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出关” 九曲栈道重新开放

  • 2019年04月02日 08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大佛“出关”,“整装归来”迎接游客。 (记者何海洋摄)


    4月1日,乐山大佛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 (记者何海洋摄)

    闭关“体检”175天,“保养”脸部、“修缮”胸腹部——

      “平时很少来景区,听说‘大佛老爷’今日出关,我特地过来看看。”4月1日一大早,56岁的乐山市民张国际就来到了乐山大佛景区。和他一样兴奋的还有排队的游客,此前因“体检”关闭的九曲栈道重新开放,游客终于能再次走到大佛脚面的观景平台,近距离看大佛了。

    开凿于唐代的乐山大佛,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由于所处山体是质地较软的红砂岩,保护难度极大,新中国成立之后乐山大佛已进行了9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工作。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现场勘测工作启动,在经历175天“闭关体检”后于今年3月底全面完成并拆除脚手架,乐山大佛终于“整装归来”。

    众所周知,石质文物保护至今仍是世界难题,尤其为这样一座“庞然大物”的世界遗产“体检”更是难上加难。这175天中,记者也多次走进现场,随着大佛“体检”项目负责人、中铁科研院西北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孙博的讲解,了解大佛“体检”的不容易和不一样。

    A 大佛“脸花鼻黑” 用“蒸汽”去黑斑

    记者注意到,经过“美容”后,乐山大佛“花脸”状况明显改善,“颜值”提升。可此前大佛额头、两侧脸颊和鼻头的黑斑究竟是什么呢?在这次“体检”中,孙博和同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大佛全身进行高精度扫描,并取样分析,终于找到了主要“元凶”——生物病害,即地衣、苔藓等生物藻类、霉菌。

    “大佛头部、胸部都有保护层,保护层上附着的泥土虽然只有毫米级,但足够苔藓类植物生存。”孙博进一步解释说,生物病害问题几乎覆盖大佛全身,“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在佛体共发现了32科56种植物,从地衣到构树等高等植物,涵盖全套生态系统。”

    病因找到了,还得对症下药。“这次脸部未添补任何材料,就和你们女孩做脸部SPA一样,只是擦脸、蒸面、打磨。”孙博作个比喻,为了清除黑斑又不破坏大佛脸部面层,10余个工人只能拿无纤毛巾一点一点为其“洗脸”。

    由于植物根系吸附能力比较强,传统的物理修剪方式往往治标不治本,团队还采用了“蒸汽法”,先对其进行软化,再用砂纸挨个将地衣、苔藓轻轻打磨掉,“就像胶水粘信封,你直接撕开连信封也会撕破,但放在杯子上熏一会儿,操作会更简单。”他说,“暴力破解”很可能连植物带着大佛面层一起撕开。

    B 多处“胸裂”起鼓 排水难题有新发现

    除了“花脸”,大佛胸腹部多处起鼓并出现较长裂口,也是大佛本次“体检”的主要问题。景区管委会文物部门根据长期监测发现,有些部位已开始与大佛基岩脱离,危及大佛本体安全和游客游览安全。

    “渗水”——这个从大佛建成之初就面临的问题,成了团队重点怀疑的原因。虽然建造者在不同位置都修建了排水槽、排水廊道等,但水害至今仍“威胁”大佛本体。为了拿到第一手数据,团队在大佛本体埋设了4个探头,在获取岩体内部的温湿度、渗水、修复层及基岩的位移等情况的同时,还要对大佛左右肩膀一直在渗水的排水口进行检测,“一个孔每天至少能接满1500毫升的水样取样瓶。”另一位工作人员王海波,为了找出渗水与降水的关系,曾连续48小时待在肩膀处的脚手架上,每隔一小时取样记录一次。

    沿着天然山体凿刻而成的大佛,从上至下整体都是红砂岩结构,但不同的砂岩层之间又有30至50厘米厚的泥岩夹层,“砂岩渗水性强,而泥岩相对较弱,于是泥岩夹层反而变成了隔水层。”经过长期观察,孙博和团队发现,被泥岩夹层阻隔堆积的水,受前期修复时涂覆在大佛表面的修复材料阻碍,无法完全排出,再受温差、湿度差等影响,岩石就会起鼓或开裂。

