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四川“十二五”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 2010年10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字体:
  •   (一)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

      加强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夯实发展基础,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前提。“十二五”期间,要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方针,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扩大规模、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进出川运输大通道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至甘肃、陕西、云南、贵州、重庆、青海等周边省市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尽快融入国家铁路区际快速客运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框架体系,形成6—8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北部湾等经济区的便捷运输通道。加快建设成都市与市州城际快速客运系统,进一步提升国省干线等级,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网络通达深度。全面完善成都主枢纽功能。加快推进“四江六港”水运通道和港口建设,加快建设干线、支线机场。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和整体效能,实现客货运输的便捷换乘、高效衔接。以提高铁路运输比重和发展水运、城市公共交通为重点,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成本的绿色交通。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加强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有效衔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发展管道燃气,提高城市能源保障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进一步健全城市通信网络体系,推动“三网融合”。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满足城市生活生产用水需要。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加快公共绿地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化系统。加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水、土、路、电四大基础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着力构建供水保障体系,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努力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渠系配套为重点,全面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努力改变川中等老旱区和农业主产区的灌溉条件,“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加强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基本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加快机耕道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基本消除无电乡村。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提升发展保障能力。重点加快水电和天然气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煤层气、规模化沼气发电等新能源,加快推进核电建设,优化能源结构。以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等为重点,促进能源利用方式变革,提升能源普遍化服务水平。加快煤电油气输送通道建设,优化能源区域布局,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建设西部通信枢纽,以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应急通信体系和数据灾备中心为重点,提高信息汇聚处理能力和信息安全支撑能力,基本建成高速、安全、可靠接入的无线城市网络系统。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以提高四川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产业竞争能力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发展层次。“十二五”期间,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围绕“三中心、四基地”建设,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初步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四川经济综合实力。

      ——以建设“四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拥有突出地位的重大产业基地。以水能、钒钛、天然气为重点,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优势资源开发基地;以发电设备、重型装备、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机械、汽车制造、节能环保设备、数控机床和石油钻采成套设备等为重点,建成世界知名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数字视听、新一代平板显示、军工电子、智能化仪器仪表及数字医疗等为重点,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以川猪、川酒、川烟、川茶、川菜、川果、川药、丝麻、林竹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建成西部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以“十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建设为重点,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要求,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努力培育壮大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强化政策扶持和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以节能减排和新产品开发为重点,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冶金、化工、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以发展“六大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着眼于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力争在我省最具优势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重点发展以核电、太阳能及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和以“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产业规模水平跨越式发展。加快发展以高性能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高速铁路、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我省军工优势,形成军工与民品相互促进共融发展的新格局。要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建设“三中心”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围绕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外包、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采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加快社区服务、养老、家政、商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断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成都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培育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以优化调整农业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农业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优质粮油、优质商品猪和特色畜禽、特色效益农业三大生产基地,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突破口,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新跨越。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米袋子”工程,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努力保持省内粮食基本自求平衡。加快发展优质商品猪、奶牛、特色畜禽,培育一批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新增出栏2000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果蔬、茶叶、林竹、烟叶、生物质能原料等特色效益农业,加强“菜篮子”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动植物保护体系,提升农业综合服务水平。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途径。“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积极培育川东北城市群,着力推动攀西城市群发展,形成以特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经济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强城市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突出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按照现代城市发展要求,将有条件的县城建设成为产业支撑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的中小城市。

      ——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集聚人口、要素和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有序拓展城市空间,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动一批地级市发展成5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大城市,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尽快发展成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省会成都市要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提升国际化水平,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县域全覆盖”要求,切实抓好小城镇和新村规划建设,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集中连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规模适度的中心村,在贫困地区建设扶贫新村,在民族地区建设定居新村。深入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农村能源等重点民生工程和湖库污染治理等清洁工程建设,改善乡容村貌。依托中心村集中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形成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和老人,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加大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力度。

      ——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健全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集中,促进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和生态涵养等协调统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服务关联发展的格局,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围绕改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完善衔接配套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四)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扶持欠发达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着力构建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按照国家规划,全面推动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发展,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支持成都经济区率先发展,启动实施成德绵乐同城化战略,加快成都市“两枢纽、三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培育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增长极。加快推进川南经济区建设,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建设川南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打造重化工产业带、“中国白酒金三角”,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推动攀西经济区加快发展,构建重要战略资源集约开发和转化基地,打造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谷。加快川东北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交通轴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

