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 2018年05月31日 15时08分
  • 来源: 四川省投资促进局网站
  • 【字体:
  •  

     

      行政区划

      新中国建立后,成都市行政辖区几经调整,面积由29.9平方公里扩大到1.21万平方公里。1952年撤消成都县,部分划归成都市郊区。1953年后,相继建立了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和一个区级办事处(黄田坝)。1976年将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入成都市管辖。1983年5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温江地区10个县并入成都市。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进行区划调整,五区划为七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原新都县、温江县撤县设区。2015年,将原双流县撤县设区。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形成今天11区4市(县级市)4县的格局,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郫都区、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此外,成都市还设有在管理和统计上实行单列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另有于2013年3月成立的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

      人口:2015年末,成都市户籍总人口为1228.05万人,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居第四位。其中,城镇人口698.14万人,县(市)人口529.91万人;女性人口617.87万人,男性人口610.17万人。全市共475.99万户,其中市区为271.29万户,县(市)为204.70万户。全市平均每户2.58人,其中市区平均每户2.57人。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6人,其中市区人口稠密,每平方公里达2140人。

      历史文化

      成都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四世纪,古蜀国王开明九世于“广都樊乡”(今双流境)“徙治成都”,以“周太王从梁止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相沿至今。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垣。当时城周12里,高7丈。成都城市在这一年正式建立。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岷江两岸人民兴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二千多年来一直浇灌着成都平原。由此,成都水旱从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故世称“天府”。西汉时期,成都织锦业驰名天下,当时,在城西南设立了锦官,专管织锦,并筑有锦官城,故成都又有“锦官城”、“锦城”之称。五代后蜀主孟昶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故成都还有“芙蓉城”、“蓉城”之称。在历史上,成都又是一座水网密布,江桥众多,树木葱笼,繁花似锦的“花城”。19世纪法国旅行家古德尔孟曾赞叹成都是“东方的巴黎”。

      二千多年来,成都一直是祖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秦、汉、晋、隋皆因得蜀而统一天下。西汉公孙述、三国刘备、西晋李雄、东晋李寿、五代前蜀王建、后蜀孟知祥等封建王朝均建都成都。成都又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县治所,元、明、清为四川省治所。民国初年,成都是四川省省会。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为川西行政公署驻地。1952年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为四川省省会至今。

      成都是工商繁茂的大都会。秦汉时代,成都是全国有名的商业都市。汉代,又是全国五大都会(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之一。唐代有“扬(州)一益(成都)二”之称。北宋时期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唐宋时期成都的商业已突破了历史上传统的坊市制的束缚,兴起了临街设店和前店后坊(手工作坊)的格式,进而发展为城内有东市、南市、新南市、西市和北市,城外有草市的格局。一年内,各种专业性市场不断:一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城内还兴起了繁华的夜市。现在中共四川省委的所在地“商业街”,成都市委原所在地“羊市街”,这些街名也反映了成都历史上商业的繁荣。

      纸币是中国发明的,成都又是中国纸币的发源地。当时,在成都城外西边的“净从寺”(即成都西门万佛寺)有制造纸币(交子)的用纸和印刷纸币的作坊。成都所制交子,是世界货币史上使用最早的纸币,它对贸易往来、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等起了重大作用。

      成都是全世界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早在西汉时期,成都人就发现了天然气,并用于制盐。这就是成都临邛地区有名的“火井”。历史上成都还是一座口岸城市。李冰开二江,双过城下,成都成为水陆交汇的口岸城市,又是祖国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的外贸城市。

      成都对祖国和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成都的教育事业发达,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开学馆,设讲堂,建石室。“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于是蜀之人才,辈出于两汉。这是全国地方办学的首创。一直到南宋,发展为规模近千人的地方高等学府。

      隋、唐至宋时代,成都的造纸技术为全国的高峰。唐代成都造的“益州麻纸”是官方规定的诏书、册令和中央图书馆的标准用纸。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又一伟大贡献。而成都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文书中孟蜀时期成都木刻印刷的“历书”,为世界最早的木刻历书。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唐代木刻印刷的“陀螺尼经咒”,边款刻有“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刻”等字样。中国用木刻印刷五经、文选、诗文集,始于唐代的成都。宋代的成都,是全国印刷业三大基地之一,有“宋时蜀刻甲天下”之称。

      唐宋时期,成都的音乐、歌舞、戏剧已非常繁盛,有“蜀戏冠天下”之称。成都的乐器制造,闻名全国,成都乐器世家雷氏所制“雷琴”,使当时的文化界“叹为观止”,而留存于世者,珍同“国宝”。成都大慈寺的壁画也被称颂为“天下第一”。

      成都又是一座工艺名城。从战国到汉代,成都的漆器即负盛名,享誉海外。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美漆器就有成都制造的。

      饮茶文化始于中国。中国饮茶,源于四川。而四川最早进行茶叶贸易的是成都新津。诗歌中最早饮茶记录亦在成都。唐宋时期,成都是全国茶叶生产的主要地区,也是茶叶贸易的集散中心。清代以来,成都的茶馆文化别具一格,相沿至今。

