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再创新高的背后

  • 2018年11月09日 09时0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标志建筑

     

      2018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新生大熊猫亮相

     

      饲养员们和新生大熊猫在一起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进行节日环境丰容

     

      大熊猫“绩美”正在吃竹子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门

     

      福田丽子(中)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11月7日至11日,大熊猫保护与繁育国际大会暨2018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年会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召开。作为全球瞩目的大熊猫行业盛会,今年的会议无论是办会规模还是嘉宾数量,均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11月,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再创新高,全球圈养数量达到548只,2018年共繁殖大熊猫36胎48只,存活45只,幼仔存活率达到93.75%……在今年的会议上,一组关于大熊猫的数据发布,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在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近年来大熊猫保护各条战线打出的一场场漂亮的战役,而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熊猫基地功不可没。

      繁育成果

      熊猫基地大熊猫数量已近200只

      去年下半年,一座和熊猫基地长期合作的动物园传来消息,他们园内的一只雌性适龄大熊猫在应该发情的时候并没有出现相关征兆,请求熊猫基地予以支持。收到消息后,熊猫基地高级畜牧师吴孔菊和同事们立刻赶到了现场。

      发情难、配种难、育幼难,这是大熊猫保护研究开始之初公认的三个老大难问题。这只出现发情难的大熊猫的问题,在吴孔菊和同事抵达该动物园后很快就弄清楚了。原来,这只身体长得圆滚滚的大熊猫胃口太好,身材太胖了。和人类相似,大熊猫在体重超标以后,也会出现懒得动、各方面欲望消退的现象。针对这只大熊猫的情况,吴孔菊开出了“窝窝头减半”的“药方”。

      随着食物的适量减少,这只大熊猫的身材渐渐告别了“滚滚”,体况控制效果开始显现,很快就进入了发情期。之后,配种很快成功,今年,这只大熊猫顺利产下了一对双胞胎。

      这是熊猫基地不断促进大熊猫繁育效率提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关成果运用以及理论知识的丰富,用吴孔菊的话来说就是:“这三大难点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

      问题能顺利解决,在于团队协作。

      繁殖团队、行为观察团队、饲养保障团队、激素检测团队、疫病防控团队、兽医团队……目前,在熊猫基地内,各种保障大熊猫繁育效率的团队数量众多且分工明确,“大家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吴孔菊说。

      要最大程度提高大熊猫繁育的数量和质量,并不能只在大熊猫发情阶段下功夫,很多工作需要在前期进行。目前,在大熊猫的发情前期,熊猫基地就会做好来年需要的各项摸底,从血液到生理指标,从钙磷比例等微量元素到相关营养的吸收等问题,都需要采集数据。生成报告以后,相关团队就会做微调,比如饲养方面竹子和笋子的供应比例、窝窝头的重量等,还会把有可能配对的母大熊猫和公大熊猫调整到合适的兽舍。就这样,激素测定、行为观察、发情表现、尿样搜集、血液结果等多措并举,让熊猫基地的大熊猫繁育工作有了质的变化。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熊猫基地以上世纪80年代抢救留下的6只病、饿大熊猫为基础,在未从野外捕获一只大熊猫的情况下,截至2017年,共繁育180胎、273仔,现存184只,是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保护种群。而这其中,有近150只是近10年繁育出的。

      文化建设

      大熊猫文化深入社会各领域

      今年7月,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熊猫基地举行“美丽川航熊猫之路”大熊猫认养命名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品牌推广、大熊猫文化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扶贫等方面开展合作。

      仪式上,川航成功认养一只2017年7月15日出生的雌性大熊猫,并命名为“三优”,被大家爱称为“川航大小姐”。而在此之前,川航首架熊猫主题涂装的A350飞机已经刷爆了四川网友的朋友圈——8只俏皮可爱的熊猫,极具四川地域特色,其中就有一只是以“川航大小姐”“三优”为原型来创作的。

      “以前的熊猫文化建设,就是制作一些玩具布偶一类的。”熊猫基地办公室副主任李洁认为,如今的熊猫文化建设已经告别了浅层次,开始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跨领域的战略合作,川航的熊猫航班就是其中之一。

      谈及近年来熊猫基地在文化建设上的思路和举措,李洁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合作”“交流”。合作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音乐节的举办、熊猫舞台剧走进央视网络春晚、和著名网络企业战略合作等等。

