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解读保障性住房建设如何应对资金、监管等难题

  • 2012年07月26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今年有哪几个经济适用房项目?”“我能不能享受住房保障政策?”……7月24日早上9时起,成都市公共住房保障热线电话便响不停。统计显示,自从去年8月开通以来,该热线每天最多能接到近2万个咨询电话。

      热线电话火爆的背后,是群众对保障性住房的高度关注。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已进入“加速跑”阶段,未来三年预计将完成近70万套。随着越来越多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建成,如何应对日益凸显的资金、土地、监管、配套等问题?7月24日召开的省政协专题协商会上,省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共寻良方。

      资金如何保障?

      引入信贷资金实行商品房配建制度

      “资金仍是最大瓶颈。”专题协商会上,绵阳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言,绵阳某县去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投入9000万元,中央、省、市补助3650万元,缺口达5350万元,地方财政相当吃紧。

      如何化解资金难题?“应创新思路,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廖果委员建议,对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其投资建设员工公寓和改造棚户区。熊方军委员认为,要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可以实行配建制度,政府在公开出让土地时,要求开发商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

      王元勇委员认为,在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拓宽融资渠道,对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机构适当给予税收优惠以吸引信贷资金进入,还可采用政府出地、企业出钱模式建设保障房。

      公平如何保障?

      政府回购动态退出使保障房封闭循环运转

      位于成都琉璃立交桥附近的皇经嘉苑保障房小区有1576套保障性住房,小区内的公示栏里,贴着所有住户的信息及其享受租金、物管费优惠情况。

      “保障性安居工程应是阳光工程,公平分配是‘生命线’!”看到这样的做法,委员们频频点头。王元勇等委员建议,加快建立低收入家庭及财产核对信息平台,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进行实时联网审查,健全保障房的准入审查。同时,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全国联网对接。

      “保证分配信息全公开的同时,更应重视建立和完善准入退出机制”。来自成都、绵阳等地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由于目前我省在退出机制方面没有硬性规定,住房保障对象不再符合保障条件后,退出廉租房执行难度大,造成对保障房资源的挤占。

      “应让保障房在需要住房救助的人群中循环使用。”廖果委员同样关注这一话题:对于产权式保障性住房,应建立政府回购的退出机制,使保障房封闭循环运转,杜绝利用保障房套利行为;对非产权式保障房,可考虑建立退出奖励机制,比如退出廉租房的可享受低息贷款等。

      配套如何保障?

      同步规划配套设施预防“城市贫民窟”

      24日,成都市锦江区东瑞锦苑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装饰装修。明年建成后,这里可以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2461套公租房。虽然位于三圣乡附近,但小区附近有4条公交线路及地铁2号线通往市区,还同步配套幼儿园、小学、中学、农贸市场及社区服务中心。

      “经适房地段大多较为偏远,如果配套设施无法跟上,将给入住群众增加较多生活成本,可能形成城市贫民窟。”廖果等委员认为成都的做法值得肯定,他们建议,进一步细化保障房的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相关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商品房建设要同步规划、科学选址,防止同一区域密度过大,促进不同收入群体混合居住、和谐发展。据悉,省政府已在城市新区建设补助资金中专门切块安排,专项用于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设施要配套,政策也应配套”。施杰委员指出,目前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均有地方性的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或细则出台,“四川也应尽快出台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政协委员解读保障性住房建设如何应对资金、监管等难题

  • 2012年07月26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今年有哪几个经济适用房项目?”“我能不能享受住房保障政策?”……7月24日早上9时起,成都市公共住房保障热线电话便响不停。统计显示,自从去年8月开通以来,该热线每天最多能接到近2万个咨询电话。

      热线电话火爆的背后,是群众对保障性住房的高度关注。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已进入“加速跑”阶段,未来三年预计将完成近70万套。随着越来越多的保障性住房开工、建成,如何应对日益凸显的资金、土地、监管、配套等问题?7月24日召开的省政协专题协商会上,省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共寻良方。

      资金如何保障?

      引入信贷资金实行商品房配建制度

      “资金仍是最大瓶颈。”专题协商会上,绵阳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言,绵阳某县去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投入9000万元,中央、省、市补助3650万元,缺口达5350万元,地方财政相当吃紧。

      如何化解资金难题?“应创新思路,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廖果委员建议,对大型企业、工业园区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吸引其投资建设员工公寓和改造棚户区。熊方军委员认为,要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房建设,可以实行配建制度,政府在公开出让土地时,要求开发商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

      王元勇委员认为,在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的同时,还应拓宽融资渠道,对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机构适当给予税收优惠以吸引信贷资金进入,还可采用政府出地、企业出钱模式建设保障房。

      公平如何保障?

      政府回购动态退出使保障房封闭循环运转

      位于成都琉璃立交桥附近的皇经嘉苑保障房小区有1576套保障性住房,小区内的公示栏里,贴着所有住户的信息及其享受租金、物管费优惠情况。

      “保障性安居工程应是阳光工程,公平分配是‘生命线’!”看到这样的做法,委员们频频点头。王元勇等委员建议,加快建立低收入家庭及财产核对信息平台,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进行实时联网审查,健全保障房的准入审查。同时,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全国联网对接。

      “保证分配信息全公开的同时,更应重视建立和完善准入退出机制”。来自成都、绵阳等地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由于目前我省在退出机制方面没有硬性规定,住房保障对象不再符合保障条件后,退出廉租房执行难度大,造成对保障房资源的挤占。

      “应让保障房在需要住房救助的人群中循环使用。”廖果委员同样关注这一话题:对于产权式保障性住房,应建立政府回购的退出机制,使保障房封闭循环运转,杜绝利用保障房套利行为;对非产权式保障房,可考虑建立退出奖励机制,比如退出廉租房的可享受低息贷款等。

      配套如何保障?

      同步规划配套设施预防“城市贫民窟”

      24日,成都市锦江区东瑞锦苑项目工地上,工人们正紧张地进行装饰装修。明年建成后,这里可以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2461套公租房。虽然位于三圣乡附近,但小区附近有4条公交线路及地铁2号线通往市区,还同步配套幼儿园、小学、中学、农贸市场及社区服务中心。

      “经适房地段大多较为偏远,如果配套设施无法跟上,将给入住群众增加较多生活成本,可能形成城市贫民窟。”廖果等委员认为成都的做法值得肯定,他们建议,进一步细化保障房的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相关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商品房建设要同步规划、科学选址,防止同一区域密度过大,促进不同收入群体混合居住、和谐发展。据悉,省政府已在城市新区建设补助资金中专门切块安排,专项用于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设施要配套,政策也应配套”。施杰委员指出,目前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地均有地方性的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或细则出台,“四川也应尽快出台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