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2020年03月26日 09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3月24日零点,泸州市龙马潭区九狮路,川南城际铁路建设现场灯火通明。这个泸州“一号工程”正在全力以赴赶进度,工人“三班倒”,人休机不停,要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目前整个工程进展顺利,泸州境内将在5月中旬开始轨道架构。

    3月20日上午,全省优质白酒产业振兴发展推进会在泸州召开。作为酒城泸州最大的支柱产业,泸州白酒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行业复工率很快就达95%,为推进品种调整、品质提升、品牌培育“三品战略”,以及“千亿产业、百亿税收”和“千亿园区”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3月9日下午,随着项目建设现场一阵阵闷声响,从泸州港到云龙机场连线的中间位置,龙马潭区泸州综合保税区这项“超级工程”已开建,爆破工程将持续到4月底。获批不满百日,综保区就克服疫情影响开工建设,凸显出泸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力度。

    开年就冲刺,起步就决战。新的一年,泸州在精准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打响项目建设攻坚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截至3月18日,泸州市独立管理的省重点项目,复工率100%、返岗率99.3%;市重点项目复工率99.3%、返岗率99.1%;县重点项目复工率100%、返岗率93.2%。

    泸州提出,要把项目投资作为事关全局工作的大事牢牢抓在手上,从投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后劲五个方面发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以赴稳增长,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在上位规划中入局,在区域协同中布局,在发展建设中破局,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朝着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奋力迈进。

    成效

    去年实施409个市重点项目

    精选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等重点推进

    近年来,泸州始终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着力引进具有支撑性、带动性、战略性强的大项目,着力引进投资强度大、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

    2019年3月27日,泸州集中开工82个项目,总投资370亿元;7月29日,泸州集中开工74个项目,总投资217.4亿元;9月6日,泸州集中开工4个文化和旅游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44亿元;9月29日,渝昆高铁四川段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在泸州高铁站举行;12月18日,泸州集中开工64个项目,总投资329.2亿元……

    去年全年,泸州共实施409个市重点项目,分布在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及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多领域,精选80个具“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的项目重点推进,以大项目换大投资,用大投资促大发展。

    细心观察可发现,近年来,泸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重心,聚焦在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项目上。这两年来,产业项目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成为泸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重点领域。

    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解释,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抓基础设施项目,能提高城市发展能级,同时能促进产业投资项目招商,只有拥有强大产业作支撑,才有可能成功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为长远发展打基础。”

    泸州是中国酒城,白酒是泸州支柱产业,也是泸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重点领域。这两年,白酒龙头企业泸州老窖和郎酒,其技改扩能项目都在加速推进。

    “预计今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上缴税收40亿元以上,力争成功上市。”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泸州召开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汪俊林公布新年“小目标”。

    郎酒的底气之一,来自于正在推进的郎酒酿酒工程技改项目。项目总投资230亿元,含浓酱基地、浓香基地配套陶艺基地、郎酒二郎酱香基地系列技改和天宝峰包装物流中心等项目,建成后能带动高粱种植、包材等上下游产业,带动新增就业一万人以上。

    坐拥四川第一大港,云龙机场年发送旅客超180万人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川南地区第一,打造立体交通格局,铁路成为泸州短板。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支持下,泸州围绕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规划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川南城际铁路泸州段施工稳步推进,隧道工程已全部贯通、铺轨基地基本建成,预计5月中旬进入轨道架构;渝昆高铁四川段去年国庆节前已启动建设,将与川南城际铁路共站的泸州高铁站也于今年3月4日举行站房工程开工仪式;与此同时,泸州又在谋划推动一批连接重庆、贵州的铁路项目。

    目前,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泸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一期)、泸州城北万达广场项目、G8515泸荣高速公路等253个重大项目已竣工投用,为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服务

    专人专班服务当好“店小二”

    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

    从项目立项审批,再到施工投产,泸州专人专班当好“店小二”,做好要素保障。

    当大项目初来乍到泸州,一系列做过“减法”的审批手续,让很多项目方竖起大拇指。

    “我们就只在系统上填了一份资料,中间也没跑路,直接就到政务服务中心拿到许可证了。”3月20日,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泸州市某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施工。“施工许可证的备案办理,是我们项目复工的一个必备条件。”项目业主方代表戴蕾介绍,住建部门专门指派了一个工作人员当复工复产“店小二”,所有需要协调其他部门的工作都由“店小二”去解决,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通过电话、微信、QQ随时保持联系,在3月13日成功拿到了施工许可证。

