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艰苦奋斗二十载 扬帆奋进新时代

  • 2017年11月10日 09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眉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全景

     

      眉山三苏祠南大门

     

      眉山市优势产业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

     

      第九届中国泡菜博览会开幕式表演

     

     

      外国小球员在眉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合影

     

      眉山市瓦屋山雅女湖

     

      峨眉半山七里坪美景

     

      中建钢构西部制造基地生产现场

      1997年,一个让350万眉山人民铭记的年份,经国务院批准,眉山地区正式挂牌成立。2000年撤区设市,成为四川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

      20年艰苦奋斗,20年春华秋实。时光如白驹过隙,奋进的眉山一路向前。

      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眉山历届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团结带领眉山人民,攻克一个个难关,打赢一场场硬仗!

      四大跨越改变城乡面貌

      20年弹指一挥间,20年沧海变桑田。

      还记得1997年建区之初,眉山创业艰难:发展基础薄弱,传统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比高达46%,仅有数户市属工业企业;城区只有“九街十八巷”,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

      20年间,眉山全面实现了四大跨越——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GDP跃上千亿台阶。工业量质齐升,建成3个百亿园区、5个百亿产业、6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中期的跨越,都市现代农业“四城三园七片”格局形成,东坡泡菜创造“六个全国第一”,青神竹编吸引世界关注。西部物流重镇、“全省电商第二城”加快推进,成为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活品质之城。彭山撤县建区,岷东新区再造新城,奠定了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骨架。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全域实施“三大工程”,强力推进文化立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放大区位优势,与成都“基础同网、产业同链、区域同城”逐渐变为现实。“三横四纵”高速路网、“三横九纵”铁路网、“双高双港”的立体交通新格局,让眉山区位优势凸显,洼地聚集效应逐渐显现,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9年居全省前3位。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坚持民生为本、共建共享,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相继实施“龙水引眉”、安全饮水、全民创业等重大项目。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6%下降到0.19%。创新设立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企业、群众“进一道门、办所有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校总数达到9所,位列全省第3。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千亿元大关,农村居民收入连续9年居全省第四。

      四大经验转化为发展优势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革故鼎新,更为明天。

      20年间,眉山百尺竿头,取得改革发展成就的原动力从何而来?眉山人,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那是始终有一种精神薪火相传。眉山实干创业的宝贵精神,就是苦干兴眉、主动作为。

      建区伊始,眉山只有500万元开办费、400个行政编制。当届省委寄语眉山“艰苦创业,苦干兴区”,激励眉山干事创业。2008年,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眉山自力更生、自救互助、自强不息。2011年,眉山率先喊响“主动作为创一流,为民服务当先锋”……这20年,无数创业者甘当拓荒牛,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座年轻的城市。

      那是始终有一条路径一脉相承。眉山跨越发展的正确路径,就是融入成都、开放合作。

      这20年,眉山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融入成都、开放合作”不动摇,努力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相继引入联合利华、杜邦、甲骨文、陶氏化学、亚马逊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

      那是始终有一个使命初心不改。眉山牢记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就是加快发展、造福人民。

      从建区之初提出的“三年树形象,五年大变样,齐心协力创辉煌”,到第三届市委提出“工业强市、文化立市、环境兴市、依法治市”;2016年,面对新的形势,第四届市委提出“决胜‘两个率先’、实现‘五个先行’,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的宏伟目标……这20年,“加快发展、造福人民”,贯穿眉山重大决策与实践始终,不断做大发展蛋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那是始终有一支队伍砥砺前行。眉山事业发展的坚强保障,就是真情为民,锐意进取。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从建区伊始连续三次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到2012年以来,市委深入开展“主动作为创一流”等学习教育活动,党员干部抢机遇、促发展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这20年,眉山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

      “三条路径”谋求“五大新突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眉山也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踏上了新起点。

      当下,眉山身在何处?未来,眉山路又在何方?

      一个年轻的眉山,是充满活力的眉山,是青春跃动的眉山,是无限希望的眉山。天府新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四川自贸区、天府国际机场等重大机遇交汇叠加,让眉山由发展腹地变身开放前沿。

      立足全新起点,本届市委、市政府一干人以“更高的站位、更远的眼光、更宽的视野”,找准眉山发展定位,谋划眉山美好未来——

      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推动眉山新一轮跨越发展,必须牢牢锁定建设“繁荣富裕美好眉山”这个目标,把眉山建设成为“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

      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建设“繁荣富裕美好眉山”,必须始终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三条路径。

      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建设“繁荣富裕美好眉山”,眉山必须谋求在融入成都、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民生事业五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坚定不移走“开放引领”之路。站在新的起点,眉山需更积极主动、大胆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转型,以开放促发展。瞄准国际、对标先进,推进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

      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之路。作为后发地区,眉山要抓住弯道超车、后发赶超的大好时机,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以创新破难题、以创新增动力、以创新促发展。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生态是眉山的最大资源。9月14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四川省社科院联合发布《四川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对四川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眉山的“城市环境可持续性”位居西部地区第一位。

