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强省 以质为魂-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强省 以质为魂

  • 2017年07月25日 09时1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电线电缆生产车间

     

      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工程师正在检修机电设备

     

      全省质量发展大会上获奖的企业代表

      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质量是根是魂。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今年以来,全省把质量建设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质量创新为动力、质量惠民为取向,全域推进质量提升工作,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不断加快建设质量强省步伐,努力让发展质量水平“优”起来。

      A 提质量

      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基筑石

      正面激励 反面倒逼 用质量对标提升产品竞争力

      继去年底我省首次发布对标公告,向社会公布复混肥料、家具、家电和儿童消费品四大类14种产品的先进指标体系后,省质监局日前又传来好消息:电线、LED灯、机顶盒、木质地板等7个对标重点产品,即将迎来新的成果——目前,已完成了7个产品的先进指标体系编制、论证工作,正在公示阶段。

      这项旨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起步于2016年初的质量对标工作,在今年得到了强有力的推进。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要求,省质监局及时对接相关部门,明确今年行动目标任务,并编制《质量对标提升行动2017年实施方案》,指导今年工作有序开展。为加快形成质量对标闭环运行模式,着力完善运行机制,配套经费保障,省质监局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科学性、适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质量对标提升达标产品认定管理办法(暂行)》,并于5月正式实行。

      随着对标行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产品标准,通过比对先进标准,加快标准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相关部门也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法路径,即由相关部门公布比对产品、比对项目、先进指标体系,引导企业参与对标行动,对达到先进指标的企业经确认后,给予经费奖励和相应支持,以正面激励、反面倒逼的手段,推进质量对标行动顺利开展。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深入泸州、绵阳等地区,指导各地围绕省上工作部署,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开展瓦楞纸箱、LED灯等领域质量对标提升行动。还特别深入长虹、彩虹、明珠、金象赛瑞等企业,引导企业开展质量对标,看齐先进,按照先进指标体系要求开展技术改进、标准升级,积极参与达标产品认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目前,长虹、金象赛瑞两家企业已递交了达标产品认定申请表,相关认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省质监局标准化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下半年还将组织编制3种重点产品先进指标体系,协同经信、农业、检验检疫等部门推进对标行动,对产品质量提升率先达标企业实施奖励。

      品质之魂存于匠心

      让“工匠精神”闪耀天府大地

      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逐步消除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产品“质量高差”,质量对标,是我省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另一项备受关注的措施,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飞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飞机的动力来源,体型巨大且构造十分复杂。将价值近1亿元人民币、重达3吨的飞机发动机安全、精确地进行换装,对全世界任何一个飞机检修团队来说都是一项重大考验。发动机下部工作空间极为有限,维修工只能在仅能侧身站立的狭小空间中将几十处连接精密的部分进行拆装更换,且要做到毫厘无差,难度可想而知。

      宋加汉,川航一个年轻、充满干劲的湖北小伙儿。12年里他专注着同一件事:飞机检修。

      胸有真技不怕难,这是老师傅曾留下的口训,这句简单质朴的话在宋加汉看来却是“匠人真理”,提醒着他不能只安于眼前的成就,必须不停地创新、突破。如今,还未及不惑之年的宋加汉已经参与、组织完成定检工作1215架次,完成飞机发动机更换237次,其他大型部件更换500余架次,每年为公司节省经济成本高达上亿元人民币。

      品质之魂,存于匠心。用更宽广的眼光看,“工匠精神”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影响着一个地区、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环顾现实,一个生机勃勃的企业,往往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一个创新创造活力涌流的地方,往往是崇尚“工匠精神”的地方。我省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天府工匠培育行动,强调“发扬工匠精神”,加强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今年,我们将推动1000家企业采用首席质量官制度,力争培育天府工匠10名,让‘工匠精神’闪耀天府大地。”省质量强省办相关负责人透露。

      制定《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地方标准通过专家评审;制修订先进制造业等地方标准150项、团体标准10项,监督抽查自我声明公开标准150项;开展省政府环保督察、节能减排考核,推进3个省级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示范试点,批准筹建产业计量中心2个……质量提升工作从各个方位突破并陆续迎来好消息。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质量基础提升行动,力争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50个,申报筹建全国标委会2个。推进质量诚信建设行动,委托第三方在全省15个市州试点推进制造业、服务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发布《企业质量信用报告》,完善质量失信惩戒机制。”省质量强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B保安全

