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川西北草原 奏响生态蝶变三部曲

  • 2015年07月24日 09时3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若尔盖九曲黄河第一湾

     

      牧草机械化收割

     

      优良种畜示范场

     

      牧旅结合示范点

     

      舍饲半舍饲示范点

     

      大美川西北草原

      四川2011年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5年“疗伤”引发绿色裂变——

      7月20日,若尔盖花湖,中国最美高寒湿地草原。成都小伙儿孙一博用婚纱照定格美轮美奂:蓝天白云,满眼青葱织就一望无垠的草毯,水丰草美牛羊壮肥……

      ——5年前的若尔盖草原,978万亩可利用草地中430万亩严重退化,沙漠化70万亩,小土堆上老鼠时常探头,瘦弱草地遍布斑驳,亩产草量锐减50%。

      6月25日,《人民日报》一张照片惹人关注:近百只北返迁徙的黑颈鹤驻足红原月亮湾,戏水觅食。日渐丰盈的川西北高原,成为它们衣食无虞的新家。

      ——几年前,一支科考队在红原痛心地发现,红军长征路过的这片大草原,退化、沙化、荒漠化严重,鼠虫害猖獗,草地生态逆向演替。

      四川省农业厅6月发布《2014年草原监测报告》给出最有力印证——全省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3.5%,比5年前提高7.1个百分点,生态持续好转。

      大美草原缘何巨变?2011年7月,全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动员会给出答案——按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启动草原生态保护生态补奖机制,着手抚平草原累累伤痕。今年是政策实施第一个周期的最后一年。

      “疗伤”5年,大美川西北上演了怎样的草原“变”奏曲?

      改革求变

      2亿亩草原拉响生态警钟启动“疗伤”程序

      宛如绿宝石的若尔盖草原,被誉为“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但数年前,六成湖泊干涸,每年沙化速度逾11%。

      这在四川并不鲜见。川西北草原是全国第五大牧区,天然草原2.45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2.12亿亩,占全省草原总面积78.3%。牧区草原成为全省最大陆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护全国生态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珍惜好这片绿色财富,责任重大。

      但我省牧区大多地处高寒,气候恶劣,灾害频繁,草畜矛盾尖锐。“2010年平均超载率高达45.8%,草地退化1.67亿亩,占牧区可利用草原面积78%,一些纯牧县甚至超过90%,部分草原完全丧失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

      草原拉响四川可持续发展的警钟。

      我省牧区集中分布在甘孜、阿坝、凉山,涉及48县,幅员2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61.4%,是全面小康重点难点地区。2010年,牧区人均纯收入2628元,仅是全省农民人均的51.1%。草原“受伤”,让增收来源单一的牧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草伤”,不仅影响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安宁,还直接威胁全国生态安全。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什么样的草原?漫天黄沙,还是满眼葱茏?

      让疲惫不堪的草原休养生息,为满目疮痍的草原“疗伤”,刻不容缓。

      筹谋长远,中央改革求变——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两次部署草原保护和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决定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6亿元,在四川等8个主要牧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启动“疗伤”程序。

      思路清晰——坚持保护草原生态和促进牧民增收相结合,实施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等一整套支持政策。

      这是继2003年退牧还草工程以来,国家促进牧区发展又一项重大战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草原生态保护上资金最大、覆盖面最广、补贴内容最多的一项政策。

      砸下真金白银,目的只有一个:在工程区内基本达到草畜平衡、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

      一场青草碧水保卫战在四川广袤草原果断打响。

      新政谋变

      打出精准“组合拳”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

      1968年,英国学者哈丁提出“公地悲剧”理论,正是以放牧举例:牧民在公共草场放牧,明知再增养将降低草场质量,但每人仍从私利出发多养羊。于是,草场持续退化至无法养羊,最终牧民破产。

      2010年,草原“公地悲剧”在川尤为突出——平均超载率45.8%。解决之道:管理规范。“实现草畜平衡是新政根本要求、核心和难点。除增草舍饲等措施外,关键是想方设法把超载牲畜减下来,尽快实现动态平衡。”省农业厅负责人指出。

