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白花石刻:山野顽石上的奇思妙想

  • 2016年04月11日 10时41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字体:
  •  

     

      白花石刻《苏武牧羊》,长36cm宽18cm高8cm

      一方顽石,赤白相间,在雕刻大师的一双巧手下,原本平淡无奇的石头上勾勒出执节而立的伛偻身影,远处苍山白雪,近处草木丛生,羊群散落其间,或站或卧、或俯或仰,成为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这块《苏武牧羊》,是广元白花石刻中的代表。数百年来,白花石刻以其独特的石料、精湛的工艺而声名远播,与浙江青田石刻、福建寿山石刻、湖南菊花石刻并称为全国四大名刻。

      据《广元县志》记载,白花石刻始于清代,但说起这门技艺的发端,还可以追溯到北魏末年。当时,广元当地艺人在千佛崖凿石开龛,与此同时,嘉陵江对岸皇泽寺石窟也逐渐兴起,当地凿石者众。后来,大规模造像逐渐停止,艺人们为了谋生,纷纷转而雕石。清朝时期,广元石刻艺人在当地发现了白花石,取其天然色彩,因材设计,雕出笔架、砚台、花瓶等,图案以山水、人物、花鸟、龙凤为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白花石刻极其珍贵,一方好的白花石砚价值过万。其珍贵首先就在于石料难得。白花石主要出自利州区荣山镇与旺苍县交界处,广元周围约六七十公里以内的大巴山中也有发现。这种石料质地细密光润,在猪肝色的石块中呈现白色、灰白色的石层,石料坚硬,雕刻难度也非常大。由于白花石条纹不定,使得雕刻工艺极为复杂,有时雕刻的图案还会随着颜色、纹理的变化不断修改。据白花石刻第5代传承人唐骏介绍,白花石刻雕刻周期很长,一个高产的雕刻大师,一年也最多刻出10件作品左右。

      此外,白花石刻的“俏色”也是一绝。所谓“俏色”,是石玉行业中的专业名词,特指在一块玉料上的颜色被运用得非常巧妙,利用玉的天然色泽进行雕刻。白花石刻的俏色,一般以主色猪肝色作底,白、灰等兼色作俏,以色不混、不靠,物象逼真为好,将俏色融于石中,不见其形却进人心。

      为将“俏色”充分展现,白花石刻讲究“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即依据石头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体进行创作,料型、颜色、纹理都是限制。“所以一件石刻的创作,从进山采石,见到这块石头的第一眼就已经开始了。”唐骏说。也因为这种因材施艺的特征,使得每件石刻都是孤品。

      不过,这种雕刻难度虽高,却也赋予了白花石刻更多化腐朽为神奇的空间,如果石料中出现斑点或脏色,可以重新构思设计,巧妙地将斑点脏色加以利用,反而能让作品更加生动,变瑕疵为亮色。唐骏告诉记者,他的师傅向素华曾经在雕刻作品八骏马时,一不小心打掉了一只马蹄,但经过思索后重新设计,将另一匹马的尾巴甩过来,遮住那只敲掉的马蹄,使作品浑然一体,骏马也因此多了一丝灵动和生气。

      20世纪60年代,白花石刻曾由广元县外贸出口到各友好国家,或由政府采购作为礼品赠送给国际友人。并陆续被选送到日本、香港、加拿大、美国、圭亚那、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展出。2008年6月,广元白花石刻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广元白花石刻:山野顽石上的奇思妙想

  • 2016年04月11日 10时41分
  • 来源: 四川在线
  •  

     

      白花石刻《苏武牧羊》,长36cm宽18cm高8cm

      一方顽石,赤白相间,在雕刻大师的一双巧手下,原本平淡无奇的石头上勾勒出执节而立的伛偻身影,远处苍山白雪,近处草木丛生,羊群散落其间,或站或卧、或俯或仰,成为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这块《苏武牧羊》,是广元白花石刻中的代表。数百年来,白花石刻以其独特的石料、精湛的工艺而声名远播,与浙江青田石刻、福建寿山石刻、湖南菊花石刻并称为全国四大名刻。

      据《广元县志》记载,白花石刻始于清代,但说起这门技艺的发端,还可以追溯到北魏末年。当时,广元当地艺人在千佛崖凿石开龛,与此同时,嘉陵江对岸皇泽寺石窟也逐渐兴起,当地凿石者众。后来,大规模造像逐渐停止,艺人们为了谋生,纷纷转而雕石。清朝时期,广元石刻艺人在当地发现了白花石,取其天然色彩,因材设计,雕出笔架、砚台、花瓶等,图案以山水、人物、花鸟、龙凤为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白花石刻极其珍贵,一方好的白花石砚价值过万。其珍贵首先就在于石料难得。白花石主要出自利州区荣山镇与旺苍县交界处,广元周围约六七十公里以内的大巴山中也有发现。这种石料质地细密光润,在猪肝色的石块中呈现白色、灰白色的石层,石料坚硬,雕刻难度也非常大。由于白花石条纹不定,使得雕刻工艺极为复杂,有时雕刻的图案还会随着颜色、纹理的变化不断修改。据白花石刻第5代传承人唐骏介绍,白花石刻雕刻周期很长,一个高产的雕刻大师,一年也最多刻出10件作品左右。

      此外,白花石刻的“俏色”也是一绝。所谓“俏色”,是石玉行业中的专业名词,特指在一块玉料上的颜色被运用得非常巧妙,利用玉的天然色泽进行雕刻。白花石刻的俏色,一般以主色猪肝色作底,白、灰等兼色作俏,以色不混、不靠,物象逼真为好,将俏色融于石中,不见其形却进人心。

      为将“俏色”充分展现,白花石刻讲究“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即依据石头的天然颜色和自然形体进行创作,料型、颜色、纹理都是限制。“所以一件石刻的创作,从进山采石,见到这块石头的第一眼就已经开始了。”唐骏说。也因为这种因材施艺的特征,使得每件石刻都是孤品。

      不过,这种雕刻难度虽高,却也赋予了白花石刻更多化腐朽为神奇的空间,如果石料中出现斑点或脏色,可以重新构思设计,巧妙地将斑点脏色加以利用,反而能让作品更加生动,变瑕疵为亮色。唐骏告诉记者,他的师傅向素华曾经在雕刻作品八骏马时,一不小心打掉了一只马蹄,但经过思索后重新设计,将另一匹马的尾巴甩过来,遮住那只敲掉的马蹄,使作品浑然一体,骏马也因此多了一丝灵动和生气。

      20世纪60年代,白花石刻曾由广元县外贸出口到各友好国家,或由政府采购作为礼品赠送给国际友人。并陆续被选送到日本、香港、加拿大、美国、圭亚那、东南亚等国家及地区展出。2008年6月,广元白花石刻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