      今年4月底,我国驻加拿大卡尔加里总领馆在卡市市政综合大厅加拿大举办了“我的家,我们的社区——大熊猫保护与国际合作图片展”。仅开幕式,就有当地政、商和媒体人士,以及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和驻卡市领团代表等200多人参加。

      文化交流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优秀的文化走出去。“大熊猫就是中国最有号召力和认同感的文化符号。”据李洁介绍,由熊猫基地牵头的大熊猫保护类文化艺术展,目前已走进了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群超过12万人次,效果非常好。

      “这样的文化交流明年还要进一步扩展,基本思路就是大熊猫走到哪儿,大熊猫文化就走到哪儿。”李洁说。

      持续发展

      打造世界领先的保护大熊猫一流载体

      今年6月,“熊猫之都”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公告向全球发出后,共收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59个联合体、99家机构的报名资料。在刚刚过去的10月,“熊猫之都”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方案评审会(第三阶段)结束了逐轮投票,从6个候选方案中选出3个优胜方案,随后交由成都市规划委员会确定最终方案。

      由此,经过长达4个半月的征集、踏勘和评审工作后,涉及成都市北湖片区、都江堰片区和龙泉山片区三个区域,规划面积达69平方公里的“熊猫之都”项目设计蓝图,终于要尘埃落定了。

      “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我们在大熊猫保护方面的各项工作。”熊猫基地主任张志和说,围绕保护大熊猫这个核心目标,未来熊猫基地将在科学研究、公众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争做世界一流,同时还要进一步覆盖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方面。

      在“熊猫之都”项目推进的同时,今年8月份,国内第一家“熊猫国际艺术中心”在熊猫基地开馆。中心位于熊猫基地博物馆三楼,是一个集合了大熊猫艺术品收藏与展览、促进大熊猫文化艺术创作与交流、大熊猫科普教育等多项功能的国际化公益性展示场馆,历经两年多筹划准备建成。该中心从专业性、互动性、功能性、参与性4个方面规划了4个展区——当代艺术空间、多元艺术空间、主题艺术空间和大熊猫文化艺术沙龙。

      从此以后,在熊猫基地,不仅可以看大熊猫现场卖萌,还可以观赏大熊猫艺术作品。“这是一个熊猫艺术作品创作、展示和交流平台。”张志和说,该中心的打造,也正是熊猫基地未来发展思路的一个具体体现,“让熊猫基地不仅仅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也能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领先的保护大熊猫的一流载体。”张志和希望通过熊猫基地的不断发展建设,积极助力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大熊猫的良好氛围,让大熊猫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24年跨国合作的见证者福田丽子:

      我想一直陪伴着大熊猫

      11月7日,福田丽子又来成都。作为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世界的工作人员,福田丽子已经记不清来成都多少次了。这次,她是来参加大熊猫保护与繁育国际大会暨2018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年会的。

      出发前的一周时间,福田丽子都很忙,忙着为参加这次大会做好相关的翻译工作。但是,这份忙碌却让她很开心,因为她真的很喜欢大熊猫。缘分始于1994年,当年,白浜野生动物世界从熊猫基地引进了一对大熊猫。不少日本民众因此与四川结缘,福田丽子更是见证了中日大熊猫保护长期国际繁育合作项目的兴盛发展。

      福田丽子的爸爸是中国人,妈妈是日本人,福田丽子从小在东北长大,一直到1986年,26岁的她随母亲到了日本。精通中文的福田丽子在白浜野生动物世界找到了一份翻译的工作,随着大熊猫的入驻,福田丽子成为中日双方共同研究繁殖大熊猫项目的沟通者、联系人。如今,福田丽子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4年,“这是我与四川、与大熊猫的缘分。”福田丽子说。

      中日双方在大熊猫的保护繁育交流方面,离不开语言翻译。福田丽子说,她发挥作用最大的时候,就是在治疗、饲养、育幼等几个方面需要沟通协调的时候。“当初在日本,动物园里的饲养员是没有养过大熊猫的。”福田丽子回忆说,但凡有一点不明白,饲养员们就会向大熊猫基地求助,这样的时刻往往是不固定的,一旦发生情况,福田丽子总是第一时间被叫到现场。

      经过多年来的积累和发展,白浜野生动物世界在熊猫基地的指导下,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大熊猫的繁育效果也越来越好,福田丽子半夜被叫起床的情况已经很少了。现在,时不时还会出现大家相互交流、借鉴的情况,福田丽子说,日方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各种记录的详细留存,常常被熊猫基地的员工点赞。