      成都是汇百流、善吸收、富创新的开放城市。自古就是一座人才荟萃的名城。汉赋四大家成都有司马相如和杨雄两位。唐代大画家成都有黄筌、黄居采父子。宋代著名史学家成都有范镇、范祖禹。成都还是名流云集之地,大政治家诸葛亮,大诗人李白、杜甫、岑参、薛涛、韦庄、陆游、范成大等都曾寓居这里,有“天下诗人皆入蜀”之说。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陈毅都曾就学成都。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巴金、李劼人、李一氓,科学家周太玄等,都曾在成都石室中学受教。成都还具有不排外、汇百流、善吸收、富创新、勇进取的开放性格。开明氏入蜀,带来了荆楚文化;秦定蜀,带来了关中文化,后又把六国工商迁徙入蜀,带来了先进的工商技术;文翁兴学,派蜀人子弟到京师学习中原文化,隋代杨秀作蜀王带来中原高僧,使成都成为佛学中心之一。唐玄宗、僖宗两次“幸蜀”,随行带来了大批大诗人、画家、歌手和百工技艺之才。清代“湖广填四川”,促进了经济、文化、风俗的交流和融会。川剧、曲艺、绘画、川菜、小吃等,都是集各地之精华而形成成都特有文化。抗日战争时期,各种社会团体和名流志士移居成都,27所大专院校迁来成都,使成都成为大后方文化中心。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大西南的解放,人民解放军又带来了晋、绥、秦、鲁、苏大批干部。新中国建立后的三线建设时期,又调进了全国各地的各种人才。成都的经济、政治、文化持久繁荣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二千多年来一直不断地吸收引进全国各地的先进文化和人才。

      成都是富于革命传统的历史名城。在历史上数次成为革命起义的中心。西晋末年是“成汉”国的都城。北宋初期王小波、李顺起义发动于青城,建政权于成都。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成都建立了大西国。1911年辛亥秋成都的保路斗争,引起全川起义,成为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开路先锋,被孙中山誉为立下了辛亥革命的“第一功”。五四运动以后,成都是发动赴法勤工俭学的重要城市。王右木、赵世炎、吴玉章、杨闇公、车耀先等革命先驱在成都进行过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二·六”烈士在下莲池英勇献身。1949年12月,十二桥烈士用鲜血迎来了古城的新生。

      在成都市区域内,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有都江堰市,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有邛崃市、崇州市、彭州市。2000年11月,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青城山·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8月16日,从金沙遗址上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被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06年7月12日,联合国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四川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鸡冠山-九龙沟和天台山被纳入“四川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范围。

      成都古都历史:成都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都城之一,从宝墩古城到金沙遗址,在先秦时期先后有五代古蜀王在成都建立都城,创造了灿烂的宝墩文明、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古蜀文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秦以后,成都也先后成为成家、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五个重要政权的都城,成都的都城历史积年在千年以上,这在中国都城史上可谓特殊样本。

      成都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城市之一,无论是作为都城时期,还是失去都城地位之后,成都一直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农业发达,商贸繁荣,文化兴盛,成都在汉代就成为全国五大工商业都市之一,也是“五都”之中唯一的南方工商业中心城市。唐代,成都更创造了经济和文化的辉煌,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堪称当时的国家级中心城市。宋代蜀商在唐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影响巨大,由此使成都一度领先于世界。

      成都虽然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外部有群山环绕,但是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从东亚宏观地理位置考察,成都是中国唯一的三大经济带——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因而成为古代中国内陆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早在先秦时期成都就与东南亚有着十分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经云南,进入缅甸、印度,于东南亚各国影响力甚大;成都早在先秦时期就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秦以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北亚、东南亚各国发生经济、文化的交往;成都在汉代是中国重要的丝绸织品生产中心,尤其所产蜀锦独步天下,自汉至唐的数百年间,蜀锦等丝绸织品成为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远销至西域、中亚、欧洲,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成都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从杜宇王朝时期开始至今,城址一直未曾发生变化,有拓展而不迁;其城名从战国以来也未曾变更,这在世界城市史上极为少有;成都有着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唐以来所形成的二江环抱城市格局一直保持至今,充分显示出成都这座城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旅游资源

      成都市名胜古迹蜚声中外,加上自然风光绮丽多姿,因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并具有鲜明的成都特色。一是人文景观多。全市现有人文景观172处,具有类型多、规模大、分布广、价值高的特点。全市19个区(市)县,都有自己特有的人文景观。其中,尤以二王庙、文君井、武侯祠、杜甫草堂、文殊院、宝光寺、王建墓、蜀僖王陵以及古蜀文化——金沙遗址等最具特色;观音寺的壁画、塑像和花置寺的摩岩造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更是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二是自然景观全。成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景、洞景、水景、生景、气景俱全。其中山景具有高、险、奇、秀、幽的特色,如有“天下幽”的青城山、雄奇多姿的九峰山、奇峰挺拔的雾中山、景色秀美的玉垒山等;水景中有汹涌湍急的溪流、清澈明亮的水潭、飞珠溅玉的瀑布、秀美如画的湖泊、千姿百态的泉眼等等。生景中,有少见的桂花林、箭竹林、杜鹃林等植物群落和大熊猫、小熊猫、蝴蝶群等珍稀动物。丰富多彩的成都气景中,有壮观的日出、多变的云海、神奇的佛光、奇特的“神灯”和玄幂的“阴阳界”等等。三是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现已形成以成都市区为核心的、组合不同、风格各异的都江堰、青城山、宝光寺等8个国家、省、市级风景片区和西岭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池国家级森林公园、龙门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四是旅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成都正处在由剑门蜀道、九寨沟、成都、峨眉山、长江三峡等旅游胜地组成的四川旅游环和由北京、西安、成都、昆明、桂林、广州等旅游中心组成的全国旅游环的联结点上,还是内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

