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成都北中轴”德阳迎来巨大变革

  • 2017年12月25日 09时1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厂区

     

      如今,成都与德阳之间已形成由轨道、高速和快速通道组成的交通通道,串联起成都、德阳“双城生活”。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鸟瞰全景

      德阳,这个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的城市,面积5911平方公里,人口接近400万,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世界最大铸锻钢制造基地,发电设备产量位居全球第一,石油钻机出口量全国第一……这些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雄厚基础,都是德阳最耀眼的名片。

      然而,就像著名的德国鲁尔工业区一样,在科技高速发展、经济新常态和区域经济格局快速变化的今天,世界上大多数以工业闻名的城市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局面。如今的德阳,也正在迎来一场重要的变革。

      为贯彻落实德阳市委、市政府构建产城融合示范城的总目标,德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决定于2018年1月中下旬举办“2018德阳新区城市推介会”。该推介会旨在以成德同城为契机,塑造“成都北中轴·德阳新未来”的城市概念,吸引国内外优质开发商及各行业机构入驻经开区,强化释放区域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城市新定位 成德同城形成“一核两中心”

      2016年,成都市提出建设“成都大都市区”的发展定位,对成都大都市区的定义为“成都市域及周边紧密联系的城市共同构成的同城化地区”,其中就包括“百里城市中轴”北大门——德阳。这让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区核心地带、距离成都最近的德阳迎来了发展的大机遇。

      早在2013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德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和《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通过了规划、工业经济、政府采购、交通、教育、旅游、城市水源地保护、金融等8个合作事项。2017年,两市又签署《推动成德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将以推动发展规划、交通建设、通信设施、城市品质、产业布局和政策联动等“六个协同”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成德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德阳市委主要领导表示,实施成德同城化发展是省委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2015年以来,德阳市委把成德同城化发展作为全市“一号工程”加速推进,着眼把德阳打造成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北部新城,实施成德同城化发展“六个协同”路径,加快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发展格局。

      作为四川省重点规划在建百万人口城市,2016年德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2.5亿元,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3位。2017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1474.4亿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速居全省第3位。

      城市新名片 从“德阳制造”迈向“德阳智造”

      德阳以工业立市兴市,面对产业不断升级的局面,先实现制造业的再度繁荣,再对服务业重新梳理构架,最终实现城市整体的全面崛起,这一切都需要德阳主动作为。守正才能出奇,“十三五”期间,德阳率先拉开工业转型升级的大幕,将转型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大机遇、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机遇、全面创新改革的历史机遇、成德同城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德阳明确提出了倾力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的“四张名片”,并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好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围绕制造智能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产能国际化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向中高端方向迈进,以东方电机、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为代表的众多“德阳造”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蓉欧+”战略市场,逐步形成以重大装备智能制造为特色,拥有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际一流企业的“智造之都”。

      此外,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德阳市着力打造的产城一体化德阳新区,也是国家工信部授予的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挂牌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2016年,在全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37位、西南第6位、四川第2位,雄厚的综合实力使其成为德阳工业经济重要引擎、经济主战场、创新创业投资热土、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基地和最具投资价值的开发区之一。

      城市“催化剂” 立体交通让成德无缝对接

      2014年,西南地区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通车,将德阳与成都、绵阳的通勤时间压缩至半小时内,形成“成德绵都市经济生活圈”。今年12月,西成高铁正式通车,德阳与西部其他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铁路赋予这个城市新的经济支撑与市场机遇,德阳的城市升级再次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除了全面对接成都到德阳的轨道交通,德阳正开展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加快推进成德一体“综合全域快速”立体交通体系建设。2016年,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横穿德阳境内。同年,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经过德阳主城区,串联中江、罗江、绵竹、什邡4个县(区、市)。

      与此同时,德阳开工建设成都“百里城市中轴”北延线,预计3年建成,项目设计为16个主道、4个辅道,并将在建设时预留地铁、BRT道和绿化空间。届时,一条南到眉山仁寿北达德阳的城市主轴串联起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天府创新中心、四川科技馆、三星堆博物馆、青白江国际物流园区以及美、德、澳等驻蓉总领馆,直达天府新区和德阳新城,成为国内特大城市中规模最长的城市轴线。这条“地龙”,是产业快速通道和城市带,沿线将会建立更多的产业新城和卫星城,还要规划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

      自此,以“成都北中轴”为依托,以新的城市定位和新的城市名片作支撑,德阳借着成都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让更多资本、人才、技术等各种经济发展要素在德阳集聚,从而为整个城市的发展积累了五大优势——交通的便捷性、创新的多重性、企业新生的便利性、社会资本形成与积累的宏观可持续性。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德阳立足成渝城市群、放眼全中国,加快成德同城化进程,努力加快建设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北部新城,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蓉欧+”战略,产业新城欣欣向荣,崭新的发展格局正在成型。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承接“成都北中轴”德阳迎来巨大变革

  • 2017年12月25日 09时1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厂区

     