      ——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全面实施我省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把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彝区综合扶贫工程等建设,全面改善交通、饮水、供电、通讯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支持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基本解决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全面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加快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缩小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与全省发展水平的差距。

      ——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处理好主体功能区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以县为单位,按照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主体功能要求,合理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均财政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集约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差别化的政策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十二五”期间,要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扩大就业。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实施省内就业与劳务输出并举,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大力开展就业见习、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核心,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州)级统筹。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范围和覆盖面,统筹城乡医疗保障,逐步提高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切实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扶持,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合理使用制度,有效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建立多元办医格局。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加强职业病防治。完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效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以残疾人康复、就业、托养、无障碍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大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努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各方面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重点完善市(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常态维稳力量组织指挥体系,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依法打击犯罪,减少和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强基层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司法保障条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宗教场所、重点人员、出入境人员、外来人员和信息网络管理,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权益,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培育各类民间服务性组织,发挥其联系社区、沟通民意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提高应战应急能力。

      (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和条件。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保障特殊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弱势群体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扩充中职教育资源,提高高职教育整体水平,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幼儿园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高效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农村教师队伍为重点,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职业教育教师等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力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稳定和短缺问题。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加快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事业,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在传承的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多元化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集团,建设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在西部领先的文化产业基地,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繁荣城乡文化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七)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开发力度,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区域。加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支持、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支持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绵阳科技城建设。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坚持重点学科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实施天府科技英才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等,大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引进和使用“塔尖”人才,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加强人才培训,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专业人才,实施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完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促进人才开发的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建立促进人才开发的长效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优化事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八)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加强生态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森  林、湿地、草地等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牧还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化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恢复林草植被。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建设管理,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和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

      ——着力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人为破坏活动,努力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确保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严格保护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建设一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推进城市大气复合型污染防治和酸雨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核与辐射环境污染防治和监管,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治理。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完成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有效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加快以低碳排放为重点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大先进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结构性、技术性和制度性节能减排。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考核制度。

      ——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面推进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强化保护,通过技术措施和市场导向,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规划和用途管理,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以提高存量土地的有效利用为主,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加强重要资源规划和保护,提高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健全防灾减灾体系。以地震灾区为重点,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普查、监测预警和防治,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继续推进长江、嘉陵江、渠江等主要江河防洪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健全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完善预警系统和快报系统,健全地震灾害防治体系。加快预防避让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面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建自然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九)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科学发展新动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使改革创新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构建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完善资源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继续推进现代公司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改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发展土地市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开放共享机制和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总结推广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资本和人力资源市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探索通过农村土地权益和城镇社保权益合理置换,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家属有序转为城镇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破除城乡分治管理的体制障碍,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完善村民民主管理制度,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社会管理体制。

      ——深化财政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统一、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间财力差距。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提高基层财政管理能力。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机构。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机制,支持金融机构跨区域整合。积极支持优质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市,进一步扩大债券融资和票据融资规模,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融资体系。规范发展各级政府融资平台,充实资本金,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和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职工收入的合理联结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高收入者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取缔非法收入。

      ——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式,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等进行改革试点并取得突破,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推进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做好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重点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升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政府行政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运行、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继续深化扩权强县试点。

      (十)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创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对于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的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高地。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建设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改善对内对外开放环境为重点,促进全面开放,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全面扩大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畅通中亚和俄罗斯,以及通达国内重点经济区域的对内对外开放的通道,加快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保税区、保税港和保税库建设,完善电子口岸平台,积极开展与沿海口岸的大通关协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扩大和提升西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投资促进、经贸合作和对外交往的平台功能。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扩大与欧美日韩和新兴市场体系国家的投资与经贸合作交流,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扩大全省开放型经济规模,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等服务贸易。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注重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增强内外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和技术交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促进省内相关产业发展和成套设备、材料出口。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加快培育我省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依托我省资源、市场等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发挥各类开发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优化产业配套条件和商务环境,重点承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转移。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在川投资,设立区域总部、建立研发中心、建设制造基地。

      ——全面深化区域合作。以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为目标,全面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全面深化川渝合作,促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把成渝经济区建成全国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建立健全省际开放合作协调机制,推动与周边省区市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能源、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共同开发,实现协同发展。继续扩大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区域合作,深化与港澳台的经贸投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十一)加快振兴灾区经济,增强长远发展能力。