      而眉山20年发展实践也证明,后发地区的追赶跨越,不能得过且过,必须超常付出;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开放创新;不能平均用力,必须重点突破。

      今天的眉山,已跻身天府新区、成都大都市区,必须永葆创业激情,展现开放胸襟,拿出超常举措,集中优势资源,寻求重点突破,奋力推动眉山新一轮跨越发展。

      “五大新突破”呼之欲出——“融入成都”谋求新突破。“成都区位”是眉山的最大优势,“融入成都”是眉山的战略选择。2016年,成都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眉山全域被纳入大都市区。眉山将充分借鉴昆山融入上海的做法,在交通上无缝对接,在资源上优势互补,在产业上分工协作,用好成都的溢出效应、辐射效应、牵动效应。

      主要做法是“做强一带、做活一区、做美一片”,实施全域对接,推动同体发展。即以青龙、视高区域为核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环天府新区经济带”;以东坡区为主,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立足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现代城市”;依托眉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青山绿水环抱、满城翰墨飘香的“天府花园”。

      产业发展谋求新突破。紧盯成都“南拓”“东进”战略,围绕“一带、一区、一片”精准发力,培育优势产业,重点打造先进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带”,以青龙、视高区域为核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环天府新区经济带”。“一区”,以东坡区为主,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一片”,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青山绿水环抱的“天府花园”。

      文化旅游谋求新突破。“三苏文化”是眉山对外宣传的独有品牌,眉山将深度挖掘这一宝贵资源,大力实施“三苏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不断丰富“三苏文化”的精神和内涵,提高眉山文化的辨识度和感召力。瓦屋山、七里坪、黑龙滩堪称世界级的高端稀缺旅游资源,眉山将以高端旅游作为突破,坚持差异化发展,主打“休闲牌”“生态牌”“养生牌”,主攻沿海及境外游客市场;积极承办高端会节,重点打造国际会议旅游目的地。

      城乡建设谋求新突破。眉山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期、提升期,“生态为底、文化为魂、产业为基、人民为本”,是符合眉山实际的科学指针和行动路径。眉山将创新构建“现代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新型城乡体系,以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功能配套繁荣城市,以建设美丽新村、促进产业融合振兴乡村,以延伸城市功能、彰显鲜明特色建设小镇,提升城乡品质品位,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城市。

      民生事业谋求新突破。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坚持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加强公共服务统筹规划,完善教育、医疗、体育、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眉山:艰苦奋斗二十载 扬帆奋进新时代

  • 2017年11月10日 09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眉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全景

     

      眉山三苏祠南大门

     

      眉山市优势产业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

     

      第九届中国泡菜博览会开幕式表演

     

     

      外国小球员在眉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合影

     

      眉山市瓦屋山雅女湖

     

      峨眉半山七里坪美景

     

      中建钢构西部制造基地生产现场

      1997年,一个让350万眉山人民铭记的年份,经国务院批准,眉山地区正式挂牌成立。2000年撤区设市,成为四川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

      20年艰苦奋斗,20年春华秋实。时光如白驹过隙,奋进的眉山一路向前。

      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眉山历届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团结带领眉山人民,攻克一个个难关,打赢一场场硬仗!

      四大跨越改变城乡面貌

      20年弹指一挥间,20年沧海变桑田。

      还记得1997年建区之初,眉山创业艰难:发展基础薄弱,传统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占比高达46%,仅有数户市属工业企业;城区只有“九街十八巷”,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

      20年间,眉山全面实现了四大跨越——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GDP跃上千亿台阶。工业量质齐升,建成3个百亿园区、5个百亿产业、6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中期的跨越,都市现代农业“四城三园七片”格局形成,东坡泡菜创造“六个全国第一”,青神竹编吸引世界关注。西部物流重镇、“全省电商第二城”加快推进,成为全国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成为一座宜居宜业宜商的生活品质之城。彭山撤县建区,岷东新区再造新城,奠定了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骨架。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全域实施“三大工程”,强力推进文化立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放大区位优势,与成都“基础同网、产业同链、区域同城”逐渐变为现实。“三横四纵”高速路网、“三横九纵”铁路网、“双高双港”的立体交通新格局,让眉山区位优势凸显,洼地聚集效应逐渐显现,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连续9年居全省前3位。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坚持民生为本、共建共享,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相继实施“龙水引眉”、安全饮水、全民创业等重大项目。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7.6%下降到0.19%。创新设立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企业、群众“进一道门、办所有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校总数达到9所,位列全省第3。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千亿元大关,农村居民收入连续9年居全省第四。

      四大经验转化为发展优势

      抚今追昔,饮水思源。革故鼎新,更为明天。

      20年间,眉山百尺竿头,取得改革发展成就的原动力从何而来?眉山人,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那是始终有一种精神薪火相传。眉山实干创业的宝贵精神,就是苦干兴眉、主动作为。

      建区伊始,眉山只有500万元开办费、400个行政编制。当届省委寄语眉山“艰苦创业,苦干兴区”,激励眉山干事创业。2008年,面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眉山自力更生、自救互助、自强不息。2011年,眉山率先喊响“主动作为创一流,为民服务当先锋”……这20年,无数创业者甘当拓荒牛,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这座年轻的城市。

