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精神”不断写出时代新意

  • 2012年08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2012年3月,革命老区巴中正式开通客运列车。

      “与农民交谈,也听到两句‘名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不怕苦干,就怕白干’。”这是记者从1996年10月30日四川日报第一版上报道“巴中经验”文章中读到的一句话。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10多年过去了,巴中干部群众在“扶贫攻坚”中创造出的“巴中精神”,仍然令人动容。巴中近年来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2011年起,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开始建设“巴山新居”。

     

      上世纪80年代初,通江县空山乡村民的危旧土坯房。

      A

      当年干群修路

      38公里路38天就硬化通车

      “就是最近这几年,巴中高速公路将由现在的一条变为7条。”8月14日,在巴中市人大机关二楼一间办公室里,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茂琦用一个小本子,画着巴中交通建设的示意简图向记者介绍。

      周茂琦曾在1993年至1998年间先后担任巴中地区扶贫开发办副主任、主任,回想起刚建地区那几年的扶贫攻坚战,周茂琦感慨万千。

      1993年7月5日,国务院批准从原达县地区划出巴中县、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成立巴中地区,同时批准巴中县撤县建市,地区行政公署驻巴中市。当年10月28日,巴中地区正式建立。

      早在1986年,通江县、南江县就被列为国家贫困县,巴中县、平昌县被列为省定贫困县。建立新区时,境内没有铁路和公路国道线,3364公里公路中仅有28公里油路。

      但是到了1996年,即建区三年后,巴中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亿元,财政收入1.79亿元,分别比建区前增长31.9%、33%。“建区3年,党委政府把解决群众的吃饭、居住等民生问题和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差不多干完了以前20年干的活。”周茂琦说。

      说起当年的“巴中精神”,记者能从周茂琦的话语里感受到激情。“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修路,建区三年后巴中的28公里油路延伸至430公里,从地区到各县的干道全部‘硬化’,通往省外的进出口要道全部打通。”

      数字的背后,是巴中干部群众“拼命苦干”的背影。当年修建平昌至通江洗脚溪38公里的“平洗路”时,周茂琦曾见到一些普通的农村妇女带着孩子修路:为不让小孩乱跑,她们就将小孩用篾席围起来,边照看孩子边干活;为节省时间,她们自带干粮,干完活就在工地上席地而餐……在当年没有筑路机械、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平洗路”只用了38天就完成硬化通车。

      B

      3年两组报道

      “巴中经验”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说起扶贫攻坚的“巴中经验”及由此总结提炼出的“巴中精神”,不得不提到四川日报的两组报道。

      一组报道是在1996年10月30日至11月15日,四川日报连续用《飞跃:思想观察的突破》、《发展:增长点上下功夫》、《动力:扎根在人民之中》3篇报道,全面梳理了扶贫攻坚的“巴中经验”。另一组报道是在1999年4月9日至15日,四川日报在第一版上以《山风浩荡》、《山路朝天》、《山花烂漫》为题,3年后再次报道了巴中的扶贫攻坚工作。

      循着当年本报记者走过的足迹,8月17日,记者来到巴州区曾口镇甘泉乡园艺村,见到了1999年本报记者采访过的村民马元先。马家屋前是一条3米宽的水泥村道,院坝左侧有一个葡萄架,还有一排排桂花树和黄桷兰。

      马元先还清楚记得当年采访的情景,他告诉记者:“现在已经不养甲鱼了,家里主要收入全靠花卉。”大概在5年前,马元先家里种的花卉开始见效益,他家的人均年收入也由1999年的7800元变成了现在的5万元。

      从1996年至1999年,时任巴中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巴中日报总编辑的向荣华,曾两次陪同本报记者采访,见证了“巴中精神”成为巴中人“精神名片”的全过程。向荣华记得,1996年川报的三篇报道,被业内行家誉为“一次成功的系列典型报道”。第二组报道刊发后,“巴中经验”走出四川,走向全国。除了中央领导对“巴中经验”及“艰苦奋斗,苦干兴区,实干改变面貌,大干促进发展”的巴中精神作出批示外,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中国贫困地区》杂志还于1999年6月推出了《巴中特刊》,号召全国学习巴中的扶贫开发经验,当年全国592个贫困县相关负责人分3期到巴中实地参观学习。

