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提出的“五个城市”如何把握?我们邀请了十位专家解读

  • 2020年05月14日 14时53分
  • 来源: 川报观察
  • 【字体:
  •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四川成都的光荣任务。日前,省委书记彭清华在成都市调研时强调,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是对现代城市建设内涵的整体重塑,意味着城市建设模式、城市管理方式、市民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要把创新作为动力源泉,建设创新引领的活力城市。要把协调作为内在要求,建设协同共荣的和谐城市。要把绿色作为发展本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要把开放作为鲜明特色,建设内外联动的包容城市。要把共享作为价值取向,建设共建共享的幸福城市。

    如何准确理解、深刻把握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建设活力、和谐、美丽、包容、幸福“五个城市”?四川日报近期邀请省内外十位专家学者进行了解读。


    创新→活力城市

    关于“建设创新引领的活力城市”,我们邀请到的是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李晓江和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团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不仅是开展景观美化、生态保护,其核心是以创新能力的提高、资源配置的优化,提升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使城市成为人文、活力、创新的综合体。

    专家以北京、杭州、美国硅谷、新加坡纬壹科技城等地的创新发展经验为参考,从文化生态、创新空间和持久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创新的形成环境和要素承载,探讨了创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为如何将创新融入城市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实现城市产业与城市生活互促互荣提出建议,助力创新的引领作用更好地运用于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中。

    协调→和谐城市

    关于“建设协同共荣的活力城市”,我们邀请到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和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院长汪小琦。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是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城市、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专家就公园城市建设科学地提出了四组重要的协调关系,从思想观念和思维逻辑等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并提出了其实现的应对和操作办法。同时,为区域、市域、城乡各级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的作出深刻分析,让协调成为解决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重要方法论。

    绿色→美丽城市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我们邀请到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贺克斌和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

    公园城市理念是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的,生态环境建设必将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专家以文明作为绿色的实践遵循、民生作为绿色的思想锚点、经济作为绿色的路径指引,全面论述了公园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在联系,深刻回答了公园城市示范区“为什么是成都”等问题。同时,将公园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等内容充分结合,提出了建设全域公园、绿色产业群等理念,将公园城市建设的外延进行了延伸。

    开放→包容城市

    关于“建设内外联动的包容城市”,我们邀请到的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林坚和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总规划师唐鹏。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成都肩负着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助力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重要使命。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更是成都在全方位开放合作中创造优势、赢得先机的城市品牌。

    专家从“开放包容”的理念出发,详细阐述了成都在由内陆腹地跃升为西部开放前沿高地的过程,就如何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以公园城市营城新理念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交出公园城市建设的完美答卷,成为世界公园城市建设的样板等内容,进行了理论探究。

    共享→幸福城市

    关于“建设共建共享的幸福城市”,我们邀请到的是同济大学教授,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总规划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晓明和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副院长杨潇。

    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公园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也就必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才能最终让成都成为全民共享的幸福城市。

    专家聚焦“共享”这一核心价值取向,从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建立健全普惠公平的共享格局、同心同向的共建机制、多元协同的共治体系等角度,就如何建设环境品质有魅力、社区功能有活力、永续发展有动力的公园社区,持续地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展开探讨,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 赵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省委书记提出的“五个城市”如何把握?我们邀请了十位专家解读

  • 2020年05月14日 14时53分
  • 来源: 川报观察
  •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四川成都的光荣任务。日前,省委书记彭清华在成都市调研时强调,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是对现代城市建设内涵的整体重塑,意味着城市建设模式、城市管理方式、市民生活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的全方位变革。要把创新作为动力源泉,建设创新引领的活力城市。要把协调作为内在要求,建设协同共荣的和谐城市。要把绿色作为发展本底,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要把开放作为鲜明特色,建设内外联动的包容城市。要把共享作为价值取向,建设共建共享的幸福城市。

    如何准确理解、深刻把握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建设活力、和谐、美丽、包容、幸福“五个城市”?四川日报近期邀请省内外十位专家学者进行了解读。


    创新→活力城市

    关于“建设创新引领的活力城市”,我们邀请到的是中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李晓江和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团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不仅是开展景观美化、生态保护,其核心是以创新能力的提高、资源配置的优化,提升社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使城市成为人文、活力、创新的综合体。

    专家以北京、杭州、美国硅谷、新加坡纬壹科技城等地的创新发展经验为参考,从文化生态、创新空间和持久动力等方面分析了创新的形成环境和要素承载,探讨了创新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实际应用。同时,为如何将创新融入城市生产生活各个方面、实现城市产业与城市生活互促互荣提出建议,助力创新的引领作用更好地运用于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中。

    协调→和谐城市

    关于“建设协同共荣的活力城市”,我们邀请到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和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院长汪小琦。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是实现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城市、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专家就公园城市建设科学地提出了四组重要的协调关系,从思想观念和思维逻辑等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并提出了其实现的应对和操作办法。同时,为区域、市域、城乡各级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的作出深刻分析,让协调成为解决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重要方法论。

    绿色→美丽城市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城市”,我们邀请到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贺克斌和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

    公园城市理念是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提出的,生态环境建设必将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专家以文明作为绿色的实践遵循、民生作为绿色的思想锚点、经济作为绿色的路径指引,全面论述了公园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内在联系,深刻回答了公园城市示范区“为什么是成都”等问题。同时,将公园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等内容充分结合,提出了建设全域公园、绿色产业群等理念,将公园城市建设的外延进行了延伸。

    开放→包容城市

    关于“建设内外联动的包容城市”,我们邀请到的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林坚和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总规划师唐鹏。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成都肩负着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助力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格局的重要使命。公园城市,是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是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更是成都在全方位开放合作中创造优势、赢得先机的城市品牌。

    专家从“开放包容”的理念出发,详细阐述了成都在由内陆腹地跃升为西部开放前沿高地的过程,就如何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以公园城市营城新理念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交出公园城市建设的完美答卷,成为世界公园城市建设的样板等内容,进行了理论探究。

    共享→幸福城市

    关于“建设共建共享的幸福城市”,我们邀请到的是同济大学教授,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总规划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匡晓明和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副院长杨潇。

    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公园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也就必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需要,才能最终让成都成为全民共享的幸福城市。

    专家聚焦“共享”这一核心价值取向,从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建立健全普惠公平的共享格局、同心同向的共建机制、多元协同的共治体系等角度,就如何建设环境品质有魅力、社区功能有活力、永续发展有动力的公园社区,持续地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展开探讨,为“人民城市为人民”,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 赵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