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创新探索 让“居者有其屋”

  • 2015年01月15日 09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今年,成都市双流县罗家店村,达州来的陶德祥和儿子一家四口告别了工地旁10多平方米的临时工棚。陶德祥申请到一套公租房,两室一厅,月租不到市场价的一半。“马上就可以入住!”陶德祥的言语中满是兴奋和喜悦。又好、又快、又便宜,这一年,千千万万的“陶德祥们”搬进了新居。截至2014年11月底,成都市已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12个,启动棚户区17471户,完成投资121.6亿元;从2008年开始,全市开工建设的各类保障性住房达18.7万套,竣工数量达12.6万套。数字,就是成都破题住房改造、保障方面交出的漂亮答卷——

      破“钱”题

      百姓新居“立”起来

      近年来,落实棚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一高一低”难题:投入增高,伴随成本上升,2013年至2017年,我省危旧房棚户区改造估算投资约6000亿元;同时,市场资金参与意愿逐步降低,金融支持仍显不足,地方财政有限。

      钱,成为横亘在住房保障工作的第一道坎。

      2014年上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发挥好开发性金融的“输血”作用,国开行率先加大了对各地棚户区改造融资的扶持力度,安排了棚改专项资金,并且在其审贷条件、项目范围以及贷款利率方面都制定了优惠政策。

      抢抓机遇,2013年8月开始,成都市房管局抓住与国开行长期合作的契机,主动与其沟通对接,争取优惠政策,扩大融资额度。为搭建融资平台,成都市房管局下属单位住保中心作为市级平台单位,按照统借统还的方式,统一向国开行融资。

      好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通过梳理、测算、整理一系列工作,成都市中心城区首批45个棚户区项目获得国开行贷款,共计161亿元。改造完成后,可提供15个绿地、4条道路、11个公建配套设施、1所学校以及1所幼儿园建设用地。

      为了进一步抓住机遇,加大融资力度,融资范围由中心城区向成都市二、三圈层扩展。成都市2014年积极开展第二批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融资申报工作,申报64个项目,总投资约205亿元。

      为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成都市房管局明确资金申请和使用办法,项目申报、审批、工作要求等环节都进行细化,并对照国家开发银行的有关要求现场指导,对各区(市)县申报的棚户区改造项目逐个踏勘。

      在实践棚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行动中,还探索出多种渠道筹资的创新模式。商业贷款、私募债券、住房公积金贷款……多种融资渠道齐头并进,确保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加速推进。

      有了建设资金,只是第一步。如何用好它,确保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建设质量?

      成都市的答案,是加强管理。根据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该市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纳入历年民生工程目标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督查机制。同时成都市房管部门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每年会同监察等部门开展联合督查。

      对于建筑质量,成都市的要求“严苛”——强化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管理,凡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材料,不得用于项目建设;通过实行建管、监理、施工及项目负责人交叉检查,专家、行风监督员及住户代表对在建项目进行检查以及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查等有效方式,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水平;加强监管,深入项目现场检查,及时整改……

      建机制

      百姓新居“用”起来

      新居立起来,如何入住就成了关键。

      怎样才能公平及时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一个能够覆盖到最大范围群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正逐步建立。

      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和阶段性住房困难群体的收入状况、需求状况不同,成都市加快构建阶梯型、递进式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多种保障性住房并存,租、售、补等多种保障方式互补,实现住房保障政策有效覆盖和无缝衔接。

      不仅如此,成都市还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建立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出台《关于建立农村住房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特别是公共租赁住房彻底打破户籍限制,将在本地稳定就业并购买社保的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不限户籍、不限购买社保年限,收入和住房准入条件与户籍居民完全一致,实行无差别化保障,从而基本实现住房保障服务均等化。

      更大覆盖面,让更多居民搬进新居。而在审核、分配机制等领域的探索,则是让老百姓从旧屋到新居的过程,更便捷、更舒心。

      以优化审核流程为例。过去,申请人要在多个部门之间跑。比如,先到工商等部门拿相关证明,到民政部门进行收入认定,拿到认定通知书后,再到房管部门申请。其中,在部门间办手续的时间没个准,不少申请人表示“很恼火”。

      成都市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健全街道、区房管局和市民政局、市房管局自下而上的三级审核机制。依托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对申请人的收入认定进行优化,将各部门核对流程并联,通过数据扫描传输,将审核要件数字化,实现全程无纸电子化操作,准入审核时间大大缩短。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分配效率,成都市又先后制定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计分办法、经济适用住房销售规则和限价商品住房销售规则等多项制度,提前公告保障性住房项目销售信息,调整分区配租为市级保障部门统一配租,新建房源根据竣工时间倒排工作进度,制定配租配售方案,腾退房源建立从退出房源-注销合同-房源回笼入库-再分配的责任分工和系统预警机制,提高房源分配效率。

      去年6月初,38岁的罗强在成都市锦江区书院街社区递交了身份证、户口簿、婚姻证明、收入证明,并填写保障性住房申请表。“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申请过程是不是公平的,我们有没有平等的权利。”