      经济发展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之年。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统筹发展”主基调,坚定信心、克难奋进、主动作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80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3.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23.5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04.5亿元,增长9.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4273元,增长6.6%。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3.5:43.7:52.8。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税收收入800.1亿元,增长3.3%。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68.4亿元,增长9.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4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7.3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8.7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为20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3%,烟酒类上涨1.6%,衣着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4%,居住类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下降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2.8%。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种植业375.1亿元,增长12.5%;牧业237.5亿元,增长0.2%。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8.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5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6.6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30.2万吨,比上年下降2.9%;油料总产量27.1万吨,下降0.6%;肉类总产量68.2万吨,下降1.6%。

      年末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485个,比上年末增加37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面为91%。年末全市共有农产品名牌450个,比上年末增加33个;其中国家级品牌27个,比上年增加2个。已认证各类安全优质农产品1213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38个。

      全年农村用电量3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70.7万千瓦,增长1.3%;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1695台,小型拖拉机25890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05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4.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5.4%。

      全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械产业、汽车产业、石化产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轻工行业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9.8%,总资产贡献率12.4%。实现利润471.3亿元,下降31.8%;实现利税1093.7亿元,下降17.9%;企业亏损面16.1%。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2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086.2亿元,竣工产值1827.1亿元,施工面积2385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985.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07.0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民间投资完成3923.3亿元,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2.6亿元,增长9.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41.3亿元,增长9.1%,其中工业投资1517.1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403.2亿元,增长4.9%。分行业看,制造业完成投资1368.6亿元,增长8.3%;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通信业完成投资554.0亿元,增长0.9%;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866.6亿元,增长20.2%。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078.4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含预售在内的商品房销售面积3019.4万平方米,增长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474.6万平方米,下降0.1%。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066.2亿元,下降0.3%,其中住宅销售额1620.8亿元,增长0.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4351.6亿元,增长10.9%;餐费收入594.6亿元,增长9.2%。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4749.8亿元,增长10.6%;乡村实现零售额196.4亿元,增长12.2%。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1%,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6.1%,化妆品类增长5.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0%,通讯器材类增长36.0%,家具类增长19.7%,汽车类增长1.5%。在限额以上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07.7亿元,比上年增长47.7%。年末,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47个,其中年成交额上10亿元的市场有27个。全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1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六、对外开放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95.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9.2%。其中,出口总额239.2亿美元,下降29.3%;进口总额156.2亿美元,下降29.0%。一般贸易出口额75.0亿美元,下降28.8%;机电产品出口额178.5亿美元,下降27.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37.4亿美元,下降30.0%。对欧盟出口额39.3亿美元,下降36.1%;对美国出口额64.6亿美元,下降20.7%;对日本出口额11.7亿美元,下降14.3%;对中国香港出口额27.1亿美元,下降42.9%。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56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2个。利用外资实际到位75.2亿美元,同口径同比增长5.8%。年末,落户成都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199家,驻蓉外国领事机构15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29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51公里。全年新改建公路(不含高速公路)2169公里。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428.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1%;其中私人拥有汽车330.9万辆,增长18.6%。

      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132.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1%;民航旅客周转量716.6亿人公里,增长14.1%。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231.2亿吨公里,增长11.2%;民航运输货物周转量11.7亿吨公里,增长3.5%。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2.2亿元,增长13.2%;电信业务总量405.0亿元,增长28.4%。固定电话用户487.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21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47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756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8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6%;国内旅游收入1986.6亿元,增长22.9%。组织出境旅游人数194.5万人次,增长58.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30.1万人次,增长16.3%;旅游外汇收入8.7亿美元,增长17.9%。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100家,旅行社406家。

      八、金融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47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2%。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971亿元,增长11.1%。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409亿元,增长12.7%,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35亿元,增长14.8%。

      全年资本市场实现融资582.1亿元,同比增长3.3倍。其中,首发融资50.1亿元,增长7.8倍;上市公司股票再融资257.5亿元,增长5.0倍;沪深交易所债券融资264.9亿元,增长2.0倍。年末有证券公司4家、期货公司3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证券公司分公司23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2家、证券营业部163家、期货营业部39家;证券从业人员7059人,增长34.8%。全年累计证券交易额12.7万亿元,增长175.9%。