    戴蕾说的“系统”,是泸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简称“项目审批系统”),于2019年10月底上线试运行。系统实施后,项目审批事项全程网上办,一个窗口收单、多个部门后台并行处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据泸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审批科负责人介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一共93个事项,以前跑30多个部门、填93个表单,现在只用跑一个综合窗口,93个事项也被归纳成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4个模块,每个模块只交一份表单,全程办完最多跑一次。

    戴蕾们“最多跑一次”的背后,是“人工跑”被“数据跑”取代的缩影。

    除项目审批系统带来的便捷,一个曾令众多项目业主感到繁琐的审查流程——要跑14个部门的施工图审查,如今也只用跑一个窗口就可完成。

    2019年,泸州市创新建立施工图联合审查系统,实现全程网办,业主只需要登录该系统上传施工图相关资料,24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审查,实现群众办理施工图审查事项“最多跑一次”。

    泸州市生态环境局3月9日也出台了优化环评审批服务的十条措施,缩短环评周期,将环评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14个工作日、7个工作日内完成,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快速落地见效。

    给项目审批加速,是泸州推行“0证明城市”的生动实践。目前,泸州通过部门共享数据、部门协查等方式,在大项目生成、前期、开工、竣工等阶段,取消需企业报送的16项证明材料,解决工程项目建设中困扰项目业主方的问题。

    截至2月上旬,泸州市取消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索要的证明事项6923项,实现证明事项“0保留”目标后,预计该市全年将减少各类证明材料150万份。

    不仅在项目落地之初给力,一旦大项目“定居”,泸州会像“小区物管”一样做好精细化项目管理。

    当前,泸州创新构建“一库一网一平台”投资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和“总库+专库+子库”项目库联动管理体系,确保项目从策划到前期准备、从建设到投用全过程都能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多维度管理,“全市一盘棋”推进,促进项目快速生成、建设和投产。

    疫情防控期间,泸州市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联系机制,按“一项目一方案”制定复工计划,指派专人专班蹲守企业、项目,做好水电油气运、防疫物资、原材料、资金、用工等要素保障,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

    “稳投资”对“稳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而“稳投资”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泸州市正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尽早开工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要求,扎实开展“六大攻坚行动”,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谋划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

    新年伊始,川渝两地迎来重大利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川渝合作进入战略引领、高位推动、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双方就“务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达成一系列共识。

    泸州毗邻重庆,扼守长江出川入渝最后一道关口。泸渝两地,地缘相接、人缘相连、文缘相融。如何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泸州早已积极谋划。

    2月底,重庆主流媒体已经关注到,泸州市与重庆市荣昌区主要领导通过视频通话,商议《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体化发展2020年行动方案》的有关内容,围绕产业互补、交通互联、政策共享等7领域具体合作事项,双方联手促进两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

    比协议更有效的是行动。几年来,泸州联手毗邻的重庆荣昌等地,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动出渝出川大通道建设,畅通加密川渝两地高速公路主通道,共同提升经济圈内联外通水平。

    2019年底,南大泸高速公路潼南至泸州段建成通车,渝西川东地区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动脉进一步畅通。去年12月26日,泸州市至重庆永川区和重庆主城区便捷的高速通道——泸永高速公路启动建设,项目预计投资50.99亿元,今后泸州一小时就能飙拢重庆主城区。

    “四川提出,要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起步,以此引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对泸州而言,意味着又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结合已有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开放平台优势,泸州正在深化与重庆市永川区、荣昌区、江津区合作,谋划形成重大政策41项、重大项目93个(7500亿元)、重大平台11个、重点改革15项,包括规划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等重大政策14项,规划建设渝叙筠高速公路(420亿元)等重大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3650亿元,建设川渝页岩气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重大平台3个,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试点等重点改革3项。

    以项目为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泸州提出,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围绕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谋划生成一批100亿级、50亿级、20亿级项目和补链强链项目,既抓当前,又抓后劲,推动形成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四个一批”良好态势。

    2020年,泸州市独立管理省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47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0.8亿元。16个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及创新平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其中续建类项目9个,总投资17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5亿元;新开工类项目7个,总投资30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5.3亿元。

    未来,泸州将以项目作支撑,实现白酒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兴产业等“三大千亿产业”加速快跑,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泸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2020年03月26日 09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3月24日零点,泸州市龙马潭区九狮路,川南城际铁路建设现场灯火通明。这个泸州“一号工程”正在全力以赴赶进度,工人“三班倒”,人休机不停,要把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目前整个工程进展顺利,泸州境内将在5月中旬开始轨道架构。