      力度不小。2011年启动当年,我省迅速将9.6亿元落实到2.12亿亩草原和48个牧区县逾100万户牧户手里。

      在时任阿坝州副州长田晓丹看来,这无疑给久旱的草原下了场甘霖。

      在四川草原监管者眼里,新政更是一套精准“组合拳”——

      第一招:禁牧补助。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及位于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草原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每亩补6元。期满据生态功能恢复情况,继续禁牧或转入草畜平衡、合理利用。

      第二招: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区以外可利用草原,确定草畜平衡点,核定合理载畜量,中央财政对履行超载减畜计划牧民每亩奖1.5元。牧民实施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

      第三招:三大补贴。畜牧品种改良补贴+人工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在肉牛和绵羊良种补贴基础上纳入牦牛和山羊;牧草良种每亩补10元;对牧民生产用柴油等生产资料每户补500元,降低生产生活成本。

      禁牧封育意味着大量超载牲畜出栏,是否减少畜产品供应,减少牧民收入?

      牧民很快因指挥棒转向而吃下“定心丸”——一边补奖,一边大力建设人工打贮草基地、“两棚一圈”、牲畜改良点,培育现代家庭牧场、牧业专合社、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草原观光旅游等试点示范,转型提质增效。

      思路笃定: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不是简单减饲养量,而是提高生产水平,从以游牧为主的传统畜牧业向舍饲半舍饲现代畜牧业跨越。”省农业厅负责人指出。

      靠补助为170头牦牛建起暖棚,松潘川主寺镇的仁清州再也不担心下场雪就一场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让牛羊彻底走出“夏饱、秋肥、冬瘦、春死”怪圈。

      “别看羊少了,但草场生态好了,加上补奖,收入不比以前少!”红原哈拉玛草原益西彭措尝到甜头,羔羊9月出栏,再卖些成年羊,轻松完成减畜任务。

      “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生态修复、畜产品充足、牧民增收,一举三得——5年来,这已成为全省牧民的共识,也是沉甸甸的收获。

      合力促变

      六招齐出连年夺优秀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

      今年2月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一则信息激动人心:四川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平稳有效实施,连续4年全国绩效考评优秀,获财政部、农业部肯定。

      秘诀何在?

      加强协调。各级把政策纳入重点民生工程,从省到牧户层层签订“军令状”,实行目标督查和绩效考核,形成党政统筹、部门配合、乡村联动工作格局。

      夯实基础。打破“大锅饭”,2.12亿亩全部承包到户。48县将所有禁牧和草畜平衡草原划为基本草原。印发禁牧、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等整套制度,按章操作、规范实施。

      管好资金。坚持“规范操作、严格考核、公示公告、兑现到户”,推行“一卡通(一折通)”兑付,确保资金发放对象金额零误差。

      配套有力。省财政每年安排1.5亿元,州县筹措7000多万元配套。“与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和牧区扶贫开发等工程结合,地方添把火,形成合力。”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

      宣传督查与监理监测并举:先后培训干群35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900多万份,建立省巡查、州抽查、县普查监督检查制度,逗硬考评落后县约谈问责制,聘任村级草原管护员7410人,确保每个实施村有草管员,查处违法案件488件,搭建全省监测网络平台……6招齐出,补奖政策成为牧民满意的民心工程。

      四年水滴石穿,川西北大美草原新篇章已然写就:在48县共实施禁牧补助700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1.42亿亩、牧草良种补贴860万亩、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45.2万户,兑现补奖38亿多元,惠及牧户100余万户400多万人。

      一组数据更是标注出新政发展高度和惠民力度。

      ——生态治理效果初现。监测显示,牧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3.5%,比2010年提高7.1个百分点;牲畜超载率10.6%,比2010年下降35.2个百分点。

      ——畜牧生产转型提质。建成标准化“两棚一圈”近2.5万户、200万平方米;人工种草760万亩,建打贮草基地300万亩、现代家庭牧场300个、牲畜改良点600余个,引购优良种畜近3万头(只)。2014年牛羊肉总产量18.4万吨,较2010年增长8%。

      ——农牧民收入显著提高。行业统计,2014年牧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250元,较2010年增加3600元以上,每年补奖资金人均增收230元,成为增收重要因素之一,减畜不减收政策目标基本实现。

      昭觉新城镇跳窝坝村尔古伍合,2013年带头承包230亩草地养凉山半细毛羊,去年挣下12万元,今年又牵回30头牛,“野心”更大:赚上20万元!

