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 一座城市书写的长江文明之歌-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一座城市书写的长江文明之歌

  • 2016年09月21日 10时1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宜宾夜景。


    美丽的城市一角。


    长宁村民通过“竹海红帆”党群通平台了解党的政策和“三务”公开信息。


    12345市民服务中心。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地——长宁县古河镇和乐新村。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美誉,是长江上游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时光的前行让文明的印记在这座城市越发熠熠生辉。如今,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城的上空,传唱着文明与城市水乳交融的赞歌。近年来,宜宾连续4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摘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等。显然,文明不但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诠释,也是全市强力推进绿色宜宾建设的“软实力”。

      这背后,是当地主要领导清醒的认识:要更加主动担当、有所作为,在争创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力争让全市“政务环境更加廉洁高效、法制环境更加和谐安定、市场环境更加规范有序、人文环境更加文明高尚、社会文化环境更加积极健康、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便利、社会环境更加安全稳定、生态环境更加环保优美,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既要宜业,也要宜居。2014年,这座充满生机活力、人文关怀的城市再次吹响了文明的号角。

      机制保障

      “四全创建”构建高效创建机制

      继2013年,宜宾成功创建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后,2014年12月,宜宾再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文,启动创建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的工作,并明确了2016年市县整体成功创建为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而核心要义,是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宜宾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宜宾建设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市、打造川南区域中心大城市的重要载体。

      为了更加优化顶层设计,宜宾提出了“全域创建、全程创建、全民创建、全面创建”的“四全创建”理念:

      全域创建——全市八县两区全部参与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确立了以市级创建为龙头,县级为骨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村(社区)创建为基础的全域文明创建格局。

      全程创建——建立常态长效的创建工作机制,在测评方式、检查方式方面每年都有创建文明城市问题清单。

      全民创建——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身边好人”“我们的节日”等常态化、群众性活动,着力做好家风建设,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

      全面创建——坚持以文明城市创建统筹各项创建活动,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创建,以及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四川省园林绿化城市等系列创建活动。“四全”之上,宜宾迅速成立高规格的创建组织机构,组建了由市长任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下设由分管市领导负责的8个工作组和1个创建办公室,把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40多个牵头部门和80多个责任部门。召开了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视频大会,作出“每年召开全方位、多层次的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的要求。

      与此同时,人大、政协常态化调研、视察文明城市建设已成为创建的一大推力。2015年以来,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们,多次通过实地察看、走访了解,在中心城区部分街道、社区、12345市民服务中心等,就城市监管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挑出”数十个问题要求相关部门跟进整改,并从细小项目、长效机制、攻坚克难等全方位提出了建议。

      创建小组的相关负责人坦言,文明城市创建,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为此,宜宾也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考核办法,如通过目标任务分工表,与各牵头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施了“片长、楼长、街长”责任制,形成了各级有职责、单位有任务、人人有责任的创建工作责任体系;完善创建工作系列工作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实行包干负责、定期交账;市政府督查室、市效能办、市文明办等持续跟踪问效,全程督查督办,推动创建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形成创建工作“一盘棋”的新格局。

      提升实力

      城市建设民生生活同步提档升级

      宽阔的长江两岸绿道与鲜花渐次铺开,车水马龙的城区则不乏成荫的绿树……像中国今天的很多城市一样,宜宾每一天都在加速着更加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变化,“但发展的目的,是要让市民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舒适、更加满意。”宜宾市委主要领导这样说,也这样做。

      2015年8月,长江公园建成投用,全国最大的城市天幕系统、长江公园水幕电影落成,从此,这里成为宜宾人的又一骄傲。“这不仅是城市地标建筑,更是长江源头的城市情怀的体现。”

      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区建设和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工程、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等,一一推进迅速,并基本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硬实力”有目共睹。

      据介绍,宜宾刚刚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主战年”:主城区被分为了五线三街区,有贯穿宜宾老城区及南岸核心区域的主干道,还囊括了高速公路南、北出口升级改造,涉及多个片区群众搬迁与城市靓化。