      年末共有保险公司82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37家,寿险公司45家(含养老险公司3家和健康险公司2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76家,外资公司6家。全年保费收入574.6亿元,增长21.1%。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08.4亿元,增长13.2%;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66.2亿元,增长26.0%。各类保险赔偿与给付支出188.9亿元,增长22.8%。其中,财产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105.3亿元,增长11.2%;人身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83.6亿元,增长41.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366项,年内新上科技项目2423项,其中国家级262项,省级618项。科技项目投入资金12.3亿元,完成科技攻关500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3家。共申请专利77538件,其中发明29791件,实用新型26084件。专利授权44852件,其中发明6206件,实用新型19954件。

      年末在蓉普通高校56所,在校学生75.6万人,专任教师5.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4所,在校学生23.2万人,专任教师9641人;普通中学校494所,在校学生54.8万人,专任教师4.6万人;普通小学校523所,在校学生78.4万人,专任教师4.2万人;幼儿园2003所,在园幼儿45.6万人,专任教师2.7万人。

      十、卫生、文化和体育

      年末有卫生机构848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68个,疾控预防控制中心22个,妇幼保健院21个。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11.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0.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3.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0万人,注册护师、护士6.0万人;全年诊疗11344万人次。全年无偿献血31.1万人份。

      年末有博物馆33个,文化馆22个,公共图书馆22个,馆藏图书2210.1万册。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3座,制作广播节目17套;拥有电视台13座,制作电视节目19套。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13.5万户,其中数字电视363.4万户。档案馆23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20个,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576.8万卷。

      全年成都籍运动员共获得国际和全国性比赛奖牌78枚。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14枚,银牌4枚,铜牌2枚;在全国性体育比赛中获金牌26枚,银牌18枚,铜牌14枚。全市有全民健身路径3390条,比上年增加235条;全市惠民行动“1+2”农民健身工程2032条,增加115条。全年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607万人。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1006.7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建成区面积615.5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7%,城市铺装道路面积11399.6万平方米。

      年末中心城区公交线路长度678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64公里;地铁运营线路长度86.0公里,增加26.7公里。公交营运汽车11294辆,减少153辆;全市出租汽车17676辆,减少830辆。全年市区公交客运量17.3亿人次,减少7903万人次。地铁客运总量3.4亿乘次,增加5502万乘次。全市自来水供水总量12.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6.9亿立方米;市区污水处理率92.0%。

      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AQI指数≤100的天数)214天。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2分贝,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交通事故2132起,比上年下降10.6%;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772.9万元,增长32.0%。火灾事故8160起,事故直接财产损失3537.3万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6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71.4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28.1万人,增加1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9.1万人,乡村人口399.0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76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0元,增长9.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922亿元,增长6.1%。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7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17.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2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68.7万人。征地农民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人数125.8万人。

      全年3.4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减少1631人;10.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减少4556人;保障资金投入5.5亿元,其中投入农村3.8亿元,增加3351万元。年末有各类社会养老机构239个,拥有床位5.4万张;有社区养老设施974个,拥有床位0.8万张;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735处,社区服务中心271个。

      宜居环境

      美国、德国、韩国、泰国、新加坡、法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以色列、新西兰、菲律宾、捷克、印度、波兰15个国家获批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列全国第3位。成都是中国中西部最受外籍人士喜爱的城市,目前,有来自15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万名外籍人士在成都长期居住。

      72小时过境免签

      自2013年9月1日起,成都口岸对51个国家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中国第四个、内陆第一个实施此项政策的城市。

      居住

      成都有数量众多、各具特色的宾馆酒店,其中:四星级酒店34家、五星级酒店18家。

      购物

      成都已有IFS、远洋太古里、美美力诚、仁恒置地广场等多家高端品牌商场。家乐福、伊藤洋华堂、麦德龙、欧尚等国际知名零售企业在成都开设多家分店。

      餐饮娱乐

      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必胜客、星巴克、哈根达斯以及众多的西式餐厅、酒吧分布于市区各处。市区内网球场、保龄球馆、健身俱乐部、夜总会等众多健身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

      旅游

      成都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个、A级景区73个。

      教育

      成都与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建立教育合作关系,550余所中小学校与海外学校缔结为国际友好学校。现有成都爱思瑟国际学校、乐盟国际学校(成都)和成都美国学校三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及30所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程优质教育服务。

      医疗

      成都有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加坡百汇成都医疗中心、环球医生成都诊所等医疗机构为外籍人士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2014年,为方便在蓉外籍人士就医,制定了《成都市医疗机构国际化服务基本标准》和《境外人员成都就医指南》。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市

  • 2018年05月31日 15时08分
  • 来源: 四川省投资促进局网站
  •  

     

      行政区划

      新中国建立后,成都市行政辖区几经调整,面积由29.9平方公里扩大到1.21万平方公里。1952年撤消成都县,部分划归成都市郊区。1953年后,相继建立了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和一个区级办事处(黄田坝)。1976年将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入成都市管辖。1983年5月,实行市领导县体制,温江地区10个县并入成都市。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市进行区划调整,五区划为七区。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又将原新都县、温江县撤县设区。2015年,将原双流县撤县设区。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形成今天11区4市(县级市)4县的格局,即: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郫都区、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201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资阳市代管的县级简阳市改由成都市代管。此外,成都市还设有在管理和统计上实行单列的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另有于2013年3月成立的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管委会)。

