“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开展民族团结倡议、口号征集活动,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到寺庙、信教群众中。组织力量编写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提纲、通俗读本等学习资料,编撰《四川藏区史》和《四川藏区历史文化读本》等书籍,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检查工作,探索更加有效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途径。

      (四)大力开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全省各级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专题,集中推出一批为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继续深入学习宣传陈德华、王顺友、林强、仁真、王瑛等不同时期重大典型的先进事迹,集中宣传我省受到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大力宣传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涌现出的蒋敏、龙德强、义德阳、王洪发等一大批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干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宣传在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和我省“3?16”事件中誓死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各类先进人物和事迹,充分展示各族群众在危急关头患难与共、手足情深的民族真情。组织好国务院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事迹报告团在四川的巡回报告会,广泛开展向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引导全省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设者和促进者。

      (五)扎实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召开全省民族文化工作会,办好四川省第十三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和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开展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评奖活动。在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鼓励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活动,支持开展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和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扶持和鼓励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发展,重点扶持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项目。加大对业余文艺队、藏区各县“乌兰牧骑”文艺宣传队建设和扶持力度。加强反映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大宣传民族团结的艺术精品创作,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学、戏曲、影视、音乐等文化艺术品牌。巩固和发展民族地区文化阵地,建设和完善流动文化服务网络。切实加强民族地区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保护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村寨,抓紧编辑出版《民族民间艺术集成》。加大民族地区宣传文化人才建设力度,加强藏语、彝语译制人才培养,强化“双语”人才队伍建设。

      (六)大力营造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舆论氛围。省内各级新闻媒体要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纳入长期宣传规划,列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宣传报道内容之中,精心制定宣传方案,及时宣传报道各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进展情况,不断掀起舆论热潮。四川日报在要闻版面开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专栏,在理论专版开设“民族团结大家谈”专栏,并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及时深入宣传报道我省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少数民族语言广播频率每周新增4.5小时藏语节目、3.5小时彝语节目,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穿越历史的变迁--四川藏区纪行》和《穿越历史的变迁--金色凉山纪行》,全面报道四川藏区和彝区的历史性跨越。四川电视台在《四川记忆》、《我和共和国共成长》、《辉煌60年,巴蜀新篇章》、《行千里蜀道,看精彩四川》、《畅谈辉煌成就,携手团结奋进》等系列报道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省民族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等省内网络媒体开设“祖国大家庭”专栏,适时组织省内专家开展民族团结在线访谈,切实引导网上舆论。加强对外宣传,着力掌握民族团结对外宣传话语权。

      四、任务分工

      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现实的紧迫工作。我省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由省委宣传部、省民委、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实施,省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实。

      (一)宣讲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民委、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共同组织实施。

      (二)学校教育活动由省教育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委、团省委共同组织实施。

      (三)群众性教育活动由省民委牵头,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外宣办、省文明办、省政府法制办、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宗教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共同组织实施。

      (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民委、四川日报集团、四川广电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共同组织实施。

      (五)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由省文化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民委、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委党校、省文联、省作协共同组织实施。

      (六)营造舆论氛围工作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民委、省外宣办、省信息产业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外办、四川日报集团、四川广电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共同组织实施。

      五、工作要求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要按照本方案和中办发〔2009〕34号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完善工作长效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宣传教育制度化、经常化,确保我省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持续、有效开展。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省委 省政府关于印发《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2011年06月08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民委
  • 川委办〔200924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各部门:

      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9年9月28日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我省是民族大省,是全国第二大藏区,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深入扎实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对于巩固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维护全省团结和睦的民族关系,促进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

      发布时间:2011-06-23

      三个阶段

      2011年至2012年

      主要任务是全面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学龄儿童少年全部按时入学,巩固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

      2013年至2015年

      主要任务是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初步均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6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以上

      2016年至2020年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达到1:1    

      3月30日,全省民族教育工作会召开,标志着《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正式启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巩固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实施成果,解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夯实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省委、省政府于去年11月制定下发《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2011-2020年)》。

