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区群众走进新生活

  • 2012年09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曾是贫困彝区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

      建州60年,凉山州各届领导和干部群众一直致力于彝区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10余年,这种努力以彝家新寨建设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为抓手,取得历史性成果,480多万名凉山群众通过生活方式革命走进了新生活。

     

      美丽的彝家新寨。

      彝家新寨建设 生活条件的革命

     

      板凳工程为彝家带来新生活。

     

      为板凳绘上漂亮的彝族图案。

      1952年,凉山解放,建立起凉山彝族自治区,废除了奴隶制度,凉山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但凉山的贫困是历史、自然、基础条件等多种因素形成的,贫困类型多元、连片贫困、普遍贫困的状况长期未得到根本改变。进入新一轮扶贫开发阶段,凉山州17县(市)至今还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破旧、低矮、潮湿的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一度是凉山群众生活条件恶劣的集中体现。而彝家生活条件的革命,从21世纪初开始,走过了“三房”改造到彝家新寨建设两个步骤。

      2008年,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实施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并将“三房”改造纳入四川省民生工程。

      早在2003年,凉山州委、州政府就将“三房”改造作为重点扶贫工程之一进行了安排:州本级财政筹措资金500万元和其他资金配套,按每户3000元的标准补助建材,改造 “三房”5000户。随着“三房”改造进入我省民生工程盘子,凉山州级财政投入逐年加大,“三房”改造范围也不断扩大。

      2011年1月,中央四川省大小凉山扶贫开发工作协调小组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和《四川省大小凉山扶贫开发与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方案》。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行动。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11年,作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项目,此前试点成功的彝家新寨建设在凉山全面启动。凉山将以不宜人居、需异地搬迁和居住于危房且自愿要求改造的贫困农户为对象,用5年时间完成1190个彝家新寨建设。

      “彝家新寨建设,直接涉及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彝区脱贫致富、跨越发展,这项工作如果完不成、干不好,我们将愧对人民群众!”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的话,代表了凉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建好彝家新寨的心声。

      变革彝区生活条件,凉山州在彝家新寨建设中坚持高标准、高要求,提出了“三打破三提高”概念: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避免在公路两旁集中建房;打破“军营式”,因山就势,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提高和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突出民族特色。

      2011年,凉山州投入各类建设资金20多亿元,在彝区10个县建设的334个彝家新寨目前全部竣工。今年,凉山州234个彝家新寨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除了在大凉山彝区进行“三房”改造、彝家新寨建设,凉山州在安宁河谷地区和木里藏区,同步开展了新农村和牧民定居点建设。

      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 生活方式的革命

     

      搬新家穿新衣。

      仅有居住等生活条件的改变并不能解决凉山彝区的贫困和发展问题。

      “一年找来一顿吃”,彝区有的家庭为了一时风光,不惜终其一生积蓄。长期形成的薄养厚葬、大操大办等观念给凉山发展套上沉重负担。“追求高质量、文明进步的现代生活方式正成为一种时尚。那些落后的、不良的、消极的生活方式,必然会被历史、被人民抛弃和淘汰。”在2010年4月份的电视电话会议上,翟占一在发出“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动员令时慷慨陈词。

      4月23日,凉山州委、州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集中3年左右时间,在全州彝族聚居地区深入开展以移风易俗、禁毒防艾、环境治理、学校教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大变革。

      运动虽大,着力点却小。“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选择以板凳切入。在凉山州委、州政府看来,板凳虽小,意义却大,饮食起居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一根小小的板凳,改善的是落后的生活方式,改变的是制约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

      接下来是几个月时间的集中大规模健康文明新生活宣传活动。凉山州开展各类宣讲2000多场次,召开各类动员会3000多次,张贴宣传标语6000余条,设置固定宣传牌100多个,发放宣传资料90余万份。“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凉山州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财政支持一点、干部职工捐赠一点、各方赞助一点。凉山州的机关、企业、干部群众动员起来,一车车板凳送往彝家山寨。“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从送板凳开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如同缕缕春风,吹拂到彝族聚居区,吹拂到每一个彝族家庭。