      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安逸

      质量为民

      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发生后,省质监局迅速开展了全省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第一时间对全省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获证情况、生产许可证持续保持情况、原材料采购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和出厂检验情况等进行排查摸底,同时,监督抽查了496家企业600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企业37家38批次产品。其中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企业266家274批次产品,合格243家生产企业251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发现率8.4%。

      在各市州全面排查和国家质检总局专项督查的基础上,质监部门采取“双随机”、暗访、现场督查的形式,从重庆市邀请电线电缆生产许可高级审查员与省内电线电缆审查专家一道,对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相对集中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52家生产企业进行现场督导,跟踪前期督导的部分问题企业的整改情况、查处不整改仍违法生产的企业,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如何“让人民群众日子美、心气顺、生活越来越安逸”?群众安逸生活必须以质量为支撑,而安全,是质量的基本要求。

      今年以来,我省质监部门扎实推进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省级监督抽查产品批次合格率95%,开展汽柴油风险监测180批次,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农村乡镇风险信息采集试点乡镇11个、采集点11个,在“质检利剑”质量安全保障行动中,检查生产企业540多家,查处案件77件,整治农资重点区域2个,联合部门约谈钢铁生产企业13家,签订依法监管、守法经营承诺书44份。受理“12365”投诉举报咨询1796起,增设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科和省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督促企业召回缺陷产品29台。环保部门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共排查企业4900家、工业园区200余个。交通部门加大交通产品抽检力度,并对抽检程序、样品封存、试验检测等工作进行了细化。水利部门还加大了对企业重大质量违法行为和质量安全问题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对违法分包、挂靠、提供虚假材料、履职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纳入诚信“黑名单”,并在网站上进行公示。

      细化监管

      解决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

      6月22日,省质监局印发《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发布特种设备八大类九个子项的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及隐患排查清单,旨在解决包括电梯、大型游乐设施、气瓶充装等特种设备在内的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负责《指南》编制的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为科学评估特种设备风险,编制过程中,省质监局组织多名专家,对近万个已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开展分级分类分析、比对,拆分特种设备行业已发生的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结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风险及管理特点,吸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近年来实施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拟定了特种设备设施风险清单、作业活动风险清单及影响设施设备安全或造成事故的外围因素隐患清单,并通过在成都、德阳等地开展试点,验证了《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以往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分散于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不便贯彻执行。”已试点1个多月的华西医院电梯管理负责人李发德认为,《指南》内容设计合理,辨识简单,易于操作,企业对照辨识管控风险和排查隐患指导作用明显。

      今年上半年,我省强力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行动,省质监局牵头组织安全大督查、现场大考核、交叉检查全覆盖,检查使用单位5347家,排查隐患2187处,约谈12家。“下一步,将抓好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公共领域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完成15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和联动处置,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乡镇)试点。”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C促发展

      部署重大决策实现更有质量的提升

      工作考核

      “指挥棒”发挥明显效果

      市州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在我省已经开展了3年。“不同于往年,今年的考核,优化完善了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增加了可量化的质量目标比重,确保了质量目标考核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同时,制定了评分手册,统一了资料审查和考核的标准,采取‘同质同标同线’开展资料审查,即各市州涉及的同一考核要点和内容由同一专家组进行评审打分。”省质量强省办相关负责人透露,增加现场实地核查权重是今年比较大的变化,由过去符合性、有效性核查变为实质性、业务性评分,现场核查占总考核成绩50%,实地核查由质量强省相关成员单位牵头,采取听查看问等方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掌握市州质量工作实际情况,确保考核随机性和可比对性。另外,省质量强省办还开发了市州质量工作考核资料报送软件系统,实现了考核资料报送信息化、在线实时录入考核评分等功能,确保考核工作可监督、可验证、可追溯。

      “21个市州出台质量强市州的实施意见,成立了质量强市州领导小组,每年以政府名义印发质量强市州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大质量工作机制;绝大多数市州把质量工作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放管服’相结合,纳入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制定了专项规划。各地弘扬‘工匠精神’,倡导质量发展理念,巩固和深化大质量工作格局。考核‘指挥棒’的效果已经显现。”省质量强省办负责人说。

      考核中也发现,区域质量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偏远山区质量发展相对薄弱;有的区域过去靠资源和传统产业发展,调结构、转型升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相当繁重。省质量强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质量工作考核结果与市州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挥质量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地质量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

