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泸州 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 2018年08月13日 08时4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

     

      国窖1573生产基地。白酒产业是泸州正在打造的三个千亿产业之一。

     

      叙古高速连接两个国家级贫困县,连接贵州后,将成为又一个出川大通道。图为叙古高速灯盏坪互通。

     

      张坝桂圆林,是中国最大的桂圆林种植基因库,仅百年以上树龄的桂圆树就有15000多株。

     

      泸州港是川内第一大港,这里有全国内河第一个铁路直通码头的集装箱码头。

     

      智能终端产业是泸州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四川自贸区整体分为成都、泸州两个部分,川南临港片区设立一年多来,平均三天推出一项制度创新。

     

      沱江在泸州汇入长江。今年6月,泸州出台长江经济带首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共抓大保护”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一周前,海关总署发布“2017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四川三地上榜,成都第一,泸州第二。

      819.7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全省第二!这是泸州今年交出的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答卷。自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泸州GDP增速连续9个季度居全省一、二名。

      154平方公里、152万人,这是2017年底泸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和人口数量。这两个数据,在川内城市中,泸州均仅次于成都。

      这是泸州近年来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发展永无止境。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泸州被寄予厚望。省委全会确定的7个争创经济副中心“种子选手”中,泸州占一席之地。

      省委有要求,泸州有行动。7月20日,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泸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决定》,明确了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

      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是省委关于泸州发展最明确和崭新的定位,“突出了泸州在四川发展全局尤其是在川南经济区的重要位置,赋予了泸州在四川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进程中的使命和责任,是泸州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机遇。”

      结合泸州实际,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了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形成与全省经济副中心相匹配的产业竞争力、城市集聚力、开放影响力、环境承载力;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以及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两中心一枢纽一门户一高地”。具体而言,到2020年,全市GDP超过20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在此基础上再经过4年左右的奋斗,全市GDP超过30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超过300亿元。

      目标明确,如何击鼓奋进?泸州明确了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6条路径: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白酒、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医药、航空航天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确保到2020年形成千亿白酒产业、千亿电子信息产业、千亿新兴产业集群,包括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航空航天等,建成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建成区域中心城市,提升集聚辐射能力。加快“两江新城”整体推进、成片突破,实现沱江新城组团、长江生态湿地新城组团错位发展、协调互动,加快泸川新区规划建设,推动泸县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到2020年,中心城区形成“一核、两副、四园多点”的发展格局,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

      ——打造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高水平推进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建设,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推进渝昆高铁、泸遵铁路、川南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早日建成、形成路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拓展江海、铁水等多式联运方式,畅通到长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广西北部湾和美日韩、孟中印缅、南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开放交通大通道。

      ——持续用力保障改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9年现行标准下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叙永古蔺两个国家贫困县摘帽。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泸州市长江沱江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进沿江产业、临江企业退江入园,着力构建“两江清水、四岸青山”的长江上游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营造良好环境。深化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

      目标划定,路径清晰,还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8月8日,川南城际铁路泸州段濑溪河特大桥工地现场,桩基已完成135根(49%),墩台已完成10处(31%)。整条川南城际铁路将于2020年正式运行,泸州届时也将融入全国高铁网。

      “重中之重、十万火急”,针对“零高铁”这一短板,泸州组建专门工作组,集中资源力量抓紧推进。一系列调研、攻坚和前期工作正加快进行,除了正在建设中的川南城际铁路预计将在2019年底建成外,渝昆高铁川渝段力争今年年底动工,泸遵铁路建设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进中。

      20天前,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石英晶体谐振器智能化生产线在泸州纳溪区投产,我国压电晶体行业智能化生产线实现零突破。打造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泸州坚定地向着这一目标迈进。

      广州-泸州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双向开行、泸州-钦州铁海联运外贸铁路班列测试列开行……打通南向东向大通道建设,泸州再次提速。

      1小时办结、3小时办结、6小时办结……原本需要十几天办理的企业开办等业务,在泸州已经开始按照清单制倒计时了。泸州正以坚实的步伐,努力提升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破釜沉舟、壮士断腕,推动泸州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早日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泸州市委主要负责人的话,掷地有声。

      川南泸州,正以昂扬的姿态,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大步朝着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迈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大城泸州 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 2018年08月13日 08时4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泸州,一座酿造幸福的城市。

     

      国窖1573生产基地。白酒产业是泸州正在打造的三个千亿产业之一。

     

