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新闻发布会

  • 2016年08月31日 20时27分
  • 来源: 省政府新闻办
  • 【字体:
  •  

      2016年8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新闻发布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省人才办主任戴允康、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人才处处长、省人才办专职副主任胡振凯、教育厅副巡视员周雪峰、科技厅副厅长田云辉、公安厅出入境管理总队总队长张焰出席新闻发布会。戴允康作新闻发布,全文如下:

      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的决策,根据《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等部署,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就新时期以人才服务推动全面创新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和宏观谋划。

      下面,我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向大家作一梳理介绍。概括起来,就是“突出一条主线”“紧扣两个目标”“推进五项改革”。

      ——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主线,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和更具灵活性的人才管理机制,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动力活力,为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紧扣两个目标。就是紧扣全面创新改革“三年试验突破、五年基本转型”的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基本构建起与全面创新改革相适应的人才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导向鲜明、激励有效、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模式;通过五年努力,基本形成与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实现由人才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变。

      ——推进五项改革。就是聚焦人才引进集聚、培养开发、评价激励、流动配置和人才管理等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主攻方向,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藩篱,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一)着眼聚天下英才助川发展,实施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制度。我省自2009年以来,已通过省“千人计划”引进近600名高端人才和52个顶尖团队。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人才政策竞争力还不强,人才国际化程度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突破。一是制定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对来川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及团队,可发放最高200万元安家补助和最高500万元的资助;对顶尖团队中具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战略发展项目,可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二是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发挥R字签证作用,简化外国人办理居留许可的程序,开辟外籍人才申报“人才绿卡”绿色通道。三是改进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政策,允许采取特设岗位、人才专项编制、直接考核招聘、实行与国际接轨的薪酬制度等方式,加快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

      (二)着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目前我省产业高端人才不到全省人才总量的8%,与建设产业强省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要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和贡献率。一是以经营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家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二是系统实施科技创新创业苗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培养支持计划,梯次培养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三是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四是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力度,允许在川高等学校大学生休学创业。

      (三)着眼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当前,人才评价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严重,科技成果转化难、收益难,人才激励“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等问题突出。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研究制定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和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以能力、实绩和贡献的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哲学社科、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实行差异化区别化的评价办法。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试点,将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70%,培育壮大技术交易市场,解决好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政策,改进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报酬由市场化决定的分配机制,让创新人才真正实现“名利双收”。

      (四)着眼促进人才均衡配置,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我省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人才分布失衡问题较为突出。我们提出从四个方面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一是研究制定吸引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政策措施,出台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二是完善产学研人才双向柔性流动政策,允许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到科技型企业兼职兼薪;允许高校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科技人才担任兼职教授或创业导师。三是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带项目和成果到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或离岗在川创办领办企业,3年内可保留人事关系。四是依托重点园区建设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吸引军工单位和中央驻川单位科技人才从事科技研发或创办领办高新技术企业。

      (五)着眼向用人主体放权、给人才松绑,加快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当前,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倾向较为突出,一些地方和单位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人才。目前,人社厅正牵头制定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的若干政策,科技厅正牵头制定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若干政策。下一步,我们还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一是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项改革”,构建促进和保障人才发展的法规体系。二是开展“人才特区”建设试点,支持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推广应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三是开展事业单位去行政化试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扩大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四是推进人才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以成德绵为中心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积极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中介机构。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省校省院省企开放合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孵化、科技人员智力服务基层、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等“五大平台”,深入实施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型企业家培养、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藏区和贫困地区专业人才支持、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开发计划等“六大工程”,加快聚集和培养开发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构建多层次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是强省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回顾过去,四川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展望未来,我们更有理由相信,通过大力度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必将有力促进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开辟出一条人才工作服务推动全面创新改革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新闻发布会