      今年8月,旅居白浜野生动物世界的大熊猫“良浜”顺利产下一雌性大熊猫宝宝,但体重仅有75克,身长15.5厘米。由于体重偏轻,个体较小,幼仔曾一度出现呼吸变缓等情况。

      熊猫基地相关专家早在“良浜”生产前就赶赴白浜野生动物世界,进行饲养等方面的工作指导与配合。幼仔出生后,中日双方齐心协力、紧密配合,针对新生幼仔出生后的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让幼仔在育婴箱中进行供氧、保温,及各项指标监测,并进行人工辅助哺乳。

      此刻的福田丽子更是寸步不离现场,为中日双方专家提供各类翻译工作。而这已经成为她的一个习惯,截至2017年底,旅日大熊猫共在日本成功繁殖10胎18仔,成活15仔。这每一只幼仔的出生,福田丽子都是现场见证人、参与者。

      不仅是日本。目前熊猫基地的大熊猫在国内其他动物园展出42只(不含成都动物园4只),国外有20只,其中,美国4只、日本8只、加拿大2只、西班牙4只、法国2只。按照相关协议,先后已有10余只大熊猫从日本归国,日本民众曾多次自发组织团队前往熊猫基地看望。福田丽子也经常来看望,这让她的每一次四川之行都很开心,这次也是一样,“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想一直做下去,就这么一直陪着大熊猫。”福田丽子笑着说。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在软放归的路上继续探索

      11月2日,在栗子坪野化放归适应场近距离跟踪察看了大熊猫“倩倩”的情况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大熊猫野放团队的研究员刘家斌,回到了办公室。

      开展人工圈养大熊猫野放研究,是保护大熊猫、实现大熊猫最终能放归野外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大熊猫的野放方式,目前主要分为硬放归和软放归。

      据熊猫基地主任张志和介绍,野生动物放归,最终目标是建立能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如果以不少于500只个体作为可持续生存野生种群的标准,那么,仅约11%的物种放归项目达到了这一目标。

      基于熊猫基地的大熊猫经过多代圈养的特点,同时结合国内外开展的大量有关大熊猫近源种,如美洲黑熊、棕熊等,在野外放归中所提供的知识和经验,熊猫基地对采用人工辅助野化训练的软放归方式非常认可,也由此开始了多年的探索。

      动物在复杂的野外环境里要采取一定的生存策略,因此,通常情况下,放归野外的圈养动物成功率很低。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放归和其他异地保护指南》,软放归较硬放归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基于这种情况,在栗子坪,刘家斌对软放归的“倩倩”已经跟踪了多年。

      “主要是跟踪采集血液和粪便,监控它的身体情况。”刘家斌介绍说,所谓人工辅助软放归,就是在野化的过程中逐步减少人工的痕迹。在“倩倩”的生活环境中,野外标准要占去很大一部分,但是也会提供一小部分人工辅助,比如竹子和水源,而随着“倩倩”的逐步适应,这样的人工辅助会越来越少,直至它完全适应野生环境。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怎么保证人的影响正面存在且逐步降低,仍是一个漫长探索的过程。因为放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建立能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然而,在评价是否达成这一目标上却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也并无成功的经验可供直接利用。

      为了保证“倩倩”的野化,从它出生开始,和它接触的人就非常有限,刘家斌是其中之一。“熊猫对伙伴很敏感。”刘家斌说,与人类的接触尽可能少,这是为了保证它日后顺利融入纯野外环境,不需要人类的帮助。

      熊猫基地于2008年在都江堰建立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研究中心,并于2014年开展了相关的圈养大熊猫野化训练研究工作。“倩倩”作为第一批野化放归个体,在训练场地上分别经历了熊猫基地、熊猫谷、栗子坪野化放归适应场和野外环境等4个环境的训练。其中,每一阶段都是在经过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倩倩’属于第一批次,在熊猫谷还有第二批次。”刘家斌说,目前两个批次的野放探索均进行得比较顺利,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数据和操作方法。

      “时下,我国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属于科学探索的实验阶段,需要通过逐步过渡培训、放归试验、科研数据采集和野外生存环境监测等诸多阶段的工作和步骤后才得以实现真正的野外放归。”张志和表示,今后,熊猫基地还将制定更为系统、严格、科学的计划,进一步推进野化放归研究,以便早日实现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再创新高的背后

  • 2018年11月09日 09时08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标志建筑

     

      2018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新生大熊猫亮相

     

