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地震文物 定格爱与痛

  • 2013年05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救援人员当时穿过的衣服

     

      山川永纪浮雕群

     

      飘扬的红旗展现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定格在2点28分的时钟

     

      “史上最牛车”川FA8512

     

      从废墟中找出的鞋子

      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任家坪,青翠的羌山下,坐落着一座庄严肃穆的建筑--“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自5月9日开馆以来,纪念馆已经迎来10多万人参观。

      走进纪念馆,视线所及处,残破的钟表、有些褪色的标语、整齐排列的安全帽……无不默默诉说着5年来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伟大历程。展厅中陈列的5000多件地震文物,给人以最直观的冲击与感受。

      目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已征集到10万余件地震文物,这些文物的背后,不仅铭刻着灾难的记忆、重生的力量,也凝结着文物工作者1000多个日夜的汗水与心血。

      A

      文物工作者“与时间赛跑”

      尽管10万余件地震文物已经移交给“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但只要一回想起那3年多的时光,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好多人都犹有紧张情绪。“尤其是2008年夏日,最令人难忘。”工会主席张肖马说。

      也许是出于文物工作者的敏感嗅觉,“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发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就同时开始了征集地震文物。他们看到,一些拾荒者在废墟上,扒拉着一切他们认为有用值钱的东西。“但这些物品可能正是珍贵的地震见证物,可以作为地震文物保留下来。”张肖马说,于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向上级部门呼吁,有效清理、发掘、保护地震遗迹,尽快抢救征集地震文物。

      没想到,他们很快就从“呼吁者”转换成了“承担者”。2008年5月29日,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将地震文物征集工作交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时间长达3年多的地震文物征集就此拉开序幕。

      那是一场怎样的与时间赛跑呀。

      采访中,文物工作者们保存的一些日记和工作记录,真实还原出当时的场景。“今天,我、金国林、江聪等同志在高大伦院长的带领下,一起驱车前往什邡采集地震见证物。一切与地震有关的东西都是我们征集的对象。据以往的经验,高院长目光最为敏锐,每次总是他发现的东西最多。果不其然,这次又是他在车子一闪而过时,发现了路边蓥华镇农民向空军致意的木牌。”这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队员王静在2008年7月24日记下的一则日记。那天,他们到了什邡红白镇中学,建筑墙体的垮塌声和玻璃的破碎声不绝于耳,是当地居民在拆除危房、着手重建。他们提着塑料袋走进尚未拆除的危房,去寻找地震文物。废砖瓦砾倾倒在斜坡上,人从上面经过,砖石跟着往下滚,他们心里直打鼓,却依旧搜寻着。在房屋中,他们找到了三角尺、圆规等学生学习用具……

      原本很胆小的宋艳,也全程参与了地震文物的征集。刚开始时,每次进入重灾区,她都紧紧捂着安全帽,精神高度紧张。可是,当她一次又一次走上废墟,从中仔细寻找出地震文物并一一放入塑料袋时,心却渐渐平静下来。由于大部分时间在废墟上,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上厕所,她不敢多喝水。“大家都是一样的”。她说,每天早晨7点从成都出发,晚上12点才能回到成都,碰到塌方、滑坡等意外导致道路中断、堵车,又或者现场收获比较大时,往往要拖到第二天凌晨才能到家,可7点依旧准时出发。奔波在外,中途饿了就在路边吃点干粮,啃两根黄瓜。

      为了在第一时间把地震文物、见证物抢救出来,文物工作者不仅与危险同行,还与拾荒者“抢夺阵地”。翻阅他们2008年5月至7月的工作日志,余震、暴雨、泥石流、塌方等字眼比比皆是。他们深入到废墟、危楼,特别是救援人员留下警示标志的危险地带,拾荒者不敢进去,他们却迎头往里面冲,因为他们知道里面可能埋藏着非常重要的资料。