      人口:2015年末,成都市户籍总人口为1228.05万人,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重庆,居第四位。其中,城镇人口698.14万人,县(市)人口529.91万人;女性人口617.87万人,男性人口610.17万人。全市共475.99万户,其中市区为271.29万户,县(市)为204.70万户。全市平均每户2.58人,其中市区平均每户2.57人。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6人,其中市区人口稠密,每平方公里达2140人。

      历史文化

      成都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四世纪,古蜀国王开明九世于“广都樊乡”(今双流境)“徙治成都”,以“周太王从梁止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相沿至今。公元前311年,秦人按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垣。当时城周12里,高7丈。成都城市在这一年正式建立。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岷江两岸人民兴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二千多年来一直浇灌着成都平原。由此,成都水旱从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故世称“天府”。西汉时期,成都织锦业驰名天下,当时,在城西南设立了锦官,专管织锦,并筑有锦官城,故成都又有“锦官城”、“锦城”之称。五代后蜀主孟昶时,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故成都还有“芙蓉城”、“蓉城”之称。在历史上,成都又是一座水网密布,江桥众多,树木葱笼,繁花似锦的“花城”。19世纪法国旅行家古德尔孟曾赞叹成都是“东方的巴黎”。

      二千多年来,成都一直是祖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秦、汉、晋、隋皆因得蜀而统一天下。西汉公孙述、三国刘备、西晋李雄、东晋李寿、五代前蜀王建、后蜀孟知祥等封建王朝均建都成都。成都又一直是各朝代的州、郡、县治所,元、明、清为四川省治所。民国初年,成都是四川省省会。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为川西行政公署驻地。1952年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为四川省省会至今。

      成都是工商繁茂的大都会。秦汉时代,成都是全国有名的商业都市。汉代,又是全国五大都会(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之一。唐代有“扬(州)一益(成都)二”之称。北宋时期是汴京以外的第二大都会。唐宋时期成都的商业已突破了历史上传统的坊市制的束缚,兴起了临街设店和前店后坊(手工作坊)的格式,进而发展为城内有东市、南市、新南市、西市和北市,城外有草市的格局。一年内,各种专业性市场不断:一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城内还兴起了繁华的夜市。现在中共四川省委的所在地“商业街”,成都市委原所在地“羊市街”,这些街名也反映了成都历史上商业的繁荣。

      纸币是中国发明的,成都又是中国纸币的发源地。当时,在成都城外西边的“净从寺”(即成都西门万佛寺)有制造纸币(交子)的用纸和印刷纸币的作坊。成都所制交子,是世界货币史上使用最早的纸币,它对贸易往来、金融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等起了重大作用。

      成都是全世界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早在西汉时期,成都人就发现了天然气,并用于制盐。这就是成都临邛地区有名的“火井”。历史上成都还是一座口岸城市。李冰开二江,双过城下,成都成为水陆交汇的口岸城市,又是祖国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的外贸城市。

      成都对祖国和世界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成都的教育事业发达,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开学馆,设讲堂,建石室。“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于是蜀之人才,辈出于两汉。这是全国地方办学的首创。一直到南宋,发展为规模近千人的地方高等学府。

      隋、唐至宋时代,成都的造纸技术为全国的高峰。唐代成都造的“益州麻纸”是官方规定的诏书、册令和中央图书馆的标准用纸。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又一伟大贡献。而成都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之一。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文书中孟蜀时期成都木刻印刷的“历书”,为世界最早的木刻历书。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唐代木刻印刷的“陀螺尼经咒”,边款刻有“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刻”等字样。中国用木刻印刷五经、文选、诗文集,始于唐代的成都。宋代的成都,是全国印刷业三大基地之一,有“宋时蜀刻甲天下”之称。

      唐宋时期,成都的音乐、歌舞、戏剧已非常繁盛,有“蜀戏冠天下”之称。成都的乐器制造,闻名全国,成都乐器世家雷氏所制“雷琴”,使当时的文化界“叹为观止”,而留存于世者,珍同“国宝”。成都大慈寺的壁画也被称颂为“天下第一”。

      成都又是一座工艺名城。从战国到汉代,成都的漆器即负盛名,享誉海外。著名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精美漆器就有成都制造的。

      饮茶文化始于中国。中国饮茶,源于四川。而四川最早进行茶叶贸易的是成都新津。诗歌中最早饮茶记录亦在成都。唐宋时期,成都是全国茶叶生产的主要地区,也是茶叶贸易的集散中心。清代以来,成都的茶馆文化别具一格,相沿至今。