      饲养员们和新生大熊猫在一起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进行节日环境丰容

     

      大熊猫“绩美”正在吃竹子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门

     

      福田丽子(中)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11月7日至11日,大熊猫保护与繁育国际大会暨2018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年会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召开。作为全球瞩目的大熊猫行业盛会,今年的会议无论是办会规模还是嘉宾数量,均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11月,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再创新高,全球圈养数量达到548只,2018年共繁殖大熊猫36胎48只,存活45只,幼仔存活率达到93.75%……在今年的会议上,一组关于大熊猫的数据发布,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在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近年来大熊猫保护各条战线打出的一场场漂亮的战役,而作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熊猫基地功不可没。

      繁育成果

      熊猫基地大熊猫数量已近200只

      去年下半年,一座和熊猫基地长期合作的动物园传来消息,他们园内的一只雌性适龄大熊猫在应该发情的时候并没有出现相关征兆,请求熊猫基地予以支持。收到消息后,熊猫基地高级畜牧师吴孔菊和同事们立刻赶到了现场。

      发情难、配种难、育幼难,这是大熊猫保护研究开始之初公认的三个老大难问题。这只出现发情难的大熊猫的问题,在吴孔菊和同事抵达该动物园后很快就弄清楚了。原来,这只身体长得圆滚滚的大熊猫胃口太好,身材太胖了。和人类相似,大熊猫在体重超标以后,也会出现懒得动、各方面欲望消退的现象。针对这只大熊猫的情况,吴孔菊开出了“窝窝头减半”的“药方”。

      随着食物的适量减少,这只大熊猫的身材渐渐告别了“滚滚”,体况控制效果开始显现,很快就进入了发情期。之后,配种很快成功,今年,这只大熊猫顺利产下了一对双胞胎。

      这是熊猫基地不断促进大熊猫繁育效率提高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关成果运用以及理论知识的丰富,用吴孔菊的话来说就是:“这三大难点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

      问题能顺利解决,在于团队协作。

      繁殖团队、行为观察团队、饲养保障团队、激素检测团队、疫病防控团队、兽医团队……目前,在熊猫基地内,各种保障大熊猫繁育效率的团队数量众多且分工明确,“大家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吴孔菊说。

      要最大程度提高大熊猫繁育的数量和质量,并不能只在大熊猫发情阶段下功夫,很多工作需要在前期进行。目前,在大熊猫的发情前期,熊猫基地就会做好来年需要的各项摸底,从血液到生理指标,从钙磷比例等微量元素到相关营养的吸收等问题,都需要采集数据。生成报告以后,相关团队就会做微调,比如饲养方面竹子和笋子的供应比例、窝窝头的重量等,还会把有可能配对的母大熊猫和公大熊猫调整到合适的兽舍。就这样,激素测定、行为观察、发情表现、尿样搜集、血液结果等多措并举,让熊猫基地的大熊猫繁育工作有了质的变化。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熊猫基地以上世纪80年代抢救留下的6只病、饿大熊猫为基础,在未从野外捕获一只大熊猫的情况下,截至2017年,共繁育180胎、273仔,现存184只,是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保护种群。而这其中,有近150只是近10年繁育出的。

      文化建设

      大熊猫文化深入社会各领域

      今年7月,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熊猫基地举行“美丽川航熊猫之路”大熊猫认养命名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品牌推广、大熊猫文化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扶贫等方面开展合作。

      仪式上,川航成功认养一只2017年7月15日出生的雌性大熊猫,并命名为“三优”,被大家爱称为“川航大小姐”。而在此之前,川航首架熊猫主题涂装的A350飞机已经刷爆了四川网友的朋友圈——8只俏皮可爱的熊猫,极具四川地域特色,其中就有一只是以“川航大小姐”“三优”为原型来创作的。

      “以前的熊猫文化建设,就是制作一些玩具布偶一类的。”熊猫基地办公室副主任李洁认为,如今的熊猫文化建设已经告别了浅层次,开始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进行跨领域的战略合作,川航的熊猫航班就是其中之一。

      谈及近年来熊猫基地在文化建设上的思路和举措,李洁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合作”“交流”。合作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音乐节的举办、熊猫舞台剧走进央视网络春晚、和著名网络企业战略合作等等。

      今年4月底,我国驻加拿大卡尔加里总领馆在卡市市政综合大厅加拿大举办了“我的家,我们的社区——大熊猫保护与国际合作图片展”。仅开幕式,就有当地政、商和媒体人士,以及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和驻卡市领团代表等200多人参加。

