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

  • 2010年04月06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民委
  • 【字体:
  • 川府发[2010]11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努力开创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

      (一)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民族地区(含民族自治地方和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县、区、民族乡,下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硕果累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初显成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维护民族团结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我省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机构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文化遗产保护困难、人才缺乏、少数民族文字读物较少、文化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境外敌对势力也借机不断对我进行文化渗透。因此,务必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把握有利于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大力促进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三)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级政府要从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维护文化安全,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高度,深刻认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切实把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各项发展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切实明确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向、工作重点、考核标准,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二、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社会主义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推进四川“两个加快”(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精神动力、文化享受和产业支撑。

      (五)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各族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坚持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行试点、逐步推广,不断完善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抓好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市场培育,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又好又快发展文化产业。

      (六)目标任务。2020年前,覆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省、州(市)、县、乡(镇)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点建设基本完成,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群众读书看报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开展文化活动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和工程,推出一批体现四川少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各族群众需要的优秀文化产品。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服务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政策法规日臻完备,政府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显著增强。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更加合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结构更加合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迈出更大步伐,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抢救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文物安全设施水平显著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历史文化风貌得到充分展现。

    责任编辑: 陈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实施意见

  • 2010年04月06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民委
  • 川府发[2010]11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努力开创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局面,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意义

      (一)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民族地区(含民族自治地方和享受民族地区待遇的县、区、民族乡,下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少数民族艺术创作硕果累累,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初显成效,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各族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维护民族团结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存在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我省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机构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文化遗产保护困难、人才缺乏、少数民族文字读物较少、文化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境外敌对势力也借机不断对我进行文化渗透。因此,务必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把握有利于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大力促进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三)把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各级政府要从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维护文化安全,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高度,深刻认识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切实把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各项发展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切实明确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导向、工作重点、考核标准,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二、繁荣发展我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四)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社会主义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不断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推进四川“两个加快”(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精神动力、文化享受和产业支撑。

      (五)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各族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坚持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行试点、逐步推广,不断完善扶持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抓好资源整合、产业集聚、市场培育,形成特色,打造品牌,又好又快发展文化产业。

      (六)目标任务。2020年前,覆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省、州(市)、县、乡(镇)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基层点建设基本完成,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群众读书看报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开展文化活动难等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和工程,推出一批体现四川少数民族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更多更好、适应各族群众需要的优秀文化产品。文化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服务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政策法规日臻完备,政府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显著增强。文化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更加合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工作成效显著。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工作队伍素质整体提升,结构更加合理。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迈出更大步伐,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抢救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文物安全设施水平显著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历史文化风貌得到充分展现。

    责任编辑: 陈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