      成都是汇百流、善吸收、富创新的开放城市。自古就是一座人才荟萃的名城。汉赋四大家成都有司马相如和杨雄两位。唐代大画家成都有黄筌、黄居采父子。宋代著名史学家成都有范镇、范祖禹。成都还是名流云集之地,大政治家诸葛亮,大诗人李白、杜甫、岑参、薛涛、韦庄、陆游、范成大等都曾寓居这里,有“天下诗人皆入蜀”之说。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陈毅都曾就学成都。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巴金、李劼人、李一氓,科学家周太玄等,都曾在成都石室中学受教。成都还具有不排外、汇百流、善吸收、富创新、勇进取的开放性格。开明氏入蜀,带来了荆楚文化;秦定蜀,带来了关中文化,后又把六国工商迁徙入蜀,带来了先进的工商技术;文翁兴学,派蜀人子弟到京师学习中原文化,隋代杨秀作蜀王带来中原高僧,使成都成为佛学中心之一。唐玄宗、僖宗两次“幸蜀”,随行带来了大批大诗人、画家、歌手和百工技艺之才。清代“湖广填四川”,促进了经济、文化、风俗的交流和融会。川剧、曲艺、绘画、川菜、小吃等,都是集各地之精华而形成成都特有文化。抗日战争时期,各种社会团体和名流志士移居成都,27所大专院校迁来成都,使成都成为大后方文化中心。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大西南的解放,人民解放军又带来了晋、绥、秦、鲁、苏大批干部。新中国建立后的三线建设时期,又调进了全国各地的各种人才。成都的经济、政治、文化持久繁荣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二千多年来一直不断地吸收引进全国各地的先进文化和人才。

      成都是富于革命传统的历史名城。在历史上数次成为革命起义的中心。西晋末年是“成汉”国的都城。北宋初期王小波、李顺起义发动于青城,建政权于成都。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成都建立了大西国。1911年辛亥秋成都的保路斗争,引起全川起义,成为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开路先锋,被孙中山誉为立下了辛亥革命的“第一功”。五四运动以后,成都是发动赴法勤工俭学的重要城市。王右木、赵世炎、吴玉章、杨闇公、车耀先等革命先驱在成都进行过革命斗争。大革命失败后,“二·六”烈士在下莲池英勇献身。1949年12月,十二桥烈士用鲜血迎来了古城的新生。

      在成都市区域内,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有都江堰市,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有邛崃市、崇州市、彭州市。2000年11月,联合国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青城山·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8月16日,从金沙遗址上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被国家文物局正式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06年7月12日,联合国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四川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青城山-都江堰、西岭雪山、鸡冠山-九龙沟和天台山被纳入“四川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地范围。

      成都古都历史:成都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都城之一,从宝墩古城到金沙遗址,在先秦时期先后有五代古蜀王在成都建立都城,创造了灿烂的宝墩文明、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古蜀文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成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秦以后,成都也先后成为成家、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五个重要政权的都城,成都的都城历史积年在千年以上,这在中国都城史上可谓特殊样本。

      成都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城市之一,无论是作为都城时期,还是失去都城地位之后,成都一直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由于农业发达,商贸繁荣,文化兴盛,成都在汉代就成为全国五大工商业都市之一,也是“五都”之中唯一的南方工商业中心城市。唐代,成都更创造了经济和文化的辉煌,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工商业城市之一,史称“扬一益二”,堪称当时的国家级中心城市。宋代蜀商在唐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影响巨大,由此使成都一度领先于世界。

      成都虽然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地区,外部有群山环绕,但是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从东亚宏观地理位置考察,成都是中国唯一的三大经济带——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因而成为古代中国内陆地区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早在先秦时期成都就与东南亚有着十分密切的经济、文化往来,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经云南,进入缅甸、印度,于东南亚各国影响力甚大;成都早在先秦时期就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秦以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东北亚、东南亚各国发生经济、文化的交往;成都在汉代是中国重要的丝绸织品生产中心,尤其所产蜀锦独步天下,自汉至唐的数百年间,蜀锦等丝绸织品成为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远销至西域、中亚、欧洲,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

      成都具有很强的历史延续性,从杜宇王朝时期开始至今,城址一直未曾发生变化,有拓展而不迁;其城名从战国以来也未曾变更,这在世界城市史上极为少有;成都有着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都江堰、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永陵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唐以来所形成的二江环抱城市格局一直保持至今,充分显示出成都这座城市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旅游资源

      成都市名胜古迹蜚声中外,加上自然风光绮丽多姿,因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并具有鲜明的成都特色。一是人文景观多。全市现有人文景观172处,具有类型多、规模大、分布广、价值高的特点。全市19个区(市)县,都有自己特有的人文景观。其中,尤以二王庙、文君井、武侯祠、杜甫草堂、文殊院、宝光寺、王建墓、蜀僖王陵以及古蜀文化——金沙遗址等最具特色;观音寺的壁画、塑像和花置寺的摩岩造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更是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二是自然景观全。成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景、洞景、水景、生景、气景俱全。其中山景具有高、险、奇、秀、幽的特色,如有“天下幽”的青城山、雄奇多姿的九峰山、奇峰挺拔的雾中山、景色秀美的玉垒山等;水景中有汹涌湍急的溪流、清澈明亮的水潭、飞珠溅玉的瀑布、秀美如画的湖泊、千姿百态的泉眼等等。生景中,有少见的桂花林、箭竹林、杜鹃林等植物群落和大熊猫、小熊猫、蝴蝶群等珍稀动物。丰富多彩的成都气景中,有壮观的日出、多变的云海、神奇的佛光、奇特的“神灯”和玄幂的“阴阳界”等等。三是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现已形成以成都市区为核心的、组合不同、风格各异的都江堰、青城山、宝光寺等8个国家、省、市级风景片区和西岭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池国家级森林公园、龙门山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白水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四是旅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成都正处在由剑门蜀道、九寨沟、成都、峨眉山、长江三峡等旅游胜地组成的四川旅游环和由北京、西安、成都、昆明、桂林、广州等旅游中心组成的全国旅游环的联结点上,还是内地前往西藏的主要通道。

