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5

2019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3个关键词透视环境质量之变

  • 2020年06月05日 07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世界环境日前夕,生态环境厅发布了2019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去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编制,率先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核验收;新增5个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成都市首次消除重度污染天;首次全面消除国、省考核劣V类断面,水环境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本次发布的公报不仅盘点了我省现有生态环境质量,还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研判。公报中有哪些亮眼数据?背后又体现了哪些变化?记者进行了采访。

    A

    天更蓝

    优良天数率连续4年稳步增加

    去年,我省正式把川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与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一并纳入全省环境保护“一号工程”,实施集中攻坚。目前看来,效果已初步显现。

    公报显示,去年我省在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到89.1%,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这是2016年大气质量监测新标准执行以来,我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连续4年稳步增加。”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说。

    此外,我省去年还新增遂宁、雅安、资阳、广安、内江5个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加上此前达标的甘孜、阿坝、凉山、巴中、攀枝花和广元,目前我省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达到11个,提前一年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总数过半的目标。

    “全省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处长昝学军说,去年成都市首次消除重度污染天气。而在2016年冬季,成都平原曾出现连续两周的重污染天气。

    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不断深入。去年我省以成都平原、川南等区域为重点,实施“减排、压煤、治车、抑尘、控秸”五大工程,持续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今年4月,生态环境厅还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签订《深化川渝两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协议》,将突出移动源污染和PM2.5、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以实现两地优良天数增加和PM2.5浓度下降为重点,持续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按照协议,川渝两地将在今年6到12月,针对重点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防治、露天焚烧管控、污染天气应对、预测预报预警等方面,每月开展1到2次大气污染防治联动帮扶指导和检查执法。

    “接下来各地要加强区域合作和联防联控,继续保持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不减,方向不变,标准不降,让全省人民享有更多蓝天。”赵乐晨说。

    B

    水更清

    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再创新高

    去年,我省制定十大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对23条重点小流域实行挂牌督办,8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6.6%,同比上升8.0个百分点,首次全面消除国、省考核劣V类断面,水环境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水环境质量创下新高的背后,是我省水污染防治体系的不断健全。

    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说,去年我省推动出台《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这是我省首次为单独流域立法以推进污染治理的条例,建立起了奖励达标、鼓励改善、惩戒恶化的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也标志着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

    数据显示,去年沱江流域水质大幅度改善,16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15个,占比93.8%,同比提高31.3个百分点,“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我们治水的信心更足了。”芮永峰说。

    举措不止于此。去年,我省首次将涪江流域纳入专项执法检查范围,与岷江、沱江共同作为全省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一个半月三轮次的专项执法检查,最终发现环境问题点位396个。全部移交当地政府及时处理后,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水污染问题解决了。

    监测力度在不断加大。据了解,去年我省整合自然资源、水利等8部门的监测站点,形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其中水环境监测点位达到1万余个。

    以琼江流域为例,2019年我省做到一旬一监测,基本实现影响琼江水质的一级支流、二级支流监测点位全覆盖。“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找准了污染症结。精准治污也有了有力支撑。”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C

    景更美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走出新路

    公报显示,去年,成都市金牛区、大邑县,雅安市宝兴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甘孜州稻城县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至此,我省共有12个县区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和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其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9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创建数量位居全国第六、西部地区第一。

    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王忠介绍,我省已初步形成点面结合、多层次推进的建设体系,打造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实践的鲜活案例。

    比如,洪雅县着力打造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区、生态工业示范区、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区,推动林区变景区、农舍变旅舍、村民变股民;南江县确立“生态立县、文旅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战略定位,通过生态资产的不断累积变现,实现脱贫致富;九寨沟县不断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正是在上述“领头县”的带动下,去年我省县域生态环境状况又迈上一个新台阶——183个县(市、区)中,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和“良”的县(市、区)有177个,占县域数量的96.7%。其中,生态环境状况为“优”的县(市、区)有43个,生态环境状况为“良”的县(市、区)有134个。(记者 殷鹏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9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3个关键词透视环境质量之变