      凉山州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得到各方支持。从中央到省直机关,从兄弟市州到州县企事业单位,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纷纷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到2010年底,各界捐赠板凳达128万根,捐赠范围逐步扩大到饭桌、床铺、棉被等生活起居用品。

      在凉山州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中,学校积极培育广大中小学生的清洁卫生、文明礼貌、热爱学习、勤于锻炼等良好习惯,使他们成为彝区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实践者、传播者和传承者。小手牵大手,牵出了家家户户的健康文明意识,牵出了彝区健康文明新风尚。

      在首批集中培育、重点建设的27个州级示范乡和50个州级示范村,户户新面貌,村村新气象。彝族群众搬进宽敞明亮、功能完善的新住房,一批勤劳致富、移风易俗的典范,有知识、懂技能的明白人脱颖而出,积极倡导引领健康文明新生活。示范点的成功打造,示范户的言传身教,极大地激发了彝区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彝区“比学赶超赛文明”的氛围空前浓厚,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在人人参与、家家争创的积极态势中全面铺开、深入推进。

      全方位扶贫开发 面向未来的扶贫攻坚

     

      儿童在彝家新寨嬉戏。

      时至今日,凉山州彝家新寨建设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不但在大凉山彝区,包括安宁河谷地区和木里藏区都取得了辉煌战果。改造木板房、石板房、茅草房“三房”14.1万户,基本完成“三房”改造任务,受益群众63.63万人;木里藏区9个牧民定居点、512户牧民定居房完成建设;安宁河谷地区建成新村120个、新农村综合体20个,5万多户、25万多人入住新村。向群众发放板凳158.9万根,价值1994.5万元,实现了彝区每户群众3根板凳的工作目标。发放床铺及床上用品3.85万套、棉被2.1万床、洗漱用品7.1万套、餐桌1.2万套、衣物近4万套、学习机260台、电脑250台。彝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以彝家新寨建设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为抓手,480多万凉山群众通过生活方式革命走向文明。

      彝家新寨建设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是凉山州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部分,但绝不是全部。住进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这是凉山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围绕这一美好愿景,凉山州全方位扶贫引领着彝区扶贫革命。

      “四个坚持”侧重诠释了全方位扶贫的内涵。

      坚持把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先导工程,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凉山州共建成乡道5348公里、村道5855公里;建成微型水窖42.8万口、农村沼气池24.3万口;建设水利工程1.3万处,新增有效灌面188.2万亩,累计解决280万人的饮水困难;改造中低产田294.9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78.1万亩;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0%和81%;行政村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

      坚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着力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共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117个,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普遍形成了1-2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支撑作用较强的支柱产业。

      坚持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扶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着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凉山州74.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21.5万名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补助。从2008年起,州级财政每年新增职教攻坚经费1000万元,以自主办学、联合办学、异地培养等方式,全力推进职教攻坚,中职学校在校生达2.99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34%。就业培训与劳务转移输出有机衔接,2011年,全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5.9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55.8亿元。

      坚持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扶贫攻坚的基础工程,着力强化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卫生院611所,实现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全州卫生机构达1048个,医护人员1.1万人,新农合惠及全州365.79万名农民群众,参合率达95.8%。全州“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96.8万人,城镇居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56万多名农村居民、8.2万名城镇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分别达到88.1元和212.8元;2.6万人纳入五保供养。

      善于争取,创造机遇。近年来,通过凉山州各届努力,省委、省政府专门为凉山量身定制了“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凉山州一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极度贫困村列入2011-202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乌蒙山片区扶贫规划。

