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翠竹撑起“两个翻番”

  • 2018年04月09日 09时0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晨曦中的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大旺竹海。该区大力促进竹产业发展,引种150余个竹子品种,形成竹类基因库,为竹资源培育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记者 何海洋 摄(资料图片)

     

      构建“一群三带”现代竹业差异化发展格局

      核心提示

      在今后五年的时间内,四川竹业综合产值和人均竹业收入均要接近翻一番

      四川有20个市州有竹子分布,要突出重点区域,特别是“一群三带”,形成差异化产业格局

      《四川省竹产业发展规划》日前发布。记者注意到,《规划》提到,在今后五年的时间内,四川竹业综合产值和人均竹业收入均要接近翻一番。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四川能达成目标吗?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又有哪些重点和难点?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相关专家。

      四大优势看底气

      面积大、品种多、规模集中、基础好

      “产业盘子能不能做大,资源硬件是前提。”4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省林业厅产业处处长刘屈原首先提及的,便是四川的竹资源优势。他说,除了种植面积在全国独占鳌头外,四川发展竹业产业还有三大优势:品种多、规模集中、基础好。

      先看品种,得益于多山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四川境内共分布竹子种类18属160余种,分别占全国竹子属量的46%和种类的32%。“用材竹、笋用竹和观光竹都有,其中用材竹占绝大多数。”省林科院相关专家认为,竹子的多样化,为竹子产业的精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规模集中,主要体现在地域分布上。统计显示,泸州、宜宾、乐山、雅安、眉山、成都、达州和广安8个市的竹林面积达1408.1万亩,占全省的80%;而全省竹林面积超过20万亩的县(市、区)有25个,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竹林。“资源集中的好处,是有利于规模化加工。”省林科院相关专家介绍,这25个县(市、区)主要地处川南、青衣江、渠江、龙门山四大竹资源带。

      在产业基础上,四川的优势同样不可忽视。截至去年底,全省竹浆加工能力达110万吨,竹笋加工能力逾45万吨。特别是竹浆造纸、竹家具等竹制品,均在全国有一席之地。

      “一言以蔽之,四川竹业产业先天条件很好,不仅资源丰富,还有基础。”刘屈原说,这是实现《规划》目标的底气所在。

      “捏指成拳”抓重点

      锁定“一群三带”,产业发展不撒“胡椒面”

      资源多、基础好,那么四川的竹业产业是“撒胡椒面”还是“捏指成拳”?

      “四川有20个市州有竹子分布。但毫无疑问,还是要突出重点区域,特别是‘一群三带’。而且它们的资源禀赋不一样,能形成差异化产业格局。”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所说的“一群三带”指的是川南竹产业集群、青衣江竹产业带、渠江竹产业带和龙门山竹产业带,分别对应川南、青衣江、渠江、龙门山四大竹资源带。

      那么,今后五年,“一群三带”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川南竹产业集群是四川竹种最多、面积最集中和资源开发利用最好的区域。在《规划》中,集群涉及乐山、宜宾、泸州和自贡4市14县(区)。集群今后将重点提高现代竹林基地比重、突出竹浆纸一体化、培育竹旅游和竹康养产业,借助毗邻自贸试验区的优势,构建西南竹产品物流贸易中心。“川南竹产业集群将是今后四川竹业产业的‘领头羊’。”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竹林面积还是加工能力,泸州、乐山和宜宾都位居全省前三甲,加之拥有自贸试验区等地利,可谓如虎添翼。

      作为传统的山地中小径竹产区,青衣江竹产业带涉及眉山、雅安和乐山3市8县(区)。今后五年,这一区域主要围绕盘活竹林资源、完善竹林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涉竹第三产业发力。

      作为慈竹产区和白夹竹集中区的渠江竹产业带,涉及达州、广安2市5个县(市、区)。今后发展重点是,优化竹资源结构和调整白夹竹利用方向,开发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培育竹日用品制造业。