      不少宜宾人至今印象深刻,2014年9月15日,大家熟悉的匡时街、柳家街、衣服街等以街为市的农贸市场正式被取缔,新建的酒都农贸市场正式启用,老市场经营者进入了规范化的酒都农贸市场,意味着宜宾老城区,最后一个以街为市的农贸市场成为历史。时至今日,再次走过匡时街,年过七旬的李慧珍点头称赞,“还是现在好,路面宽阔、洁净了,大家路过心情也更舒畅。”

      像这样的变化,每天都在宜宾城区的各个角落悄然发生。在老城区的街心花园,延续了原有街道的空间尺度,十字路口附近的楼房外墙,都进行了统一翻修,整体更新为米黄色色调,给人一种温暖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凸显了老街新景的主题。

      焕然一新的城市形象,获得了市民和游客的纷纷赞赏,“变得不认识”“走路找不着北”的背后,是现代化大都市即视感,是舒适、便捷的体验感。

      城市环境好了,归根到底是要促进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据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创建期间,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也是关键之一,“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据悉,2014年,宜宾全年投入重点民生工程专项资金99.7亿元,惠及“九项民生工程”及18件民生实事;2015年,宜宾市政府再度实施“九项民生工程”,全面实现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并全面实施特殊困难群众专项帮扶制度,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迈新台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寻载体好落地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宜宾市委、市政府看到,创建不只是获得一块金字招牌,“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才是最终目的”,因为素质既包括现代文明意识,也包含传统道德底蕴。

      这一理念,践行在创建的点点滴滴之中。更重要的,“是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着力融入结合,采取系列措施,有力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宜宾的落地生根。”

      一方面,宜宾各级各部门纷纷发动基层积极参与,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学习宣传活动、“身边好人”推荐评议活动,推进“我们的节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文化活动。

      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实的举措,“文明创建的实践,同样也是在满足精神需要中播撒文明的一场润物育人的过程。”

      在珙县,沿着穿县城而过的巡场河建设的10座桥梁,就是让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大为赞叹的“有思想的桥”。这10座以诸子百家中选取有代表性的10个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管子、孙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和晏子)的核心思想,设计出的10座文化桥群落,桥身、地面都是一些深入浅出诠释思想家们日常生活及学识精华的句子、壁画故事等。“我们想用最贴切的方式,引发群众对思想文化的关注,而这需要接地气的形式来展现,所以想到了从每天都要通行的‘桥’来切入。”珙县县委负责人坦言,这是当地群众交通出行的必经之地,能够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这一创新方法不但成为兄弟市州竞相学习的蓝本,当地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了阵地,“学生不但学得快,积极性还高。”

      在高县,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敦孝悌,睦宗族,力本业,慎交友,和兄弟,训子弟,尚勤俭……”的家风家训诵读活动便纷纷展开。近两年来,高县以闫村为代表的村镇,结合广大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探索开展家风家训诵读活动,用听得懂、接地气、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当地群众把修编家谱、传承家训、弘扬家风当作教育子女的头等大事,把家风家训作为衡量善恶美丑的标准,讲文明、树新风在闫村蔚然成风。

      在兴文县,主动利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手段,开展“互联网+文明城市智慧创建”的全新模式,投入3240万元在县公共信息管理中心建成智慧兴文综合管理监督平台,以“互联网+”新兴力量与文明城市建设的科学结合和无缝对接总领创建工作,使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美誉度和人民幸福感显著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屏山县、筠连县……不少乡镇更是提出了“新村建设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文明创建到哪里”的目标,并采取“产业联动、新村联建、文明联姻、合作联手”等措施,深度融合农业产业、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资源,全面描绘了宜居宜游的“幸福画卷”;远近闻名的筠连腾达镇春风村,更主动肩负责任担当,全面实施精神文明建设“735”工程(即建设“七个阵地”、建立“三支队伍”、开展“五项活动”),从阵地、队伍、活动三个方面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了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推动了全市城市文明“软实力”再上新台阶。