      文化交流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优秀的文化走出去。“大熊猫就是中国最有号召力和认同感的文化符号。”据李洁介绍,由熊猫基地牵头的大熊猫保护类文化艺术展,目前已走进了7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人群超过12万人次,效果非常好。

      “这样的文化交流明年还要进一步扩展,基本思路就是大熊猫走到哪儿,大熊猫文化就走到哪儿。”李洁说。

      持续发展

      打造世界领先的保护大熊猫一流载体

      今年6月,“熊猫之都”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公告向全球发出后,共收到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59个联合体、99家机构的报名资料。在刚刚过去的10月,“熊猫之都”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国际咨询方案评审会(第三阶段)结束了逐轮投票,从6个候选方案中选出3个优胜方案,随后交由成都市规划委员会确定最终方案。

      由此,经过长达4个半月的征集、踏勘和评审工作后,涉及成都市北湖片区、都江堰片区和龙泉山片区三个区域,规划面积达69平方公里的“熊猫之都”项目设计蓝图,终于要尘埃落定了。

      “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我们在大熊猫保护方面的各项工作。”熊猫基地主任张志和说,围绕保护大熊猫这个核心目标,未来熊猫基地将在科学研究、公众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争做世界一流,同时还要进一步覆盖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方面。

      在“熊猫之都”项目推进的同时,今年8月份,国内第一家“熊猫国际艺术中心”在熊猫基地开馆。中心位于熊猫基地博物馆三楼,是一个集合了大熊猫艺术品收藏与展览、促进大熊猫文化艺术创作与交流、大熊猫科普教育等多项功能的国际化公益性展示场馆,历经两年多筹划准备建成。该中心从专业性、互动性、功能性、参与性4个方面规划了4个展区——当代艺术空间、多元艺术空间、主题艺术空间和大熊猫文化艺术沙龙。

      从此以后,在熊猫基地,不仅可以看大熊猫现场卖萌,还可以观赏大熊猫艺术作品。“这是一个熊猫艺术作品创作、展示和交流平台。”张志和说,该中心的打造,也正是熊猫基地未来发展思路的一个具体体现,“让熊猫基地不仅仅是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也能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领先的保护大熊猫的一流载体。”张志和希望通过熊猫基地的不断发展建设,积极助力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大熊猫的良好氛围,让大熊猫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

      24年跨国合作的见证者福田丽子:

      我想一直陪伴着大熊猫

      11月7日,福田丽子又来成都。作为日本和歌山白浜野生动物世界的工作人员,福田丽子已经记不清来成都多少次了。这次,她是来参加大熊猫保护与繁育国际大会暨2018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年会的。

      出发前的一周时间,福田丽子都很忙,忙着为参加这次大会做好相关的翻译工作。但是,这份忙碌却让她很开心,因为她真的很喜欢大熊猫。缘分始于1994年,当年,白浜野生动物世界从熊猫基地引进了一对大熊猫。不少日本民众因此与四川结缘,福田丽子更是见证了中日大熊猫保护长期国际繁育合作项目的兴盛发展。

      福田丽子的爸爸是中国人,妈妈是日本人,福田丽子从小在东北长大,一直到1986年,26岁的她随母亲到了日本。精通中文的福田丽子在白浜野生动物世界找到了一份翻译的工作,随着大熊猫的入驻,福田丽子成为中日双方共同研究繁殖大熊猫项目的沟通者、联系人。如今,福田丽子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24年,“这是我与四川、与大熊猫的缘分。”福田丽子说。

      中日双方在大熊猫的保护繁育交流方面,离不开语言翻译。福田丽子说,她发挥作用最大的时候,就是在治疗、饲养、育幼等几个方面需要沟通协调的时候。“当初在日本,动物园里的饲养员是没有养过大熊猫的。”福田丽子回忆说,但凡有一点不明白,饲养员们就会向大熊猫基地求助,这样的时刻往往是不固定的,一旦发生情况,福田丽子总是第一时间被叫到现场。

      经过多年来的积累和发展,白浜野生动物世界在熊猫基地的指导下,渐渐积累了不少经验,大熊猫的繁育效果也越来越好,福田丽子半夜被叫起床的情况已经很少了。现在,时不时还会出现大家相互交流、借鉴的情况,福田丽子说,日方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各种记录的详细留存,常常被熊猫基地的员工点赞。

