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盛开脱贫之花

  • 2016年05月13日 09时4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彝区新村新貌

     

      彝区新村新生活

     

      布拖县特木里小学的彝族孩子们在语音室里上课

      “十二五”期间凉山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7.7万

      “房子从茅草房变成了崭新的砖房,进村的道路也越来越好。”5月11日,说起这几年来村里的变化,凉山州昭觉县龙恩乡塔普各则村村民阿无子拉感慨良多。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大凉山彝区、木里藏区11个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达4.16万平方公里。11个县中,有8个县被列为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凉山立足资源富集区、多民族聚居区、集中连片特困区“三大特殊州情”,将中央、省上重大决策部署与推进凉山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紧密结合起来,一手抓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一手抓大凉山和木里藏区脱贫攻坚、追赶跨越发展。

      千亿元支出民生事业

      和阿无子拉一样,“十二五”以来,凉山100多万群众住进了彝家新村新寨。

      受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居住条件等因素制约,凉山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差,群众经济收入低。凉山州着力建新村、育产业、夯基础,帮助贫困群众加快脱贫、永久脱贫。全州累计建成新村新寨2498个,175万农村群众住进新居。

      雷波县海湾乡麻柳村是藏在深山中的彝家山寨,2012年,麻柳村被纳入雷波县彝家新寨示范村建设,新建房屋78户,风貌打造63户。通过彝家新寨建设,麻柳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我是一个孤寡老人,做梦也没有想过修新房子,是村干部带领大家,为我盖好新房。”住进新房那天,孤寡老人杨友达流泪了。

      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也是阻碍村民脱贫攻坚的“拦路虎”,凉山州强力推进《四川省凉山州2013—2015年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推进方案》,今年6月底,州到县三级公路将全线畅通。过去5年,全州共争取到部省交通补助126亿元,完成交通投资180亿元,全州公路总里程突破25900公里。此外,雅西高速建成通车,青山机场新增7条航线,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凉山段开工建设。

      凉山州坚定不移谋福祉、惠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模式,大力推进精准脱贫,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1123亿元,是“十一五”的2.8倍。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7.7万,贫困发生率下降17个百分点;解决了135.2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57.6万无电群众的用电问题;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86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4.2万户。

      产业发展带动致富

      贫困群众要脱贫,关键是产业。实施产业化扶贫,就是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凉山州大力促进贫困区域建立支柱产业,发展生产,极力帮助广大贫困人口拓宽增收渠道,稳定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奔小康。“十二五”以来,凉山州加大了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全州结合本地实际,依靠行业扶贫,形成整体合力,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增加贫困地区贫困农民的收入。以马铃薯、苦荞麦、水果、特色干果、蔬菜、畜牧业、木质工业原料材、中药材和劳务产业为主导产业,重点突出以马铃薯、苦荞麦、玉米为主的种植业基地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以猪、牛、羊、肉禽为主的畜牧业,以畜牧园区建设带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稳定地增加贫困群众现金收入;加快以早市和反季节蔬菜、优质水果、干果、中药材等基地建设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州县畜牧部门的帮助下,我们要大力发展养殖业,现在已确定了10户示范户。”在昭觉县龙恩乡,乡长阿尔阿且介绍说。

      在乌蒙山片区,凉山州富民产业逐步壮大。大力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民族地区增粮增收工程、民族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马铃薯)、冬马铃薯发展等项目,粮食作物面积达280万亩、产量达72.3万吨,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31.8万亩;建成彝区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205个,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130.9万头、43.9万头、235.9万只、323.5万只,出栏分别达到155.5万头、9.8万头、115.9万只、347.3万只;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482个,国家和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分别达14家、46家;家庭农场发展到757个,经营土地面积4.7万亩。

      数据点击

      “十二五”时期,凉山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元大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百亿元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3%、14.8%。

      2011-2015年,凉山州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项目总投资1090.98亿元,分为实施项目资金和储备项目资金两部分,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环境、专项规划7大类项目。实施项目总投资299.97亿元、大小凉山专项扶贫规划项目资金306.56亿元,共606.53亿元,其中,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359.27亿元,地方资金71.1亿元,业主融资71.23亿元,农户自筹104.93亿元;储备项目总投资484.45亿元,其中,优先实施项目资金433.31亿元,有序推进项目资金50.78亿元,扶贫关联项目资金0.36亿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大凉山盛开脱贫之花

  • 2016年05月13日 09时4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彝区新村新貌

     

      彝区新村新生活

     