      草更青,水更碧,天更蓝,人更富,“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良性互动已在川西北奏出美丽四川新乐章,一道道青草生态屏障正巍然屹立。

      五年是一座里程碑,一个逗点。瞄准2015年终点,朝着下一个五年的终点线,四川大美草原果断上路。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5年周期近尾声,评估专家呼吁——

      呵护草原期待建立长效机制

      为及时准确掌握政策实施效果,我省组建由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草原工作总站、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四川省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评估专家团队,2011年起在三州48县补奖政策实施区域建立100个固定监测点,每年获取9000个样方数据及三州6县17乡22村172户跟踪调查数据,采用“3S”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等方法全程评估,2014年底形成中期评估研究报告。

      报告充分肯定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指出:全省天然草原总体退化状况仍未根本转变,还存在补奖标准偏低,部分禁牧区监管不力,局部地区牲畜超载严重,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和抗灾保畜能力薄弱等问题。

      评估组专家建议,加快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目标,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草原生态补奖长效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

      延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期限,建立补奖政策长效机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是我省牧区有史以来惠及牧民最广、政策收益最多的一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深受广大牧民欢迎。第一轮补奖政策实施期限即将结束,但由于我省草原大多地处高寒牧区,草原生态脆弱,草原植被恢复期长,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补奖政策实施成效尚不充分,而草原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牧民生存和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评估专家认为,国家应延长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年限,并作为草原牧区一项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政策长期执行下去,补充完善相关政策内容,建立草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对于巩固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建设美丽草原十分必要。

      提高补奖标准,稳定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川西北草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恶劣,草原对超载和过牧极为敏感,生态恢复任务尤为艰巨紧迫,将补奖标准合理提高,补偿牧民因禁牧和草畜平衡造成的经济损失,确保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才能进一步调动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国家现行补奖标准按内蒙古草原生产力和舍饲圈养成本计算,与青藏高原牧区特别是川西北牧区实际差异较大。

      出台补奖政策配套措施,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议制定出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政策措施,启动特色畜牧业示范建设工程、牧区防灾减灾工程等,加强宣传培训,强化政策引导,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生产经营方式,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提质,弥补补奖政策短板,形成政策合力,增强政策实施综合效果。

      加强依法监管,保障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建议增加草原监理监测体系建设投入,支持加强草原执法监督、草原监测等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村级草原管护员工作待遇,改善草原监理监测工作条件,提高监理监测工作水平,为补奖机制建立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和技术支撑。专家认为,应重点加强草原禁牧区的管护,确保退化区植被尽快恢复、脆弱区生态尽快改善。

      ◎

      点位聚焦

      红原: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初见端倪

      到红原赏草原花海、观候鸟迁徙、摄日落日出,已是一种时尚。

      红原,近93%国土为天然草原,可利用草原1121万亩。2011年来,年度实施草原禁牧476万亩、草畜平衡643.15万亩,兑现综合补贴7662户、牧草良种补贴19万亩,减畜16万个羊单位,建户营打贮草地14.2万亩、标准牲畜暖棚1970个,完成良种引购1200头,植被盖度从65%升至87%。该县还积极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年设牦牛冻精改良点44个,建家庭示范牧场215户,专合社33个,牦牛健康养殖基地9个,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特色产业品牌基地初步形成。牧户与政策牦牛保险“联防抗灾”让参保户户均增收900元,上规模牧家乐18家、家庭旅游示范户170家,农牧旅相融促进转产转业700余人。

