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泸州打造内陆自由贸易港-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泸州打造内陆自由贸易港

  • 2018年11月06日 09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四川第一大港——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杨涛 摄

     

      个体户展示刚刚申请到的电子营业执照。杨尚威 摄

      去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担负起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的历史重任。

      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以下简称“川南临港片区”)确定“依托长江、承东启西、协同开放、面向全球”的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快速突破,拟打造成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西部航运枢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和沿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成为内陆自由贸易港。

      奋力创新,驰而不息。一年半以来,川南临港片区交出漂亮答卷——推出175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21项制度为全国首创,累计在全省推广10项。

      当前,高效、快速已成为川南临港片区的关键词:在全国率先开创“小时清单制”,行政审批进入“倒计时”;创新“江上申报、抵港验放”作业模式,节省通关时间1天以上;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平均压缩办税时间1个月以上……

      首创“小时清单制” 三张清单“限时”倒逼改革

      “巴适!”泸州市谕晨珊娱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最近在川南临港片区办理企业开设手续,只交了14种申报材料,前后花了6个小时,“要是在以前,材料要24种,跑十多个部门,至少得5天。”

      “1小时办结?”11月5日,正在窗口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的李祖彬有些不敢相信,他感叹道,以前办理企业设立登记需要3-5天,现在只需要1小时。

      改变源自一项创新——“小时清单制”。

      在去年10月推行“一小时办结制”基础上,川南临港片区再次推出改革升级版——“小时清单制”,即把企业开办中需办理的多项事项分类别、分层级以清单方式明确列明,实行清单式管理,形成《企业开办1小时办结事项清单》(14项)、《企业开办3小时办结事项清单》(9项)、《企业开办6小时办结事项清单》(11项)。

      川南临港片区行政审批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办事企业或个人只需参照分别限时1小时、3小时、6小时的“三张清单”,找到对应事项办理即可。同时,综合服务大厅也会显示相应“倒计时”闹钟,倒逼工作人员提升办事效率。

      “小时清单制”实行后,可提速的审批事项增加,比如,过去“一小时办结制”涉及26项,现在增加到86项,部分行政许可事项从10个工作日办结变为3小时办结。

      “小时清单制”于4月20日在川南临港片区试推行,很快便于7月在泸州全市推广,当前已有近千家企业受益。四川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来自基层的制度创新,将在全省推广。

      除“小时清单制”外,川南临港片区还实行“最多跑一次”“多规合一”等改革,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75项。

      创新“江上申报、抵港验放”作业模式 节省通关时间1天以上

      “没想到,船没抵港,就能提前审单、缴税!”说起在泸通关的经历,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去年5月7日,丰田一批汽车零部件在上海入境。5月31日上午,这批零部件换装境内船舶后,该负责人惊喜地发现,在泸州可以提前申报报关单。

      在货物运抵前,成都海关驻泸州办事处就已完成相关单证数据的处置。从货船到达泸州港,到办理转关核销手续,到海关对该批货物进行单证及实货放行,仅仅用时11分钟。这种“江上申报、抵港验放”作业模式,得到企业点赞。

      “其实,就是打了个提前量、时间差。”川南临港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在企业货物未抵港前,已完成审单、缴税、情况核实等,省去卸船到堆场再到查验平台的时间,将核实工作提前到运输途中完成,至少节省了1天通关时间。

      这一创新模式推广一年半以来,外贸货物在泸州港滞留时间大幅减少,节省了货物抵港后的整体通关时间。2017年底至今,泸州采用该模式处理3080票进口货物,货值约1.8亿元,货物抵港后提离时间缩短到了“分钟”。

      该模式要求口岸监管部门和港口、货代公司相互配合,实现各部门处置环节无缝衔接和并联作业,港口服务水平和作业效率得以提升。2017年底至今,已吸引川滇黔近60余家异地企业选择泸州港。

      下一步,川南临港片区将继续完善“智慧口岸”建设,打通口岸监管部门、港口、企业间的数据交互壁垒,优化港口作业单证流转,实现高效调度,并联作业;同时还将企业申报规范、行为规范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将诚信便利、失信严惩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国际知名机构毕马威表示,“江上申报、抵港验放”作业模式着力解决按现行操作模式下,货物必须抵达泸州港后方能申报,在泸州港码头滞留时间长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泸州水运口岸海关通关效率和货物在口岸的流转速度。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 压缩1个月办税时间

      以前,办理出口退税一般耗时3个月,企业资金压力大。“现在办退税,一周就能办好。”四川友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峰说,公司去年从深圳迁入川南临港片区,以生产手机为主。一年来,公司出口手机100多万台,出口金额1500万美元,出口退税金额约400万元人民币。

