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2018年环境质量状况和2019年环境保护工作计划新闻发布会

  • 2019年05月30日 11时16分
  • 来源: 内江市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长期以来,各位媒体朋友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帮助我们讲好环保故事、传播好环保声音,为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对各位的辛勤付出和大力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市2018年环境质量状况和2019年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一、2018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为统揽,迎督察、推整改,重监测、强监管,严准入、助发展,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省上下达我市的8项考核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总量减排任务顺利完成。省上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目标分别为4.07%、4.44%、15.43%、6.11%,实际分别削减4.46%、4.54%、15.92%、9%。

    (二)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内江城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8.3微克/立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20.4%,同比考核基准年2015年下降37.0%,超额完成控制在52.9微克/立方米的年度任务;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58.3微克/立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16.5%,同比考核基准年2015年下降29.8%;优良天数297天,同比增加25天;优良天数率81.4%,高于省上下达74.4%目标7个百分点。

    (三)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内江沱江出境老母滩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Ⅲ类,球溪河球溪河口断面、威远河廖家堰断面均消除劣V类水质,改善为Ⅳ类;县城以上城市现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四)土壤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完成我市农用地932个点位、1199个样品采集工作,对在产和关闭搬迁的82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地块开展全面调查,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五)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统筹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各类强化督查和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累计完成整改1259个,“牛棚子”片区等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彻底整治。

    此外,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区域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一是提高考核权重。将生态环境保护在综合目标考核中的分值比重提高到16%。二是完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晰了噪声、建筑工地扬尘监管和“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等重点工作领域职责。三是强化刚性约束。全年获手工环境监测数据69969个,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222件,处罚金额达3520万元,其中运用配套办法办理案件23件。

    (二)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一是严格环境准入。审批备案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118个,清理整治违法违规建设项目846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5.6%,“四新一大”产业实现总产值277.3亿元。二是助推经济发展。全力推进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建库污染源3626家。对四川国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50个重大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一条龙”环评审批。三是倡导绿色生活。举办环保公众开放日等“1+6”环保宣传月活动,利用官方网站、“两微”平台推送环境信息4508条,引导绿色消费、绿色办公、绿色出行。

    (三)全面攻坚污染防治。一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开展国道321线内江城区段综合整治、城市建成区建筑垃圾专项整治“百日行动”,严控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严格问责各县(市、区)秸秆焚烧“第一把火”。2018年,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排第8名,同比2017年提升3个位次。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实施沱江干流、隆昌河、球溪河、威远河“1+3”水体达标方案,统筹推进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重点水库治理、城镇和农村污水治理等,落实加密监测、定期会商、主要超标因子月管控等水环境质量应急管理制度,威远河、球溪河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三是打好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提前10天完成饮用水专项督查反馈的12个问题整改,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乡镇连片集中供水、取缔不合格水源地等方式,全力加强乡镇饮用水源管理保护,乡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由2017年的75.7%提升到2018年的84%。

    (四)坚决整改环境问题。一是科学制定方案。全力做好迎接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制定实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和销号细则。针对生态环境部通报典型案例问题,迅速制定实施“1+6+N”整改方案,推进整改落实。二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环保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18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领导靠前指挥,调研督导问题整改82次、171个点位。三是强化督查督办。组建现场督查组,实行月检查、月调度、月通报制度,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38项整改任务、细化的138条整改措施,完成18项整改任务、73条整改措施。

    三、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等四项减排指标;沱江干流出境断面稳定保持Ⅲ类水质、威远河廖家堰断面保持Ⅳ类水质、球溪河球溪河口断面达到省上考核要求;内江城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50.3微克/立方米以内,力争控制在38微克/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5.5%以上,力争达到82%;土壤和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役。一是加快推进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建设,督促非超低排放水泥企业落实错峰生产调控,加强施工、道路、堆场、裸土扬尘等管控,开展汽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抓好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体系,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二是紧盯各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按照《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要求,督促相关企业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大球溪河、威远河、隆昌河等主要河流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控制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水污染物排放。深入开展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启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健全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协调联动机制,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三是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土壤污染风险隐患排查,加快推进东兴区椑南镇三湾片区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推广使用《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系统》,强化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监管,确保土壤环境总体稳定。