      ◎切片视角

      戎州古城遍开现代文明之花

      春华秋实美如画,满城尽鼓文明风。历时三载的辛勤与付出,换回了戎州古城遍地盛开的文明之花。截至2016年9月,文明城市创建极大地改善了宜宾城乡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基本实现了“创建让城市更有文化,让城市更有品位,让城市更有道德,让城市更有内涵”的初衷。

      多处地标提升城市文明品质——

      2015年8月,长江公园落成,实现了山、水、人和谐发展,将长江文化融入公园之中。“逢年过节都会放映市民感兴趣的东西”,长江之歌广场的三江水幕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天幕系统,是公益广告和城市宣传窗口,更是国家盛事、重大活动、重大赛事的直播平台。

      公园内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配置了9个当天天气、水位、出行指南等公共信息发布机,按照星级标准建成6个公共卫生间、5个公共停车场;配置了高品质休闲坐椅和环保垃圾箱;安装了4台自动售卖机。

      近3年来,宜宾市通过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切实改善了城市品位形象。长江公园、人民路、街心花园、钟鼓楼、高速南(北)出口等一大批城建项目的全面完成,提升了进出宜宾的整体观瞻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市民热爱家园、自觉保护环境卫生的热情,不闯红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的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文明种子埋进群众心中——

      5月12日下午,宜宾14路的一辆公交车行驶至南门桥时发生爆燃事件。46岁的朱家银当时正骑着电瓶车路过,他冲进浓烟火光中,砸开了一个救命的窗口,救出5位乘客,之后悄然离开现场,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电瓶哥”。

      8月23日,江安县3个8岁左右的孩子在江边玩耍全部遇险,危急时刻,刚刚领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19岁小伙王广川果断下水救人,成功将3个孩子带回岸上并送到了派出所。第二天,3个孩子的家属联名向王广川送上了感谢的锦旗。

      8月28日晚上8点,宜宾市翠屏区西郊一环卫工人曾连旗在打扫街道卫生的过程中,意外于果皮箱里捡到一个钱包。“有1万多元人民币,捡到钱之后就将钱交到了派出所。”西郊环卫工作站一线管理人员刘裕兴说。

      在宜宾,类似的感人场面时有发生,这不是偶然,是一个文明之城孕育出的必然。

      文明成果被全国推广——

      4月22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在宜宾召开,珙县通过“有思想的桥”等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载体,获得了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的一致点赞。

      4月29日,筠连县春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元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先进事迹报告。

      7月7日,全省综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现场交流会在珙县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法治文化公园、“有思想的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构建而成的“五个一”实践体系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会上,珙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经验被当做先进典型在全省进行推广学习。

      2015年9月,由中央文明办主持编写的《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2014卷),四川篇概况综述条目:“以宜宾市筠连县为典型大力推进四川‘美丽乡村’建设,民族和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创建进一步深化”。筠连县是四川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部分我省唯一获得入选的地区。数十年打造,如今,腾达镇春风村形成了“产业生态美、新村自然美、农民幸福美、社会和谐美”的生动局面,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称号,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肯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筠连模式”。目前,筠连县已创建全国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村1个、届期内市级文明村25个、届期内县级文明村48个,7个乡镇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11个乡镇被评为县级文明乡镇。

      伴随着一步一个脚印的文明城市创建,宜宾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全国、全省“典型”,更是文明之花绽放戎州古城每一个角落之后,带来的城市品质快速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快速提升。 (邹霞 川宜 图片均由宜宾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一座城市书写的长江文明之歌