    “目前这些都只是现场勘测的初步结论,接下来就对采集到的水害、植物病害等进行更系统的研究,为下一步乐山大佛整体保护方案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孙博表示,4月下旬,大佛保护专家团队将正式对外发布乐山大佛“体检”及抢救性保护工作阶段性成果。

    C “抢救”残损区 修复材料用上新配比

    此次“体检”,除了找到大佛渗水的原因、判断体内渗水的路径,还要对大佛胸部开裂残损区域进行排险加固。“在路桥、隧道修建中遇到周边岩体开裂渗水的情况,可通过打孔排水、加固等方式解决,显然这对文物保护并不适用。”孙博只能带领团队在修复材料配比上下功夫,“我们先对乐山大佛的前期修复材料进行替换和补强工作。”

    “前期修复材料的渗透系数可能太小了。”孙博建议添加石英砂等物质提高渗透性,再加入低碱水泥等提高强度,“如果渗透系数接近岩体本身,让它们更接近一个整体,外壳部分就不会开裂或者凸起。”

    修复材料既要满足渗透性和高强度,还要保证颜色的协调性,此次替换的混合捶灰配比就非常重要。为此团队反复试验,仅抹在岩壁上的材料试块就有近50种。“我们把老匠人请到现场,发现过去材料配比都是根据经验来的,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试验直到寻找到最佳配方。”在孙博看来,这次确定的修复材料配比,能将过去经验性的东西转化为可保留的数据资料,为今后文保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如此一尊大佛,修缮得用多少材料?“残损区域涉及大佛表面约72平方米,其中严重开裂残损区域约20平方米,总共用了1620公斤材料。”孙博脱口而出。由于修复材料需要通过反复捶打混合,捶打得越好材质才会更均匀,为此他们还专门研发了一台捶灰机,一改过去仅靠“手工造”的局面。 (记者 吴晓彤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乐山大佛“出关” 九曲栈道重新开放

  • 2019年04月02日 08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大佛“出关”,“整装归来”迎接游客。 (记者何海洋摄)


    4月1日,乐山大佛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 (记者何海洋摄)

    闭关“体检”175天,“保养”脸部、“修缮”胸腹部——

      “平时很少来景区,听说‘大佛老爷’今日出关,我特地过来看看。”4月1日一大早,56岁的乐山市民张国际就来到了乐山大佛景区。和他一样兴奋的还有排队的游客,此前因“体检”关闭的九曲栈道重新开放,游客终于能再次走到大佛脚面的观景平台,近距离看大佛了。

    开凿于唐代的乐山大佛,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由于所处山体是质地较软的红砂岩,保护难度极大,新中国成立之后乐山大佛已进行了9次较大规模的修缮工作。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现场勘测工作启动,在经历175天“闭关体检”后于今年3月底全面完成并拆除脚手架,乐山大佛终于“整装归来”。

    众所周知,石质文物保护至今仍是世界难题,尤其为这样一座“庞然大物”的世界遗产“体检”更是难上加难。这175天中,记者也多次走进现场,随着大佛“体检”项目负责人、中铁科研院西北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孙博的讲解,了解大佛“体检”的不容易和不一样。

    A 大佛“脸花鼻黑” 用“蒸汽”去黑斑

    记者注意到,经过“美容”后,乐山大佛“花脸”状况明显改善,“颜值”提升。可此前大佛额头、两侧脸颊和鼻头的黑斑究竟是什么呢?在这次“体检”中,孙博和同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大佛全身进行高精度扫描,并取样分析,终于找到了主要“元凶”——生物病害,即地衣、苔藓等生物藻类、霉菌。

    “大佛头部、胸部都有保护层,保护层上附着的泥土虽然只有毫米级,但足够苔藓类植物生存。”孙博进一步解释说,生物病害问题几乎覆盖大佛全身,“更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在佛体共发现了32科56种植物,从地衣到构树等高等植物,涵盖全套生态系统。”