    (二)动真碰硬整改突出环境问题。以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核心,对照全省总体整改方案,制定我市细化方案,严格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采取统筹调度、通报约谈、挂牌督办、明察暗访、移送追责等有效举措,统筹推进各级各类督察发现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三)全面提升执法监管能力水平。一是提升执法水平。注重依法行政,加大夜查、暗查、节假日突击检查力度,对重污染时段的大气质量、重点区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规范整治、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督促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等21个行业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从严查处偷排偷放、恶意排污、数据造假、无证排污等违法犯罪行为。二是提升监测水平。健全环境监测体系,以基本说清污染源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潜在环境风险为目标,客观反映全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着力提升环境监测科学性、规范性和精准性。三是提升风险防范水平。组织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等专项检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尾矿库等重点领域及沱江干流、威远河、球溪河等重点流域环境隐患排查后检查,强化放射性污染防治,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环境风险隐患的准备。四是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内江市环境信息化省市县三级统筹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内江市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加快建成覆盖市县两级生态环境系统的移动办公平台、指挥调度应急综合视频会议系统、环保“一张图”信息系统等,初步实现数据共享共用、互联互通。

    (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一是促进结构调整。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作为定布局、定产业、定项目的重要依据。推动重点区域、流域、行业和产业布局开展规划环评,以规划环评优布局、调结构、转方式。二是提升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内江市环保系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八条措施》,强化环境资源要素保障,规范生态环境行政行为,按照“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全程跟进”的原则,服务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三是深化宣传教育。健全生态环境新闻发布机制,畅通“一台一报一网”权威发声渠道,强化生态内江“双微”平台建设,深入开展进学校等环保宣讲“十进”活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各位媒体朋友,再次感谢大家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环保人的责任担当、为民情怀和实际行动,着力打造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内江市2018年环境质量状况和2019年环境保护工作计划新闻发布会

  • 2019年05月30日 11时16分
  • 来源: 内江市人民政府网站

  • 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长期以来,各位媒体朋友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帮助我们讲好环保故事、传播好环保声音,为推动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内江市生态环境局对各位的辛勤付出和大力支持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市2018年环境质量状况和2019年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一、2018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内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世代工程”为统揽,迎督察、推整改,重监测、强监管,严准入、助发展,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省上下达我市的8项考核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总量减排任务顺利完成。省上下达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目标分别为4.07%、4.44%、15.43%、6.11%,实际分别削减4.46%、4.54%、15.92%、9%。

    (二)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内江城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8.3微克/立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20.4%,同比考核基准年2015年下降37.0%,超额完成控制在52.9微克/立方米的年度任务;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58.3微克/立方米,同比2017年下降16.5%,同比考核基准年2015年下降29.8%;优良天数297天,同比增加25天;优良天数率81.4%,高于省上下达74.4%目标7个百分点。

    (三)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内江沱江出境老母滩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Ⅲ类,球溪河球溪河口断面、威远河廖家堰断面均消除劣V类水质,改善为Ⅳ类;县城以上城市现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为近年来最好水平。

    (四)土壤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完成我市农用地932个点位、1199个样品采集工作,对在产和关闭搬迁的82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地块开展全面调查,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五)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统筹推进中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各类强化督查和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累计完成整改1259个,“牛棚子”片区等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彻底整治。

    此外,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区域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一是提高考核权重。将生态环境保护在综合目标考核中的分值比重提高到16%。二是完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晰了噪声、建筑工地扬尘监管和“散乱污”工业企业整治等重点工作领域职责。三是强化刚性约束。全年获手工环境监测数据69969个,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222件,处罚金额达3520万元,其中运用配套办法办理案件23件。

    (二)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一是严格环境准入。审批备案建设项目环评文件2118个,清理整治违法违规建设项目846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5.6%,“四新一大”产业实现总产值277.3亿元。二是助推经济发展。全力推进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清查建库污染源3626家。对四川国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等50个重大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一条龙”环评审批。三是倡导绿色生活。举办环保公众开放日等“1+6”环保宣传月活动,利用官方网站、“两微”平台推送环境信息4508条,引导绿色消费、绿色办公、绿色出行。