      经济发展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胜利收官之年。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成都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统筹发展”主基调,坚定信心、克难奋进、主动作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80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3.2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23.5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704.5亿元,增长9.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4273元,增长6.6%。一、二、三产业比例关系为3.5:43.7:52.8。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税收收入800.1亿元,增长3.3%。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68.4亿元,增长9.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6.4万人,其中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实现再就业7.3万人,“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新增8.7万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人数为200.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9%。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1.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3%,烟酒类上涨1.6%,衣着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4%,居住类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3%,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下降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2.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下降2.8%。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6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种植业375.1亿元,增长12.5%;牧业237.5亿元,增长0.2%。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8.4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5万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6.6万公顷,减少1.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230.2万吨,比上年下降2.9%;油料总产量27.1万吨,下降0.6%;肉类总产量68.2万吨,下降1.6%。

      年末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有485个,比上年末增加37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面为91%。年末全市共有农产品名牌450个,比上年末增加33个;其中国家级品牌27个,比上年增加2个。已认证各类安全优质农产品1213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农产品认证38个。

      全年农村用电量3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70.7万千瓦,增长1.3%;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1695台,小型拖拉机25890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05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4.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95.4%。

      全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机械产业、汽车产业、石化产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轻工行业等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9.8%,总资产贡献率12.4%。实现利润471.3亿元,下降31.8%;实现利税1093.7亿元,下降17.9%;企业亏损面16.1%。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2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4086.2亿元,竣工产值1827.1亿元,施工面积23852.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985.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07.0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民间投资完成3923.3亿元,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2.6亿元,增长9.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541.3亿元,增长9.1%,其中工业投资1517.1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403.2亿元,增长4.9%。分行业看,制造业完成投资1368.6亿元,增长8.3%;交通运输仓储邮政通信业完成投资554.0亿元,增长0.9%;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投资866.6亿元,增长20.2%。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078.4亿元。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含预售在内的商品房销售面积3019.4万平方米,增长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474.6万平方米,下降0.1%。实现商品房销售额2066.2亿元,下降0.3%,其中住宅销售额1620.8亿元,增长0.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4351.6亿元,增长10.9%;餐费收入594.6亿元,增长9.2%。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4749.8亿元,增长10.6%;乡村实现零售额196.4亿元,增长12.2%。

      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7.1%,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6.1%,化妆品类增长5.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1.0%,通讯器材类增长36.0%,家具类增长19.7%,汽车类增长1.5%。在限额以上单位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07.7亿元,比上年增长47.7%。年末,年成交额上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有47个,其中年成交额上10亿元的市场有27个。全年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1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六、对外开放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95.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9.2%。其中,出口总额239.2亿美元,下降29.3%;进口总额156.2亿美元,下降29.0%。一般贸易出口额75.0亿美元,下降28.8%;机电产品出口额178.5亿美元,下降27.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137.4亿美元,下降30.0%。对欧盟出口额39.3亿美元,下降36.1%;对美国出口额64.6亿美元,下降20.7%;对日本出口额11.7亿美元,下降14.3%;对中国香港出口额27.1亿美元,下降42.9%。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56个,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2个。利用外资实际到位75.2亿美元,同口径同比增长5.8%。年末,落户成都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199家,驻蓉外国领事机构15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229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51公里。全年新改建公路(不含高速公路)2169公里。年末全市机动车拥有量428.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1.1%;其中私人拥有汽车330.9万辆,增长18.6%。

      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132.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1%;民航旅客周转量716.6亿人公里,增长14.1%。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231.2亿吨公里,增长11.2%;民航运输货物周转量11.7亿吨公里,增长3.5%。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2.2亿元,增长13.2%;电信业务总量405.0亿元,增长28.4%。固定电话用户487.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221万户;固定互联网用户47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756万户。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8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6%;国内旅游收入1986.6亿元,增长22.9%。组织出境旅游人数194.5万人次,增长58.8%;接待入境旅游人数230.1万人次,增长16.3%;旅游外汇收入8.7亿美元,增长17.9%。年末全市三星级以上饭店100家,旅行社406家。

      八、金融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947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2%。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971亿元,增长11.1%。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409亿元,增长12.7%,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35亿元,增长14.8%。

      全年资本市场实现融资582.1亿元,同比增长3.3倍。其中,首发融资50.1亿元,增长7.8倍;上市公司股票再融资257.5亿元,增长5.0倍;沪深交易所债券融资264.9亿元,增长2.0倍。年末有证券公司4家、期货公司3家、证券投资咨询公司3家、证券公司分公司23家、基金公司分公司12家、证券营业部163家、期货营业部39家;证券从业人员7059人,增长34.8%。全年累计证券交易额12.7万亿元,增长175.9%。