      2014年,全县畜牧业产值4.1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565元,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县建设初见端倪。

      理塘大河边牧场:打造家庭牧场旅游风情园

      去年,大河边牧场的所波把大部分牲畜出栏,全力搞旅游接待、骑游、销售畜产品,年收入近30万元。

      所波的故事不断重演。2011年来,理塘依托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项目,在大河边培育以“牧区休闲观光、牧场风情体验、牧区饮食娱乐”为一体的牧家乐、牧场游,实现三产联动。

      大河边牧场和毛垭草原19户牧户集中联片打造“现代家庭牧场旅游风情园”,涉及游牧文化及游牧民生产生活用品展示中心、特色畜产品展销及牧家生活体验中心、社区观光游道、现代家庭牧场建设等。目前,已完成村级标准化草场示范建设2000亩,户营割草基地500亩,10户家庭牧场每年回报村民各项收入达60万元。

      会东野租乡柏栎箐村:高寒村的绿色财富之变

      柏栎箐村,典型的高寒村,牧业经济收入占农业收入70%以上。

      2011年,该村创新管理,实施禁牧面积6911亩、草畜平衡6021亩,严格以草定畜,联户承包12850亩,年出栏牛5头或羊30只以上的20户配套圈舍80平方米,人工种草10亩以上,划区轮牧或夏季放牧100亩以上。

      24.45万元补奖资金带来显著成效——通过冬季舍饲半舍饲养殖补饲干草和精料,牛出栏由4岁降至20个月、羊由2.5岁降至1.5岁。全村出栏牛243头、羊5599头,产值1180万元,户平牛羊赚5万元。县草料站监测,全村天然草原产草量284公斤一亩,较政策实施前提高67% ,牲畜超载率由18.9%降至14.5%,实现草畜动态平衡。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大美川西北草原 奏响生态蝶变三部曲

  • 2015年07月24日 09时3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若尔盖九曲黄河第一湾

     

      牧草机械化收割

     

      优良种畜示范场

     

      牧旅结合示范点

     

      舍饲半舍饲示范点

     

      大美川西北草原

      四川2011年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5年“疗伤”引发绿色裂变——

      7月20日,若尔盖花湖,中国最美高寒湿地草原。成都小伙儿孙一博用婚纱照定格美轮美奂:蓝天白云,满眼青葱织就一望无垠的草毯,水丰草美牛羊壮肥……

      ——5年前的若尔盖草原,978万亩可利用草地中430万亩严重退化,沙漠化70万亩,小土堆上老鼠时常探头,瘦弱草地遍布斑驳,亩产草量锐减50%。

      6月25日,《人民日报》一张照片惹人关注:近百只北返迁徙的黑颈鹤驻足红原月亮湾,戏水觅食。日渐丰盈的川西北高原,成为它们衣食无虞的新家。

      ——几年前,一支科考队在红原痛心地发现,红军长征路过的这片大草原,退化、沙化、荒漠化严重,鼠虫害猖獗,草地生态逆向演替。

      四川省农业厅6月发布《2014年草原监测报告》给出最有力印证——全省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3.5%,比5年前提高7.1个百分点,生态持续好转。

      大美草原缘何巨变?2011年7月,全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动员会给出答案——按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启动草原生态保护生态补奖机制,着手抚平草原累累伤痕。今年是政策实施第一个周期的最后一年。

      “疗伤”5年,大美川西北上演了怎样的草原“变”奏曲?

      改革求变

      2亿亩草原拉响生态警钟启动“疗伤”程序

      宛如绿宝石的若尔盖草原,被誉为“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但数年前,六成湖泊干涸,每年沙化速度逾11%。

      这在四川并不鲜见。川西北草原是全国第五大牧区,天然草原2.45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2.12亿亩,占全省草原总面积78.3%。牧区草原成为全省最大陆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在维护全国生态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珍惜好这片绿色财富,责任重大。

      但我省牧区大多地处高寒,气候恶劣,灾害频繁,草畜矛盾尖锐。“2010年平均超载率高达45.8%,草地退化1.67亿亩,占牧区可利用草原面积78%,一些纯牧县甚至超过90%,部分草原完全丧失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草原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扭转。

      草原拉响四川可持续发展的警钟。

      我省牧区集中分布在甘孜、阿坝、凉山,涉及48县,幅员29.7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61.4%,是全面小康重点难点地区。2010年,牧区人均纯收入2628元,仅是全省农民人均的51.1%。草原“受伤”,让增收来源单一的牧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草伤”,不仅影响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和谐安宁,还直接威胁全国生态安全。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什么样的草原?漫天黄沙,还是满眼葱茏?