      B

      征集过程汇聚了全社会的爱心

      如何能更广泛征集到地震文物?文物工作者想了更多办法。记者的采访本上有一则2008年5月31日的采访笔记,那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向全社会发布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文物征集公告》,“恳请社会各界人士、各单位、各部门、爱心人士积极提供‘5·12’汶川特大地震有关见证实物和资料。”

      时至今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还感慨地说,“发布这种公告我们不是第一家,可既送国家单位、民营企业,又露布电线杆头、村头墙壁,进而邮寄欧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我们可能是第一家。”

      随着《“5·12”汶川特大地震文物征集公告》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各种装满地震文物的包裹陆续寄送到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有人带着地震文物不远万里登门。深圳志愿者禹发明送来了志愿者抗震救灾照片、收据、标语和衣服,香港市民陈爱民寄来了《壹周刊》、《四川大地震义卖悼念集》、《星岛日报》、《太阳报》、《苹果日报》等资料,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捐赠了有全国各地群众签名的《“5·12”感恩万里行地图》……

      发布地震文物征集公告时,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于春正在西安出差,她不由想到陕西部分地区也在受灾范围之内,就萌发了在当地开展地震文物征集的想法。在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支持下,迅速成立了汶川地震文物征集西安工作站,半个月内就征集到地震文物上千件。于春回到四川后,西安工作站就在陕西同行的帮助下,一直运转。

      冯超南一直在负责地震文物的接收和清理入库。她还记得,办公楼一楼的所有办公室,都存放着征集来的地震文物。每天走进办公室,先闻到的总是空气中弥漫的消毒除湿机作用下遗物散发出来的异味,触目所见的总是挤压变形的洗衣机、救援人员的宣传横幅、损毁的古建筑构件、刊登着有关汶川地震的各种报刊杂志……她的心情总是很凝重,不知道这些物品的主人情况怎样,只能在心中默默为他们祈祷。

      整理地震文物既紧张又繁琐。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有地震文物到了,冯超南就要到办公室去接收、清理,经常忙得顾不上戴手套、口罩。每一件地震文物,她会细心地做好标识,装入塑料袋或文件袋,再记录下捐赠者或征集地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简要说明。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地震文物,清理人手严重不足。就到各大高校去寻求学生志愿者。冯超南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很快,学生志愿者就能帮忙开展整理。有时,一天会有20多个高校学子来帮忙。

      C

      每一件文物都记录着一个故事

      一楼灾难厅内,一辆被砸得变形的汽车,吸引了参观者驻足。汽车破烂的外形,显示出大自然巨大的破坏力。而汽车的车牌号“川FA8512”,更具有特殊纪念意义,被称为“史上最牛车”。

      这辆有故事的车的原主人叫杜模明,是绵竹汉旺镇人。2007年11月初,他和儿子杜明君揣着家里几乎所有的积蓄18万元踏进一家汽车销售点,一眼就相中了这辆银黑相间的车。试驾后,他们爱不释手,当即买下。次日,杜模明开着车迫不及待地到绵竹车管所办理“身份证”,通过机选选到了这个号。“川FA8512”,数字念起来很顺口,容易记。

      杜模明很爱惜这辆车,晚上会停放在距家10余米远的畜牧站后院车棚里。地震发生时,车棚完全倒塌,塌下来的墙砖、预制板以及车棚铁皮,重重砸在车身上,并将其完全掩埋。由于余震不断,等了9天之后,杜模明才叫上家里人和邻居帮忙,想把汽车从废墟里救出。无奈重石太多,人力无法将其拉出,需要专业工具。此时,一辆当地消防车经过门口,10多名消防官兵花了2个多小时,用切割机将预制板和铁皮车棚切开,才将汽车挖出来。

      汽车的车架已经全部塌下去,右边车身受损十分严重,车门、车窗、车灯全坏掉,尾部完全塌陷。然而,“身体”内部的发动机、变速箱、仪表盘、底盘、车内线路、刹车系统甚至音响都还是好的。杜模明惊喜万分,尝试着坐进驾驶室,发现还能开!于是,就开到绵竹城区一家修理厂修理。汽车在路上艰难行驶的过程被人拍下来,照片上传到了互联网。一时间,沉浸在悲痛情绪中的网民们为这辆车的“坚强”所打动,纷纷跟帖。“我们太需要鼓舞、太需要坚强的信念”、“坚强、前进、不放弃就是英雄”、“地震将它伤得面目全非,伤痕累累,但它并没有被地震震垮”……