  • 2016年09月21日 10时1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宜宾夜景。


    美丽的城市一角。


    长宁村民通过“竹海红帆”党群通平台了解党的政策和“三务”公开信息。


    12345市民服务中心。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地——长宁县古河镇和乐新村。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素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美誉,是长江上游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时光的前行让文明的印记在这座城市越发熠熠生辉。如今,这座万里长江第一城的上空,传唱着文明与城市水乳交融的赞歌。近年来,宜宾连续4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摘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等。显然,文明不但成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动诠释,也是全市强力推进绿色宜宾建设的“软实力”。

      这背后,是当地主要领导清醒的认识:要更加主动担当、有所作为,在争创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力争让全市“政务环境更加廉洁高效、法制环境更加和谐安定、市场环境更加规范有序、人文环境更加文明高尚、社会文化环境更加积极健康、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便利、社会环境更加安全稳定、生态环境更加环保优美,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既要宜业,也要宜居。2014年,这座充满生机活力、人文关怀的城市再次吹响了文明的号角。

      机制保障

      “四全创建”构建高效创建机制

      继2013年,宜宾成功创建第三届省级文明城市后,2014年12月,宜宾再次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文,启动创建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的工作,并明确了2016年市县整体成功创建为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而核心要义,是始终把创建工作,作为宜宾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宜宾建设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市、打造川南区域中心大城市的重要载体。

      为了更加优化顶层设计,宜宾提出了“全域创建、全程创建、全民创建、全面创建”的“四全创建”理念:

      全域创建——全市八县两区全部参与第四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确立了以市级创建为龙头,县级为骨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村(社区)创建为基础的全域文明创建格局。

      全程创建——建立常态长效的创建工作机制,在测评方式、检查方式方面每年都有创建文明城市问题清单。

      全民创建——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身边好人”“我们的节日”等常态化、群众性活动,着力做好家风建设,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创建。

      全面创建——坚持以文明城市创建统筹各项创建活动,开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创建,以及国家卫生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四川省园林绿化城市等系列创建活动。“四全”之上,宜宾迅速成立高规格的创建组织机构,组建了由市长任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下设由分管市领导负责的8个工作组和1个创建办公室,把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40多个牵头部门和80多个责任部门。召开了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视频大会,作出“每年召开全方位、多层次的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汇报”的要求。

      与此同时,人大、政协常态化调研、视察文明城市建设已成为创建的一大推力。2015年以来,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们,多次通过实地察看、走访了解,在中心城区部分街道、社区、12345市民服务中心等,就城市监管和社会环境两大方面,“挑出”数十个问题要求相关部门跟进整改,并从细小项目、长效机制、攻坚克难等全方位提出了建议。

      创建小组的相关负责人坦言,文明城市创建,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为此,宜宾也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考核办法,如通过目标任务分工表,与各牵头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实施了“片长、楼长、街长”责任制,形成了各级有职责、单位有任务、人人有责任的创建工作责任体系;完善创建工作系列工作制度和奖惩激励机制,实行包干负责、定期交账;市政府督查室、市效能办、市文明办等持续跟踪问效,全程督查督办,推动创建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形成创建工作“一盘棋”的新格局。

      提升实力

      城市建设民生生活同步提档升级

      宽阔的长江两岸绿道与鲜花渐次铺开,车水马龙的城区则不乏成荫的绿树……像中国今天的很多城市一样,宜宾每一天都在加速着更加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变化,“但发展的目的,是要让市民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舒适、更加满意。”宜宾市委主要领导这样说,也这样做。

      2015年8月,长江公园建成投用,全国最大的城市天幕系统、长江公园水幕电影落成,从此,这里成为宜宾人的又一骄傲。“这不仅是城市地标建筑,更是长江源头的城市情怀的体现。”

      近年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区建设和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工程、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等,一一推进迅速,并基本实现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硬实力”有目共睹。

      据介绍,宜宾刚刚经历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主战年”:主城区被分为了五线三街区,有贯穿宜宾老城区及南岸核心区域的主干道,还囊括了高速公路南、北出口升级改造,涉及多个片区群众搬迁与城市靓化。