      让疲惫不堪的草原休养生息,为满目疮痍的草原“疗伤”,刻不容缓。

      筹谋长远,中央改革求变——2010年,国务院常务会两次部署草原保护和牧区又好又快发展工作,决定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6亿元,在四川等8个主要牧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启动“疗伤”程序。

      思路清晰——坚持保护草原生态和促进牧民增收相结合,实施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励、给予牧民生产性补贴等一整套支持政策。

      这是继2003年退牧还草工程以来,国家促进牧区发展又一项重大战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草原生态保护上资金最大、覆盖面最广、补贴内容最多的一项政策。

      砸下真金白银,目的只有一个:在工程区内基本达到草畜平衡、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

      一场青草碧水保卫战在四川广袤草原果断打响。

      新政谋变

      打出精准“组合拳”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

      1968年,英国学者哈丁提出“公地悲剧”理论,正是以放牧举例:牧民在公共草场放牧,明知再增养将降低草场质量,但每人仍从私利出发多养羊。于是,草场持续退化至无法养羊,最终牧民破产。

      2010年,草原“公地悲剧”在川尤为突出——平均超载率45.8%。解决之道:管理规范。“实现草畜平衡是新政根本要求、核心和难点。除增草舍饲等措施外,关键是想方设法把超载牲畜减下来,尽快实现动态平衡。”省农业厅负责人指出。

      力度不小。2011年启动当年,我省迅速将9.6亿元落实到2.12亿亩草原和48个牧区县逾100万户牧户手里。

      在时任阿坝州副州长田晓丹看来,这无疑给久旱的草原下了场甘霖。

      在四川草原监管者眼里,新政更是一套精准“组合拳”——

      第一招:禁牧补助。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严重退化、不宜放牧及位于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区草原禁牧封育,中央财政每亩补6元。期满据生态功能恢复情况,继续禁牧或转入草畜平衡、合理利用。

      第二招:草畜平衡奖励。对禁牧区以外可利用草原,确定草畜平衡点,核定合理载畜量,中央财政对履行超载减畜计划牧民每亩奖1.5元。牧民实施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

      第三招:三大补贴。畜牧品种改良补贴+人工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在肉牛和绵羊良种补贴基础上纳入牦牛和山羊;牧草良种每亩补10元;对牧民生产用柴油等生产资料每户补500元,降低生产生活成本。

      禁牧封育意味着大量超载牲畜出栏,是否减少畜产品供应,减少牧民收入?

      牧民很快因指挥棒转向而吃下“定心丸”——一边补奖,一边大力建设人工打贮草基地、“两棚一圈”、牲畜改良点,培育现代家庭牧场、牧业专合社、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草原观光旅游等试点示范,转型提质增效。

      思路笃定: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不是简单减饲养量,而是提高生产水平,从以游牧为主的传统畜牧业向舍饲半舍饲现代畜牧业跨越。”省农业厅负责人指出。

      靠补助为170头牦牛建起暖棚,松潘川主寺镇的仁清州再也不担心下场雪就一场空。基础设施极大改善,让牛羊彻底走出“夏饱、秋肥、冬瘦、春死”怪圈。

      “别看羊少了,但草场生态好了,加上补奖,收入不比以前少!”红原哈拉玛草原益西彭措尝到甜头,羔羊9月出栏,再卖些成年羊,轻松完成减畜任务。

      “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生态修复、畜产品充足、牧民增收,一举三得——5年来,这已成为全省牧民的共识,也是沉甸甸的收获。

      合力促变

      六招齐出连年夺优秀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

      今年2月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一则信息激动人心:四川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平稳有效实施,连续4年全国绩效考评优秀,获财政部、农业部肯定。

      秘诀何在?