  • 2020年06月05日 07时47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世界环境日前夕,生态环境厅发布了2019年四川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去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编制,率先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核验收;新增5个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成都市首次消除重度污染天;首次全面消除国、省考核劣V类断面,水环境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本次发布的公报不仅盘点了我省现有生态环境质量,还对未来趋势进行分析研判。公报中有哪些亮眼数据?背后又体现了哪些变化?记者进行了采访。

    A

    天更蓝

    优良天数率连续4年稳步增加

    去年,我省正式把川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与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一并纳入全省环境保护“一号工程”,实施集中攻坚。目前看来,效果已初步显现。

    公报显示,去年我省在不利气候条件影响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到89.1%,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这是2016年大气质量监测新标准执行以来,我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连续4年稳步增加。”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赵乐晨说。

    此外,我省去年还新增遂宁、雅安、资阳、广安、内江5个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加上此前达标的甘孜、阿坝、凉山、巴中、攀枝花和广元,目前我省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达到11个,提前一年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总数过半的目标。

    “全省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处长昝学军说,去年成都市首次消除重度污染天气。而在2016年冬季,成都平原曾出现连续两周的重污染天气。

    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不断深入。去年我省以成都平原、川南等区域为重点,实施“减排、压煤、治车、抑尘、控秸”五大工程,持续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今年4月,生态环境厅还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签订《深化川渝两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协议》,将突出移动源污染和PM2.5、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以实现两地优良天数增加和PM2.5浓度下降为重点,持续提升大气污染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

    按照协议,川渝两地将在今年6到12月,针对重点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防治、露天焚烧管控、污染天气应对、预测预报预警等方面,每月开展1到2次大气污染防治联动帮扶指导和检查执法。

    “接下来各地要加强区域合作和联防联控,继续保持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不减,方向不变,标准不降,让全省人民享有更多蓝天。”赵乐晨说。

    B

    水更清

    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再创新高

    去年,我省制定十大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对23条重点小流域实行挂牌督办,8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6.6%,同比上升8.0个百分点,首次全面消除国、省考核劣V类断面,水环境质量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水环境质量创下新高的背后,是我省水污染防治体系的不断健全。

    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说,去年我省推动出台《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这是我省首次为单独流域立法以推进污染治理的条例,建立起了奖励达标、鼓励改善、惩戒恶化的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也标志着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

    数据显示,去年沱江流域水质大幅度改善,16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水质断面15个,占比93.8%,同比提高31.3个百分点,“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我们治水的信心更足了。”芮永峰说。

    举措不止于此。去年,我省首次将涪江流域纳入专项执法检查范围,与岷江、沱江共同作为全省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一个半月三轮次的专项执法检查,最终发现环境问题点位396个。全部移交当地政府及时处理后,一大批群众身边的水污染问题解决了。

    监测力度在不断加大。据了解,去年我省整合自然资源、水利等8部门的监测站点,形成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一张网,其中水环境监测点位达到1万余个。

    以琼江流域为例,2019年我省做到一旬一监测,基本实现影响琼江水质的一级支流、二级支流监测点位全覆盖。“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找准了污染症结。精准治污也有了有力支撑。”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

    C

    景更美

    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走出新路

    公报显示,去年,成都市金牛区、大邑县,雅安市宝兴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甘孜州稻城县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至此,我省共有12个县区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和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其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9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3个,创建数量位居全国第六、西部地区第一。

    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王忠介绍,我省已初步形成点面结合、多层次推进的建设体系,打造了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和“两山”实践的鲜活案例。

    比如,洪雅县着力打造健康养生产业示范区、生态工业示范区、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区,推动林区变景区、农舍变旅舍、村民变股民;南江县确立“生态立县、文旅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战略定位,通过生态资产的不断累积变现,实现脱贫致富;九寨沟县不断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正是在上述“领头县”的带动下,去年我省县域生态环境状况又迈上一个新台阶——183个县(市、区)中,生态环境状况为“优”和“良”的县(市、区)有177个,占县域数量的96.7%。其中,生态环境状况为“优”的县(市、区)有43个,生态环境状况为“良”的县(市、区)有134个。(记者 殷鹏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