      向荣华认为,“巴中经验”能从省内经验报道到形成全国影响,四川日报功不可没。

      C

      15年两本画册

      映出巴中扶贫开发成就

      在重新寻访“巴中精神”过程中,记者找到了两本全面反映巴中扶贫开发成就的画册。一本编于1997年,一本编于2012年。

      对比两本画册可以看出,10多年来,巴中扶贫开发成就斐然: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大变样,尤其是通过“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池、建园、建家),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据资料显示,在过去十年间,巴中已消除贫困人口70.8万人,截至2011年初,全市有贫困人口29.6万人,仅占总人口的7.4%。

      为消除贫困,巴中人还在继续奋斗。为使巴中百姓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2011年4月,在省委部署下,巴中市以统筹城乡理念,探索实施以“巴山新居”建设为重点的“全域扶贫”模式,新一个十年扶贫攻坚战打响了。

      “崇尚苦干、拼命实干,是‘巴中精神’的内核,在新时期,巴中人结合市场手段,大胆创新创造。”巴中市扶贫移民局局长王清平说。

      王清平介绍,巴中市探索贫困地区通过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巴中大力实施以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巴山新居”工程。为此,巴中把全市划分为100个扶贫片区,每年启动12至16片,建成一片,致富一片,连片扩面。预计到“十二五”末,农村聚居度将达到50%以上。

      目前,该市已初步建成11个连片扶贫开发示范片,建成巴山新居3万多户。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等一大批村子变成农村新型社区,人均年收入大幅增长,稳步迈上脱贫致富之路。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中精神”不断写出时代新意

  • 2012年08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相关链接:图说四川

     

     

      2012年3月,革命老区巴中正式开通客运列车。

      “与农民交谈,也听到两句‘名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不怕苦干,就怕白干’。”这是记者从1996年10月30日四川日报第一版上报道“巴中经验”文章中读到的一句话。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10多年过去了,巴中干部群众在“扶贫攻坚”中创造出的“巴中精神”,仍然令人动容。巴中近年来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2011年起,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开始建设“巴山新居”。

     

      上世纪80年代初,通江县空山乡村民的危旧土坯房。

      A

      当年干群修路

      38公里路38天就硬化通车

      “就是最近这几年,巴中高速公路将由现在的一条变为7条。”8月14日,在巴中市人大机关二楼一间办公室里,巴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茂琦用一个小本子,画着巴中交通建设的示意简图向记者介绍。

      周茂琦曾在1993年至1998年间先后担任巴中地区扶贫开发办副主任、主任,回想起刚建地区那几年的扶贫攻坚战,周茂琦感慨万千。

      1993年7月5日,国务院批准从原达县地区划出巴中县、南江县、通江县、平昌县,成立巴中地区,同时批准巴中县撤县建市,地区行政公署驻巴中市。当年10月28日,巴中地区正式建立。

      早在1986年,通江县、南江县就被列为国家贫困县,巴中县、平昌县被列为省定贫困县。建立新区时,境内没有铁路和公路国道线,3364公里公路中仅有28公里油路。

      但是到了1996年,即建区三年后,巴中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亿元,财政收入1.79亿元,分别比建区前增长31.9%、33%。“建区3年,党委政府把解决群众的吃饭、居住等民生问题和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差不多干完了以前20年干的活。”周茂琦说。

      说起当年的“巴中精神”,记者能从周茂琦的话语里感受到激情。“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修路,建区三年后巴中的28公里油路延伸至430公里,从地区到各县的干道全部‘硬化’,通往省外的进出口要道全部打通。”

