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解读四

  • 2018年06月04日 15时2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设成为全国花椒产业第一大省。《意见》给出“花椒第一省”四大关键指标:基地面积、加工转化率、产值和椒农人均收入。这些指标如何实现?《意见》如何推进花椒产业发展?记者就此走访了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加工企业负责人及种植户。

      7条举措涵盖花椒全产业链

      “针对4项指标,《意见》给出7条具体举措。”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这些举措涵盖了种植、加工、流通、销售等花椒全产业链,“每一条举措,都是打造‘花椒第一省’不可或缺的。”

      7条举措分别为:分区域、分品种指导适宜区编制花椒基地建设规划,将基地内生产作业道路、灌溉设施建设纳入省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范围;对花椒加工项目和园区建设合理用地按规定予以优先保障;将花椒分选、冷藏保鲜等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将鲜花椒纳入《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范围;对花椒初加工环节的用电按农业生产电价执行;打造“四川花椒”省级公共品牌;建设区域花椒批发市场(集散中心)和商务平台。

      “这些举措坚持问题导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省林业厅产业处负责人说,《意见》的“干货”比较多。

      例如,《意见》第一条针对种植规模出现盲目扩张苗头、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开出“药方”,即依据适宜区分别编制规划,同时基地建设可享受省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奖补,以降低种植户的成本压力等。

      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点赞

      “《意见》回应了加工运输企业关切的问题。”在洪雅县幺麻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跃军看来,《意见》破除了鲜花椒运输的政策壁垒。

      去年青花椒(包括藤椒)收获季节,赵跃军意外成了“网红”。当时,赵跃军呼吁将鲜花椒纳入《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以享受道路通行费减免等政策。

      赵跃军算了一笔账:此前,一吨鲜花椒从洪雅县城运到成都市区,需缴纳的费用约60元。扣除运输过程中损耗和其他支出,“赚不了多少钱。”政策壁垒破除后,鲜花椒运输量近万吨的幺麻子可直接获益60万元以上。

      洪雅县种植户刘民元更关注初加工问题。在他看来,《意见》直接解答了3个问题:建设冷库的地从哪儿来、钱从哪儿出、如何运行。

      刘民元家种的全是藤椒,面积达100多亩,藤椒的收获季节在初夏,如果不进行初加工,很难卖出高价。而建设一个冷库需投入30万元左右,运行成本也居高不下,只好搁置。

      “初加工环节的意义更大,措施也更多。”省林业厅产业处负责人说,我省花椒种植结构中,青花椒(含藤椒)占比超过七成,相当比例需要省外市场消费,因此对冷藏、筛选等初加工能力要求较高。

      优先保障加工用地、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工环节执行农业生产电价……《意见》的出台让刘民元很兴奋,“这下我们就可以搞个冷库了。”

      《意见》吸收了本报报道里的建议

      记者注意到,与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意见》增加了1500字,7条具体举措多数为追加内容。

      “要特别感谢媒体的贡献。”省林业厅产业处调研员秦茂透露,《意见》初稿于去年10月底正式挂网公示,按计划,公示期为一个月。

      而从去年11月22日开始,本报陆续推出《四川花椒如何成为四川之骄》系列报道,对我省青花椒占比过重、初加工能力弱、品牌不强等问题进行了剖析。

      随后,省林业厅及相关厅局对系列报道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和调查,并多次召开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座谈会。“《意见》最终成稿时,吸收了这组报道里不少的建议和意见。”秦茂说。

      如,对系列报道反映的花椒销售渠道对川菜依赖程度较高、品牌不强的问题。《意见》提出,要建设“四川花椒”省级公共品牌,建设区域集散中心,以提升四川花椒的“话语权”。

      不仅是内容增添,《意见》由相关主管部门印发改为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印发。“规格更高了。”省林业厅副厅长包建华透露,近期我省将出台《意见》的实施方案,把《意见》提出的举措和目标,落实到具体部门,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地落实。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解读四

