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产业融合促“绿色银行”产出最大化

  • 2017年07月11日 09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我省谋划借助森林、阳光和自然景观,培育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预计全年,我省将对120个已建森林公园、40个湿地公园实施提升工程。图为道孚县四川鲜水河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记者 衡昌辉 摄

      重点

      今年上半年,四川继续推动落实生态扶贫各项措施

      7月8日清晨5点半,东边泛起鱼肚白,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乡柏香村的贫困户张华平就背着水壶、提着护林刀出门了。今年5月1日,张华平正式成为村里的生态护林员。而他能吃上“生态饭”,得益于四川生态护林员岗位的持续增加。

      生态扶贫的举措,生态护林员扩招只是其中之一。今年四川林业扶贫思路仍然是推动实施生态固本行动、实施产业富民行动、增加农户劳务收入、实施集体林权改革、推动科技智慧扶贫和抓好林区设施强基六大行动。同时明确四大核心: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技术和政策配套是重要保障、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是重要抓手、生态补贴是重要补充。

      今年上半年,四川生态扶贫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如何?

      推进产业扶贫

      传统种养业和新业态融合最大限度兑现“绿色银行”

      7月,广元市利州区迎来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段,但广元天湟山核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少勇,却坚持每天到核桃种植基地走上几圈。他要看的,不只是核桃长势,还有冬瓜、南瓜等林下蔬菜。

      今年,通过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王少勇的企业新增了5000亩核桃种植基地,涉及贫困人口1000多人。但核桃苗刚种下,距离挂果还有4年左右。当务之急,是想着法地利用林下空间实现“以短养长”。目前,各类蔬菜均已进入上市时间,“每亩产值可突破2000元。”

      王少勇的自信,除市场走势外,还来自于省级政策——他的种植基地已经纳入全省木本油料重点县、现代林业产业重点县的园区范畴。按照规定,凡纳入园区的,皆已接近或达到绿色食品检验标准。

      产业扶贫,是生态扶贫的重中之重。省林业厅产业处处长刘屈原介绍,对于林业而言,产业扶贫的着力点在于传统的林下种养和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两个层面。

      上半年,我省已启动25个木本油料重点县、新一轮40个现代林业产业重点县建设。截至6月底,全省88个贫困县新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66.7万亩。

      林业产业不只局限于种养业,四川谋划借助森林、阳光和自然景观,培育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预计全年,我省将对120个已建森林公园、40个湿地公园实施提升工程。同时,年内创建森林康养人家2000户以上。目前,四川已启动首批森林康养示范县建设。

      “在实施过程中,传统的种养业和新业态将是融合的。”刘屈原认为,通过林下种养、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等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林业的一三产业融合,最大限度兑现“绿色银行”。

      为确保林业产业扶贫有效展开,我省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技术支持和政策服务。仅在技术支撑领域,依托各级林业部门和科研院所,我省全年可培训土专家2000人、林农30万人次。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六成项目资金投向贫困县重点生态项目已全部启动

      进入7月,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黑河村村支书纳科就开始走乡串户。为期3个月的春季治沙项目已经结束,他要核对村民们投工投劳情况,然后发放工资。根据估算,今年春季,通过参与沙化土地治理,黑河村人均劳务收入超过3200元。

      “重点生态项目建设是生态扶贫最重要的抓手,因为通过建设,才会有生态资源,才能搞种养、发展旅游。”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今年上半年,我省已累计向贫困县投入生态建设与保护资金30.3亿元,占全省的60.1%。这些资金的主要用途是修复退化草原和湿地,以及沙化土地。

      截至6月底,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工程、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县、新一轮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均已全部启动。

      在退耕还林方面,根据省林业厅规划,今年全省60%以上的中央和省级林业财政资金,以及80%以上的退耕还林任务投向88个贫困县。除增加项目区劳务收入外,全省森林覆盖率将再增0.8个百分点。

      为确保生态建设项目与扶贫相结合,我省已经初步建立起各地生态建设需求清单。“在任务下达时,向贫困村倾斜。”前述负责人透露,目前,我省已经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到月、到项目。同时,按季量化工作进度,逐一将各项责任明确到单位和个人。而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全部纳入各地年度目标考核,不达标者将被“一票否决”。

      提高生态补贴

      生态护林员扩编5000名将发放生态补偿超37亿元

      “以前这里是我家的牧场,地皮都露出来了。”指着眼前的湿地,甘孜州理塘县下木拉乡牧民多吉梅朵思绪万千。2015年,当地启动退牧还湿工程,多吉梅朵家的10亩牧场纳入其中,连续3年,她都拿到每亩每年29元的补偿金。

      据理塘县统计,启动湿地补偿试点3年来,在湿地管护和湿地生态补偿中,项目区贫困户户均增收达1100元。

      实际上,在产业扶贫和重点生态项目建设之外,我省另一项林业生态扶贫措施,是生态补贴。按照生态补贴的使用路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设置公益岗位,主要资金为生态转移支付等。今年上半年,我省已落实生态护林员岗位3.1万个,比去年增加5000个。其中,2.56万个岗位已分解至88个贫困县。而生态护林员的主要选聘对象,仍然是贫困户。

      第二类为直接将补贴发放至贫困户手中。省林业厅天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年底前,我省拟将37.18亿元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退耕还林资金全部兑现到权益人,转化为农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初步预计,受益户户均收入可达1500元以上。

      “发放补贴的本意,就是为补偿生态资源富集区农户在保护生态方面做出的牺牲。”前述天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正在争取提高国有林的管护补贴,以及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种苗费补助,提高农户的收入。此外,我省正在研究将符合条件且农户自愿申请调整的森林划入公益林。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三产业融合促“绿色银行”产出最大化