      自川南临港片区出口退税部分审核工作提前后,这类企业基本能当月申请、当月办结,最快一周退税,资金压力大大减少。

      按此前管理模式,凡办理出口退税,企业都要经历一个头痛的环节——“函调”,即企业提出退税申请后,若需核查上游供货企业,就要通过向供货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发函,回函时间通常为1个月。

      川南临港片区推出“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新模式后,将部分原来企业申报退税后才开始调查的部分工作前置,由税务机关提前调查企业出口和购货真实性,在企业申报后,便可快速处置,给企业省下至少1月的函调时间。

      变“事后”核查为“事前”服务、变“发函被动调查”为“主动核查”,这项创新推出后,出口企业退税时间分别从5、10、15个工作日统一降低到5个工作日,营商环境极大优化。

      效果立竿见影。2017年,153家制造业企业从沿海转入川南临港片区,今年以来,这一数据仍在攀升。

      推行前置服务的同时,川南临港片区与华为大数据中心合作,依托“数据云”技术开发“出口企业服务平台”,打通企业、政府、税务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通道,同时形成“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的管理闭环,筑牢出口退税管理的安全屏障。

      一年半以来,川南临港片区从突出内陆水港特色进行制度创新,聚焦海关、海事、检验检疫、金融、税务和政务服务六大领域,累计形成创新成果175项,其中21项制度被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为全国首创,累计在全省推广10项、在全市推广51项,其中“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江上申报、抵港验放”等两项创新经验已在国家部委征求意见,有望在全国推广。《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涉及泸州的试验任务141项,截至目前川南临港片区已推进实施139项。

      未来,川南临港片区将实施“政务服务示范行动”,引领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高质量推进落实试验任务,推进“启运港退税+无水港”、工商登记确认制、关税保证保险、“税务+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专项,探索建立以标准和诚信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加快建立符合内陆临港特色的制度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加速释放改革创新活力。

      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三年试验目标

      ●全面完成《总体方案》中片区承担的141项改革试验任务;

      ●累计新增注册企业1万家以上;

      ●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500亿元;

      ●泸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70万标箱;

      ●形成创新成果300项以上。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泸州打造内陆自由贸易港

  • 2018年11月06日 09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四川第一大港——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杨涛 摄

     

      个体户展示刚刚申请到的电子营业执照。杨尚威 摄

      去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担负起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实现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的历史重任。

      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以下简称“川南临港片区”)确定“依托长江、承东启西、协同开放、面向全球”的战略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快速突破,拟打造成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西部航运枢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和沿江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建设成为内陆自由贸易港。

      奋力创新,驰而不息。一年半以来,川南临港片区交出漂亮答卷——推出175项改革创新举措,其中21项制度为全国首创,累计在全省推广10项。

      当前,高效、快速已成为川南临港片区的关键词:在全国率先开创“小时清单制”,行政审批进入“倒计时”;创新“江上申报、抵港验放”作业模式,节省通关时间1天以上;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平均压缩办税时间1个月以上……

      首创“小时清单制” 三张清单“限时”倒逼改革

      “巴适!”泸州市谕晨珊娱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最近在川南临港片区办理企业开设手续,只交了14种申报材料,前后花了6个小时,“要是在以前,材料要24种,跑十多个部门,至少得5天。”

      “1小时办结?”11月5日,正在窗口办理企业设立登记的李祖彬有些不敢相信,他感叹道,以前办理企业设立登记需要3-5天,现在只需要1小时。

      改变源自一项创新——“小时清单制”。

      在去年10月推行“一小时办结制”基础上,川南临港片区再次推出改革升级版——“小时清单制”,即把企业开办中需办理的多项事项分类别、分层级以清单方式明确列明,实行清单式管理,形成《企业开办1小时办结事项清单》(14项)、《企业开办3小时办结事项清单》(9项)、《企业开办6小时办结事项清单》(11项)。

      川南临港片区行政审批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办事企业或个人只需参照分别限时1小时、3小时、6小时的“三张清单”,找到对应事项办理即可。同时,综合服务大厅也会显示相应“倒计时”闹钟,倒逼工作人员提升办事效率。

      “小时清单制”实行后,可提速的审批事项增加,比如,过去“一小时办结制”涉及26项,现在增加到86项,部分行政许可事项从10个工作日办结变为3小时办结。

      “小时清单制”于4月20日在川南临港片区试推行,很快便于7月在泸州全市推广,当前已有近千家企业受益。四川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来自基层的制度创新,将在全省推广。