      龙门山竹产业带区域范围,则涉及成都市的彭州市、蒲江县等6个县(市)。“这里靠近大都市,也是我省木竹家具产业集中区。”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区域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重点打造雷竹、牛尾竹为主的优质竹笋基地,开发以竹笋为原料的功能食品,并发展中高端竹材制造业。

      多种“吃法”解难点

      灵活发展活性炭、饮品、竹原纤维和康养业

      竹笋食品加工、竹材制浆、竹浆造纸、竹家具和竹工艺品,这是竹业产业五大传统加工方向,也是四川竹制品的集中领域。对于志在“两个翻番”的四川而言,是否将打破现有的产业结构?

      在《规划》中,记者注意到,今后五年,我省竹业产业将瞄准竹活性炭、竹饮功能产品、竹纤维材料和竹旅游(康养)四大方面展开。而这也是现今四川竹业产业发展的难点。

      根据对各地竹子品种和特性摸底,今后五年,我省将在泸州、雅安等地布局竹活性炭产业。预计到2022年,竹活性炭生产规模突破5万吨。“竹活性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应用于医药、防治等,市场缺口很大。”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相关产业布局已逐步展开。

      竹饮品则主要布局在川南竹产业集群,主要产品为竹饮料、竹酒等。预计到2022年,四川的竹饮产品生产规模将达到2万吨。竹原纤维产业同样重点布局在川南竹产业集群,预计到2022年,四川竹原纤维产能达到26万吨。

      此前调查显示,四川60%的景观竹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涉竹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不足8%。这样的局面,也将得到改善。《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全省要建成竹林公园41个、竹林康养基地54个、竹林人家441个。到2022年,全省竹旅游康养年接待量达到5300万人次。

      “当然,《规划》是基于现有的产业认知上出台的。如果竹子、竹笋还有其他‘吃法’,我们鼓励地方上大胆试,大胆闯。”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各地正对照《规划》,制定并完善本地的竹业产业发展规划。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根翠竹撑起“两个翻番”

  • 2018年04月09日 09时0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晨曦中的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大旺竹海。该区大力促进竹产业发展,引种150余个竹子品种,形成竹类基因库,为竹资源培育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记者 何海洋 摄(资料图片)

     

      构建“一群三带”现代竹业差异化发展格局

      核心提示

      在今后五年的时间内,四川竹业综合产值和人均竹业收入均要接近翻一番

      四川有20个市州有竹子分布,要突出重点区域,特别是“一群三带”,形成差异化产业格局

      《四川省竹产业发展规划》日前发布。记者注意到,《规划》提到,在今后五年的时间内,四川竹业综合产值和人均竹业收入均要接近翻一番。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四川能达成目标吗?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又有哪些重点和难点?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相关专家。

      四大优势看底气

      面积大、品种多、规模集中、基础好

      “产业盘子能不能做大,资源硬件是前提。”4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省林业厅产业处处长刘屈原首先提及的,便是四川的竹资源优势。他说,除了种植面积在全国独占鳌头外,四川发展竹业产业还有三大优势:品种多、规模集中、基础好。

      先看品种,得益于多山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四川境内共分布竹子种类18属160余种,分别占全国竹子属量的46%和种类的32%。“用材竹、笋用竹和观光竹都有,其中用材竹占绝大多数。”省林科院相关专家认为,竹子的多样化,为竹子产业的精深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规模集中,主要体现在地域分布上。统计显示,泸州、宜宾、乐山、雅安、眉山、成都、达州和广安8个市的竹林面积达1408.1万亩,占全省的80%;而全省竹林面积超过20万亩的县(市、区)有25个,集中了全省70%以上的竹林。“资源集中的好处,是有利于规模化加工。”省林科院相关专家介绍,这25个县(市、区)主要地处川南、青衣江、渠江、龙门山四大竹资源带。

      在产业基础上,四川的优势同样不可忽视。截至去年底,全省竹浆加工能力达110万吨,竹笋加工能力逾45万吨。特别是竹浆造纸、竹家具等竹制品,均在全国有一席之地。

      “一言以蔽之,四川竹业产业先天条件很好,不仅资源丰富,还有基础。”刘屈原说,这是实现《规划》目标的底气所在。

      “捏指成拳”抓重点

      锁定“一群三带”,产业发展不撒“胡椒面”

      资源多、基础好,那么四川的竹业产业是“撒胡椒面”还是“捏指成拳”?