      “未来十年民族地区教育必须围绕巩固、提高、发展三大任务,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科学发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教育厅厅长涂文涛说。

      目标:

      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

      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在与国家和四川省教育规划纲要充分衔接的基础上,确定未来十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事业主要指标与国民受教育水平力争基本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富有活力、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现代教育体系。

      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时间先后等因素,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将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分成三类地区进行规划,并分2011至2012年、2013至2015年、2016至2020年三个阶段分步推进。涂文涛认为,遵循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是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的一大亮点。

      一类地区为自然地理条件较好、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且在2003年 (含2003年)前已实现“普九”目标的泸定、汶川、西昌、峨边、北川等14个县(市);二类地区为自然地理及经济社会发展在民族自治地方处于中等水平且在2004-2007年间 “普九”的乡城、九寨沟、会东、马边等32个县;三类地区为自然地理条件较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且在2007年后才“普九”的理塘、色达、石渠、布拖、美姑5县。

      2011年至2012年,主要任务是全面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学龄儿童少年全部按时入学,巩固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2013年至2015年,主要任务是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初步均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6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0%以上;2016年至2020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县域内均衡发展,普及学前一年双语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达到1:1。

      保障:

      夯实基础,实施五大工程

      “夯实义务教育普及基础,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未来十年民族地区教育必须坚定不移抓好的首要工作。”涂文涛说,民族地区虽已全部实现“两基”目标,但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成果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同时,还需通过强化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寄宿制等措施,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民族地区实现“普九”后,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提出新任务:普及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阿坝州已确定目标,到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二年儿童入园率要达到80%。加快构建完善的县、乡、村学前教育体系,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甘孜州突出寄宿制规模优质办学特色、双语教育办学特色、教育信息化建设特色,彻底改变甘孜教育低水平、低层次办学现状。

      未来十年,我省将在民族地区实施五大重点工程:民族团结教育工程、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教师队伍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学生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双语教育工程。“这是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的具体抓手。”涂文涛说。

      凉山州对此进一步细化,将实施学前教育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民族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双语教学和藏区 “9+3”、彝区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八大重点教育工程。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3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旗帜,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对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繁荣的主旋律,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激励全省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自觉地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而努力奋斗。

      二、主要内容

      在全省特别是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和60个少数民族县深入开展维护国家统一和热爱伟大祖国的宣传教育,党的民族理论的宣传教育,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教育,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宣传教育,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的宣传教育,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教育,以及省委、省政府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成效等内容的宣传教育。

      三、主要形式

      (一)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宣讲。要组织民族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少数民族干部群众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针对性地大力宣讲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讲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宣讲我省各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和谐、共同发展的生动事例;宣讲我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绩;宣讲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富民安康工程、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彝区“三房”改造等重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宣讲省委、省政府推进“两个加快”战略部署和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举措对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各级机关、高校、企业、社区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民族地区群众之中,注重发挥老党员、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人员的积极作用,开展面对面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生活,疏导群众情绪,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同解决群众现实困难紧密结合,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二)认真组织主题鲜明的学校教育活动。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本学期,全省各类学校特别是民族地区学校和各级民族学校,要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我们共同的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班(队)日活动;开展“四川藏区团旗红”、“民族团结进步牧童之家”、“雪域红歌进校园”、“红色英雄故事会”等实践活动;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爱国歌曲大家唱”等体验活动。中小学校中,小学三、四年级要进行民族团结知识启蒙教育,小学五、六年级要进行民族常识教育,初中一、二年级要进行民族政策常识教育,普通高中一、二年级要进行民族理论常识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要进行民族理论常识实践教育,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增加民族团结教学内容,将民族团结教育教学内容纳入2010年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大中专院校要把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计划,每学年集中安排教学课时不少于3学时,民族院校要专门开设民族团结教育有关课程,切实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作用,聘请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担任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顾问和校外辅导员,促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三)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教育活动。各地机关、企业、社区、农村等基层单位,要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广泛开展成就展览、知识竞赛、演讲征文、文艺表演、座谈交流和富有特色的网上群众性互动活动,让各族群众谈变化、谈感受、谈体会,从今昔对比中看到国家的繁荣发展和民族地区的巨大进步。举行“爱祖国建功业、促进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开展“我们是一家人”及为民族地区送技能、送岗位、送医疗、送科技、送温暖、送文化“六送”活动。抓住重要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歌曲演唱、民族舞蹈演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展示等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单位创建活动,在全省宗教界开展争创“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开展民族团结倡议、口号征集活动,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到寺庙、信教群众中。组织力量编写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提纲、通俗读本等学习资料,编撰《四川藏区史》和《四川藏区历史文化读本》等书籍,开展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检查工作,探索更加有效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途径。

