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质疑到获表彰 内江绿色德育“接地气”

  • 2018年06月01日 08时4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近年来,内江市中小学校实施绿色德育,积极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及艺术科技兴趣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图为5月28日,内江市第十小学校的学生在观看画展(上图),在老师指导下制作机器人(下图)。

      5月28日上午11点过,内江市第十小学的雅韵厅,五年级五班学生李田欣正在学校“一博六雅”七个艺术科技兴趣社团之一的“雅韵”课堂上课,这一直是她最喜欢上的德育课之一。

      和李田欣一样,每天上午第四节课,内江市第十小学的孩子们都要上自选的德育课程。在内江,许多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

      近年来,在质疑声中,内江市大力实施以“生长·生活·生态”(下称“三生”)为内涵的绿色德育。去年底,内江市绿色德育工作案例被教育部表彰为优秀德育案例。

      从受质疑到获表彰,内江绿色德育工作经历了怎样的成长之路?□姜晓凤本报记者邵明亮

      破除阻力 纠正观念改变现状

      内江市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罗聪说,内江的绿色德育成绩并非一蹴而就,其推广和实施也曾面临重“智”轻“德”这种社会现象造成的诸多阻力。

      以往,各中小学都有一些“奇怪”却又普遍的现象:在一些学校的中层干部竞聘会上,几乎无人竞聘政教处主任的岗位;在学校教研部门,配齐了各学科教研员,唯独没有德育教研员;教学工作会、研讨会每年全市要召开多次,而德育工作除工作例会外少有其他形式;教育科研课题评奖难觅德育课题的踪影……

      内江市教育局经过调研发现,学校德育工作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渠道不畅通、缺乏专业指导,常常处于“自发性”“应急性”“后补性”状态,处于“应为”与“难为”的尴尬境地。

      罗聪认为,学校德育工作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但是一些家长关注孩子的成绩多,关注孩子精神和人格发展的少。”罗聪说,德育改革存在着不少亟待破除的阻力。

      “教这些东西考试又不会考,对孩子作用不大,不如多花点时间在文化课上……”内江市第十小学校副校长赵敏还清楚记得,曾有部分家长对学校开设德育课程持质疑态度。

      改变现状,纠正观念,必须有所动作。

      三方共治 构建“德育生态体系”

      “以前我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没考好就要骂孩子甚至打他,现在我懂了,不是只有成绩好才算成才,要善于和孩子交流,发现他的其他特长。”李伟是内江第十中学高三学生家长,自从进入了孩子所在班级的家长委员会,他感觉自己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说多亏了“家长学校”。

      他所说的“家长学校”正是内江绿色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2016年1月,内江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科学编制了《内江市家庭教育指南》(下称《指南》),不仅按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展示了孩子的成长特点以及家长需注意的问题,还对家长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行为准则。据了解,《指南》在内江学生家长中的使用率高达95%。

      为了更好地开展绿色德育教研工作,内江在市、县(市、区)、校各级分别成立了德育教研指导中心、德育教研中心组、德育教研组,构建起了市、县(市、区)、校三级德育教研工作网络。内江各县(市、区)每学期开展德育教研活动不少于6次,各学校每年开展德研活动不少于8次,还要定期开展班主任技能大赛、班主任风采展评、经典诵读、生涯规划等主题教研活动。

      “在德育教研方面,内江已形成‘纵横’交织的全方位教研格局,即市级引领、县(市、区)示范、学校常态推进的教研模式。”内江市教科所主任吴煜说,“家庭、学校和教育部门从不同角度制度化地参与德育工作,实现三方共治,一种整体、系统、联系、和谐的绿色德育生态体系逐步构建起来。”

      立德树人 打造绿色德育品牌

      5月28日下午放学后,内江市第二职中高二学生陈思雨并没有急着回宿舍,而是细心检查班级里的灯是否关闭,讲台是否干净整洁,教室门窗是否关好。

      陈思雨从高一就开始担任班里的节保员,目前已是学校节保员协会会长,负责协助老师开展班级能源节约和财产保护工作。

      “通过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方式,强化他们的参与度和认可度,让美好品德融入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内江市第二职中校长胡章勋说,学校开展的这些德育举措,正是内江“生长·生活·生态”绿色德育理念的具体表现。

      所谓“三生”,即优化育人方式,改进教育手段,提升办学品质,实现回归本真的“生长”;形成对生命、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唤醒自觉的“生活”;构建包括社会、家长、教师、学校、学生等在内的教育环境,构建健康向上的育人“生态”。

      2016年8月19日,内江市教育局印发《内江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三生”绿色德育品牌被首次提出。

      今年3月13日,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现场会在内江召开,与会人员学习观摩了内江绿色德育工作经验;4月4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专题刊发工作简报,向全省推介内江绿色德育工作经验。

      通过数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内江全市已建成德育改革示范校56所,省级各类示范校66所,德育特色校120所,内江二中获首批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内江十小获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内江市教育局局长黄英说,接下来内江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一步打造内江市“三生”绿色德育品牌,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德育改革试点示范校。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从受质疑到获表彰 内江绿色德育“接地气”

