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6

四川“十二五”发展基础

  • 2010年10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字体:
  •   “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奋力跨越,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预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将全面完成。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十一五” 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年均增速预计达到13.6%,全省生产总值(GDP)2007年在西部率先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9年达到1415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提前1年完成“十一五”规划总量目标。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08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22.1%。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十一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2%,投资总规模达到4.25万亿元,比“十五”增长2.6倍。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预计2010年,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5%,比2005年提高9.1个百分点。水电、天然气、钒钛等优势资源开发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德阳重大技术装备、绵阳数字家电、成都软件、攀西钒钛和川东北天然气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成为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城镇化进程加快,预计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0%,提高7个百分点,城镇空间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展条件不断改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预计到2010年底,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525公里,比2005年新增56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81公里,新增922公里,铁路、高速公路在建里程分别达3085公里和3212公里,Ⅲ级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228公里,民用机场达11个,成为我省交通建设史上在建规模最大、里程最长、投资最多的时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增有效灌面234万亩、新增节水灌面425万亩。能源供应能力加强,全省电力装机规模达到4300万千瓦,新增1055万千瓦,全盆地天然气生产能力达240亿立方米,新增100亿立方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完成“两基”目标任务,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9年,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7014元和2197元。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社会管理得到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国土整治、地质灾害治理、川西北沙化退化草原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预计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4.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80%以上的省控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级以上标准,主要江河水质进一步改善,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和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预计201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6.2%,比2005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出口总额全国排序提升4位,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全球500强企业有151家在川落户。成渝、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不断深入,西博会等对外交流平台作用显著增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是我省“十一五”中后期的重要工作。在抗震救灾阶段,集中力量抓好抢险救人、抢修保通、卫生防疫、次生灾害防治、过渡安置等工作,实现了大灾过后无饥荒、无大疫,灾区保持和谐稳定。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用两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原定三年的灾后重建目标任务,预计到2010年底,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完工92%以上、完成投资90%以上。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全面推进“两个加快”,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势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重大民生工程为抓手,大力改善民生;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改革;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攻方向,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为“十二五”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我省经济总量仅为全国的4.2%,与东部沿海省市的差距仍在拉大,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1%、86.6%,城镇化率比全国低7.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

      ——产业竞争力不强。我省产业层次较低,产业关联度不高,优势产业带动作用不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全国高3.5个百分点。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全国低5.8个百分点。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达3.1∶1,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乡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均GDP最低的市(州)仅为最高的1/5,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占比大,尤其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盆周山区发展落后,全省仍有36个国贫县、400多万贫困人口。

      ——改善民生任务艰巨。我省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不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就业、收入分配、劳动关系、住房、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

      ——开放合作不充分。我省地处内陆,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模较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开放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全省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1%,全省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1.1%,实际利用外资仅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3%。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十二五”发展基础

  • 2010年10月18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政府办公厅
  •   “十一五”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奋力跨越,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成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预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将全面完成。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十一五” 是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年均增速预计达到13.6%,全省生产总值(GDP)2007年在西部率先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9年达到1415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提前1年完成“十一五”规划总量目标。预计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208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22.1%。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预计“十一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2%,投资总规模达到4.25万亿元,比“十五”增长2.6倍。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预计2010年,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5%,比2005年提高9.1个百分点。水电、天然气、钒钛等优势资源开发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德阳重大技术装备、绵阳数字家电、成都软件、攀西钒钛和川东北天然气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成为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城镇化进程加快,预计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40%,提高7个百分点,城镇空间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发展条件不断改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交通项目。预计到2010年底,铁路运营里程达到3525公里,比2005年新增565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81公里,新增922公里,铁路、高速公路在建里程分别达3085公里和3212公里,Ⅲ级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228公里,民用机场达11个,成为我省交通建设史上在建规模最大、里程最长、投资最多的时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新增有效灌面234万亩、新增节水灌面425万亩。能源供应能力加强,全省电力装机规模达到4300万千瓦,新增1055万千瓦,全盆地天然气生产能力达240亿立方米,新增100亿立方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面完成“两基”目标任务,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7.9年,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7014元和2197元。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社会管理得到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生态建设进展顺利,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国土整治、地质灾害治理、川西北沙化退化草原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预计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4.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80%以上的省控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Ⅱ级以上标准,主要江河水质进一步改善,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扎实推进,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效明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和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预计2010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6.2%,比2005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出口总额全国排序提升4位,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全球500强企业有151家在川落户。成渝、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不断深入,西博会等对外交流平台作用显著增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抗震救灾取得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是我省“十一五”中后期的重要工作。在抗震救灾阶段,集中力量抓好抢险救人、抢修保通、卫生防疫、次生灾害防治、过渡安置等工作,实现了大灾过后无饥荒、无大疫,灾区保持和谐稳定。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用两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原定三年的灾后重建目标任务,预计到2010年底,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项目完工92%以上、完成投资90%以上。灾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把“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总体取向,全面推进“两个加快”,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重点,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以优势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以重大民生工程为抓手,大力改善民生;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深化改革;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攻方向,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为“十二五”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省情,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初级阶段特征更为明显仍然是四川最大的实际,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仍然是四川最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我省经济总量仅为全国的4.2%,与东部沿海省市的差距仍在拉大,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1%、86.6%,城镇化率比全国低7.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还有待提高。

      ——产业竞争力不强。我省产业层次较低,产业关联度不高,优势产业带动作用不强,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比全国高3.5个百分点。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全国低5.8个百分点。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达3.1∶1,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城乡发展的差距仍在扩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均GDP最低的市(州)仅为最高的1/5,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占比大,尤其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盆周山区发展落后,全省仍有36个国贫县、400多万贫困人口。

      ——改善民生任务艰巨。我省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投入不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就业、收入分配、劳动关系、住房、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

      ——开放合作不充分。我省地处内陆,对外开放相对滞后,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规模较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开放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全省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1%,全省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1.1%,实际利用外资仅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3%。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