    病因找到了,还得对症下药。“这次脸部未添补任何材料,就和你们女孩做脸部SPA一样,只是擦脸、蒸面、打磨。”孙博作个比喻,为了清除黑斑又不破坏大佛脸部面层,10余个工人只能拿无纤毛巾一点一点为其“洗脸”。

    由于植物根系吸附能力比较强,传统的物理修剪方式往往治标不治本,团队还采用了“蒸汽法”,先对其进行软化,再用砂纸挨个将地衣、苔藓轻轻打磨掉,“就像胶水粘信封,你直接撕开连信封也会撕破,但放在杯子上熏一会儿,操作会更简单。”他说,“暴力破解”很可能连植物带着大佛面层一起撕开。

    B 多处“胸裂”起鼓 排水难题有新发现

    除了“花脸”,大佛胸腹部多处起鼓并出现较长裂口,也是大佛本次“体检”的主要问题。景区管委会文物部门根据长期监测发现,有些部位已开始与大佛基岩脱离,危及大佛本体安全和游客游览安全。

    “渗水”——这个从大佛建成之初就面临的问题,成了团队重点怀疑的原因。虽然建造者在不同位置都修建了排水槽、排水廊道等,但水害至今仍“威胁”大佛本体。为了拿到第一手数据,团队在大佛本体埋设了4个探头,在获取岩体内部的温湿度、渗水、修复层及基岩的位移等情况的同时,还要对大佛左右肩膀一直在渗水的排水口进行检测,“一个孔每天至少能接满1500毫升的水样取样瓶。”另一位工作人员王海波,为了找出渗水与降水的关系,曾连续48小时待在肩膀处的脚手架上,每隔一小时取样记录一次。

    沿着天然山体凿刻而成的大佛,从上至下整体都是红砂岩结构,但不同的砂岩层之间又有30至50厘米厚的泥岩夹层,“砂岩渗水性强,而泥岩相对较弱,于是泥岩夹层反而变成了隔水层。”经过长期观察,孙博和团队发现,被泥岩夹层阻隔堆积的水,受前期修复时涂覆在大佛表面的修复材料阻碍,无法完全排出,再受温差、湿度差等影响,岩石就会起鼓或开裂。

    “目前这些都只是现场勘测的初步结论,接下来就对采集到的水害、植物病害等进行更系统的研究,为下一步乐山大佛整体保护方案提供一些技术支持。”孙博表示,4月下旬,大佛保护专家团队将正式对外发布乐山大佛“体检”及抢救性保护工作阶段性成果。

    C “抢救”残损区 修复材料用上新配比

    此次“体检”,除了找到大佛渗水的原因、判断体内渗水的路径,还要对大佛胸部开裂残损区域进行排险加固。“在路桥、隧道修建中遇到周边岩体开裂渗水的情况,可通过打孔排水、加固等方式解决,显然这对文物保护并不适用。”孙博只能带领团队在修复材料配比上下功夫,“我们先对乐山大佛的前期修复材料进行替换和补强工作。”

    “前期修复材料的渗透系数可能太小了。”孙博建议添加石英砂等物质提高渗透性,再加入低碱水泥等提高强度,“如果渗透系数接近岩体本身,让它们更接近一个整体,外壳部分就不会开裂或者凸起。”

    修复材料既要满足渗透性和高强度,还要保证颜色的协调性,此次替换的混合捶灰配比就非常重要。为此团队反复试验,仅抹在岩壁上的材料试块就有近50种。“我们把老匠人请到现场,发现过去材料配比都是根据经验来的,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试验直到寻找到最佳配方。”在孙博看来,这次确定的修复材料配比,能将过去经验性的东西转化为可保留的数据资料,为今后文保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如此一尊大佛,修缮得用多少材料?“残损区域涉及大佛表面约72平方米,其中严重开裂残损区域约20平方米,总共用了1620公斤材料。”孙博脱口而出。由于修复材料需要通过反复捶打混合,捶打得越好材质才会更均匀,为此他们还专门研发了一台捶灰机,一改过去仅靠“手工造”的局面。 (记者 吴晓彤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jpg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