      今年8月,旅居白浜野生动物世界的大熊猫“良浜”顺利产下一雌性大熊猫宝宝,但体重仅有75克,身长15.5厘米。由于体重偏轻,个体较小,幼仔曾一度出现呼吸变缓等情况。

      熊猫基地相关专家早在“良浜”生产前就赶赴白浜野生动物世界,进行饲养等方面的工作指导与配合。幼仔出生后,中日双方齐心协力、紧密配合,针对新生幼仔出生后的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让幼仔在育婴箱中进行供氧、保温,及各项指标监测,并进行人工辅助哺乳。

      此刻的福田丽子更是寸步不离现场,为中日双方专家提供各类翻译工作。而这已经成为她的一个习惯,截至2017年底,旅日大熊猫共在日本成功繁殖10胎18仔,成活15仔。这每一只幼仔的出生,福田丽子都是现场见证人、参与者。

      不仅是日本。目前熊猫基地的大熊猫在国内其他动物园展出42只(不含成都动物园4只),国外有20只,其中,美国4只、日本8只、加拿大2只、西班牙4只、法国2只。按照相关协议,先后已有10余只大熊猫从日本归国,日本民众曾多次自发组织团队前往熊猫基地看望。福田丽子也经常来看望,这让她的每一次四川之行都很开心,这次也是一样,“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想一直做下去,就这么一直陪着大熊猫。”福田丽子笑着说。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在软放归的路上继续探索

      11月2日,在栗子坪野化放归适应场近距离跟踪察看了大熊猫“倩倩”的情况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熊猫基地”)大熊猫野放团队的研究员刘家斌,回到了办公室。

      开展人工圈养大熊猫野放研究,是保护大熊猫、实现大熊猫最终能放归野外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大熊猫的野放方式,目前主要分为硬放归和软放归。

      据熊猫基地主任张志和介绍,野生动物放归,最终目标是建立能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如果以不少于500只个体作为可持续生存野生种群的标准,那么,仅约11%的物种放归项目达到了这一目标。

      基于熊猫基地的大熊猫经过多代圈养的特点,同时结合国内外开展的大量有关大熊猫近源种,如美洲黑熊、棕熊等,在野外放归中所提供的知识和经验,熊猫基地对采用人工辅助野化训练的软放归方式非常认可,也由此开始了多年的探索。

      动物在复杂的野外环境里要采取一定的生存策略,因此,通常情况下,放归野外的圈养动物成功率很低。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放归和其他异地保护指南》,软放归较硬放归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基于这种情况,在栗子坪,刘家斌对软放归的“倩倩”已经跟踪了多年。

      “主要是跟踪采集血液和粪便,监控它的身体情况。”刘家斌介绍说,所谓人工辅助软放归,就是在野化的过程中逐步减少人工的痕迹。在“倩倩”的生活环境中,野外标准要占去很大一部分,但是也会提供一小部分人工辅助,比如竹子和水源,而随着“倩倩”的逐步适应,这样的人工辅助会越来越少,直至它完全适应野生环境。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怎么保证人的影响正面存在且逐步降低,仍是一个漫长探索的过程。因为放归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建立能自我维持的野生种群,然而,在评价是否达成这一目标上却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也并无成功的经验可供直接利用。

      为了保证“倩倩”的野化,从它出生开始,和它接触的人就非常有限,刘家斌是其中之一。“熊猫对伙伴很敏感。”刘家斌说,与人类的接触尽可能少,这是为了保证它日后顺利融入纯野外环境,不需要人类的帮助。

      熊猫基地于2008年在都江堰建立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野放研究中心,并于2014年开展了相关的圈养大熊猫野化训练研究工作。“倩倩”作为第一批野化放归个体,在训练场地上分别经历了熊猫基地、熊猫谷、栗子坪野化放归适应场和野外环境等4个环境的训练。其中,每一阶段都是在经过科学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倩倩’属于第一批次,在熊猫谷还有第二批次。”刘家斌说,目前两个批次的野放探索均进行得比较顺利,为后续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理论数据和操作方法。

      “时下,我国大熊猫野化放归研究属于科学探索的实验阶段,需要通过逐步过渡培训、放归试验、科研数据采集和野外生存环境监测等诸多阶段的工作和步骤后才得以实现真正的野外放归。”张志和表示,今后,熊猫基地还将制定更为系统、严格、科学的计划,进一步推进野化放归研究,以便早日实现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0462579.jpg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