      如今,成都与德阳之间已形成由轨道、高速和快速通道组成的交通通道,串联起成都、德阳“双城生活”。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鸟瞰全景

      德阳,这个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的城市,面积5911平方公里,人口接近400万,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全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世界最大铸锻钢制造基地,发电设备产量位居全球第一,石油钻机出口量全国第一……这些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的雄厚基础,都是德阳最耀眼的名片。

      然而,就像著名的德国鲁尔工业区一样,在科技高速发展、经济新常态和区域经济格局快速变化的今天,世界上大多数以工业闻名的城市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局面。如今的德阳,也正在迎来一场重要的变革。

      为贯彻落实德阳市委、市政府构建产城融合示范城的总目标,德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决定于2018年1月中下旬举办“2018德阳新区城市推介会”。该推介会旨在以成德同城为契机,塑造“成都北中轴·德阳新未来”的城市概念,吸引国内外优质开发商及各行业机构入驻经开区,强化释放区域优势,全面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城市新定位 成德同城形成“一核两中心”

      2016年,成都市提出建设“成都大都市区”的发展定位,对成都大都市区的定义为“成都市域及周边紧密联系的城市共同构成的同城化地区”,其中就包括“百里城市中轴”北大门——德阳。这让地处成都平原经济区核心地带、距离成都最近的德阳迎来了发展的大机遇。

      早在2013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德阳市人民政府签署《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和《关于共建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协议》,通过了规划、工业经济、政府采购、交通、教育、旅游、城市水源地保护、金融等8个合作事项。2017年,两市又签署《推动成德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将以推动发展规划、交通建设、通信设施、城市品质、产业布局和政策联动等“六个协同”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成德一体化发展,共同打造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文创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和西部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德阳市委主要领导表示,实施成德同城化发展是省委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2015年以来,德阳市委把成德同城化发展作为全市“一号工程”加速推进,着眼把德阳打造成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北部新城,实施成德同城化发展“六个协同”路径,加快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发展格局。

      作为四川省重点规划在建百万人口城市,2016年德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2.5亿元,经济总量保持全省第3位。2017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1474.4亿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速居全省第3位。

      城市新名片 从“德阳制造”迈向“德阳智造”

      德阳以工业立市兴市,面对产业不断升级的局面,先实现制造业的再度繁荣,再对服务业重新梳理构架,最终实现城市整体的全面崛起,这一切都需要德阳主动作为。守正才能出奇,“十三五”期间,德阳率先拉开工业转型升级的大幕,将转型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大机遇、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机遇、全面创新改革的历史机遇、成德同城化发展的战略机遇,德阳明确提出了倾力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的“四张名片”,并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好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围绕制造智能化、产品高端化、产业集群化、产能国际化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向中高端方向迈进,以东方电机、中国二重、东方汽轮机为代表的众多“德阳造”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蓉欧+”战略市场,逐步形成以重大装备智能制造为特色,拥有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国际一流企业的“智造之都”。

      此外,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德阳市着力打造的产城一体化德阳新区,也是国家工信部授予的全国首批“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挂牌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2016年,在全国219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37位、西南第6位、四川第2位,雄厚的综合实力使其成为德阳工业经济重要引擎、经济主战场、创新创业投资热土、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基地和最具投资价值的开发区之一。

      城市“催化剂” 立体交通让成德无缝对接

      2014年,西南地区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成绵乐城际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通车,将德阳与成都、绵阳的通勤时间压缩至半小时内,形成“成德绵都市经济生活圈”。今年12月,西成高铁正式通车,德阳与西部其他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铁路赋予这个城市新的经济支撑与市场机遇,德阳的城市升级再次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除了全面对接成都到德阳的轨道交通,德阳正开展新一轮交通建设大会战,加快推进成德一体“综合全域快速”立体交通体系建设。2016年,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横穿德阳境内。同年,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经过德阳主城区,串联中江、罗江、绵竹、什邡4个县(区、市)。

      与此同时,德阳开工建设成都“百里城市中轴”北延线,预计3年建成,项目设计为16个主道、4个辅道,并将在建设时预留地铁、BRT道和绿化空间。届时,一条南到眉山仁寿北达德阳的城市主轴串联起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天府创新中心、四川科技馆、三星堆博物馆、青白江国际物流园区以及美、德、澳等驻蓉总领馆,直达天府新区和德阳新城,成为国内特大城市中规模最长的城市轴线。这条“地龙”,是产业快速通道和城市带,沿线将会建立更多的产业新城和卫星城,还要规划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

      自此,以“成都北中轴”为依托,以新的城市定位和新的城市名片作支撑,德阳借着成都这座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让更多资本、人才、技术等各种经济发展要素在德阳集聚,从而为整个城市的发展积累了五大优势——交通的便捷性、创新的多重性、企业新生的便利性、社会资本形成与积累的宏观可持续性。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德阳立足成渝城市群、放眼全中国,加快成德同城化进程,努力加快建设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北部新城,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蓉欧+”战略,产业新城欣欣向荣,崭新的发展格局正在成型。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0441413.jpg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