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

  • 2016年09月29日 17时48分
  • 来源: 内江市人民政府网站
  • 【字体:
  •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 郑华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内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内江住房和城乡事业发展的上级领导机关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攻坚克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初具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建设协同推进、建筑产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取得初步成效。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展迅速。自2013年全面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以来,城镇化率稳步增长,2014年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4.21%,增速排名全省第三;2015年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45.61%,增速排名全省第七,各项指标总体成绩居全省中上水平。城乡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县域新区和乡镇建设迅速发展,新村建设全域推进,充分释放了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新城建设大力实施。内江新城建设自2012年4月正式启动至今,主城区新增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5.4个百分点,人均道路面积增加2.17平方米。四横七纵路网骨架及地上地下配套基本建成,竣工大千路北延线、北环线三四段等9条道路总长22.5公里、雨污管总长52.4公里;对外交通网络全面升级,成渝高铁内江北站竣工通车,西南最大互通立交—玉王庙互通立交建成投用;征地农民实现有序安置,竣工6处安置还房,共80.69万平方米,安置房屋9493套,农民转为城镇居民11414人;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北京华联、万达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建成投用,人气商气汇集;生态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谢家河湿地公园建成投用。同时,创造了内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供地,出让土地21宗2778亩,创造土地收益80亿元,占中心城区的70%,实现新城建设“自我造血”、“自求平衡”。期间,省委书记王东明,以及王宁、黄彦蓉、刘捷等省领导先后莅临内江调研指导,对内江新城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百万安居工程”创新开展。“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开工保障性住房34121套,完成投资25.7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47074套,完成投资53.47亿元,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2.9万户,在全省保持中上水平。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有效去化房地产库存,取得突出成绩,尤其是2015年,我市通过实施“一个举措,四个政策”,推动实物安置变货币安置;通过“一个政策,两个平台”,推动货币化补偿转化为商品房购买力,在全国全省创造了经验,当年中心城区货币化安置率达100%,本地购房转化率达76.42%,得到了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表扬肯定,目前已有全国70余个城市到内江学习棚改经验。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通过旧城改造、城区交通治堵、“城市变景区”等一系列措施,城市面貌发生巨变,城市形象极大改善。围绕加快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完成“城市变景区”项目9个,完成投资约1.5亿元。积极开展“交通治堵”,完成邱家嘴立交桥建设、桐梓坝大桥南成渝铁路桥拓宽、叠园路建设等交通治堵重点建设项目共8个,投资3亿余元,交通治堵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快旧城改造,2012-2015年改造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共40余条,建设人行天桥8座,高品质公共厕所10余座;完成老旧院落改造190个;“城区五乱”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建筑业稳中有升。十二五”期间,我市建筑业发展迅猛有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支柱产业作用地位凸显。企业实力日益增强,扶持骨干企业成效显著。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筑业年总产值从2010年底的79.57亿元提高到2015年底的203.02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1.53%。目前,我市共有建筑企业203家,涉及建筑、市政、预拌商品混凝土等13个领域。共有建筑业从业人员8.94万人,拥有建筑业各类持证上岗人员0.85万人,工程技术人员0.4万人。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203.02亿元,全省排第13位;2016年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99.5亿元,全省排第12位。2015年市本级绿色建筑达到69.51万㎡,全市共有绿色建筑155.68万㎡。二是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我市共有房地产企业136家(其中一级1家,二级25家,三级107家,四级3家;四川万晟房地产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省房协评为优秀企业),从业人员3063人。“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30.32亿元、年均增长24.75%,实现商品房销售1426.89万㎡、年均增长6.06%,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其中,2015年销售增速全省排名第一。2016年我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投资上升、销售上升、价格上升、库存下降的“三升一降”态势。

      二、众志成城,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

      前不久闭幕的市委第七次党代会指出,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留住足够的湿地、绿地、耕地,保护好水系、文脉、环境,绝不以到处高楼林立为荣,要以疏朗、灵秀、绿色、生态、品质取胜,努力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安逸,让来这里做客的宾朋赞美这片家园。因此以超前的理念、系统的思维、统筹的办法,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成为全市人民的强烈期待。这也是我们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的重要途径!