      年末共有保险公司82家。按业务性质分,有产险公司37家,寿险公司45家(含养老险公司3家和健康险公司2家)。按资本国别属性分,有中资公司76家,外资公司6家。全年保费收入574.6亿元,增长21.1%。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08.4亿元,增长13.2%;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66.2亿元,增长26.0%。各类保险赔偿与给付支出188.9亿元,增长22.8%。其中,财产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105.3亿元,增长11.2%;人身保险公司赔偿与给付支出83.6亿元,增长41.5%。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366项,年内新上科技项目2423项,其中国家级262项,省级618项。科技项目投入资金12.3亿元,完成科技攻关500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3家。共申请专利77538件,其中发明29791件,实用新型26084件。专利授权44852件,其中发明6206件,实用新型19954件。

      年末在蓉普通高校56所,在校学生75.6万人,专任教师5.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4所,在校学生23.2万人,专任教师9641人;普通中学校494所,在校学生54.8万人,专任教师4.6万人;普通小学校523所,在校学生78.4万人,专任教师4.2万人;幼儿园2003所,在园幼儿45.6万人,专任教师2.7万人。

      十、卫生、文化和体育

      年末有卫生机构848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768个,疾控预防控制中心22个,妇幼保健院21个。各类卫生机构床位数11.5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0.8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3.5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0万人,注册护师、护士6.0万人;全年诊疗11344万人次。全年无偿献血31.1万人份。

      年末有博物馆33个,文化馆22个,公共图书馆22个,馆藏图书2210.1万册。年末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3座,制作广播节目17套;拥有电视台13座,制作电视节目19套。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413.5万户,其中数字电视363.4万户。档案馆23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20个,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576.8万卷。

      全年成都籍运动员共获得国际和全国性比赛奖牌78枚。其中在国际比赛中获金牌14枚,银牌4枚,铜牌2枚;在全国性体育比赛中获金牌26枚,银牌18枚,铜牌14枚。全市有全民健身路径3390条,比上年增加235条;全市惠民行动“1+2”农民健身工程2032条,增加115条。全年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人数607万人。

      十一、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1006.7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建成区面积615.5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7%,城市铺装道路面积11399.6万平方米。

      年末中心城区公交线路长度678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64公里;地铁运营线路长度86.0公里,增加26.7公里。公交营运汽车11294辆,减少153辆;全市出租汽车17676辆,减少830辆。全年市区公交客运量17.3亿人次,减少7903万人次。地铁客运总量3.4亿乘次,增加5502万乘次。全市自来水供水总量12.4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6.9亿立方米;市区污水处理率92.0%。

      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AQI指数≤100的天数)214天。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2分贝,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分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交通事故2132起,比上年下降10.6%;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772.9万元,增长32.0%。火灾事故8160起,事故直接财产损失3537.3万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6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71.4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28.1万人,增加1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29.1万人,乡村人口399.0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76元,比上年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90元,增长9.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922亿元,增长6.1%。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7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17.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20.8万人,其中参保职工468.7万人。征地农民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人数125.8万人。

      全年3.4万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减少1631人;10.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减少4556人;保障资金投入5.5亿元,其中投入农村3.8亿元,增加3351万元。年末有各类社会养老机构239个,拥有床位5.4万张;有社区养老设施974个,拥有床位0.8万张;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735处,社区服务中心271个。

      宜居环境

      美国、德国、韩国、泰国、新加坡、法国、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以色列、新西兰、菲律宾、捷克、印度、波兰15个国家获批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列全国第3位。成都是中国中西部最受外籍人士喜爱的城市,目前,有来自15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万名外籍人士在成都长期居住。

      72小时过境免签

      自2013年9月1日起,成都口岸对51个国家实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中国第四个、内陆第一个实施此项政策的城市。

      居住

      成都有数量众多、各具特色的宾馆酒店,其中:四星级酒店34家、五星级酒店18家。

      购物

      成都已有IFS、远洋太古里、美美力诚、仁恒置地广场等多家高端品牌商场。家乐福、伊藤洋华堂、麦德龙、欧尚等国际知名零售企业在成都开设多家分店。

      餐饮娱乐

      麦当劳、肯德基、德克士、必胜客、星巴克、哈根达斯以及众多的西式餐厅、酒吧分布于市区各处。市区内网球场、保龄球馆、健身俱乐部、夜总会等众多健身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

      旅游

      成都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个、A级景区73个。

      教育

      成都与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建立教育合作关系,550余所中小学校与海外学校缔结为国际友好学校。现有成都爱思瑟国际学校、乐盟国际学校(成都)和成都美国学校三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及30所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程优质教育服务。

      医疗

      成都有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加坡百汇成都医疗中心、环球医生成都诊所等医疗机构为外籍人士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2014年,为方便在蓉外籍人士就医,制定了《成都市医疗机构国际化服务基本标准》和《境外人员成都就医指南》。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