      品牌创建

      大品牌带动大发展

      4月11日,是一个值得四川质监人铭记的日子。

      当天,我省高规格举行了四川省质量发展大会,并与国家质检总局签订了新一轮的《合作备忘录》。

      在这次大会上,颁发了备受关注的第四届四川质量奖。包括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5家单位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特级技师杨尹渝等5人获得第四届四川质量奖。“获得四川质量奖,对我们企业来讲,既是荣誉也是鞭策和勉励。”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郝晓峰说,通过争创质量奖,公司有机会再次梳理总结企业的管理模式,更有效率地前行。

      品牌,体现了产品竞争力和美誉度,也是区域的形象名片。

      今年以来,我省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和力量,分类推进、整合打造,加快培育本土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大品牌支撑大质量、带动大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被纳入省委1号文件,指导4市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县、区、镇)创建,2个通过验收;

      被批准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个,20家单位(组织)和6名个人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受理公示,1564个“四川造”产品被授予第十二届四川名牌,10家企业和个人获第四届四川质量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受理公示23个,中-欧和中-泰地标保护国际互认互保5个,创建国家地标示范区1个、省级5个,推进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试点47个,创建国家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1个……

      各地各部门坚持品牌价值为导向,把质量品牌打造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培育创建工作——

      成都市实施创新驱动,不断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和质量改进攻关,提升了“成都造”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绵阳市结合区位及产业优势,实施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领航计划”、工业质量品牌建设计划、质量技术基础建设服务示范行动计划,打造质量标杆,提升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绵阳造”市场竞争力。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酒城工匠”评选。阿坝州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品牌。甘孜州立足独特文化培育区域质量品牌……

      完善政府牵头统筹、职能部门协调推进的全区域、全行业、全覆盖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在重点产品中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在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中实行“全覆盖”监管,在商务、旅游等服务中实施“质量监管”,在环境保护中强化在线监测,解决事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质量问题……一大波正在推进的开拓创新举措,成为我省加快建设质量强省、实现“两个跨越”的动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强省 以质为魂

  • 2017年07月25日 09时1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电线电缆生产车间

     

      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工程师正在检修机电设备

     

      全省质量发展大会上获奖的企业代表

      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质量是根是魂。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今年以来,全省把质量建设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质量创新为动力、质量惠民为取向,全域推进质量提升工作,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不断加快建设质量强省步伐,努力让发展质量水平“优”起来。

      A 提质量

      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基筑石

      正面激励 反面倒逼 用质量对标提升产品竞争力

      继去年底我省首次发布对标公告,向社会公布复混肥料、家具、家电和儿童消费品四大类14种产品的先进指标体系后,省质监局日前又传来好消息:电线、LED灯、机顶盒、木质地板等7个对标重点产品,即将迎来新的成果——目前,已完成了7个产品的先进指标体系编制、论证工作,正在公示阶段。

      这项旨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起步于2016年初的质量对标工作,在今年得到了强有力的推进。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要求,省质监局及时对接相关部门,明确今年行动目标任务,并编制《质量对标提升行动2017年实施方案》,指导今年工作有序开展。为加快形成质量对标闭环运行模式,着力完善运行机制,配套经费保障,省质监局组织相关机构和专家编制了科学性、适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质量对标提升达标产品认定管理办法(暂行)》,并于5月正式实行。

      随着对标行动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产品标准,通过比对先进标准,加快标准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相关部门也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法路径,即由相关部门公布比对产品、比对项目、先进指标体系,引导企业参与对标行动,对达到先进指标的企业经确认后,给予经费奖励和相应支持,以正面激励、反面倒逼的手段,推进质量对标行动顺利开展。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深入泸州、绵阳等地区,指导各地围绕省上工作部署,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开展瓦楞纸箱、LED灯等领域质量对标提升行动。还特别深入长虹、彩虹、明珠、金象赛瑞等企业,引导企业开展质量对标,看齐先进,按照先进指标体系要求开展技术改进、标准升级,积极参与达标产品认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目前,长虹、金象赛瑞两家企业已递交了达标产品认定申请表,相关认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省质监局标准化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下半年还将组织编制3种重点产品先进指标体系,协同经信、农业、检验检疫等部门推进对标行动,对产品质量提升率先达标企业实施奖励。