      不少宜宾人至今印象深刻,2014年9月15日,大家熟悉的匡时街、柳家街、衣服街等以街为市的农贸市场正式被取缔,新建的酒都农贸市场正式启用,老市场经营者进入了规范化的酒都农贸市场,意味着宜宾老城区,最后一个以街为市的农贸市场成为历史。时至今日,再次走过匡时街,年过七旬的李慧珍点头称赞,“还是现在好,路面宽阔、洁净了,大家路过心情也更舒畅。”

      像这样的变化,每天都在宜宾城区的各个角落悄然发生。在老城区的街心花园,延续了原有街道的空间尺度,十字路口附近的楼房外墙,都进行了统一翻修,整体更新为米黄色色调,给人一种温暖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凸显了老街新景的主题。

      焕然一新的城市形象,获得了市民和游客的纷纷赞赏,“变得不认识”“走路找不着北”的背后,是现代化大都市即视感,是舒适、便捷的体验感。

      城市环境好了,归根到底是要促进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据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创建期间,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也是关键之一,“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据悉,2014年,宜宾全年投入重点民生工程专项资金99.7亿元,惠及“九项民生工程”及18件民生实事;2015年,宜宾市政府再度实施“九项民生工程”,全面实现养老、工伤、生育、失业等社会保险市级统筹,并全面实施特殊困难群众专项帮扶制度,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迈新台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寻载体好落地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宜宾市委、市政府看到,创建不只是获得一块金字招牌,“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才是最终目的”,因为素质既包括现代文明意识,也包含传统道德底蕴。

      这一理念,践行在创建的点点滴滴之中。更重要的,“是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着力融入结合,采取系列措施,有力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宜宾的落地生根。”

      一方面,宜宾各级各部门纷纷发动基层积极参与,开展“道德模范在身边”学习宣传活动、“身边好人”推荐评议活动,推进“我们的节日”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文化活动。

      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实的举措,“文明创建的实践,同样也是在满足精神需要中播撒文明的一场润物育人的过程。”

      在珙县,沿着穿县城而过的巡场河建设的10座桥梁,就是让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大为赞叹的“有思想的桥”。这10座以诸子百家中选取有代表性的10个思想家(老子、孔子、孟子、管子、孙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和晏子)的核心思想,设计出的10座文化桥群落,桥身、地面都是一些深入浅出诠释思想家们日常生活及学识精华的句子、壁画故事等。“我们想用最贴切的方式,引发群众对思想文化的关注,而这需要接地气的形式来展现,所以想到了从每天都要通行的‘桥’来切入。”珙县县委负责人坦言,这是当地群众交通出行的必经之地,能够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感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这一创新方法不但成为兄弟市州竞相学习的蓝本,当地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了阵地,“学生不但学得快,积极性还高。”

      在高县,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敦孝悌,睦宗族,力本业,慎交友,和兄弟,训子弟,尚勤俭……”的家风家训诵读活动便纷纷展开。近两年来,高县以闫村为代表的村镇,结合广大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探索开展家风家训诵读活动,用听得懂、接地气、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当地群众把修编家谱、传承家训、弘扬家风当作教育子女的头等大事,把家风家训作为衡量善恶美丑的标准,讲文明、树新风在闫村蔚然成风。

      在兴文县,主动利用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手段,开展“互联网+文明城市智慧创建”的全新模式,投入3240万元在县公共信息管理中心建成智慧兴文综合管理监督平台,以“互联网+”新兴力量与文明城市建设的科学结合和无缝对接总领创建工作,使城市文明程度、城市美誉度和人民幸福感显著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在屏山县、筠连县……不少乡镇更是提出了“新村建设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文明创建到哪里”的目标,并采取“产业联动、新村联建、文明联姻、合作联手”等措施,深度融合农业产业、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资源,全面描绘了宜居宜游的“幸福画卷”;远近闻名的筠连腾达镇春风村,更主动肩负责任担当,全面实施精神文明建设“735”工程(即建设“七个阵地”、建立“三支队伍”、开展“五项活动”),从阵地、队伍、活动三个方面建设农村精神文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了在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推动了全市城市文明“软实力”再上新台阶。