      机遇牵动未来。未来凉山扶贫工作将从3个方面重点突破:积极争取将全州276个极度贫困村纳入乌蒙山片区扶贫规划和易地搬迁 “十二五”规划,集中力量解决行路、住房、饮水、用电、上学、就医、增收“七难”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发展壮大马铃薯、苦荞、水果、蔬菜、经济林、畜牧养殖等特色优质产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加快实施乡、村公路“通达工程”,尽快解决96个不通电村、744个用电困难村的用电问题,每年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25万人。

      人物故事

      恩扎衣服:幸福生活就是有房住有收入

      “现在生活当然好,有房住还有收入。”9月10日,凉山州美姑县井叶特西乡特西村3组村民恩扎衣服一边收拾家里的柴垛,一边高兴地说,现在新房子修起来了,家里的条件很好,再也不能乱丢乱放,什么东西都得摆放得井井有条。

      特西村海拔2400米,位于井叶特西乡一个叫黄茅埂山的半坡上。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恩扎衣服记得,作为典型的高寒山村,特西村的村民多年来以土豆和荞麦为主食,如遇天干,土豆都吃不饱。家家住的都是土坯房,而且人畜同室。

      去年初,乡上动员特西村134户村民按照自愿的原则修建彝家新寨。资金方面,政府每家补助2.8万元,其余由村民自筹。结果包括恩扎衣服在内,全村有132户人同意按照统规自建、人畜分离、厨厕分离的要求修建新房。当年底,132户村民全部搬进新居。

      恩扎衣服的家在村庄最南头,青瓦白墙,红檐花腰,特别惹眼。现在,恩扎衣服家里只剩厨房和客厅还要花功夫装修:厨房的省柴灶还没打,客厅的室内装饰还没有按彝族风格铺装到位。

      虽然房子还没有完全完工,但今年彝族年已在新房里度过的恩扎衣服感到十分幸福。“由于人畜分离,坐在客厅里再也闻不到牲畜的粪便味道,在家里转转,到处都是亮堂堂的,晚上睡觉,再也不用担心房子上漏雨。”

      在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中,特西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开展了板凳工程、家居知识培训、小手牵大手等系列活动。恩扎衣服介绍,他们一家人逐渐养成了勤洗手脸、合理堆放柴禾、按时挂晒衣服、定点处理粪便的习惯。

      在恩扎衣服看来,好房子只是目前幸福生活的一半,不出远门也能挣到钱是他感到生活幸福的另一半。

      2001年开始,特西村就开始调整产业结构,过去产量不高、产值不高的荞麦种植被甘蓝替代,经过10年发展,去年,特西村1160亩耕地中,甘蓝种植面积就达到1000亩。依托甘蓝下脚菜,村里又发展了多胎山羊,以及绵羊、牛、猪等牲畜养殖。

      今年,恩扎衣服家里种了8亩甘蓝,由于长势好,亩产达到10000斤,加上卖出时遇到好价钱,每公斤比去年多卖了0.3元,卖甘蓝这一项收入就超过2万元。恩扎衣服还养了15只山羊、5只绵羊、5头牛、11头猪。“今年坐在家里都有四五万元的纯收入。”

      依托甘蓝主打产业和大牲畜喂养,去年,特西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目前,特西村存款超过10万元的村民有30多户,有私家车6辆。去年132户村民修新房,自筹资金部分基本都靠银行存款。

      “十二五”期间,美姑县致力于打造凉山彝族聚居腹心区面向成乐经济圈的发展前沿,恩扎衣服也有了自己的算盘。

      “如果今年结余比较多,我就准备到亲戚那里再借点钱买辆汽车,专门做当地的蔬菜生意。”恩扎衣服说,去年地里的甘蓝才卖0.3元/公斤,今年涨价卖0.6元/公斤,如果有车,把甘蓝直接拉到宜宾、乐山和成都市场,至少可卖到2元/公斤。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彝区群众走进新生活

  • 2012年09月17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曾是贫困彝区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

      建州60年,凉山州各届领导和干部群众一直致力于彝区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的10余年,这种努力以彝家新寨建设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为抓手,取得历史性成果,480多万名凉山群众通过生活方式革命走进了新生活。