      品质之魂存于匠心

      让“工匠精神”闪耀天府大地

      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逐步消除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产品“质量高差”,质量对标,是我省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之一。另一项备受关注的措施,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飞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飞机的动力来源,体型巨大且构造十分复杂。将价值近1亿元人民币、重达3吨的飞机发动机安全、精确地进行换装,对全世界任何一个飞机检修团队来说都是一项重大考验。发动机下部工作空间极为有限,维修工只能在仅能侧身站立的狭小空间中将几十处连接精密的部分进行拆装更换,且要做到毫厘无差,难度可想而知。

      宋加汉,川航一个年轻、充满干劲的湖北小伙儿。12年里他专注着同一件事:飞机检修。

      胸有真技不怕难,这是老师傅曾留下的口训,这句简单质朴的话在宋加汉看来却是“匠人真理”,提醒着他不能只安于眼前的成就,必须不停地创新、突破。如今,还未及不惑之年的宋加汉已经参与、组织完成定检工作1215架次,完成飞机发动机更换237次,其他大型部件更换500余架次,每年为公司节省经济成本高达上亿元人民币。

      品质之魂,存于匠心。用更宽广的眼光看,“工匠精神”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影响着一个地区、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环顾现实,一个生机勃勃的企业,往往是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一个创新创造活力涌流的地方,往往是崇尚“工匠精神”的地方。我省高度重视并强力推进天府工匠培育行动,强调“发扬工匠精神”,加强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今年,我们将推动1000家企业采用首席质量官制度,力争培育天府工匠10名,让‘工匠精神’闪耀天府大地。”省质量强省办相关负责人透露。

      制定《制造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地方标准通过专家评审;制修订先进制造业等地方标准150项、团体标准10项,监督抽查自我声明公开标准150项;开展省政府环保督察、节能减排考核,推进3个省级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示范试点,批准筹建产业计量中心2个……质量提升工作从各个方位突破并陆续迎来好消息。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质量基础提升行动,力争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行业标准50个,申报筹建全国标委会2个。推进质量诚信建设行动,委托第三方在全省15个市州试点推进制造业、服务业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发布《企业质量信用报告》,完善质量失信惩戒机制。”省质量强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B保安全

      让人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安逸

      质量为民

      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发生后,省质监局迅速开展了全省电线电缆生产企业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第一时间对全省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获证情况、生产许可证持续保持情况、原材料采购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和出厂检验情况等进行排查摸底,同时,监督抽查了496家企业600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企业37家38批次产品。其中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企业266家274批次产品,合格243家生产企业251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发现率8.4%。

      在各市州全面排查和国家质检总局专项督查的基础上,质监部门采取“双随机”、暗访、现场督查的形式,从重庆市邀请电线电缆生产许可高级审查员与省内电线电缆审查专家一道,对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相对集中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52家生产企业进行现场督导,跟踪前期督导的部分问题企业的整改情况、查处不整改仍违法生产的企业,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如何“让人民群众日子美、心气顺、生活越来越安逸”?群众安逸生活必须以质量为支撑,而安全,是质量的基本要求。

      今年以来,我省质监部门扎实推进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行动,省级监督抽查产品批次合格率95%,开展汽柴油风险监测180批次,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农村乡镇风险信息采集试点乡镇11个、采集点11个,在“质检利剑”质量安全保障行动中,检查生产企业540多家,查处案件77件,整治农资重点区域2个,联合部门约谈钢铁生产企业13家,签订依法监管、守法经营承诺书44份。受理“12365”投诉举报咨询1796起,增设省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科和省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督促企业召回缺陷产品29台。环保部门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共排查企业4900家、工业园区200余个。交通部门加大交通产品抽检力度,并对抽检程序、样品封存、试验检测等工作进行了细化。水利部门还加大了对企业重大质量违法行为和质量安全问题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力度,对违法分包、挂靠、提供虚假材料、履职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纳入诚信“黑名单”,并在网站上进行公示。

      细化监管

      解决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

      6月22日,省质监局印发《四川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发布特种设备八大类九个子项的安全风险辨识清单及隐患排查清单,旨在解决包括电梯、大型游乐设施、气瓶充装等特种设备在内的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