      全面推动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是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后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要编制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以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修复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改善发展条件,提高长远发展能力,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灾区产业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发展条件,优化提升灾区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撤并或迁建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长期合作机制,推进对口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对口支援省市产业转移,将灾区产业合作园区建成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促进灾区民生改善。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灾区发展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灾区群众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帮扶政策,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努力扩大灾区就业。加强对口劳务合作,强化灾区劳动力技能培训。把新村扶贫、劳务扶贫、连片扶贫等扶贫工程与灾区贫困村恢复重建有机结合起来,在灾区选择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区域扩大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实现灾区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的转变。以“三基地、一窗口”为重点,建设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

      ——加快灾区生态修复。坚持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恢复灾区林草植被,加强地震灾区次生灾害防治,对不具备基本耕种条件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实施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等重点地区的修复工程,恢复生态环境功能。对环境特别脆弱地区实行生态移民,促进灾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十二五”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 2010年10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一)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

      加强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夯实发展基础,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前提。“十二五”期间,要坚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方针,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扩大规模、完善网络、优化结构,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快进出川运输大通道建设,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至甘肃、陕西、云南、贵州、重庆、青海等周边省市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尽快融入国家铁路区际快速客运网,基本建成高速公路框架体系,形成6—8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北部湾等经济区的便捷运输通道。加快建设成都市与市州城际快速客运系统,进一步提升国省干线等级,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路网络通达深度。全面完善成都主枢纽功能。加快推进“四江六港”水运通道和港口建设,加快建设干线、支线机场。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和整体效能,实现客货运输的便捷换乘、高效衔接。以提高铁路运输比重和发展水运、城市公共交通为重点,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成本的绿色交通。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加强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的有效衔接,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城市智能电网建设,积极发展管道燃气,提高城市能源保障能力和安全运行水平。进一步健全城市通信网络体系,推动“三网融合”。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满足城市生活生产用水需要。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率。加快公共绿地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的城市绿化系统。加强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实施水、土、路、电四大基础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着力构建供水保障体系,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努力满足城乡居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对水资源的需求。以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和渠系配套为重点,全面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努力改变川中等老旱区和农业主产区的灌溉条件,“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合理开发空中云水资源。加强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农村路网体系,基本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加快机耕道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基本消除无电乡村。

      ——强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信息网络体系,提升发展保障能力。重点加快水电和天然气生产能力建设,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煤层气、规模化沼气发电等新能源,加快推进核电建设,优化能源结构。以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等为重点,促进能源利用方式变革,提升能源普遍化服务水平。加快煤电油气输送通道建设,优化能源区域布局,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体系。建设西部通信枢纽,以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应急通信体系和数据灾备中心为重点,提高信息汇聚处理能力和信息安全支撑能力,基本建成高速、安全、可靠接入的无线城市网络系统。加快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

      (二)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以提高四川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产业竞争能力为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和发展层次。“十二五”期间,要把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摆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围绕“三中心、四基地”建设,深入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初步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四川经济综合实力。

      ——以建设“四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充分发挥我省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深入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加快建设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拥有突出地位的重大产业基地。以水能、钒钛、天然气为重点,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优势资源开发基地;以发电设备、重型装备、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机械、汽车制造、节能环保设备、数控机床和石油钻采成套设备等为重点,建成世界知名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集成电路、软件及信息服务、数字视听、新一代平板显示、军工电子、智能化仪器仪表及数字医疗等为重点,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以川猪、川酒、川烟、川茶、川菜、川果、川药、丝麻、林竹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建成西部重要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以“十大旅游区”、重点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建设为重点,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实现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

      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要求,加快产业园区发展,努力培育壮大一批省级和国家级开发区。继续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强化政策扶持和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以节能减排和新产品开发为重点,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冶金、化工、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以发展“六大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发挥优势,抢抓机遇,着眼于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力争在我省最具优势的领域率先取得突破。重点发展以核电、太阳能及风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和以“三网融合”、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进产业规模水平跨越式发展。加快发展以高性能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高速铁路、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节能环保和生物技术产业,建设一批国家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充分发挥我省军工优势,形成军工与民品相互促进共融发展的新格局。要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建设“三中心”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围绕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服务外包、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采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机融合,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加快社区服务、养老、家政、商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断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成都建设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培育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以优化调整农业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农业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优质粮油、优质商品猪和特色畜禽、特色效益农业三大生产基地,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突破口,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新跨越。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把粮食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米袋子”工程,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努力保持省内粮食基本自求平衡。加快发展优质商品猪、奶牛、特色畜禽,培育一批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新增出栏2000万头优质商品猪生产能力,建成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果蔬、茶叶、林竹、烟叶、生物质能原料等特色效益农业,加强“菜篮子”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育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动植物保护体系,提升农业综合服务水平。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基本途径。“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要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率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加快发展川南城市群,积极培育川东北城市群,着力推动攀西城市群发展,形成以特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依托、大中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经济联系紧密、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格局。加强城市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方向,优化城市功能布局,突出城市风貌特色,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按照现代城市发展要求,将有条件的县城建设成为产业支撑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的中小城市。