     

      美丽的彝家新寨。

      彝家新寨建设 生活条件的革命

     

      板凳工程为彝家带来新生活。

     

      为板凳绘上漂亮的彝族图案。

      1952年,凉山解放,建立起凉山彝族自治区,废除了奴隶制度,凉山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步。但凉山的贫困是历史、自然、基础条件等多种因素形成的,贫困类型多元、连片贫困、普遍贫困的状况长期未得到根本改变。进入新一轮扶贫开发阶段,凉山州17县(市)至今还有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破旧、低矮、潮湿的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一度是凉山群众生活条件恶劣的集中体现。而彝家生活条件的革命,从21世纪初开始,走过了“三房”改造到彝家新寨建设两个步骤。

      2008年,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实施彝区“三房”改造行动计划,并将“三房”改造纳入四川省民生工程。

      早在2003年,凉山州委、州政府就将“三房”改造作为重点扶贫工程之一进行了安排:州本级财政筹措资金500万元和其他资金配套,按每户3000元的标准补助建材,改造 “三房”5000户。随着“三房”改造进入我省民生工程盘子,凉山州级财政投入逐年加大,“三房”改造范围也不断扩大。

      2011年1月,中央四川省大小凉山扶贫开发工作协调小组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规划》和《四川省大小凉山扶贫开发与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工作方案》。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行动。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2011年,作为全省扶贫开发重点项目,此前试点成功的彝家新寨建设在凉山全面启动。凉山将以不宜人居、需异地搬迁和居住于危房且自愿要求改造的贫困农户为对象,用5年时间完成1190个彝家新寨建设。

      “彝家新寨建设,直接涉及到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彝区脱贫致富、跨越发展,这项工作如果完不成、干不好,我们将愧对人民群众!”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的话,代表了凉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建好彝家新寨的心声。

      变革彝区生活条件,凉山州在彝家新寨建设中坚持高标准、高要求,提出了“三打破三提高”概念: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布局水平,避免在公路两旁集中建房;打破“军营式”,因山就势,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提高和体现山水田园风光和自然和谐之美;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突出民族特色。

      2011年,凉山州投入各类建设资金20多亿元,在彝区10个县建设的334个彝家新寨目前全部竣工。今年,凉山州234个彝家新寨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除了在大凉山彝区进行“三房”改造、彝家新寨建设,凉山州在安宁河谷地区和木里藏区,同步开展了新农村和牧民定居点建设。

      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 生活方式的革命

     

      搬新家穿新衣。

      仅有居住等生活条件的改变并不能解决凉山彝区的贫困和发展问题。

      “一年找来一顿吃”,彝区有的家庭为了一时风光,不惜终其一生积蓄。长期形成的薄养厚葬、大操大办等观念给凉山发展套上沉重负担。“追求高质量、文明进步的现代生活方式正成为一种时尚。那些落后的、不良的、消极的生活方式,必然会被历史、被人民抛弃和淘汰。”在2010年4月份的电视电话会议上,翟占一在发出“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动员令时慷慨陈词。

      4月23日,凉山州委、州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的工作方案》。方案提出,集中3年左右时间,在全州彝族聚居地区深入开展以移风易俗、禁毒防艾、环境治理、学校教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方式大变革。

      运动虽大,着力点却小。“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选择以板凳切入。在凉山州委、州政府看来,板凳虽小,意义却大,饮食起居是人最基本的需要,一根小小的板凳,改善的是落后的生活方式,改变的是制约发展的陈旧思想观念。

      接下来是几个月时间的集中大规模健康文明新生活宣传活动。凉山州开展各类宣讲2000多场次,召开各类动员会3000多次,张贴宣传标语6000余条,设置固定宣传牌100多个,发放宣传资料90余万份。“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凉山州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财政支持一点、干部职工捐赠一点、各方赞助一点。凉山州的机关、企业、干部群众动员起来,一车车板凳送往彝家山寨。“不坐地上坐板凳、不睡地上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从送板凳开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如同缕缕春风,吹拂到彝族聚居区,吹拂到每一个彝族家庭。