      除“小时清单制”外,川南临港片区还实行“最多跑一次”“多规合一”等改革,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75项。

      创新“江上申报、抵港验放”作业模式 节省通关时间1天以上

      “没想到,船没抵港,就能提前审单、缴税!”说起在泸通关的经历,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去年5月7日,丰田一批汽车零部件在上海入境。5月31日上午,这批零部件换装境内船舶后,该负责人惊喜地发现,在泸州可以提前申报报关单。

      在货物运抵前,成都海关驻泸州办事处就已完成相关单证数据的处置。从货船到达泸州港,到办理转关核销手续,到海关对该批货物进行单证及实货放行,仅仅用时11分钟。这种“江上申报、抵港验放”作业模式,得到企业点赞。

      “其实,就是打了个提前量、时间差。”川南临港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在企业货物未抵港前,已完成审单、缴税、情况核实等,省去卸船到堆场再到查验平台的时间,将核实工作提前到运输途中完成,至少节省了1天通关时间。

      这一创新模式推广一年半以来,外贸货物在泸州港滞留时间大幅减少,节省了货物抵港后的整体通关时间。2017年底至今,泸州采用该模式处理3080票进口货物,货值约1.8亿元,货物抵港后提离时间缩短到了“分钟”。

      该模式要求口岸监管部门和港口、货代公司相互配合,实现各部门处置环节无缝衔接和并联作业,港口服务水平和作业效率得以提升。2017年底至今,已吸引川滇黔近60余家异地企业选择泸州港。

      下一步,川南临港片区将继续完善“智慧口岸”建设,打通口岸监管部门、港口、企业间的数据交互壁垒,优化港口作业单证流转,实现高效调度,并联作业;同时还将企业申报规范、行为规范纳入信用管理体系,将诚信便利、失信严惩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国际知名机构毕马威表示,“江上申报、抵港验放”作业模式着力解决按现行操作模式下,货物必须抵达泸州港后方能申报,在泸州港码头滞留时间长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泸州水运口岸海关通关效率和货物在口岸的流转速度。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 压缩1个月办税时间

      以前,办理出口退税一般耗时3个月,企业资金压力大。“现在办退税,一周就能办好。”四川友信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峰说,公司去年从深圳迁入川南临港片区,以生产手机为主。一年来,公司出口手机100多万台,出口金额1500万美元,出口退税金额约400万元人民币。

      自川南临港片区出口退税部分审核工作提前后,这类企业基本能当月申请、当月办结,最快一周退税,资金压力大大减少。

      按此前管理模式,凡办理出口退税,企业都要经历一个头痛的环节——“函调”,即企业提出退税申请后,若需核查上游供货企业,就要通过向供货企业主管税务机关发函,回函时间通常为1个月。

      川南临港片区推出“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新模式后,将部分原来企业申报退税后才开始调查的部分工作前置,由税务机关提前调查企业出口和购货真实性,在企业申报后,便可快速处置,给企业省下至少1月的函调时间。

      变“事后”核查为“事前”服务、变“发函被动调查”为“主动核查”,这项创新推出后,出口企业退税时间分别从5、10、15个工作日统一降低到5个工作日,营商环境极大优化。

      效果立竿见影。2017年,153家制造业企业从沿海转入川南临港片区,今年以来,这一数据仍在攀升。

      推行前置服务的同时,川南临港片区与华为大数据中心合作,依托“数据云”技术开发“出口企业服务平台”,打通企业、政府、税务之间的信息数据交换通道,同时形成“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的管理闭环,筑牢出口退税管理的安全屏障。

      一年半以来,川南临港片区从突出内陆水港特色进行制度创新,聚焦海关、海事、检验检疫、金融、税务和政务服务六大领域,累计形成创新成果175项,其中21项制度被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为全国首创,累计在全省推广10项、在全市推广51项,其中“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江上申报、抵港验放”等两项创新经验已在国家部委征求意见,有望在全国推广。《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涉及泸州的试验任务141项,截至目前川南临港片区已推进实施139项。

      未来,川南临港片区将实施“政务服务示范行动”,引领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高质量推进落实试验任务,推进“启运港退税+无水港”、工商登记确认制、关税保证保险、“税务+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专项,探索建立以标准和诚信为核心的信用体系,加快建立符合内陆临港特色的制度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加速释放改革创新活力。

      四川自贸区川南临港片区三年试验目标

      ●全面完成《总体方案》中片区承担的141项改革试验任务;

      ●累计新增注册企业1万家以上;

      ●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达500亿元;

      ●泸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70万标箱;

      ●形成创新成果300项以上。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