      ——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集聚人口、要素和辐射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有序拓展城市空间,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动一批地级市发展成50万人口以上规模的大城市,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中心城市尽快发展成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省会成都市要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提升国际化水平,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特大中心城市。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县域全覆盖”要求,切实抓好小城镇和新村规划建设,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集中连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规模适度的中心村,在贫困地区建设扶贫新村,在民族地区建设定居新村。深入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农村道路、农村能源等重点民生工程和湖库污染治理等清洁工程建设,改善乡容村貌。依托中心村集中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形成配套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和老人,倡导乡村文明新风。加大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力度。

      ——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健全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集中,促进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和生态涵养等协调统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服务关联发展的格局,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围绕改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完善衔接配套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四)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扶持欠发达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加快重点经济区发展。着力构建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按照国家规划,全面推动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发展,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建设。支持成都经济区率先发展,启动实施成德绵乐同城化战略,加快成都市“两枢纽、三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天府新区”,培育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增长极。加快推进川南经济区建设,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建设川南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打造重化工产业带、“中国白酒金三角”,大力发展临港经济。推动攀西经济区加快发展,构建重要战略资源集约开发和转化基地,打造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谷。加快川东北地区特色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交通轴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

      ——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全面实施我省藏区、彝区等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规划,把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藏区三大民生工程、彝区综合扶贫工程等建设,全面改善交通、饮水、供电、通讯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支持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基本解决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民族地区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帮扶机制,全面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解决上学、就医、住房、交通等突出民生问题。加快特色优势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缩小革命老区、贫困地区与全省发展水平的差距。

      ——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处理好主体功能区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关系。以县为单位,按照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主体功能要求,合理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的人均财政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布局,集约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差别化的政策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五)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快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十二五”期间,要把全面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积极扩大就业。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实施省内就业与劳务输出并举,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大力开展就业见习、就业援助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核心,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全面实施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市(州)级统筹。逐步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范围和覆盖面,统筹城乡医疗保障,逐步提高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实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切实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扶持,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合理使用制度,有效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建立多元办医格局。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加强职业病防治。完善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广泛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大力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有效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和《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以残疾人康复、就业、托养、无障碍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加快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大幅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基本养老金水平,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着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努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各方面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转移。重点完善市(州)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常态维稳力量组织指挥体系,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群众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依法打击犯罪,减少和消除不稳定因素。加强基层政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司法保障条件,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宗教场所、重点人员、出入境人员、外来人员和信息网络管理,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提高重大事件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权益,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培育各类民间服务性组织,发挥其联系社区、沟通民意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提高应战应急能力。

      (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和条件。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保障特殊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权利。进一步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弱势群体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扩充中职教育资源,提高高职教育整体水平,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幼儿园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高效的终身教育体系。以农村教师队伍为重点,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特级教师、职业教育教师等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着力解决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稳定和短缺问题。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加快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育文明风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事业,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在传承的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一批多元化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集团,建设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在西部领先的文化产业基地,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繁荣城乡文化市场,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七)强化科技支撑和人才开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二五”期间,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全面实施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开发力度,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区域。加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支持、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支持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绵阳科技城建设。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吸引和集聚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健全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完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坚持重点学科建设与重点产业发展相结合、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实施天府科技英才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等,大力集聚高层次人才,着力培养、引进和使用“塔尖”人才,加快建设西部人才高地。加强人才培训,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积极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和专业人才,实施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完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促进人才开发的规模扩张和能力提升,建立促进人才开发的长效机制。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优化事业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健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体制机制。

      (八)加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加强生态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适应气候变化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森  林、湿地、草地等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和退牧还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石漠化和沙化的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恢复林草植被。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稳步推进生态移民。加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等建设管理,大力推进城乡绿化和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建设。

      ——着力加强环境保护。重点抓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人为破坏活动,努力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确保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基本稳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环境保护,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污染防治,严格保护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防治,建设一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试点示范工程。推进城市大气复合型污染防治和酸雨防治,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核与辐射环境污染防治和监管,加快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治理。