  • 2017年07月11日 09时14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我省谋划借助森林、阳光和自然景观,培育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预计全年,我省将对120个已建森林公园、40个湿地公园实施提升工程。图为道孚县四川鲜水河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记者 衡昌辉 摄

      重点

      今年上半年,四川继续推动落实生态扶贫各项措施

      7月8日清晨5点半,东边泛起鱼肚白,马边彝族自治县劳动乡柏香村的贫困户张华平就背着水壶、提着护林刀出门了。今年5月1日,张华平正式成为村里的生态护林员。而他能吃上“生态饭”,得益于四川生态护林员岗位的持续增加。

      生态扶贫的举措,生态护林员扩招只是其中之一。今年四川林业扶贫思路仍然是推动实施生态固本行动、实施产业富民行动、增加农户劳务收入、实施集体林权改革、推动科技智慧扶贫和抓好林区设施强基六大行动。同时明确四大核心: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技术和政策配套是重要保障、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是重要抓手、生态补贴是重要补充。

      今年上半年,四川生态扶贫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如何?

      推进产业扶贫

      传统种养业和新业态融合最大限度兑现“绿色银行”

      7月,广元市利州区迎来一年当中最热的时段,但广元天湟山核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少勇,却坚持每天到核桃种植基地走上几圈。他要看的,不只是核桃长势,还有冬瓜、南瓜等林下蔬菜。

      今年,通过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王少勇的企业新增了5000亩核桃种植基地,涉及贫困人口1000多人。但核桃苗刚种下,距离挂果还有4年左右。当务之急,是想着法地利用林下空间实现“以短养长”。目前,各类蔬菜均已进入上市时间,“每亩产值可突破2000元。”

      王少勇的自信,除市场走势外,还来自于省级政策——他的种植基地已经纳入全省木本油料重点县、现代林业产业重点县的园区范畴。按照规定,凡纳入园区的,皆已接近或达到绿色食品检验标准。

      产业扶贫,是生态扶贫的重中之重。省林业厅产业处处长刘屈原介绍,对于林业而言,产业扶贫的着力点在于传统的林下种养和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两个层面。

      上半年,我省已启动25个木本油料重点县、新一轮40个现代林业产业重点县建设。截至6月底,全省88个贫困县新培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66.7万亩。

      林业产业不只局限于种养业,四川谋划借助森林、阳光和自然景观,培育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预计全年,我省将对120个已建森林公园、40个湿地公园实施提升工程。同时,年内创建森林康养人家2000户以上。目前,四川已启动首批森林康养示范县建设。

      “在实施过程中,传统的种养业和新业态将是融合的。”刘屈原认为,通过林下种养、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等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林业的一三产业融合,最大限度兑现“绿色银行”。

      为确保林业产业扶贫有效展开,我省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技术支持和政策服务。仅在技术支撑领域,依托各级林业部门和科研院所,我省全年可培训土专家2000人、林农30万人次。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六成项目资金投向贫困县重点生态项目已全部启动

      进入7月,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黑河村村支书纳科就开始走乡串户。为期3个月的春季治沙项目已经结束,他要核对村民们投工投劳情况,然后发放工资。根据估算,今年春季,通过参与沙化土地治理,黑河村人均劳务收入超过3200元。

      “重点生态项目建设是生态扶贫最重要的抓手,因为通过建设,才会有生态资源,才能搞种养、发展旅游。”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仅今年上半年,我省已累计向贫困县投入生态建设与保护资金30.3亿元,占全省的60.1%。这些资金的主要用途是修复退化草原和湿地,以及沙化土地。

      截至6月底,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工程、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县、新一轮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均已全部启动。

      在退耕还林方面,根据省林业厅规划,今年全省60%以上的中央和省级林业财政资金,以及80%以上的退耕还林任务投向88个贫困县。除增加项目区劳务收入外,全省森林覆盖率将再增0.8个百分点。

      为确保生态建设项目与扶贫相结合,我省已经初步建立起各地生态建设需求清单。“在任务下达时,向贫困村倾斜。”前述负责人透露,目前,我省已经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到月、到项目。同时,按季量化工作进度,逐一将各项责任明确到单位和个人。而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全部纳入各地年度目标考核,不达标者将被“一票否决”。

      提高生态补贴

      生态护林员扩编5000名将发放生态补偿超37亿元

      “以前这里是我家的牧场,地皮都露出来了。”指着眼前的湿地,甘孜州理塘县下木拉乡牧民多吉梅朵思绪万千。2015年,当地启动退牧还湿工程,多吉梅朵家的10亩牧场纳入其中,连续3年,她都拿到每亩每年29元的补偿金。

      据理塘县统计,启动湿地补偿试点3年来,在湿地管护和湿地生态补偿中,项目区贫困户户均增收达1100元。

      实际上,在产业扶贫和重点生态项目建设之外,我省另一项林业生态扶贫措施,是生态补贴。按照生态补贴的使用路径不同,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为设置公益岗位,主要资金为生态转移支付等。今年上半年,我省已落实生态护林员岗位3.1万个,比去年增加5000个。其中,2.56万个岗位已分解至88个贫困县。而生态护林员的主要选聘对象,仍然是贫困户。

      第二类为直接将补贴发放至贫困户手中。省林业厅天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年底前,我省拟将37.18亿元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和退耕还林资金全部兑现到权益人,转化为农民群众的实际收入。初步预计,受益户户均收入可达1500元以上。

      “发放补贴的本意,就是为补偿生态资源富集区农户在保护生态方面做出的牺牲。”前述天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正在争取提高国有林的管护补贴,以及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种苗费补助,提高农户的收入。此外,我省正在研究将符合条件且农户自愿申请调整的森林划入公益林。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