      (四)大力开展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全省各级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专题,集中推出一批为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继续深入学习宣传陈德华、王顺友、林强、仁真、王瑛等不同时期重大典型的先进事迹,集中宣传我省受到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大力宣传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涌现出的蒋敏、龙德强、义德阳、王洪发等一大批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干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宣传在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和我省“3?16”事件中誓死捍卫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各类先进人物和事迹,充分展示各族群众在危急关头患难与共、手足情深的民族真情。组织好国务院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模范事迹报告团在四川的巡回报告会,广泛开展向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引导全省各族干部群众自觉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设者和促进者。

      (五)扎实推进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召开全省民族文化工作会,办好四川省第十三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和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开展第三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评奖活动。在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鼓励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展演活动,支持开展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和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扶持和鼓励少数民族文艺院团发展,重点扶持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族民间艺术项目。加大对业余文艺队、藏区各县“乌兰牧骑”文艺宣传队建设和扶持力度。加强反映民族团结进步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大宣传民族团结的艺术精品创作,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学、戏曲、影视、音乐等文化艺术品牌。巩固和发展民族地区文化阵地,建设和完善流动文化服务网络。切实加强民族地区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工作,保护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村寨,抓紧编辑出版《民族民间艺术集成》。加大民族地区宣传文化人才建设力度,加强藏语、彝语译制人才培养,强化“双语”人才队伍建设。

      (六)大力营造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舆论氛围。省内各级新闻媒体要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纳入长期宣传规划,列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宣传报道内容之中,精心制定宣传方案,及时宣传报道各地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进展情况,不断掀起舆论热潮。四川日报在要闻版面开设“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专栏,在理论专版开设“民族团结大家谈”专栏,并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及时深入宣传报道我省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少数民族语言广播频率每周新增4.5小时藏语节目、3.5小时彝语节目,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穿越历史的变迁--四川藏区纪行》和《穿越历史的变迁--金色凉山纪行》,全面报道四川藏区和彝区的历史性跨越。四川电视台在《四川记忆》、《我和共和国共成长》、《辉煌60年,巴蜀新篇章》、《行千里蜀道,看精彩四川》、《畅谈辉煌成就,携手团结奋进》等系列报道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省民族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等省内网络媒体开设“祖国大家庭”专栏,适时组织省内专家开展民族团结在线访谈,切实引导网上舆论。加强对外宣传,着力掌握民族团结对外宣传话语权。

      四、任务分工

      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现实的紧迫工作。我省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由省委宣传部、省民委、省教育厅负责组织实施,省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工作落实。

      (一)宣讲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民委、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共同组织实施。

      (二)学校教育活动由省教育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委、团省委共同组织实施。

      (三)群众性教育活动由省民委牵头,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外宣办、省文明办、省政府法制办、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宗教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共同组织实施。

      (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民委、四川日报集团、四川广电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共同组织实施。

      (五)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由省文化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民委、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委党校、省文联、省作协共同组织实施。

      (六)营造舆论氛围工作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民委、省外宣办、省信息产业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外办、四川日报集团、四川广电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共同组织实施。

      五、工作要求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牢牢把握正确导向,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宣传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要按照本方案和中办发〔2009〕34号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组织实施。要建立完善工作长效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宣传教育制度化、经常化,确保我省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持续、有效开展。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