      数字的背后,是巴中干部群众“拼命苦干”的背影。当年修建平昌至通江洗脚溪38公里的“平洗路”时,周茂琦曾见到一些普通的农村妇女带着孩子修路:为不让小孩乱跑,她们就将小孩用篾席围起来,边照看孩子边干活;为节省时间,她们自带干粮,干完活就在工地上席地而餐……在当年没有筑路机械、缺少资金的情况下,“平洗路”只用了38天就完成硬化通车。

      B

      3年两组报道

      “巴中经验”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说起扶贫攻坚的“巴中经验”及由此总结提炼出的“巴中精神”,不得不提到四川日报的两组报道。

      一组报道是在1996年10月30日至11月15日,四川日报连续用《飞跃:思想观察的突破》、《发展:增长点上下功夫》、《动力:扎根在人民之中》3篇报道,全面梳理了扶贫攻坚的“巴中经验”。另一组报道是在1999年4月9日至15日,四川日报在第一版上以《山风浩荡》、《山路朝天》、《山花烂漫》为题,3年后再次报道了巴中的扶贫攻坚工作。

      循着当年本报记者走过的足迹,8月17日,记者来到巴州区曾口镇甘泉乡园艺村,见到了1999年本报记者采访过的村民马元先。马家屋前是一条3米宽的水泥村道,院坝左侧有一个葡萄架,还有一排排桂花树和黄桷兰。

      马元先还清楚记得当年采访的情景,他告诉记者:“现在已经不养甲鱼了,家里主要收入全靠花卉。”大概在5年前,马元先家里种的花卉开始见效益,他家的人均年收入也由1999年的7800元变成了现在的5万元。

      从1996年至1999年,时任巴中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巴中日报总编辑的向荣华,曾两次陪同本报记者采访,见证了“巴中精神”成为巴中人“精神名片”的全过程。向荣华记得,1996年川报的三篇报道,被业内行家誉为“一次成功的系列典型报道”。第二组报道刊发后,“巴中经验”走出四川,走向全国。除了中央领导对“巴中经验”及“艰苦奋斗,苦干兴区,实干改变面貌,大干促进发展”的巴中精神作出批示外,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中国贫困地区》杂志还于1999年6月推出了《巴中特刊》,号召全国学习巴中的扶贫开发经验,当年全国592个贫困县相关负责人分3期到巴中实地参观学习。

      向荣华认为,“巴中经验”能从省内经验报道到形成全国影响,四川日报功不可没。

      C

      15年两本画册

      映出巴中扶贫开发成就

      在重新寻访“巴中精神”过程中,记者找到了两本全面反映巴中扶贫开发成就的画册。一本编于1997年,一本编于2012年。

      对比两本画册可以看出,10多年来,巴中扶贫开发成就斐然: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大变样,尤其是通过“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池、建园、建家),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据资料显示,在过去十年间,巴中已消除贫困人口70.8万人,截至2011年初,全市有贫困人口29.6万人,仅占总人口的7.4%。

      为消除贫困,巴中人还在继续奋斗。为使巴中百姓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2011年4月,在省委部署下,巴中市以统筹城乡理念,探索实施以“巴山新居”建设为重点的“全域扶贫”模式,新一个十年扶贫攻坚战打响了。

      “崇尚苦干、拼命实干,是‘巴中精神’的内核,在新时期,巴中人结合市场手段,大胆创新创造。”巴中市扶贫移民局局长王清平说。

      王清平介绍,巴中市探索贫困地区通过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巴中大力实施以新房舍、新产业、新设施、新风尚为主要内容的“巴山新居”工程。为此,巴中把全市划分为100个扶贫片区,每年启动12至16片,建成一片,致富一片,连片扩面。预计到“十二五”末,农村聚居度将达到50%以上。

      目前,该市已初步建成11个连片扶贫开发示范片,建成巴山新居3万多户。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等一大批村子变成农村新型社区,人均年收入大幅增长,稳步迈上脱贫致富之路。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