    3月20日上午,全省优质白酒产业振兴发展推进会在泸州召开。作为酒城泸州最大的支柱产业,泸州白酒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行业复工率很快就达95%,为推进品种调整、品质提升、品牌培育“三品战略”,以及“千亿产业、百亿税收”和“千亿园区”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3月9日下午,随着项目建设现场一阵阵闷声响,从泸州港到云龙机场连线的中间位置,龙马潭区泸州综合保税区这项“超级工程”已开建,爆破工程将持续到4月底。获批不满百日,综保区就克服疫情影响开工建设,凸显出泸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力度。

    开年就冲刺,起步就决战。新的一年,泸州在精准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打响项目建设攻坚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截至3月18日,泸州市独立管理的省重点项目,复工率100%、返岗率99.3%;市重点项目复工率99.3%、返岗率99.1%;县重点项目复工率100%、返岗率93.2%。

    泸州提出,要把项目投资作为事关全局工作的大事牢牢抓在手上,从投资规模、速度、结构、效益、后劲五个方面发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以赴稳增长,推动重大投资项目在上位规划中入局,在区域协同中布局,在发展建设中破局,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朝着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奋力迈进。

    成效

    去年实施409个市重点项目

    精选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等重点推进

    近年来,泸州始终瞄准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着力引进具有支撑性、带动性、战略性强的大项目,着力引进投资强度大、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好项目。

    2019年3月27日,泸州集中开工82个项目,总投资370亿元;7月29日,泸州集中开工74个项目,总投资217.4亿元;9月6日,泸州集中开工4个文化和旅游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44亿元;9月29日,渝昆高铁四川段项目建设启动仪式在泸州高铁站举行;12月18日,泸州集中开工64个项目,总投资329.2亿元……

    去年全年,泸州共实施409个市重点项目,分布在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及社会事业、生态环保等多领域,精选80个具“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的项目重点推进,以大项目换大投资,用大投资促大发展。

    细心观察可发现,近年来,泸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重心,聚焦在基础设施和产业投资项目上。这两年来,产业项目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成为泸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重点领域。

    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解释,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抓基础设施项目,能提高城市发展能级,同时能促进产业投资项目招商,只有拥有强大产业作支撑,才有可能成功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为长远发展打基础。”

    泸州是中国酒城,白酒是泸州支柱产业,也是泸州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重点领域。这两年,白酒龙头企业泸州老窖和郎酒,其技改扩能项目都在加速推进。

    “预计今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以上,上缴税收40亿元以上,力争成功上市。”2020年第一个工作日,泸州召开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汪俊林公布新年“小目标”。

    郎酒的底气之一,来自于正在推进的郎酒酿酒工程技改项目。项目总投资230亿元,含浓酱基地、浓香基地配套陶艺基地、郎酒二郎酱香基地系列技改和天宝峰包装物流中心等项目,建成后能带动高粱种植、包材等上下游产业,带动新增就业一万人以上。

    坐拥四川第一大港,云龙机场年发送旅客超180万人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川南地区第一,打造立体交通格局,铁路成为泸州短板。近年来,在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支持下,泸州围绕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规划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川南城际铁路泸州段施工稳步推进,隧道工程已全部贯通、铺轨基地基本建成,预计5月中旬进入轨道架构;渝昆高铁四川段去年国庆节前已启动建设,将与川南城际铁路共站的泸州高铁站也于今年3月4日举行站房工程开工仪式;与此同时,泸州又在谋划推动一批连接重庆、贵州的铁路项目。

    目前,华为四川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一期)、泸州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项目(一期)、泸州城北万达广场项目、G8515泸荣高速公路等253个重大项目已竣工投用,为泸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服务

    专人专班服务当好“店小二”

    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

    从项目立项审批,再到施工投产,泸州专人专班当好“店小二”,做好要素保障。

    当大项目初来乍到泸州,一系列做过“减法”的审批手续,让很多项目方竖起大拇指。

    “我们就只在系统上填了一份资料,中间也没跑路,直接就到政务服务中心拿到许可证了。”3月20日,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泸州市某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施工。“施工许可证的备案办理,是我们项目复工的一个必备条件。”项目业主方代表戴蕾介绍,住建部门专门指派了一个工作人员当复工复产“店小二”,所有需要协调其他部门的工作都由“店小二”去解决,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通过电话、微信、QQ随时保持联系,在3月13日成功拿到了施工许可证。