      凉山州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得到各方支持。从中央到省直机关,从兄弟市州到州县企事业单位,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纷纷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到2010年底,各界捐赠板凳达128万根,捐赠范围逐步扩大到饭桌、床铺、棉被等生活起居用品。

      在凉山州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中,学校积极培育广大中小学生的清洁卫生、文明礼貌、热爱学习、勤于锻炼等良好习惯,使他们成为彝区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实践者、传播者和传承者。小手牵大手,牵出了家家户户的健康文明意识,牵出了彝区健康文明新风尚。

      在首批集中培育、重点建设的27个州级示范乡和50个州级示范村,户户新面貌,村村新气象。彝族群众搬进宽敞明亮、功能完善的新住房,一批勤劳致富、移风易俗的典范,有知识、懂技能的明白人脱颖而出,积极倡导引领健康文明新生活。示范点的成功打造,示范户的言传身教,极大地激发了彝区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彝区“比学赶超赛文明”的氛围空前浓厚,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在人人参与、家家争创的积极态势中全面铺开、深入推进。

      全方位扶贫开发 面向未来的扶贫攻坚

     

      儿童在彝家新寨嬉戏。

      时至今日,凉山州彝家新寨建设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不但在大凉山彝区,包括安宁河谷地区和木里藏区都取得了辉煌战果。改造木板房、石板房、茅草房“三房”14.1万户,基本完成“三房”改造任务,受益群众63.63万人;木里藏区9个牧民定居点、512户牧民定居房完成建设;安宁河谷地区建成新村120个、新农村综合体20个,5万多户、25万多人入住新村。向群众发放板凳158.9万根,价值1994.5万元,实现了彝区每户群众3根板凳的工作目标。发放床铺及床上用品3.85万套、棉被2.1万床、洗漱用品7.1万套、餐桌1.2万套、衣物近4万套、学习机260台、电脑250台。彝区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以彝家新寨建设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为抓手,480多万凉山群众通过生活方式革命走向文明。

      彝家新寨建设和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是凉山州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部分,但绝不是全部。住进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这是凉山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围绕这一美好愿景,凉山州全方位扶贫引领着彝区扶贫革命。

      “四个坚持”侧重诠释了全方位扶贫的内涵。

      坚持把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先导工程,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凉山州共建成乡道5348公里、村道5855公里;建成微型水窖42.8万口、农村沼气池24.3万口;建设水利工程1.3万处,新增有效灌面188.2万亩,累计解决280万人的饮水困难;改造中低产田294.9万亩,建成标准农田178.1万亩;电视、广播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0%和81%;行政村通讯网络覆盖率达100%。

      坚持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攻方向,着力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共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117个,1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普遍形成了1-2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支撑作用较强的支柱产业。

      坚持把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扶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着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凉山州74.4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21.5万名寄宿制学生享受生活补助。从2008年起,州级财政每年新增职教攻坚经费1000万元,以自主办学、联合办学、异地培养等方式,全力推进职教攻坚,中职学校在校生达2.99万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34%。就业培训与劳务转移输出有机衔接,2011年,全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5.9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55.8亿元。

      坚持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扶贫攻坚的基础工程,着力强化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新建和改扩建乡镇卫生院611所,实现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全州卫生机构达1048个,医护人员1.1万人,新农合惠及全州365.79万名农民群众,参合率达95.8%。全州“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96.8万人,城镇居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56万多名农村居民、8.2万名城镇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分别达到88.1元和212.8元;2.6万人纳入五保供养。

      善于争取,创造机遇。近年来,通过凉山州各届努力,省委、省政府专门为凉山量身定制了“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凉山州一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极度贫困村列入2011-202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乌蒙山片区扶贫规划。