      为了打消“罗强们”的疑虑,2014年成都进一步在保障性住房分派的“公正透明”上做起文章。除了在住房保障信息网上全面公开住房保障相关政策、申请流程、公示公告、在建项目、待分配房源、待保障对象、配租配售结果等信息,方便公众查询利用之外,住房保障信息网对保障对象信息和配租配售结果进行长期公示。成都市还在全国率先开通热线电话028-86279999,方便群众查询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分配以及保障资格申请等。

      勇探索

      住房小区“管”起来

      作为成都市首批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通锦桥片区住宅共551户。仅一个多月时间,通锦桥棚改项目已经签约455户,签约率达到83%。曾经一度被视作棚改“老大难”的搬迁问题正迅速得到解决。

      秘诀,就在于“自治改造”。改不改、怎么改,都是居民说了算。

      通锦桥棚改项目成立了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及时收集并反映民意。只有片区居民同意率100%时,才能正式启动征收——从成都市曹家巷里走出的全新模式,正在生根、发芽。

      2014年,成都市房管局制定出台《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关于发挥群众作用做好居民自治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自治改造模式进行规范与引导,让这个“草根”中诞生的新模式真正扎根。

      自治不仅在改造的过程中体现,更有效延伸到了小区的内部管理中。

      成都市在全国创新建立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委员会自治组织形式,筑牢小区内部管理体系,形成了“民情联络员—志愿者—管委会—社区”四级自治管理网络,起到了“加速”物业服务落实和“缓冲”住户间矛盾的双重作用。

      成都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文件将模拟搬迁作为房屋征收工作的重要环节,鼓励居民实施自治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就改建意愿、补偿方案向群众实施3次意见征询。

      这一模式背后,是成都市房管局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了实处,使群众最大限度地从安居工程中受益,真正从“忧居”转向“安居”。

      这一理念,也体现在细节中。走进成都市西蜀瑞苑保障房小区,一幢幢电梯公寓比肩而立,花园、草坪散布其间,塑胶羽毛球场宽敞整洁。而除了优美的小区环境之外,小区配备了完善的智能管理:水电气先买后用,刷卡出入。

      这样的小区,在全市“遍地开花”。据了解,成都市2008年开始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并投入使用,对于“管好”保障房,成都市早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全覆盖。现在,无论经济适用房、公租房还是廉租房,成都市在所有保障性住房项目上,都实行了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的物业管理,真正实现让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居安无忧”。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创新探索 让“居者有其屋”

  • 2015年01月15日 09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今年,成都市双流县罗家店村,达州来的陶德祥和儿子一家四口告别了工地旁10多平方米的临时工棚。陶德祥申请到一套公租房,两室一厅,月租不到市场价的一半。“马上就可以入住!”陶德祥的言语中满是兴奋和喜悦。又好、又快、又便宜,这一年,千千万万的“陶德祥们”搬进了新居。截至2014年11月底,成都市已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112个,启动棚户区17471户,完成投资121.6亿元;从2008年开始,全市开工建设的各类保障性住房达18.7万套,竣工数量达12.6万套。数字,就是成都破题住房改造、保障方面交出的漂亮答卷——

      破“钱”题

      百姓新居“立”起来

      近年来,落实棚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面临“一高一低”难题:投入增高,伴随成本上升,2013年至2017年,我省危旧房棚户区改造估算投资约6000亿元;同时,市场资金参与意愿逐步降低,金融支持仍显不足,地方财政有限。

      钱,成为横亘在住房保障工作的第一道坎。

      2014年上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将发挥好开发性金融的“输血”作用,国开行率先加大了对各地棚户区改造融资的扶持力度,安排了棚改专项资金,并且在其审贷条件、项目范围以及贷款利率方面都制定了优惠政策。

      抢抓机遇,2013年8月开始,成都市房管局抓住与国开行长期合作的契机,主动与其沟通对接,争取优惠政策,扩大融资额度。为搭建融资平台,成都市房管局下属单位住保中心作为市级平台单位,按照统借统还的方式,统一向国开行融资。

      好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通过梳理、测算、整理一系列工作,成都市中心城区首批45个棚户区项目获得国开行贷款,共计161亿元。改造完成后,可提供15个绿地、4条道路、11个公建配套设施、1所学校以及1所幼儿园建设用地。

      为了进一步抓住机遇,加大融资力度,融资范围由中心城区向成都市二、三圈层扩展。成都市2014年积极开展第二批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融资申报工作,申报64个项目,总投资约205亿元。

      为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成都市房管局明确资金申请和使用办法,项目申报、审批、工作要求等环节都进行细化,并对照国家开发银行的有关要求现场指导,对各区(市)县申报的棚户区改造项目逐个踏勘。

      在实践棚改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行动中,还探索出多种渠道筹资的创新模式。商业贷款、私募债券、住房公积金贷款……多种融资渠道齐头并进,确保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加速推进。

      有了建设资金,只是第一步。如何用好它,确保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建设质量?