      ——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完成国家节能目标任务。积极发展低碳产业,有效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的产业链,加快以低碳排放为重点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加大先进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结构性、技术性和制度性节能减排。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突破口,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重点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商贸流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行严格的节能减排考核制度。

      ——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全面推进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强水资源科学管理,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强化保护,通过技术措施和市场导向,大力推行节约用水。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规划和用途管理,切实加强耕地保护,以提高存量土地的有效利用为主,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加强重要资源规划和保护,提高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

      ——健全防灾减灾体系。以地震灾区为重点,加强地质灾害危险区域普查、监测预警和防治,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继续推进长江、嘉陵江、渠江等主要江河防洪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健全洪涝灾害防治体系。完善预警系统和快报系统,健全地震灾害防治体系。加快预防避让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面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建自然灾害防治长效机制。

      (九)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科学发展新动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的办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使改革创新成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构建促进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创新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建立完善资源补偿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继续推进现代公司制改造,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改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规范发展土地市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开放共享机制和科技创新成果市场转化机制,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

      ——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政社会管理一体化。总结推广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动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资本和人力资源市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探索通过农村土地权益和城镇社保权益合理置换,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家属有序转为城镇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建立健全平等共享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破除城乡分治管理的体制障碍,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健全完善村民民主管理制度,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社会管理体制。

      ——深化财政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形成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统一、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区域间财力差距。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提高基层财政管理能力。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新型金融机构。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风险控制机制,支持金融机构跨区域整合。积极支持优质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上市,进一步扩大债券融资和票据融资规模,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融资体系。规范发展各级政府融资平台,充实资本金,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和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面实施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与职工收入的合理联结机制,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分配激励和约束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高收入者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取缔非法收入。

      ——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创新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式,建立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制。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努力在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等进行改革试点并取得突破,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积极推进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做好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重点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管理体制,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调整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提升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能力。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政府行政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运行、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继续深化扩权强县试点。

      (十)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创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加强国际国内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对于提高我省综合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向拓展、四层推进”的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高地。

      ——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以建设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改善对内对外开放环境为重点,促进全面开放,提升开放层次和水平。全面扩大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畅通中亚和俄罗斯,以及通达国内重点经济区域的对内对外开放的通道,加快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保税区、保税港和保税库建设,完善电子口岸平台,积极开展与沿海口岸的大通关协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扩大和提升西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增强投资促进、经贸合作和对外交往的平台功能。加快融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新川创新科技园,扩大与欧美日韩和新兴市场体系国家的投资与经贸合作交流,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扩大全省开放型经济规模,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努力拓展国际市场,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渠道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等服务贸易。继续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注重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增强内外资企业的产业关联和技术交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促进省内相关产业发展和成套设备、材料出口。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加快培育我省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把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依托我省资源、市场等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发挥各类开发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优化产业配套条件和商务环境,重点承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转移。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吸引更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在川投资,设立区域总部、建立研发中心、建设制造基地。

      ——全面深化区域合作。以推动区域资源整合和利益共享为目标,全面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成渝经济区建设,全面深化川渝合作,促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把成渝经济区建成全国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建立健全省际开放合作协调机制,推动与周边省区市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能源、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共同开发,实现协同发展。继续扩大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等区域合作,深化与港澳台的经贸投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十一)加快振兴灾区经济,增强长远发展能力。

      全面推动灾区经济社会发展振兴,是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后必须抓好的一项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要编制实施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以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修复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改善发展条件,提高长远发展能力,实现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灾区产业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产业发展条件,优化提升灾区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撤并或迁建不具备恢复重建条件的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长期合作机制,推进对口合作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承接对口支援省市产业转移,将灾区产业合作园区建成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促进灾区民生改善。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灾区发展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改善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灾区群众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帮扶政策,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努力扩大灾区就业。加强对口劳务合作,强化灾区劳动力技能培训。把新村扶贫、劳务扶贫、连片扶贫等扶贫工程与灾区贫困村恢复重建有机结合起来,在灾区选择集中连片和特殊类型区域扩大连片扶贫开发试点,实现灾区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的转变。以“三基地、一窗口”为重点,建设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

      ——加快灾区生态修复。坚持人工修复和自然修复、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恢复灾区林草植被,加强地震灾区次生灾害防治,对不具备基本耕种条件的耕地实施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实施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等重点地区的修复工程,恢复生态环境功能。对环境特别脆弱地区实行生态移民,促进灾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