      “四川有20个市州有竹子分布。但毫无疑问,还是要突出重点区域,特别是‘一群三带’。而且它们的资源禀赋不一样,能形成差异化产业格局。”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所说的“一群三带”指的是川南竹产业集群、青衣江竹产业带、渠江竹产业带和龙门山竹产业带,分别对应川南、青衣江、渠江、龙门山四大竹资源带。

      那么,今后五年,“一群三带”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川南竹产业集群是四川竹种最多、面积最集中和资源开发利用最好的区域。在《规划》中,集群涉及乐山、宜宾、泸州和自贡4市14县(区)。集群今后将重点提高现代竹林基地比重、突出竹浆纸一体化、培育竹旅游和竹康养产业,借助毗邻自贸试验区的优势,构建西南竹产品物流贸易中心。“川南竹产业集群将是今后四川竹业产业的‘领头羊’。”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竹林面积还是加工能力,泸州、乐山和宜宾都位居全省前三甲,加之拥有自贸试验区等地利,可谓如虎添翼。

      作为传统的山地中小径竹产区,青衣江竹产业带涉及眉山、雅安和乐山3市8县(区)。今后五年,这一区域主要围绕盘活竹林资源、完善竹林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涉竹第三产业发力。

      作为慈竹产区和白夹竹集中区的渠江竹产业带,涉及达州、广安2市5个县(市、区)。今后发展重点是,优化竹资源结构和调整白夹竹利用方向,开发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培育竹日用品制造业。

      龙门山竹产业带区域范围,则涉及成都市的彭州市、蒲江县等6个县(市)。“这里靠近大都市,也是我省木竹家具产业集中区。”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区域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重点打造雷竹、牛尾竹为主的优质竹笋基地,开发以竹笋为原料的功能食品,并发展中高端竹材制造业。

      多种“吃法”解难点

      灵活发展活性炭、饮品、竹原纤维和康养业

      竹笋食品加工、竹材制浆、竹浆造纸、竹家具和竹工艺品,这是竹业产业五大传统加工方向,也是四川竹制品的集中领域。对于志在“两个翻番”的四川而言,是否将打破现有的产业结构?

      在《规划》中,记者注意到,今后五年,我省竹业产业将瞄准竹活性炭、竹饮功能产品、竹纤维材料和竹旅游(康养)四大方面展开。而这也是现今四川竹业产业发展的难点。

      根据对各地竹子品种和特性摸底,今后五年,我省将在泸州、雅安等地布局竹活性炭产业。预计到2022年,竹活性炭生产规模突破5万吨。“竹活性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应用于医药、防治等,市场缺口很大。”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说,目前,相关产业布局已逐步展开。

      竹饮品则主要布局在川南竹产业集群,主要产品为竹饮料、竹酒等。预计到2022年,四川的竹饮产品生产规模将达到2万吨。竹原纤维产业同样重点布局在川南竹产业集群,预计到2022年,四川竹原纤维产能达到26万吨。

      此前调查显示,四川60%的景观竹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涉竹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不足8%。这样的局面,也将得到改善。《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全省要建成竹林公园41个、竹林康养基地54个、竹林人家441个。到2022年,全省竹旅游康养年接待量达到5300万人次。

      “当然,《规划》是基于现有的产业认知上出台的。如果竹子、竹笋还有其他‘吃法’,我们鼓励地方上大胆试,大胆闯。”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各地正对照《规划》,制定并完善本地的竹业产业发展规划。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