      这辆车的生产厂商东风雪铁龙神龙汽车公司也将其视为骄傲。不知是何人发起,所有员工不约而同拿出自己的工资,开始为这辆车的车主捐钱。恰好,汽车的车牌号与2008年5月12日的数字及地震震级巧合,员工们一致建议公司把该车连同车牌一起回购,并捐赠给地震纪念馆。10月,经公安部同意,特批这辆车恢复其车牌的合法身份,专门作为收藏使用。“在纪念馆展出这辆车,不光是展现地震带来的破坏,更是表现震不垮、压不倒的坚韧勇敢精神。”张肖马说。

      电风扇、自行车、水壶、饮水机……各种从废墟中抢救出的生活用品,无不凝聚沧桑。其中,有几座时钟引人注目,它们的指针永远定格在“2点28分”。其中一座最大的时钟油漆已经脱落,外表也已斑驳,是从北川老县城里抢救出来的。在一个灯光暗淡的角落,一个鞋架上摆放着100多双男女老少的鞋子。这些鞋子全是从废墟中刨出来的,在展出前,为尊重逝去的生命以及从卫生防疫考虑,工作人员进行了仔细地清洗。

      每件地震文物都有故事--救出9人的志愿者陈岩救援时穿的衣服、被困196小时生还者赖元平初始病况记录单、新华社新闻图片“十三人抬一人”中志愿者王绍光的救灾服、捐赠收据、援建者戴过的安全帽、北川新县城开城仪式上敲响的大鼓……张肖马说,“如果把各种地震文物串联起来,就能完整勾勒出这段伟大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历史。”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十万地震文物 定格爱与痛

  • 2013年05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救援人员当时穿过的衣服

     

      山川永纪浮雕群

     

      飘扬的红旗展现万众一心抗震救灾

     

      定格在2点28分的时钟

     

      “史上最牛车”川FA8512

     

      从废墟中找出的鞋子

      绵阳市北川县曲山镇任家坪,青翠的羌山下,坐落着一座庄严肃穆的建筑--“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自5月9日开馆以来,纪念馆已经迎来10多万人参观。

      走进纪念馆,视线所及处,残破的钟表、有些褪色的标语、整齐排列的安全帽……无不默默诉说着5年来从悲壮走向豪迈的伟大历程。展厅中陈列的5000多件地震文物,给人以最直观的冲击与感受。

      目前,“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已征集到10万余件地震文物,这些文物的背后,不仅铭刻着灾难的记忆、重生的力量,也凝结着文物工作者1000多个日夜的汗水与心血。

      A

      文物工作者“与时间赛跑”

      尽管10万余件地震文物已经移交给“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但只要一回想起那3年多的时光,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好多人都犹有紧张情绪。“尤其是2008年夏日,最令人难忘。”工会主席张肖马说。

      也许是出于文物工作者的敏感嗅觉,“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发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就同时开始了征集地震文物。他们看到,一些拾荒者在废墟上,扒拉着一切他们认为有用值钱的东西。“但这些物品可能正是珍贵的地震见证物,可以作为地震文物保留下来。”张肖马说,于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向上级部门呼吁,有效清理、发掘、保护地震遗迹,尽快抢救征集地震文物。

      没想到,他们很快就从“呼吁者”转换成了“承担者”。2008年5月29日,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将地震文物征集工作交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时间长达3年多的地震文物征集就此拉开序幕。