  • 2018年06月04日 15时2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设成为全国花椒产业第一大省。《意见》给出“花椒第一省”四大关键指标:基地面积、加工转化率、产值和椒农人均收入。这些指标如何实现?《意见》如何推进花椒产业发展?记者就此走访了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加工企业负责人及种植户。

      7条举措涵盖花椒全产业链

      “针对4项指标,《意见》给出7条具体举措。”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这些举措涵盖了种植、加工、流通、销售等花椒全产业链,“每一条举措,都是打造‘花椒第一省’不可或缺的。”

      7条举措分别为:分区域、分品种指导适宜区编制花椒基地建设规划,将基地内生产作业道路、灌溉设施建设纳入省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范围;对花椒加工项目和园区建设合理用地按规定予以优先保障;将花椒分选、冷藏保鲜等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将鲜花椒纳入《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范围;对花椒初加工环节的用电按农业生产电价执行;打造“四川花椒”省级公共品牌;建设区域花椒批发市场(集散中心)和商务平台。

      “这些举措坚持问题导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省林业厅产业处负责人说,《意见》的“干货”比较多。

      例如,《意见》第一条针对种植规模出现盲目扩张苗头、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开出“药方”,即依据适宜区分别编制规划,同时基地建设可享受省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项目奖补,以降低种植户的成本压力等。

      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点赞

      “《意见》回应了加工运输企业关切的问题。”在洪雅县幺麻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跃军看来,《意见》破除了鲜花椒运输的政策壁垒。

      去年青花椒(包括藤椒)收获季节,赵跃军意外成了“网红”。当时,赵跃军呼吁将鲜花椒纳入《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以享受道路通行费减免等政策。

      赵跃军算了一笔账:此前,一吨鲜花椒从洪雅县城运到成都市区,需缴纳的费用约60元。扣除运输过程中损耗和其他支出,“赚不了多少钱。”政策壁垒破除后,鲜花椒运输量近万吨的幺麻子可直接获益60万元以上。

      洪雅县种植户刘民元更关注初加工问题。在他看来,《意见》直接解答了3个问题:建设冷库的地从哪儿来、钱从哪儿出、如何运行。

      刘民元家种的全是藤椒,面积达100多亩,藤椒的收获季节在初夏,如果不进行初加工,很难卖出高价。而建设一个冷库需投入30万元左右,运行成本也居高不下,只好搁置。

      “初加工环节的意义更大,措施也更多。”省林业厅产业处负责人说,我省花椒种植结构中,青花椒(含藤椒)占比超过七成,相当比例需要省外市场消费,因此对冷藏、筛选等初加工能力要求较高。

      优先保障加工用地、享受农机具购置补贴、加工环节执行农业生产电价……《意见》的出台让刘民元很兴奋,“这下我们就可以搞个冷库了。”

      《意见》吸收了本报报道里的建议

      记者注意到,与此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意见》增加了1500字,7条具体举措多数为追加内容。

      “要特别感谢媒体的贡献。”省林业厅产业处调研员秦茂透露,《意见》初稿于去年10月底正式挂网公示,按计划,公示期为一个月。

      而从去年11月22日开始,本报陆续推出《四川花椒如何成为四川之骄》系列报道,对我省青花椒占比过重、初加工能力弱、品牌不强等问题进行了剖析。

      随后,省林业厅及相关厅局对系列报道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和调查,并多次召开种植户和加工企业座谈会。“《意见》最终成稿时,吸收了这组报道里不少的建议和意见。”秦茂说。

      如,对系列报道反映的花椒销售渠道对川菜依赖程度较高、品牌不强的问题。《意见》提出,要建设“四川花椒”省级公共品牌,建设区域集散中心,以提升四川花椒的“话语权”。

      不仅是内容增添,《意见》由相关主管部门印发改为以省政府办公厅的名义印发。“规格更高了。”省林业厅副厅长包建华透露,近期我省将出台《意见》的实施方案,把《意见》提出的举措和目标,落实到具体部门,进一步强化政策落地落实。 (记者 王成栋)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