      加强协调。各级把政策纳入重点民生工程,从省到牧户层层签订“军令状”,实行目标督查和绩效考核,形成党政统筹、部门配合、乡村联动工作格局。

      夯实基础。打破“大锅饭”,2.12亿亩全部承包到户。48县将所有禁牧和草畜平衡草原划为基本草原。印发禁牧、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等整套制度,按章操作、规范实施。

      管好资金。坚持“规范操作、严格考核、公示公告、兑现到户”,推行“一卡通(一折通)”兑付,确保资金发放对象金额零误差。

      配套有力。省财政每年安排1.5亿元,州县筹措7000多万元配套。“与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退牧还草、游牧民定居和牧区扶贫开发等工程结合,地方添把火,形成合力。”省财政厅负责人表示。

      宣传督查与监理监测并举:先后培训干群35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900多万份,建立省巡查、州抽查、县普查监督检查制度,逗硬考评落后县约谈问责制,聘任村级草原管护员7410人,确保每个实施村有草管员,查处违法案件488件,搭建全省监测网络平台……6招齐出,补奖政策成为牧民满意的民心工程。

      四年水滴石穿,川西北大美草原新篇章已然写就:在48县共实施禁牧补助700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1.42亿亩、牧草良种补贴860万亩、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45.2万户,兑现补奖38亿多元,惠及牧户100余万户400多万人。

      一组数据更是标注出新政发展高度和惠民力度。

      ——生态治理效果初现。监测显示,牧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83.5%,比2010年提高7.1个百分点;牲畜超载率10.6%,比2010年下降35.2个百分点。

      ——畜牧生产转型提质。建成标准化“两棚一圈”近2.5万户、200万平方米;人工种草760万亩,建打贮草基地300万亩、现代家庭牧场300个、牲畜改良点600余个,引购优良种畜近3万头(只)。2014年牛羊肉总产量18.4万吨,较2010年增长8%。

      ——农牧民收入显著提高。行业统计,2014年牧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250元,较2010年增加3600元以上,每年补奖资金人均增收230元,成为增收重要因素之一,减畜不减收政策目标基本实现。

      昭觉新城镇跳窝坝村尔古伍合,2013年带头承包230亩草地养凉山半细毛羊,去年挣下12万元,今年又牵回30头牛,“野心”更大:赚上20万元!

      草更青,水更碧,天更蓝,人更富,“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良性互动已在川西北奏出美丽四川新乐章,一道道青草生态屏障正巍然屹立。

      五年是一座里程碑,一个逗点。瞄准2015年终点,朝着下一个五年的终点线,四川大美草原果断上路。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实施5年周期近尾声,评估专家呼吁——

      呵护草原期待建立长效机制

      为及时准确掌握政策实施效果,我省组建由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草原工作总站、省草原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四川省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评估专家团队,2011年起在三州48县补奖政策实施区域建立100个固定监测点,每年获取9000个样方数据及三州6县17乡22村172户跟踪调查数据,采用“3S”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等方法全程评估,2014年底形成中期评估研究报告。

      报告充分肯定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指出:全省天然草原总体退化状况仍未根本转变,还存在补奖标准偏低,部分禁牧区监管不力,局部地区牲畜超载严重,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和抗灾保畜能力薄弱等问题。

      评估组专家建议,加快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现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目标,应进一步建立健全草原生态补奖长效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投入,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

      延长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期限,建立补奖政策长效机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是我省牧区有史以来惠及牧民最广、政策收益最多的一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深受广大牧民欢迎。第一轮补奖政策实施期限即将结束,但由于我省草原大多地处高寒牧区,草原生态脆弱,草原植被恢复期长,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补奖政策实施成效尚不充分,而草原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牧民生存和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评估专家认为,国家应延长草原补奖政策实施年限,并作为草原牧区一项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政策长期执行下去,补充完善相关政策内容,建立草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对于巩固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建设美丽草原十分必要。