      那是一场怎样的与时间赛跑呀。

      采访中,文物工作者们保存的一些日记和工作记录,真实还原出当时的场景。“今天,我、金国林、江聪等同志在高大伦院长的带领下,一起驱车前往什邡采集地震见证物。一切与地震有关的东西都是我们征集的对象。据以往的经验,高院长目光最为敏锐,每次总是他发现的东西最多。果不其然,这次又是他在车子一闪而过时,发现了路边蓥华镇农民向空军致意的木牌。”这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队队员王静在2008年7月24日记下的一则日记。那天,他们到了什邡红白镇中学,建筑墙体的垮塌声和玻璃的破碎声不绝于耳,是当地居民在拆除危房、着手重建。他们提着塑料袋走进尚未拆除的危房,去寻找地震文物。废砖瓦砾倾倒在斜坡上,人从上面经过,砖石跟着往下滚,他们心里直打鼓,却依旧搜寻着。在房屋中,他们找到了三角尺、圆规等学生学习用具……

      原本很胆小的宋艳,也全程参与了地震文物的征集。刚开始时,每次进入重灾区,她都紧紧捂着安全帽,精神高度紧张。可是,当她一次又一次走上废墟,从中仔细寻找出地震文物并一一放入塑料袋时,心却渐渐平静下来。由于大部分时间在废墟上,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上厕所,她不敢多喝水。“大家都是一样的”。她说,每天早晨7点从成都出发,晚上12点才能回到成都,碰到塌方、滑坡等意外导致道路中断、堵车,又或者现场收获比较大时,往往要拖到第二天凌晨才能到家,可7点依旧准时出发。奔波在外,中途饿了就在路边吃点干粮,啃两根黄瓜。

      为了在第一时间把地震文物、见证物抢救出来,文物工作者不仅与危险同行,还与拾荒者“抢夺阵地”。翻阅他们2008年5月至7月的工作日志,余震、暴雨、泥石流、塌方等字眼比比皆是。他们深入到废墟、危楼,特别是救援人员留下警示标志的危险地带,拾荒者不敢进去,他们却迎头往里面冲,因为他们知道里面可能埋藏着非常重要的资料。

      B

      征集过程汇聚了全社会的爱心

      如何能更广泛征集到地震文物?文物工作者想了更多办法。记者的采访本上有一则2008年5月31日的采访笔记,那天,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向全社会发布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文物征集公告》,“恳请社会各界人士、各单位、各部门、爱心人士积极提供‘5·12’汶川特大地震有关见证实物和资料。”

      时至今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还感慨地说,“发布这种公告我们不是第一家,可既送国家单位、民营企业,又露布电线杆头、村头墙壁,进而邮寄欧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我们可能是第一家。”

      随着《“5·12”汶川特大地震文物征集公告》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各种装满地震文物的包裹陆续寄送到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也有人带着地震文物不远万里登门。深圳志愿者禹发明送来了志愿者抗震救灾照片、收据、标语和衣服,香港市民陈爱民寄来了《壹周刊》、《四川大地震义卖悼念集》、《星岛日报》、《太阳报》、《苹果日报》等资料,成都理工大学地质信息中心捐赠了有全国各地群众签名的《“5·12”感恩万里行地图》……

      发布地震文物征集公告时,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于春正在西安出差,她不由想到陕西部分地区也在受灾范围之内,就萌发了在当地开展地震文物征集的想法。在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支持下,迅速成立了汶川地震文物征集西安工作站,半个月内就征集到地震文物上千件。于春回到四川后,西安工作站就在陕西同行的帮助下,一直运转。

      冯超南一直在负责地震文物的接收和清理入库。她还记得,办公楼一楼的所有办公室,都存放着征集来的地震文物。每天走进办公室,先闻到的总是空气中弥漫的消毒除湿机作用下遗物散发出来的异味,触目所见的总是挤压变形的洗衣机、救援人员的宣传横幅、损毁的古建筑构件、刊登着有关汶川地震的各种报刊杂志……她的心情总是很凝重,不知道这些物品的主人情况怎样,只能在心中默默为他们祈祷。