      布拖县特木里小学的彝族孩子们在语音室里上课

      “十二五”期间凉山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7.7万

      “房子从茅草房变成了崭新的砖房,进村的道路也越来越好。”5月11日,说起这几年来村里的变化,凉山州昭觉县龙恩乡塔普各则村村民阿无子拉感慨良多。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大凉山彝区、木里藏区11个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达4.16万平方公里。11个县中,有8个县被列为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凉山立足资源富集区、多民族聚居区、集中连片特困区“三大特殊州情”,将中央、省上重大决策部署与推进凉山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紧密结合起来,一手抓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一手抓大凉山和木里藏区脱贫攻坚、追赶跨越发展。

      千亿元支出民生事业

      和阿无子拉一样,“十二五”以来,凉山100多万群众住进了彝家新村新寨。

      受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居住条件等因素制约,凉山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差,群众经济收入低。凉山州着力建新村、育产业、夯基础,帮助贫困群众加快脱贫、永久脱贫。全州累计建成新村新寨2498个,175万农村群众住进新居。

      雷波县海湾乡麻柳村是藏在深山中的彝家山寨,2012年,麻柳村被纳入雷波县彝家新寨示范村建设,新建房屋78户,风貌打造63户。通过彝家新寨建设,麻柳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我是一个孤寡老人,做梦也没有想过修新房子,是村干部带领大家,为我盖好新房。”住进新房那天,孤寡老人杨友达流泪了。

      交通基础设施薄弱也是阻碍村民脱贫攻坚的“拦路虎”,凉山州强力推进《四川省凉山州2013—2015年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推进方案》,今年6月底,州到县三级公路将全线畅通。过去5年,全州共争取到部省交通补助126亿元,完成交通投资180亿元,全州公路总里程突破25900公里。此外,雅西高速建成通车,青山机场新增7条航线,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凉山段开工建设。

      凉山州坚定不移谋福祉、惠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统筹型、捆绑式”扶贫开发模式,大力推进精准脱贫,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1123亿元,是“十一五”的2.8倍。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7.7万,贫困发生率下降17个百分点;解决了135.2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57.6万无电群众的用电问题;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86万套,改造农村危房14.2万户。

      产业发展带动致富

      贫困群众要脱贫,关键是产业。实施产业化扶贫,就是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凉山州大力促进贫困区域建立支柱产业,发展生产,极力帮助广大贫困人口拓宽增收渠道,稳定解决温饱,脱贫致富奔小康。“十二五”以来,凉山州加大了产业扶贫资金的投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全州结合本地实际,依靠行业扶贫,形成整体合力,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增加贫困地区贫困农民的收入。以马铃薯、苦荞麦、水果、特色干果、蔬菜、畜牧业、木质工业原料材、中药材和劳务产业为主导产业,重点突出以马铃薯、苦荞麦、玉米为主的种植业基地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以猪、牛、羊、肉禽为主的畜牧业,以畜牧园区建设带动现代畜牧业发展,稳定地增加贫困群众现金收入;加快以早市和反季节蔬菜、优质水果、干果、中药材等基地建设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州县畜牧部门的帮助下,我们要大力发展养殖业,现在已确定了10户示范户。”在昭觉县龙恩乡,乡长阿尔阿且介绍说。

      在乌蒙山片区,凉山州富民产业逐步壮大。大力实施马铃薯原种生产补贴、民族地区增粮增收工程、民族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马铃薯)、冬马铃薯发展等项目,粮食作物面积达280万亩、产量达72.3万吨,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31.8万亩;建成彝区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205个,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达到130.9万头、43.9万头、235.9万只、323.5万只,出栏分别达到155.5万头、9.8万头、115.9万只、347.3万只;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482个,国家和省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分别达14家、46家;家庭农场发展到757个,经营土地面积4.7万亩。

      数据点击

      “十二五”时期,凉山经济总量跨越千亿元大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迈上百亿元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3%、14.8%。

      2011-2015年,凉山州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项目总投资1090.98亿元,分为实施项目资金和储备项目资金两部分,包括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环境、专项规划7大类项目。实施项目总投资299.97亿元、大小凉山专项扶贫规划项目资金306.56亿元,共606.53亿元,其中,中央及省级财政资金359.27亿元,地方资金71.1亿元,业主融资71.23亿元,农户自筹104.93亿元;储备项目总投资484.45亿元,其中,优先实施项目资金433.31亿元,有序推进项目资金50.78亿元,扶贫关联项目资金0.36亿元。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0380173.jpg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