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迎新 新家新愿新追求

  • 2016年02月08日 09时5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2月7日,汶川县水磨镇郭家坝村的朱光友正在家里挂灯笼。去年8月他们搬进小区,他家住在顶楼,小跃层的房子让一家人都很满意。本报记者田为摄 

      2月7日发自汶川县水磨古镇郭家坝村吉祥社区

      金色的转经筒雕塑矗立,藏羌风情的小楼宽敞明亮……这里是阿坝州汶川县水磨古镇郭家坝村吉祥社区。不过,它不是新打造的旅游景点,而是从30多公里外草坡乡整体迁来水磨镇的村民们的新家。

      2月7日,除夕,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川报全媒体集群“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来到郭家坝,感受新家里的新年。

      说起新家,大家都表示满意

      上午10点,吉祥社区里还是一派宁静,小区内难见人影。难道新房修好了,村民不愿搬过来吗?

      我们敲开一户贴着喜庆春联的房门,46岁的原草坡乡足湾村村民朱光友和妻子杨国芝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他一边带领我们参观自家120平方米的新居一边解释,“我们的风俗是从下午开始吃年饭,材料几天前就买齐了,这阵子大家正铆足了劲准备大餐呢。猪头和猪尾是必不可少的。”说起他家预备的年货,朱光友很满意:年猪是从草坡乡的邻居家买的,一头5000多元,自己宰杀、装香肠、做腊肉。“味道特别香!”

      郭家坝村距离水磨古镇只有两三分钟车程。这里,是原草坡乡1000多户村民的新家。朱光友说,2013年7月,连续特大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河谷地带房屋被掩埋冲毁。当年下半年,草坡群众整体迁建至郭家坝的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启动。

      如今,全乡4000多名村民在郭家坝拥有了自己的新家。“我们一家四口选购了120平方米的户型,每平方米不到1200元,政府补贴了八万多元,自己只需要掏六万一千元。”让杨国芝满意的是,“房子直接搬进来就可以入住,地砖是全部贴好的,墙上刮了乳胶漆,所有房间的门,甚至厕所的洁具、厨房的橱柜都配备齐全。”“这个小阁楼是我们利用原来的挑高空间搭建的,相当于多了个休闲空间和卫生间,舒服好用。”朱光友用以前跑货运的积蓄精心装修了新家,软包的电视背景墙、实木楼梯、餐厅吊顶,都透着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们敲开另一栋楼居民、61岁的杨富友的家。他家的老房子被泥石流全部掩埋,妻子心痛得当即休克,如今老两口和子孙三代搬进150平方米的新房,连夸“房子太满意了”。杨富友说:“全靠政府扶持,子女再凑点,补齐房款还是没问题。”去年年中,村民接到通知到新家验房,杨富友立刻就喜欢上了新家:“还是这里住起安全稳当。买个东西,楼下有超市;想逛个街,水磨古镇十几分钟就走拢了。”餐厅窗台上满箱的饮料、堆满蔬菜的阳台、饭桌上静待儿女回家的丰富菜肴……年节的味道在新家里飘荡着。

      畅想未来,满是自信与憧憬

      “我家的两处老房子仍保留着,回草坡管理果树苗、种菜时还是会住那里。年夜饭大菜猪头肉都是在老房子里煮好拿下来的,煮整只猪头,只有在老家的大灶大锅上才摆得开架势。”朱光友说,有些村民会回去种地,年夜饭也回老房子里吃。

      朱光友2010年开始种植脆红李,如今已有20亩左右的规模,“现在挂果的有四五亩,去年卖了6000多斤,挣了两万多块钱。”他盘算着,20亩的李子全部挂果后,一年如果能收入10万元就够养活一家人了。草坡是传统的蔬菜种植基地,朱光友透露,“有的人家一年卖菜就可以挣十几万元。”对失去劳力的迁建居民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谋生。现在,村里超过一半的家庭买了面包车。

      除夕这天,杨富友的女儿和媳妇结伴到都江堰市买衣服、办年货。新家的客厅里,大彩电两旁还配备了音响。杨富友说:“娃儿们回来了,家里就热闹了。”而朱光友一家正在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妻子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朱光友略有些遗憾,“弟弟原来说好在我这里过年,我还专门准备回草坡整烤全羊,做菜生意的侄儿也送了几十斤菜过来,这些都只有堆起慢慢吃了。”

      记者离开郭家坝继续去往水磨镇时,已近中午。寒意渐消,阳光下,男人们聚在街边小店前聊着,想必今天最忙的是郭家坝的女人们,厨房是她们的天下,系着一家人的幸福。(记者 钟莉 吴晓铃)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吉祥”迎新 新家新愿新追求