      提高补奖标准,稳定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川西北草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环境恶劣,草原对超载和过牧极为敏感,生态恢复任务尤为艰巨紧迫,将补奖标准合理提高,补偿牧民因禁牧和草畜平衡造成的经济损失,确保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才能进一步调动牧民保护草原的积极性。国家现行补奖标准按内蒙古草原生产力和舍饲圈养成本计算,与青藏高原牧区特别是川西北牧区实际差异较大。

      出台补奖政策配套措施,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议制定出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现代草原畜牧业的政策措施,启动特色畜牧业示范建设工程、牧区防灾减灾工程等,加强宣传培训,强化政策引导,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生产经营方式,促进草原畜牧业转型提质,弥补补奖政策短板,形成政策合力,增强政策实施综合效果。

      加强依法监管,保障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建议增加草原监理监测体系建设投入,支持加强草原执法监督、草原监测等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村级草原管护员工作待遇,改善草原监理监测工作条件,提高监理监测工作水平,为补奖机制建立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和技术支撑。专家认为,应重点加强草原禁牧区的管护,确保退化区植被尽快恢复、脆弱区生态尽快改善。

      ◎

      点位聚焦

      红原: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初见端倪

      到红原赏草原花海、观候鸟迁徙、摄日落日出,已是一种时尚。

      红原,近93%国土为天然草原,可利用草原1121万亩。2011年来,年度实施草原禁牧476万亩、草畜平衡643.15万亩,兑现综合补贴7662户、牧草良种补贴19万亩,减畜16万个羊单位,建户营打贮草地14.2万亩、标准牲畜暖棚1970个,完成良种引购1200头,植被盖度从65%升至87%。该县还积极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年设牦牛冻精改良点44个,建家庭示范牧场215户,专合社33个,牦牛健康养殖基地9个,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特色产业品牌基地初步形成。牧户与政策牦牛保险“联防抗灾”让参保户户均增收900元,上规模牧家乐18家、家庭旅游示范户170家,农牧旅相融促进转产转业700余人。

      2014年,全县畜牧业产值4.16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565元,川西北生态经济示范县建设初见端倪。

      理塘大河边牧场:打造家庭牧场旅游风情园

      去年,大河边牧场的所波把大部分牲畜出栏,全力搞旅游接待、骑游、销售畜产品,年收入近30万元。

      所波的故事不断重演。2011年来,理塘依托现代草原畜牧业发展项目,在大河边培育以“牧区休闲观光、牧场风情体验、牧区饮食娱乐”为一体的牧家乐、牧场游,实现三产联动。

      大河边牧场和毛垭草原19户牧户集中联片打造“现代家庭牧场旅游风情园”,涉及游牧文化及游牧民生产生活用品展示中心、特色畜产品展销及牧家生活体验中心、社区观光游道、现代家庭牧场建设等。目前,已完成村级标准化草场示范建设2000亩,户营割草基地500亩,10户家庭牧场每年回报村民各项收入达60万元。

      会东野租乡柏栎箐村:高寒村的绿色财富之变

      柏栎箐村,典型的高寒村,牧业经济收入占农业收入70%以上。

      2011年,该村创新管理,实施禁牧面积6911亩、草畜平衡6021亩,严格以草定畜,联户承包12850亩,年出栏牛5头或羊30只以上的20户配套圈舍80平方米,人工种草10亩以上,划区轮牧或夏季放牧100亩以上。

      24.45万元补奖资金带来显著成效——通过冬季舍饲半舍饲养殖补饲干草和精料,牛出栏由4岁降至20个月、羊由2.5岁降至1.5岁。全村出栏牛243头、羊5599头,产值1180万元,户平牛羊赚5万元。县草料站监测,全村天然草原产草量284公斤一亩,较政策实施前提高67% ,牲畜超载率由18.9%降至14.5%,实现草畜动态平衡。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