    戴蕾说的“系统”,是泸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简称“项目审批系统”),于2019年10月底上线试运行。系统实施后,项目审批事项全程网上办,一个窗口收单、多个部门后台并行处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据泸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审批科负责人介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清单一共93个事项,以前跑30多个部门、填93个表单,现在只用跑一个综合窗口,93个事项也被归纳成了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4个模块,每个模块只交一份表单,全程办完最多跑一次。

    戴蕾们“最多跑一次”的背后,是“人工跑”被“数据跑”取代的缩影。

    除项目审批系统带来的便捷,一个曾令众多项目业主感到繁琐的审查流程——要跑14个部门的施工图审查,如今也只用跑一个窗口就可完成。

    2019年,泸州市创新建立施工图联合审查系统,实现全程网办,业主只需要登录该系统上传施工图相关资料,24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审查,实现群众办理施工图审查事项“最多跑一次”。

    泸州市生态环境局3月9日也出台了优化环评审批服务的十条措施,缩短环评周期,将环评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14个工作日、7个工作日内完成,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快速落地见效。

    给项目审批加速,是泸州推行“0证明城市”的生动实践。目前,泸州通过部门共享数据、部门协查等方式,在大项目生成、前期、开工、竣工等阶段,取消需企业报送的16项证明材料,解决工程项目建设中困扰项目业主方的问题。

    截至2月上旬,泸州市取消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索要的证明事项6923项,实现证明事项“0保留”目标后,预计该市全年将减少各类证明材料150万份。

    不仅在项目落地之初给力,一旦大项目“定居”,泸州会像“小区物管”一样做好精细化项目管理。

    当前,泸州创新构建“一库一网一平台”投资项目综合管理体系和“总库+专库+子库”项目库联动管理体系,确保项目从策划到前期准备、从建设到投用全过程都能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多维度管理,“全市一盘棋”推进,促进项目快速生成、建设和投产。

    疫情防控期间,泸州市建立重点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联系机制,按“一项目一方案”制定复工计划,指派专人专班蹲守企业、项目,做好水电油气运、防疫物资、原材料、资金、用工等要素保障,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

    “稳投资”对“稳增长”的作用至关重要,而“稳投资”最终要落实到项目上。泸州市正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尽早开工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要求,扎实开展“六大攻坚行动”,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谋划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

    新年伊始,川渝两地迎来重大利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川渝合作进入战略引领、高位推动、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3月1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双方就“务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好局、起好步”达成一系列共识。

    泸州毗邻重庆,扼守长江出川入渝最后一道关口。泸渝两地,地缘相接、人缘相连、文缘相融。如何扎实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泸州早已积极谋划。

    2月底,重庆主流媒体已经关注到,泸州市与重庆市荣昌区主要领导通过视频通话,商议《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体化发展2020年行动方案》的有关内容,围绕产业互补、交通互联、政策共享等7领域具体合作事项,双方联手促进两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

    比协议更有效的是行动。几年来,泸州联手毗邻的重庆荣昌等地,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动出渝出川大通道建设,畅通加密川渝两地高速公路主通道,共同提升经济圈内联外通水平。

    2019年底,南大泸高速公路潼南至泸州段建成通车,渝西川东地区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动脉进一步畅通。去年12月26日,泸州市至重庆永川区和重庆主城区便捷的高速通道——泸永高速公路启动建设,项目预计投资50.99亿元,今后泸州一小时就能飙拢重庆主城区。

    “四川提出,要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开局起步,以此引领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这对泸州而言,意味着又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泸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结合已有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开放平台优势,泸州正在深化与重庆市永川区、荣昌区、江津区合作,谋划形成重大政策41项、重大项目93个(7500亿元)、重大平台11个、重点改革15项,包括规划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等重大政策14项,规划建设渝叙筠高速公路(420亿元)等重大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3650亿元,建设川渝页岩气循环经济产业园等重大平台3个,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试点等重点改革3项。

    以项目为抓手,聚焦高质量发展。泸州提出,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围绕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谋划生成一批100亿级、50亿级、20亿级项目和补链强链项目,既抓当前,又抓后劲,推动形成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四个一批”良好态势。

    2020年,泸州市独立管理省重点项目16个,总投资47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0.8亿元。16个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及创新平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其中续建类项目9个,总投资17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5亿元;新开工类项目7个,总投资30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5.3亿元。

    未来,泸州将以项目作支撑,实现白酒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兴产业等“三大千亿产业”加速快跑,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