      ◎切片视角

      戎州古城遍开现代文明之花

      春华秋实美如画,满城尽鼓文明风。历时三载的辛勤与付出,换回了戎州古城遍地盛开的文明之花。截至2016年9月,文明城市创建极大地改善了宜宾城乡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基本实现了“创建让城市更有文化,让城市更有品位,让城市更有道德,让城市更有内涵”的初衷。

      多处地标提升城市文明品质——

      2015年8月,长江公园落成,实现了山、水、人和谐发展,将长江文化融入公园之中。“逢年过节都会放映市民感兴趣的东西”,长江之歌广场的三江水幕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城市天幕系统,是公益广告和城市宣传窗口,更是国家盛事、重大活动、重大赛事的直播平台。

      公园内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配置了9个当天天气、水位、出行指南等公共信息发布机,按照星级标准建成6个公共卫生间、5个公共停车场;配置了高品质休闲坐椅和环保垃圾箱;安装了4台自动售卖机。

      近3年来,宜宾市通过中心城区改造提升,切实改善了城市品位形象。长江公园、人民路、街心花园、钟鼓楼、高速南(北)出口等一大批城建项目的全面完成,提升了进出宜宾的整体观瞻效果,同时也激发了市民热爱家园、自觉保护环境卫生的热情,不闯红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的文明风尚蔚然成风。

      文明种子埋进群众心中——

      5月12日下午,宜宾14路的一辆公交车行驶至南门桥时发生爆燃事件。46岁的朱家银当时正骑着电瓶车路过,他冲进浓烟火光中,砸开了一个救命的窗口,救出5位乘客,之后悄然离开现场,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电瓶哥”。

      8月23日,江安县3个8岁左右的孩子在江边玩耍全部遇险,危急时刻,刚刚领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19岁小伙王广川果断下水救人,成功将3个孩子带回岸上并送到了派出所。第二天,3个孩子的家属联名向王广川送上了感谢的锦旗。

      8月28日晚上8点,宜宾市翠屏区西郊一环卫工人曾连旗在打扫街道卫生的过程中,意外于果皮箱里捡到一个钱包。“有1万多元人民币,捡到钱之后就将钱交到了派出所。”西郊环卫工作站一线管理人员刘裕兴说。

      在宜宾,类似的感人场面时有发生,这不是偶然,是一个文明之城孕育出的必然。

      文明成果被全国推广——

      4月22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在宜宾召开,珙县通过“有思想的桥”等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载体,获得了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的一致点赞。

      4月29日,筠连县春风村党支部书记王家元被中宣部授予全国“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并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先进事迹报告。

      7月7日,全省综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现场交流会在珙县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法治文化公园、“有思想的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构建而成的“五个一”实践体系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会上,珙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经验被当做先进典型在全省进行推广学习。

      2015年9月,由中央文明办主持编写的《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2014卷),四川篇概况综述条目:“以宜宾市筠连县为典型大力推进四川‘美丽乡村’建设,民族和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创建进一步深化”。筠连县是四川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部分我省唯一获得入选的地区。数十年打造,如今,腾达镇春风村形成了“产业生态美、新村自然美、农民幸福美、社会和谐美”的生动局面,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称号,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肯定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筠连模式”。目前,筠连县已创建全国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村1个、届期内市级文明村25个、届期内县级文明村48个,7个乡镇被评为市级文明乡镇、11个乡镇被评为县级文明乡镇。

      伴随着一步一个脚印的文明城市创建,宜宾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全国、全省“典型”,更是文明之花绽放戎州古城每一个角落之后,带来的城市品质快速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快速提升。 (邹霞 川宜 图片均由宜宾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提供)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