  • 2018年06月01日 08时49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近年来,内江市中小学校实施绿色德育,积极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及艺术科技兴趣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图为5月28日,内江市第十小学校的学生在观看画展(上图),在老师指导下制作机器人(下图)。

      5月28日上午11点过,内江市第十小学的雅韵厅,五年级五班学生李田欣正在学校“一博六雅”七个艺术科技兴趣社团之一的“雅韵”课堂上课,这一直是她最喜欢上的德育课之一。

      和李田欣一样,每天上午第四节课,内江市第十小学的孩子们都要上自选的德育课程。在内江,许多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

      近年来,在质疑声中,内江市大力实施以“生长·生活·生态”(下称“三生”)为内涵的绿色德育。去年底,内江市绿色德育工作案例被教育部表彰为优秀德育案例。

      从受质疑到获表彰,内江绿色德育工作经历了怎样的成长之路?□姜晓凤本报记者邵明亮

      破除阻力 纠正观念改变现状

      内江市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罗聪说,内江的绿色德育成绩并非一蹴而就,其推广和实施也曾面临重“智”轻“德”这种社会现象造成的诸多阻力。

      以往,各中小学都有一些“奇怪”却又普遍的现象:在一些学校的中层干部竞聘会上,几乎无人竞聘政教处主任的岗位;在学校教研部门,配齐了各学科教研员,唯独没有德育教研员;教学工作会、研讨会每年全市要召开多次,而德育工作除工作例会外少有其他形式;教育科研课题评奖难觅德育课题的踪影……

      内江市教育局经过调研发现,学校德育工作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渠道不畅通、缺乏专业指导,常常处于“自发性”“应急性”“后补性”状态,处于“应为”与“难为”的尴尬境地。

      罗聪认为,学校德育工作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但是一些家长关注孩子的成绩多,关注孩子精神和人格发展的少。”罗聪说,德育改革存在着不少亟待破除的阻力。

      “教这些东西考试又不会考,对孩子作用不大,不如多花点时间在文化课上……”内江市第十小学校副校长赵敏还清楚记得,曾有部分家长对学校开设德育课程持质疑态度。

      改变现状,纠正观念,必须有所动作。

      三方共治 构建“德育生态体系”

      “以前我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没考好就要骂孩子甚至打他,现在我懂了,不是只有成绩好才算成才,要善于和孩子交流,发现他的其他特长。”李伟是内江第十中学高三学生家长,自从进入了孩子所在班级的家长委员会,他感觉自己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说多亏了“家长学校”。

      他所说的“家长学校”正是内江绿色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2016年1月,内江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并科学编制了《内江市家庭教育指南》(下称《指南》),不仅按照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展示了孩子的成长特点以及家长需注意的问题,还对家长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行为准则。据了解,《指南》在内江学生家长中的使用率高达95%。

      为了更好地开展绿色德育教研工作,内江在市、县(市、区)、校各级分别成立了德育教研指导中心、德育教研中心组、德育教研组,构建起了市、县(市、区)、校三级德育教研工作网络。内江各县(市、区)每学期开展德育教研活动不少于6次,各学校每年开展德研活动不少于8次,还要定期开展班主任技能大赛、班主任风采展评、经典诵读、生涯规划等主题教研活动。

      “在德育教研方面,内江已形成‘纵横’交织的全方位教研格局,即市级引领、县(市、区)示范、学校常态推进的教研模式。”内江市教科所主任吴煜说,“家庭、学校和教育部门从不同角度制度化地参与德育工作,实现三方共治,一种整体、系统、联系、和谐的绿色德育生态体系逐步构建起来。”

      立德树人 打造绿色德育品牌

      5月28日下午放学后,内江市第二职中高二学生陈思雨并没有急着回宿舍,而是细心检查班级里的灯是否关闭,讲台是否干净整洁,教室门窗是否关好。

      陈思雨从高一就开始担任班里的节保员,目前已是学校节保员协会会长,负责协助老师开展班级能源节约和财产保护工作。

      “通过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方式,强化他们的参与度和认可度,让美好品德融入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内江市第二职中校长胡章勋说,学校开展的这些德育举措,正是内江“生长·生活·生态”绿色德育理念的具体表现。

      所谓“三生”,即优化育人方式,改进教育手段,提升办学品质,实现回归本真的“生长”;形成对生命、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唤醒自觉的“生活”;构建包括社会、家长、教师、学校、学生等在内的教育环境,构建健康向上的育人“生态”。

      2016年8月19日,内江市教育局印发《内江市中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行动计划》,“三生”绿色德育品牌被首次提出。

      今年3月13日,全省基础教育工作现场会在内江召开,与会人员学习观摩了内江绿色德育工作经验;4月4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专题刊发工作简报,向全省推介内江绿色德育工作经验。

      通过数年的探索和努力,目前,内江全市已建成德育改革示范校56所,省级各类示范校66所,德育特色校120所,内江二中获首批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内江十小获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内江市教育局局长黄英说,接下来内江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一步打造内江市“三生”绿色德育品牌,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德育改革试点示范校。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