      一是以科学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构建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全域覆盖、多规衔接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重点规划编制步伐,扩大“多规合一”规划编制试点范围。完善规划编制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加大对违反规划案件的查处力度。

      二是以新区建设带动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按照2020年建成和谐宜居“双百”城市目标,集中建设新城核心区。强化新区规划实施,做好新区城市设计。统筹安排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扎实做好新区建设项目储备。推进全市城市新区年度开工和在建的市政道路桥梁、污水垃圾处理、公园绿地和社会事业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三是以基础设施承载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道路交通、防洪排涝、垃圾污水处理、生态园林、电力通信、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抓紧完成地下管线的普查及其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和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大力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山体公园建设,积极开展公园绿地及绿道绿廊等生态园林建设。

      四是以改善人居环境着力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加快推进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施老旧院落、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实现旧城风貌与功能双提升。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及时分配入住。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农房建设一体化管理,城乡住房一体化管理。

      五是以产业发展推动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文化、体育、养老等10个重点领域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阳光度假、健康养老、乡村休闲等旅游业态,精心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落实好建筑业税收“营改增”工作,推动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化解过剩产能中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和再就业。

      六是以村镇建设支撑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深化“百镇建设行动”和新村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小城镇基本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创建一批特色镇,依托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引导有条件的试点镇向新型特色镇、创新创业镇发展,以创新驱动、“互联网+”、大数据、休闲旅游、健康养老服务等新兴业态为重点,促进小城镇发展转型升级。

      七是以体制机制保障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依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保障新型城镇化的用地需求。拓宽城镇化建设筹资渠道,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保障。加大撤县设市和乡改设镇、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力度,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继续实施好“十项民生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新任务提出新要求,新要求呼唤新作为。让我们将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一枢纽一中心一新城”建设,按照市委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和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打好住房和城乡建设攻坚战,同心协力、苦干实干,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内江: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

  • 2016年09月29日 17时48分
  • 来源: 内江市人民政府网站
  •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 郑华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内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内江住房和城乡事业发展的上级领导机关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攻坚克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初具成效。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建设协同推进、建筑产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取得初步成效。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展迅速。自2013年全面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以来,城镇化率稳步增长,2014年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4.21%,增速排名全省第三;2015年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45.61%,增速排名全省第七,各项指标总体成绩居全省中上水平。城乡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持续提升,县域新区和乡镇建设迅速发展,新村建设全域推进,充分释放了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新城建设大力实施。内江新城建设自2012年4月正式启动至今,主城区新增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5.4个百分点,人均道路面积增加2.17平方米。四横七纵路网骨架及地上地下配套基本建成,竣工大千路北延线、北环线三四段等9条道路总长22.5公里、雨污管总长52.4公里;对外交通网络全面升级,成渝高铁内江北站竣工通车,西南最大互通立交—玉王庙互通立交建成投用;征地农民实现有序安置,竣工6处安置还房,共80.69万平方米,安置房屋9493套,农民转为城镇居民11414人;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北京华联、万达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建成投用,人气商气汇集;生态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谢家河湿地公园建成投用。同时,创造了内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供地,出让土地21宗2778亩,创造土地收益80亿元,占中心城区的70%,实现新城建设“自我造血”、“自求平衡”。期间,省委书记王东明,以及王宁、黄彦蓉、刘捷等省领导先后莅临内江调研指导,对内江新城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百万安居工程”创新开展。“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开工保障性住房34121套,完成投资25.7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47074套,完成投资53.47亿元,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2.9万户,在全省保持中上水平。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有效去化房地产库存,取得突出成绩,尤其是2015年,我市通过实施“一个举措,四个政策”,推动实物安置变货币安置;通过“一个政策,两个平台”,推动货币化补偿转化为商品房购买力,在全国全省创造了经验,当年中心城区货币化安置率达100%,本地购房转化率达76.42%,得到了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表扬肯定,目前已有全国70余个城市到内江学习棚改经验。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通过旧城改造、城区交通治堵、“城市变景区”等一系列措施,城市面貌发生巨变,城市形象极大改善。围绕加快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完成“城市变景区”项目9个,完成投资约1.5亿元。积极开展“交通治堵”,完成邱家嘴立交桥建设、桐梓坝大桥南成渝铁路桥拓宽、叠园路建设等交通治堵重点建设项目共8个,投资3亿余元,交通治堵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快旧城改造,2012-2015年改造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共40余条,建设人行天桥8座,高品质公共厕所10余座;完成老旧院落改造190个;“城区五乱”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建筑业稳中有升。十二五”期间,我市建筑业发展迅猛有力,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支柱产业作用地位凸显。企业实力日益增强,扶持骨干企业成效显著。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保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筑业年总产值从2010年底的79.57亿元提高到2015年底的203.02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1.53%。目前,我市共有建筑企业203家,涉及建筑、市政、预拌商品混凝土等13个领域。共有建筑业从业人员8.94万人,拥有建筑业各类持证上岗人员0.85万人,工程技术人员0.4万人。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203.02亿元,全省排第13位;2016年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99.5亿元,全省排第12位。2015年市本级绿色建筑达到69.51万㎡,全市共有绿色建筑155.68万㎡。二是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我市共有房地产企业136家(其中一级1家,二级25家,三级107家,四级3家;四川万晟房地产业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被省房协评为优秀企业),从业人员3063人。“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30.32亿元、年均增长24.75%,实现商品房销售1426.89万㎡、年均增长6.06%,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其中,2015年销售增速全省排名第一。2016年我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投资上升、销售上升、价格上升、库存下降的“三升一降”态势。