      叙古高速连接两个国家级贫困县,连接贵州后,将成为又一个出川大通道。图为叙古高速灯盏坪互通。

     

      张坝桂圆林,是中国最大的桂圆林种植基因库,仅百年以上树龄的桂圆树就有15000多株。

     

      泸州港是川内第一大港,这里有全国内河第一个铁路直通码头的集装箱码头。

     

      智能终端产业是泸州大力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四川自贸区整体分为成都、泸州两个部分,川南临港片区设立一年多来,平均三天推出一项制度创新。

     

      沱江在泸州汇入长江。今年6月,泸州出台长江经济带首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共抓大保护”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一周前,海关总署发布“2017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四川三地上榜,成都第一,泸州第二。

      819.7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全省第二!这是泸州今年交出的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答卷。自2016年第二季度以来,泸州GDP增速连续9个季度居全省一、二名。

      154平方公里、152万人,这是2017年底泸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和人口数量。这两个数据,在川内城市中,泸州均仅次于成都。

      这是泸州近年来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发展永无止境。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泸州被寄予厚望。省委全会确定的7个争创经济副中心“种子选手”中,泸州占一席之地。

      省委有要求,泸州有行动。7月20日,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泸州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决定》,明确了泸州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

      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建设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是省委关于泸州发展最明确和崭新的定位,“突出了泸州在四川发展全局尤其是在川南经济区的重要位置,赋予了泸州在四川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进程中的使命和责任,是泸州必须紧紧抓住的重大机遇。”

      结合泸州实际,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了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主要目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走在全省前列;加快形成与全省经济副中心相匹配的产业竞争力、城市集聚力、开放影响力、环境承载力;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以及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两中心一枢纽一门户一高地”。具体而言,到2020年,全市GDP超过20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在此基础上再经过4年左右的奋斗,全市GDP超过300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超过300亿元。

      目标明确,如何击鼓奋进?泸州明确了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6条路径: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白酒、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医药、航空航天等六大特色主导产业,确保到2020年形成千亿白酒产业、千亿电子信息产业、千亿新兴产业集群,包括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航空航天等,建成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建成区域中心城市,提升集聚辐射能力。加快“两江新城”整体推进、成片突破,实现沱江新城组团、长江生态湿地新城组团错位发展、协调互动,加快泸川新区规划建设,推动泸县融入主城区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到2020年,中心城区形成“一核、两副、四园多点”的发展格局,建成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

      ——打造四川南向东向开放重要门户、内陆开放高地。高水平推进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建设,探索建设内陆自由贸易港。推进渝昆高铁、泸遵铁路、川南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早日建成、形成路网,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拓展江海、铁水等多式联运方式,畅通到长三角、京津冀、粵港澳、广西北部湾和美日韩、孟中印缅、南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开放交通大通道。

      ——持续用力保障改善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9年现行标准下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叙永古蔺两个国家贫困县摘帽。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落实《泸州市长江沱江沿岸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进沿江产业、临江企业退江入园,着力构建“两江清水、四岸青山”的长江上游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营造良好环境。深化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

      目标划定,路径清晰,还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努力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8月8日,川南城际铁路泸州段濑溪河特大桥工地现场,桩基已完成135根(49%),墩台已完成10处(31%)。整条川南城际铁路将于2020年正式运行,泸州届时也将融入全国高铁网。

      “重中之重、十万火急”,针对“零高铁”这一短板,泸州组建专门工作组,集中资源力量抓紧推进。一系列调研、攻坚和前期工作正加快进行,除了正在建设中的川南城际铁路预计将在2019年底建成外,渝昆高铁川渝段力争今年年底动工,泸遵铁路建设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进中。

      20天前,四川明德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石英晶体谐振器智能化生产线在泸州纳溪区投产,我国压电晶体行业智能化生产线实现零突破。打造千亿电子信息产业,泸州坚定地向着这一目标迈进。

      广州-泸州铁海联运班列实现双向开行、泸州-钦州铁海联运外贸铁路班列测试列开行……打通南向东向大通道建设,泸州再次提速。

      1小时办结、3小时办结、6小时办结……原本需要十几天办理的企业开办等业务,在泸州已经开始按照清单制倒计时了。泸州正以坚实的步伐,努力提升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要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勇气,破釜沉舟、壮士断腕,推动泸州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早日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泸州市委主要负责人的话,掷地有声。

      川南泸州,正以昂扬的姿态,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大步朝着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迈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