  • 2016年02月08日 09时53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2月7日,汶川县水磨镇郭家坝村的朱光友正在家里挂灯笼。去年8月他们搬进小区,他家住在顶楼,小跃层的房子让一家人都很满意。本报记者田为摄 

      2月7日发自汶川县水磨古镇郭家坝村吉祥社区

      金色的转经筒雕塑矗立,藏羌风情的小楼宽敞明亮……这里是阿坝州汶川县水磨古镇郭家坝村吉祥社区。不过,它不是新打造的旅游景点,而是从30多公里外草坡乡整体迁来水磨镇的村民们的新家。

      2月7日,除夕,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川报全媒体集群“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来到郭家坝,感受新家里的新年。

      说起新家,大家都表示满意

      上午10点,吉祥社区里还是一派宁静,小区内难见人影。难道新房修好了,村民不愿搬过来吗?

      我们敲开一户贴着喜庆春联的房门,46岁的原草坡乡足湾村村民朱光友和妻子杨国芝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屋。他一边带领我们参观自家120平方米的新居一边解释,“我们的风俗是从下午开始吃年饭,材料几天前就买齐了,这阵子大家正铆足了劲准备大餐呢。猪头和猪尾是必不可少的。”说起他家预备的年货,朱光友很满意:年猪是从草坡乡的邻居家买的,一头5000多元,自己宰杀、装香肠、做腊肉。“味道特别香!”

      郭家坝村距离水磨古镇只有两三分钟车程。这里,是原草坡乡1000多户村民的新家。朱光友说,2013年7月,连续特大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河谷地带房屋被掩埋冲毁。当年下半年,草坡群众整体迁建至郭家坝的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启动。

      如今,全乡4000多名村民在郭家坝拥有了自己的新家。“我们一家四口选购了120平方米的户型,每平方米不到1200元,政府补贴了八万多元,自己只需要掏六万一千元。”让杨国芝满意的是,“房子直接搬进来就可以入住,地砖是全部贴好的,墙上刮了乳胶漆,所有房间的门,甚至厕所的洁具、厨房的橱柜都配备齐全。”“这个小阁楼是我们利用原来的挑高空间搭建的,相当于多了个休闲空间和卫生间,舒服好用。”朱光友用以前跑货运的积蓄精心装修了新家,软包的电视背景墙、实木楼梯、餐厅吊顶,都透着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我们敲开另一栋楼居民、61岁的杨富友的家。他家的老房子被泥石流全部掩埋,妻子心痛得当即休克,如今老两口和子孙三代搬进150平方米的新房,连夸“房子太满意了”。杨富友说:“全靠政府扶持,子女再凑点,补齐房款还是没问题。”去年年中,村民接到通知到新家验房,杨富友立刻就喜欢上了新家:“还是这里住起安全稳当。买个东西,楼下有超市;想逛个街,水磨古镇十几分钟就走拢了。”餐厅窗台上满箱的饮料、堆满蔬菜的阳台、饭桌上静待儿女回家的丰富菜肴……年节的味道在新家里飘荡着。

      畅想未来,满是自信与憧憬

      “我家的两处老房子仍保留着,回草坡管理果树苗、种菜时还是会住那里。年夜饭大菜猪头肉都是在老房子里煮好拿下来的,煮整只猪头,只有在老家的大灶大锅上才摆得开架势。”朱光友说,有些村民会回去种地,年夜饭也回老房子里吃。

      朱光友2010年开始种植脆红李,如今已有20亩左右的规模,“现在挂果的有四五亩,去年卖了6000多斤,挣了两万多块钱。”他盘算着,20亩的李子全部挂果后,一年如果能收入10万元就够养活一家人了。草坡是传统的蔬菜种植基地,朱光友透露,“有的人家一年卖菜就可以挣十几万元。”对失去劳力的迁建居民而言,他们可以通过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谋生。现在,村里超过一半的家庭买了面包车。

      除夕这天,杨富友的女儿和媳妇结伴到都江堰市买衣服、办年货。新家的客厅里,大彩电两旁还配备了音响。杨富友说:“娃儿们回来了,家里就热闹了。”而朱光友一家正在准备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妻子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朱光友略有些遗憾,“弟弟原来说好在我这里过年,我还专门准备回草坡整烤全羊,做菜生意的侄儿也送了几十斤菜过来,这些都只有堆起慢慢吃了。”

      记者离开郭家坝继续去往水磨镇时,已近中午。寒意渐消,阳光下,男人们聚在街边小店前聊着,想必今天最忙的是郭家坝的女人们,厨房是她们的天下,系着一家人的幸福。(记者 钟莉 吴晓铃)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