      二、众志成城,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

      前不久闭幕的市委第七次党代会指出,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坚持留住足够的湿地、绿地、耕地,保护好水系、文脉、环境,绝不以到处高楼林立为荣,要以疏朗、灵秀、绿色、生态、品质取胜,努力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感受安逸,让来这里做客的宾朋赞美这片家园。因此以超前的理念、系统的思维、统筹的办法,打好新型城镇化攻坚战,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成为全市人民的强烈期待。这也是我们建设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的重要途径!

      一是以科学规划引领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坚持规划先行,构建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全域覆盖、多规衔接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快重点规划编制步伐,扩大“多规合一”规划编制试点范围。完善规划编制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督察工作,加大对违反规划案件的查处力度。

      二是以新区建设带动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按照2020年建成和谐宜居“双百”城市目标,集中建设新城核心区。强化新区规划实施,做好新区城市设计。统筹安排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扎实做好新区建设项目储备。推进全市城市新区年度开工和在建的市政道路桥梁、污水垃圾处理、公园绿地和社会事业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三是以基础设施承载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加快推进城市道路交通、防洪排涝、垃圾污水处理、生态园林、电力通信、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抓紧完成地下管线的普查及其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和综合管廊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相关工程措施。大力推进城市湿地公园、山体公园建设,积极开展公园绿地及绿道绿廊等生态园林建设。

      四是以改善人居环境着力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加快推进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实施老旧院落、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实现旧城风貌与功能双提升。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及时分配入住。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农房建设一体化管理,城乡住房一体化管理。

      五是以产业发展推动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推动文化、体育、养老等10个重点领域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阳光度假、健康养老、乡村休闲等旅游业态,精心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落实好建筑业税收“营改增”工作,推动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化解过剩产能中失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和再就业。

      六是以村镇建设支撑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深化“百镇建设行动”和新村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小城镇基本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培育创建一批特色镇,依托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引导有条件的试点镇向新型特色镇、创新创业镇发展,以创新驱动、“互联网+”、大数据、休闲旅游、健康养老服务等新兴业态为重点,促进小城镇发展转型升级。

      七是以体制机制保障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坚持依法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保障新型城镇化的用地需求。拓宽城镇化建设筹资渠道,为新型城镇化提供资金保障。加大撤县设市和乡改设镇、镇改设街道办事处力度,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继续实施好“十项民生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新任务提出新要求,新要求呼唤新作为。让我们将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一枢纽一中心一新城”建设,按照市委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和指引的方向,坚定不移打好住房和城乡建设攻坚战,同心协力、苦干实干,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幸福美丽新甜城建设。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