      机遇牵动未来。未来凉山扶贫工作将从3个方面重点突破:积极争取将全州276个极度贫困村纳入乌蒙山片区扶贫规划和易地搬迁 “十二五”规划,集中力量解决行路、住房、饮水、用电、上学、就医、增收“七难”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发展壮大马铃薯、苦荞、水果、蔬菜、经济林、畜牧养殖等特色优质产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加快实施乡、村公路“通达工程”,尽快解决96个不通电村、744个用电困难村的用电问题,每年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25万人。

      人物故事

      恩扎衣服:幸福生活就是有房住有收入

      “现在生活当然好,有房住还有收入。”9月10日,凉山州美姑县井叶特西乡特西村3组村民恩扎衣服一边收拾家里的柴垛,一边高兴地说,现在新房子修起来了,家里的条件很好,再也不能乱丢乱放,什么东西都得摆放得井井有条。

      特西村海拔2400米,位于井叶特西乡一个叫黄茅埂山的半坡上。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的恩扎衣服记得,作为典型的高寒山村,特西村的村民多年来以土豆和荞麦为主食,如遇天干,土豆都吃不饱。家家住的都是土坯房,而且人畜同室。

      去年初,乡上动员特西村134户村民按照自愿的原则修建彝家新寨。资金方面,政府每家补助2.8万元,其余由村民自筹。结果包括恩扎衣服在内,全村有132户人同意按照统规自建、人畜分离、厨厕分离的要求修建新房。当年底,132户村民全部搬进新居。

      恩扎衣服的家在村庄最南头,青瓦白墙,红檐花腰,特别惹眼。现在,恩扎衣服家里只剩厨房和客厅还要花功夫装修:厨房的省柴灶还没打,客厅的室内装饰还没有按彝族风格铺装到位。

      虽然房子还没有完全完工,但今年彝族年已在新房里度过的恩扎衣服感到十分幸福。“由于人畜分离,坐在客厅里再也闻不到牲畜的粪便味道,在家里转转,到处都是亮堂堂的,晚上睡觉,再也不用担心房子上漏雨。”

      在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中,特西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开展了板凳工程、家居知识培训、小手牵大手等系列活动。恩扎衣服介绍,他们一家人逐渐养成了勤洗手脸、合理堆放柴禾、按时挂晒衣服、定点处理粪便的习惯。

      在恩扎衣服看来,好房子只是目前幸福生活的一半,不出远门也能挣到钱是他感到生活幸福的另一半。

      2001年开始,特西村就开始调整产业结构,过去产量不高、产值不高的荞麦种植被甘蓝替代,经过10年发展,去年,特西村1160亩耕地中,甘蓝种植面积就达到1000亩。依托甘蓝下脚菜,村里又发展了多胎山羊,以及绵羊、牛、猪等牲畜养殖。

      今年,恩扎衣服家里种了8亩甘蓝,由于长势好,亩产达到10000斤,加上卖出时遇到好价钱,每公斤比去年多卖了0.3元,卖甘蓝这一项收入就超过2万元。恩扎衣服还养了15只山羊、5只绵羊、5头牛、11头猪。“今年坐在家里都有四五万元的纯收入。”

      依托甘蓝主打产业和大牲畜喂养,去年,特西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目前,特西村存款超过10万元的村民有30多户,有私家车6辆。去年132户村民修新房,自筹资金部分基本都靠银行存款。

      “十二五”期间,美姑县致力于打造凉山彝族聚居腹心区面向成乐经济圈的发展前沿,恩扎衣服也有了自己的算盘。

      “如果今年结余比较多,我就准备到亲戚那里再借点钱买辆汽车,专门做当地的蔬菜生意。”恩扎衣服说,去年地里的甘蓝才卖0.3元/公斤,今年涨价卖0.6元/公斤,如果有车,把甘蓝直接拉到宜宾、乐山和成都市场,至少可卖到2元/公斤。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