      成都市的答案,是加强管理。根据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目标任务,该市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纳入历年民生工程目标管理,建立严格的考核督查机制。同时成都市房管部门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每年会同监察等部门开展联合督查。

      对于建筑质量,成都市的要求“严苛”——强化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管理,凡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材料,不得用于项目建设;通过实行建管、监理、施工及项目负责人交叉检查,专家、行风监督员及住户代表对在建项目进行检查以及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行检查等有效方式,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水平;加强监管,深入项目现场检查,及时整改……

      建机制

      百姓新居“用”起来

      新居立起来,如何入住就成了关键。

      怎样才能公平及时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一个能够覆盖到最大范围群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正逐步建立。

      针对中低收入群体和阶段性住房困难群体的收入状况、需求状况不同,成都市加快构建阶梯型、递进式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多种保障性住房并存,租、售、补等多种保障方式互补,实现住房保障政策有效覆盖和无缝衔接。

      不仅如此,成都市还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建立住房保障准入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出台《关于建立农村住房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特别是公共租赁住房彻底打破户籍限制,将在本地稳定就业并购买社保的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不限户籍、不限购买社保年限,收入和住房准入条件与户籍居民完全一致,实行无差别化保障,从而基本实现住房保障服务均等化。

      更大覆盖面,让更多居民搬进新居。而在审核、分配机制等领域的探索,则是让老百姓从旧屋到新居的过程,更便捷、更舒心。

      以优化审核流程为例。过去,申请人要在多个部门之间跑。比如,先到工商等部门拿相关证明,到民政部门进行收入认定,拿到认定通知书后,再到房管部门申请。其中,在部门间办手续的时间没个准,不少申请人表示“很恼火”。

      成都市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健全街道、区房管局和市民政局、市房管局自下而上的三级审核机制。依托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对申请人的收入认定进行优化,将各部门核对流程并联,通过数据扫描传输,将审核要件数字化,实现全程无纸电子化操作,准入审核时间大大缩短。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分配效率,成都市又先后制定了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计分办法、经济适用住房销售规则和限价商品住房销售规则等多项制度,提前公告保障性住房项目销售信息,调整分区配租为市级保障部门统一配租,新建房源根据竣工时间倒排工作进度,制定配租配售方案,腾退房源建立从退出房源-注销合同-房源回笼入库-再分配的责任分工和系统预警机制,提高房源分配效率。

      去年6月初,38岁的罗强在成都市锦江区书院街社区递交了身份证、户口簿、婚姻证明、收入证明,并填写保障性住房申请表。“我最关心的就是这个申请过程是不是公平的,我们有没有平等的权利。”

      为了打消“罗强们”的疑虑,2014年成都进一步在保障性住房分派的“公正透明”上做起文章。除了在住房保障信息网上全面公开住房保障相关政策、申请流程、公示公告、在建项目、待分配房源、待保障对象、配租配售结果等信息,方便公众查询利用之外,住房保障信息网对保障对象信息和配租配售结果进行长期公示。成都市还在全国率先开通热线电话028-86279999,方便群众查询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分配以及保障资格申请等。

      勇探索

      住房小区“管”起来

      作为成都市首批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通锦桥片区住宅共551户。仅一个多月时间,通锦桥棚改项目已经签约455户,签约率达到83%。曾经一度被视作棚改“老大难”的搬迁问题正迅速得到解决。

      秘诀,就在于“自治改造”。改不改、怎么改,都是居民说了算。

      通锦桥棚改项目成立了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及时收集并反映民意。只有片区居民同意率100%时,才能正式启动征收——从成都市曹家巷里走出的全新模式,正在生根、发芽。

      2014年,成都市房管局制定出台《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关于发挥群众作用做好居民自治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对自治改造模式进行规范与引导,让这个“草根”中诞生的新模式真正扎根。

      自治不仅在改造的过程中体现,更有效延伸到了小区的内部管理中。

      成都市在全国创新建立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委员会自治组织形式,筑牢小区内部管理体系,形成了“民情联络员—志愿者—管委会—社区”四级自治管理网络,起到了“加速”物业服务落实和“缓冲”住户间矛盾的双重作用。

      成都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文件将模拟搬迁作为房屋征收工作的重要环节,鼓励居民实施自治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就改建意愿、补偿方案向群众实施3次意见征询。

      这一模式背后,是成都市房管局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了实处,使群众最大限度地从安居工程中受益,真正从“忧居”转向“安居”。

      这一理念,也体现在细节中。走进成都市西蜀瑞苑保障房小区,一幢幢电梯公寓比肩而立,花园、草坪散布其间,塑胶羽毛球场宽敞整洁。而除了优美的小区环境之外,小区配备了完善的智能管理:水电气先买后用,刷卡出入。

      这样的小区,在全市“遍地开花”。据了解,成都市2008年开始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并投入使用,对于“管好”保障房,成都市早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保障性住房的物业管理全覆盖。现在,无论经济适用房、公租房还是廉租房,成都市在所有保障性住房项目上,都实行了专业化、精细化服务的物业管理,真正实现让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居安无忧”。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