      整理地震文物既紧张又繁琐。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有地震文物到了,冯超南就要到办公室去接收、清理,经常忙得顾不上戴手套、口罩。每一件地震文物,她会细心地做好标识,装入塑料袋或文件袋,再记录下捐赠者或征集地点,以及与之相关的简要说明。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地震文物,清理人手严重不足。就到各大高校去寻求学生志愿者。冯超南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很快,学生志愿者就能帮忙开展整理。有时,一天会有20多个高校学子来帮忙。

      C

      每一件文物都记录着一个故事

      一楼灾难厅内,一辆被砸得变形的汽车,吸引了参观者驻足。汽车破烂的外形,显示出大自然巨大的破坏力。而汽车的车牌号“川FA8512”,更具有特殊纪念意义,被称为“史上最牛车”。

      这辆有故事的车的原主人叫杜模明,是绵竹汉旺镇人。2007年11月初,他和儿子杜明君揣着家里几乎所有的积蓄18万元踏进一家汽车销售点,一眼就相中了这辆银黑相间的车。试驾后,他们爱不释手,当即买下。次日,杜模明开着车迫不及待地到绵竹车管所办理“身份证”,通过机选选到了这个号。“川FA8512”,数字念起来很顺口,容易记。

      杜模明很爱惜这辆车,晚上会停放在距家10余米远的畜牧站后院车棚里。地震发生时,车棚完全倒塌,塌下来的墙砖、预制板以及车棚铁皮,重重砸在车身上,并将其完全掩埋。由于余震不断,等了9天之后,杜模明才叫上家里人和邻居帮忙,想把汽车从废墟里救出。无奈重石太多,人力无法将其拉出,需要专业工具。此时,一辆当地消防车经过门口,10多名消防官兵花了2个多小时,用切割机将预制板和铁皮车棚切开,才将汽车挖出来。

      汽车的车架已经全部塌下去,右边车身受损十分严重,车门、车窗、车灯全坏掉,尾部完全塌陷。然而,“身体”内部的发动机、变速箱、仪表盘、底盘、车内线路、刹车系统甚至音响都还是好的。杜模明惊喜万分,尝试着坐进驾驶室,发现还能开!于是,就开到绵竹城区一家修理厂修理。汽车在路上艰难行驶的过程被人拍下来,照片上传到了互联网。一时间,沉浸在悲痛情绪中的网民们为这辆车的“坚强”所打动,纷纷跟帖。“我们太需要鼓舞、太需要坚强的信念”、“坚强、前进、不放弃就是英雄”、“地震将它伤得面目全非,伤痕累累,但它并没有被地震震垮”……

      这辆车的生产厂商东风雪铁龙神龙汽车公司也将其视为骄傲。不知是何人发起,所有员工不约而同拿出自己的工资,开始为这辆车的车主捐钱。恰好,汽车的车牌号与2008年5月12日的数字及地震震级巧合,员工们一致建议公司把该车连同车牌一起回购,并捐赠给地震纪念馆。10月,经公安部同意,特批这辆车恢复其车牌的合法身份,专门作为收藏使用。“在纪念馆展出这辆车,不光是展现地震带来的破坏,更是表现震不垮、压不倒的坚韧勇敢精神。”张肖马说。

      电风扇、自行车、水壶、饮水机……各种从废墟中抢救出的生活用品,无不凝聚沧桑。其中,有几座时钟引人注目,它们的指针永远定格在“2点28分”。其中一座最大的时钟油漆已经脱落,外表也已斑驳,是从北川老县城里抢救出来的。在一个灯光暗淡的角落,一个鞋架上摆放着100多双男女老少的鞋子。这些鞋子全是从废墟中刨出来的,在展出前,为尊重逝去的生命以及从卫生防疫考虑,工作人员进行了仔细地清洗。

      每件地震文物都有故事--救出9人的志愿者陈岩救援时穿的衣服、被困196小时生还者赖元平初始病况记录单、新华社新闻图片“十三人抬一人”中志愿者王绍光的救灾服、捐赠收据、援建者戴过的安全帽、北川新县城开城仪式上敲响的大鼓……张肖马说,“如果把各种地震文物串联起来,就能完整勾勒出这段伟大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历史。”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