  • 2016年08月31日 20时27分
  • 来源: 省政府新闻办
  •  

      2016年8月3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新闻发布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省人才办主任戴允康、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人才处处长、省人才办专职副主任胡振凯、教育厅副巡视员周雪峰、科技厅副厅长田云辉、公安厅出入境管理总队总队长张焰出席新闻发布会。戴允康作新闻发布,全文如下:

      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的决策,根据《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等部署,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省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四川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就新时期以人才服务推动全面创新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和宏观谋划。

      下面,我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向大家作一梳理介绍。概括起来,就是“突出一条主线”“紧扣两个目标”“推进五项改革”。

      ——突出一条主线。就是突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主线,建立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和更具灵活性的人才管理机制,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动力活力,为全面创新改革、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紧扣两个目标。就是紧扣全面创新改革“三年试验突破、五年基本转型”的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基本构建起与全面创新改革相适应的人才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导向鲜明、激励有效、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模式;通过五年努力,基本形成与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相匹配的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实现由人才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变。

      ——推进五项改革。就是聚焦人才引进集聚、培养开发、评价激励、流动配置和人才管理等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主攻方向,着力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藩篱,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一)着眼聚天下英才助川发展,实施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制度。我省自2009年以来,已通过省“千人计划”引进近600名高端人才和52个顶尖团队。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省人才政策竞争力还不强,人才国际化程度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突破。一是制定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对来川创新创业的高端人才及团队,可发放最高200万元安家补助和最高500万元的资助;对顶尖团队中具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战略发展项目,可给予最高5000万元的综合资助。二是完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充分发挥R字签证作用,简化外国人办理居留许可的程序,开辟外籍人才申报“人才绿卡”绿色通道。三是改进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政策,允许采取特设岗位、人才专项编制、直接考核招聘、实行与国际接轨的薪酬制度等方式,加快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

      (二)着眼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目前我省产业高端人才不到全省人才总量的8%,与建设产业强省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要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和贡献率。一是以经营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家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二是系统实施科技创新创业苗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培养支持计划,梯次培养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三是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四是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力度,允许在川高等学校大学生休学创业。

      (三)着眼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当前,人才评价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严重,科技成果转化难、收益难,人才激励“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等问题突出。为此,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研究制定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和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以能力、实绩和贡献的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对基础研究、哲学社科、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实行差异化区别化的评价办法。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试点,将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70%,培育壮大技术交易市场,解决好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政策,改进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要素报酬由市场化决定的分配机制,让创新人才真正实现“名利双收”。

      (四)着眼促进人才均衡配置,健全人才顺畅流动机制。我省区域发展差异明显,人才分布失衡问题较为突出。我们提出从四个方面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一是研究制定吸引社会优秀人才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政策措施,出台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二是完善产学研人才双向柔性流动政策,允许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到科技型企业兼职兼薪;允许高校院所设立一定比例流动岗位吸引企业科技人才担任兼职教授或创业导师。三是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带项目和成果到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或离岗在川创办领办企业,3年内可保留人事关系。四是依托重点园区建设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吸引军工单位和中央驻川单位科技人才从事科技研发或创办领办高新技术企业。

      (五)着眼向用人主体放权、给人才松绑,加快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当前,人才管理中行政化、“官本位”倾向较为突出,一些地方和单位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人才。目前,人社厅正牵头制定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的若干政策,科技厅正牵头制定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若干政策。下一步,我们还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一是建立政府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项改革”,构建促进和保障人才发展的法规体系。二是开展“人才特区”建设试点,支持成都高新区、绵阳科技城推广应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三是开展事业单位去行政化试点,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扩大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四是推进人才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以成德绵为中心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积极培育专业化、国际化的人才中介机构。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省校省院省企开放合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孵化、科技人员智力服务基层、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等“五大平台”,深入实施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型企业家培养、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藏区和贫困地区专业人才支持、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开发计划等“六大工程”,加快聚集和培养开发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构建多层次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是强省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回顾过去,四川依靠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展望未来,我们更有理由相信,通过大力度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必将有力促进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充分迸发,开辟出一条人才工作服务推动全面创新改革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