    (三)全面攻坚污染防治。一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实施“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开展国道321线内江城区段综合整治、城市建成区建筑垃圾专项整治“百日行动”,严控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严格问责各县(市、区)秸秆焚烧“第一把火”。2018年,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排第8名,同比2017年提升3个位次。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加快实施沱江干流、隆昌河、球溪河、威远河“1+3”水体达标方案,统筹推进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重点水库治理、城镇和农村污水治理等,落实加密监测、定期会商、主要超标因子月管控等水环境质量应急管理制度,威远河、球溪河全面消除劣V类水质。三是打好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提前10天完成饮用水专项督查反馈的12个问题整改,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乡镇连片集中供水、取缔不合格水源地等方式,全力加强乡镇饮用水源管理保护,乡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由2017年的75.7%提升到2018年的84%。

    (四)坚决整改环境问题。一是科学制定方案。全力做好迎接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制定实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和销号细则。针对生态环境部通报典型案例问题,迅速制定实施“1+6+N”整改方案,推进整改落实。二是坚持高位推动。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环保督察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类督察反馈问题整改。2018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相关领导靠前指挥,调研督导问题整改82次、171个点位。三是强化督查督办。组建现场督查组,实行月检查、月调度、月通报制度,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38项整改任务、细化的138条整改措施,完成18项整改任务、73条整改措施。

    三、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的总体目标是:全面完成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等四项减排指标;沱江干流出境断面稳定保持Ⅲ类水质、威远河廖家堰断面保持Ⅳ类水质、球溪河球溪河口断面达到省上考核要求;内江城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50.3微克/立方米以内,力争控制在38微克/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5.5%以上,力争达到82%;土壤和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役。一是加快推进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建设,督促非超低排放水泥企业落实错峰生产调控,加强施工、道路、堆场、裸土扬尘等管控,开展汽修企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抓好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体系,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二是紧盯各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按照《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排放标准》要求,督促相关企业完成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加大球溪河、威远河、隆昌河等主要河流治理力度,严格控制控制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水污染物排放。深入开展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回头看”,启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健全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协调联动机制,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三是开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土壤污染风险隐患排查,加快推进东兴区椑南镇三湾片区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推广使用《危险废物精细化管理系统》,强化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监管,确保土壤环境总体稳定。

    (二)动真碰硬整改突出环境问题。以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为核心,对照全省总体整改方案,制定我市细化方案,严格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采取统筹调度、通报约谈、挂牌督办、明察暗访、移送追责等有效举措,统筹推进各级各类督察发现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到位。

    (三)全面提升执法监管能力水平。一是提升执法水平。注重依法行政,加大夜查、暗查、节假日突击检查力度,对重污染时段的大气质量、重点区域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规范整治、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督促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等21个行业依法申领排污许可证,从严查处偷排偷放、恶意排污、数据造假、无证排污等违法犯罪行为。二是提升监测水平。健全环境监测体系,以基本说清污染源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潜在环境风险为目标,客观反映全市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着力提升环境监测科学性、规范性和精准性。三是提升风险防范水平。组织环境安全隐患排查、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等专项检查,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尾矿库等重点领域及沱江干流、威远河、球溪河等重点流域环境隐患排查后检查,强化放射性污染防治,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环境风险隐患的准备。四是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内江市环境信息化省市县三级统筹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内江市环境数据资源中心,加快建成覆盖市县两级生态环境系统的移动办公平台、指挥调度应急综合视频会议系统、环保“一张图”信息系统等,初步实现数据共享共用、互联互通。

    (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一是促进结构调整。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作为定布局、定产业、定项目的重要依据。推动重点区域、流域、行业和产业布局开展规划环评,以规划环评优布局、调结构、转方式。二是提升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内江市环保系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八条措施》,强化环境资源要素保障,规范生态环境行政行为,按照“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全程跟进”的原则,服务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三是深化宣传教育。健全生态环境新闻发布机制,畅通“一台一报一网”权威发声渠道,强化生态内江“双微”平台建设,深入开展进学校等环保宣讲“十进”活动,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各位媒体朋友,再次感谢大家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用环保人的责任担当、为民情怀和实际行动,着力打造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聚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