      负责《指南》编制的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协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为科学评估特种设备风险,编制过程中,省质监局组织多名专家,对近万个已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开展分级分类分析、比对,拆分特种设备行业已发生的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结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风险及管理特点,吸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近年来实施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拟定了特种设备设施风险清单、作业活动风险清单及影响设施设备安全或造成事故的外围因素隐患清单,并通过在成都、德阳等地开展试点,验证了《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以往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分散于相关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不便贯彻执行。”已试点1个多月的华西医院电梯管理负责人李发德认为,《指南》内容设计合理,辨识简单,易于操作,企业对照辨识管控风险和排查隐患指导作用明显。

      今年上半年,我省强力推进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行动,省质监局牵头组织安全大督查、现场大考核、交叉检查全覆盖,检查使用单位5347家,排查隐患2187处,约谈12家。“下一步,将抓好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公共领域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完成15年以上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的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和联动处置,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乡镇)试点。”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说。

      C促发展

      部署重大决策实现更有质量的提升

      工作考核

      “指挥棒”发挥明显效果

      市州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在我省已经开展了3年。“不同于往年,今年的考核,优化完善了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增加了可量化的质量目标比重,确保了质量目标考核的准确性和严肃性。同时,制定了评分手册,统一了资料审查和考核的标准,采取‘同质同标同线’开展资料审查,即各市州涉及的同一考核要点和内容由同一专家组进行评审打分。”省质量强省办相关负责人透露,增加现场实地核查权重是今年比较大的变化,由过去符合性、有效性核查变为实质性、业务性评分,现场核查占总考核成绩50%,实地核查由质量强省相关成员单位牵头,采取听查看问等方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掌握市州质量工作实际情况,确保考核随机性和可比对性。另外,省质量强省办还开发了市州质量工作考核资料报送软件系统,实现了考核资料报送信息化、在线实时录入考核评分等功能,确保考核工作可监督、可验证、可追溯。

      “21个市州出台质量强市州的实施意见,成立了质量强市州领导小组,每年以政府名义印发质量强市州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等大质量工作机制;绝大多数市州把质量工作与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放管服’相结合,纳入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制定了专项规划。各地弘扬‘工匠精神’,倡导质量发展理念,巩固和深化大质量工作格局。考核‘指挥棒’的效果已经显现。”省质量强省办负责人说。

      考核中也发现,区域质量发展不平衡,民族地区、偏远山区质量发展相对薄弱;有的区域过去靠资源和传统产业发展,调结构、转型升级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三去一降一补”任务相当繁重。省质量强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质量工作考核结果与市州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挥质量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地质量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

      品牌创建

      大品牌带动大发展

      4月11日,是一个值得四川质监人铭记的日子。

      当天,我省高规格举行了四川省质量发展大会,并与国家质检总局签订了新一轮的《合作备忘录》。

      在这次大会上,颁发了备受关注的第四届四川质量奖。包括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5家单位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特级技师杨尹渝等5人获得第四届四川质量奖。“获得四川质量奖,对我们企业来讲,既是荣誉也是鞭策和勉励。”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郝晓峰说,通过争创质量奖,公司有机会再次梳理总结企业的管理模式,更有效率地前行。

      品牌,体现了产品竞争力和美誉度,也是区域的形象名片。

      今年以来,我省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和力量,分类推进、整合打造,加快培育本土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大品牌支撑大质量、带动大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被纳入省委1号文件,指导4市开展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县、区、镇)创建,2个通过验收;

      被批准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个,20家单位(组织)和6名个人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受理公示,1564个“四川造”产品被授予第十二届四川名牌,10家企业和个人获第四届四川质量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受理公示23个,中-欧和中-泰地标保护国际互认互保5个,创建国家地标示范区1个、省级5个,推进国家标准化示范项目试点47个,创建国家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1个……

      各地各部门坚持品牌价值为导向,把质量品牌打造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培育创建工作——

      成都市实施创新驱动,不断推进机制体制创新和质量改进攻关,提升了“成都造”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绵阳市结合区位及产业优势,实施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领航计划”、工业质量品牌建设计划、质量技术基础建设服务示范行动计划,打造质量标杆,提升了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绵阳造”市场竞争力。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酒城工匠”评选。阿坝州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绿色品牌。甘孜州立足独特文化培育区域质量品牌……

      完善政府牵头统筹、职能部门协调推进的全区域、全行业、全覆盖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在重点产品中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在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中实行“全覆盖”监管,在商务、旅游等服务中实施“质量监管”,在环境保护中强化在线监测,解决事关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质量问题……一大波正在推进的开拓创新举措,成为我省加快建设质量强省、实现“两个跨越”的动力。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0428833.jpg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