      那是始终有一条路径一脉相承。眉山跨越发展的正确路径,就是融入成都、开放合作。

      这20年,眉山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融入成都、开放合作”不动摇,努力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同时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相继引入联合利华、杜邦、甲骨文、陶氏化学、亚马逊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

      那是始终有一个使命初心不改。眉山牢记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就是加快发展、造福人民。

      从建区之初提出的“三年树形象,五年大变样,齐心协力创辉煌”,到第三届市委提出“工业强市、文化立市、环境兴市、依法治市”;2016年,面对新的形势,第四届市委提出“决胜‘两个率先’、实现‘五个先行’,建设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的宏伟目标……这20年,“加快发展、造福人民”,贯穿眉山重大决策与实践始终,不断做大发展蛋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那是始终有一支队伍砥砺前行。眉山事业发展的坚强保障,就是真情为民,锐意进取。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从建区伊始连续三次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到2012年以来,市委深入开展“主动作为创一流”等学习教育活动,党员干部抢机遇、促发展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这20年,眉山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

      “三条路径”谋求“五大新突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眉山也迎来了发展的新阶段,踏上了新起点。

      当下,眉山身在何处?未来,眉山路又在何方?

      一个年轻的眉山,是充满活力的眉山,是青春跃动的眉山,是无限希望的眉山。天府新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四川自贸区、天府国际机场等重大机遇交汇叠加,让眉山由发展腹地变身开放前沿。

      立足全新起点,本届市委、市政府一干人以“更高的站位、更远的眼光、更宽的视野”,找准眉山发展定位,谋划眉山美好未来——

      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推动眉山新一轮跨越发展,必须牢牢锁定建设“繁荣富裕美好眉山”这个目标,把眉山建设成为“天府新区增长极、大都市区新高地”。

      进一步明晰发展路径。建设“繁荣富裕美好眉山”,必须始终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三条路径。

      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建设“繁荣富裕美好眉山”,眉山必须谋求在融入成都、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民生事业五个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坚定不移走“开放引领”之路。站在新的起点,眉山需更积极主动、大胆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转型,以开放促发展。瞄准国际、对标先进,推进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

      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之路。作为后发地区,眉山要抓住弯道超车、后发赶超的大好时机,要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以创新破难题、以创新增动力、以创新促发展。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生态是眉山的最大资源。9月14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四川省社科院联合发布《四川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该报告对四川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竞争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眉山的“城市环境可持续性”位居西部地区第一位。

      而眉山20年发展实践也证明,后发地区的追赶跨越,不能得过且过,必须超常付出;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开放创新;不能平均用力,必须重点突破。

      今天的眉山,已跻身天府新区、成都大都市区,必须永葆创业激情,展现开放胸襟,拿出超常举措,集中优势资源,寻求重点突破,奋力推动眉山新一轮跨越发展。

      “五大新突破”呼之欲出——“融入成都”谋求新突破。“成都区位”是眉山的最大优势,“融入成都”是眉山的战略选择。2016年,成都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眉山全域被纳入大都市区。眉山将充分借鉴昆山融入上海的做法,在交通上无缝对接,在资源上优势互补,在产业上分工协作,用好成都的溢出效应、辐射效应、牵动效应。

      主要做法是“做强一带、做活一区、做美一片”,实施全域对接,推动同体发展。即以青龙、视高区域为核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环天府新区经济带”;以东坡区为主,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立足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现代城市”;依托眉山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青山绿水环抱、满城翰墨飘香的“天府花园”。

      产业发展谋求新突破。紧盯成都“南拓”“东进”战略,围绕“一带、一区、一片”精准发力,培育优势产业,重点打造先进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一带”,以青龙、视高区域为核心,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环天府新区经济带”。“一区”,以东坡区为主,辐射带动周边区域,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一片”,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青山绿水环抱的“天府花园”。

      文化旅游谋求新突破。“三苏文化”是眉山对外宣传的独有品牌,眉山将深度挖掘这一宝贵资源,大力实施“三苏文化”传承创新工程,不断丰富“三苏文化”的精神和内涵,提高眉山文化的辨识度和感召力。瓦屋山、七里坪、黑龙滩堪称世界级的高端稀缺旅游资源,眉山将以高端旅游作为突破,坚持差异化发展,主打“休闲牌”“生态牌”“养生牌”,主攻沿海及境外游客市场;积极承办高端会节,重点打造国际会议旅游目的地。

      城乡建设谋求新突破。眉山正处于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期、提升期,“生态为底、文化为魂、产业为基、人民为本”,是符合眉山实际的科学指针和行动路径。眉山将创新构建“现代城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三位一体的新型城乡体系,以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功能配套繁荣城市,以建设美丽新村、促进产业融合振兴乡村,以延伸城市功能、彰显鲜明特色建设小镇,提升城乡品质品位,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城市。

      民生事业谋求新突破。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坚持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加强公共服务统筹规划,完善教育、医疗、体育、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