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3

聚焦贫困残疾人 高质量打赢我省残疾人脱贫攻坚战

  • 2020年12月03日 07时4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省残疾人艺术团励志自强脱贫奔康演出走进华蓥市农村,受到群众欢迎。


    四川省残疾人服务外包就业(实训)基地现场

    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受身体障碍、劳动能力弱、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影响,贫困残疾人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了让广大残疾人也能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把贫困残疾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群体,扶贫、教育、卫健、住建、民政、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联合联动,残联及助残组织主动作为,聚焦破解残疾人脱贫攻坚难关难题,狠抓助残脱贫政策落实落细,实施助残脱贫项目,以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为重点,通过一系列“组合拳”,高质量开展全省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帮助近50万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

    帮扶之道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疾人组织发挥作用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11月底,冬日阳光下,达州市达川区万家镇碗厂沟村肢体残疾人刘后浪的家里,扩建圈舍、养殖山羊,一派繁忙景象。

    “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刘后浪笑容满面。因疾病造成脊柱弯曲致残的刘后浪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关部门及残联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助力他养殖山羊顺利脱贫。目前,刘后浪的养殖场收入达到12万元,偿还了债务,还带着同村其他人一起脱贫。

    “弯下的是脊柱,挺起的是脊梁。”刘后浪的脱贫,是我省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帮助残疾人脱贫奔康的一个缩影。

    我省共有各类残疾人622.3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57%,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近50万人。近年来,我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稳定、持续地推进残疾人脱贫奔康进程。

    省委、省政府把残疾人作为重点群体纳入脱贫攻坚大局,在省委印发的《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中,对残疾人脱贫攻坚进行了专章规定。扶贫、财政、民政、残联等26部门推动将残疾人作为“两不愁、三保障”“两扩面”的重点群体兜底保障,通过教育、产业、就业、康复、家庭无障碍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多种扶贫方式对残疾人进行积极有效帮扶。落实贫困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201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创立并实施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制度,截至目前,全省共投入资金6.25亿元,为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费补贴逾48万人次;落实就业帮扶政策、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政府代缴政策;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上线高中残疾毕业生全部被高等院校录取;落实残疾人医保政策,将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贫困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率、医保参保和医保代缴率都达到了100%;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存量清零。

    “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残联组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把服务残疾人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不断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整合各界力量,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的问题。聚焦技能提升培训促就业、开展特色项目稳就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协调公益岗位就业等,把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的重要支撑。

    2016年起,省残联探索实施了残疾人扶贫资金股权量化项目,至2020年共投入4700万元,为8000余名贫困残疾人量化股份实现分红增收,在农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共安置了大量残疾人就业,并辐射带动了周边残疾人开展种植、养殖、手工业生产,实现了发展增收。

    协同之举

    整合资源凝聚助残脱贫的社会力量

    11月23日,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金秋阿坝爱的阳光》公益助残励志演出在马尔康上演。演员们或有听力残疾,或有视力残疾,或有肢体残疾,他们用自强阳光的表演激发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演出很感人,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演出后,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扶贫先扶志。近年来,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励志自强脱贫奔康”文化扶贫主题巡演先后走进全省80多个贫困县及其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演出200余场,向150余万人传递坚强、传送温暖、传播希望。

    与此同时,我省选树和宣传一批残疾人自强脱贫典型和助残脱贫典型,组成残疾人励志报告团,走进市(州)、企业、学校宣讲,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激励全社会的奋发自立精神。

    今年8月,作为中国首个残疾人自媒体营销大赛的川渝地区首届残疾人自媒体营销大赛火爆上演,携手推动两地残疾人脱贫奔康。

    “残疾人更需要一个机会。”主办方、成都启航助残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残疾人公益就是为残疾人提供共享社会成果的机会,帮助他们参与创新创业,塑造行业标杆,以星火之光,照亮更多残疾人及其家庭前行的路。

    像启航助残这样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多。为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我省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助残脱贫,凝聚起助残脱贫的合力。

    近年来,省、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大力筹集资金物资,实施医疗康复、教育资助、就业(创业)等助残扶贫项目,数万人次贫困残疾人受益;中国狮子联会四川代表处组织广大狮友投身助残脱贫活动中,实施“狮爱1+1”精准扶贫服务项目,与贫困县、贫困村结亲戚、献爱心,开展帮扶活动,筹集帮扶资金物资3000多万元,让200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受益。四川圆梦助残公益中心、四川省残疾人服务外包就业(实训)基地等助残社会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助残扶贫活动,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了4万多项次的生产生活服务。

    自强之路

    残疾人自立自强不等不靠脱贫奔康

    54岁的南江县残疾人杨青紫因意外造成双下肢瘫痪,他不向命运低头,通过规模家禽养殖、成立专业合作社、网上销售成功脱贫,还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近邻乡亲,带动贫困村民增收。

    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有党委政府主导帮扶,社会协同关爱,我省广大残疾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立自强,脱贫攻坚合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了一批残疾人能工巧匠,他们坚持不懈,努力学习掌握技能,把传统艺术与市场需求巧妙结合,蜀绣、羌绣、竹编、皮雕、根雕等各式各样的精美手工艺产品走向市场,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不仅传承了巴蜀文化,还实现“就业创业增收梦”。

    这些残疾人脱贫自强典型不等不靠、脱贫奔康,用智慧和汗水追求梦想,用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在脱贫奔康路上书写出一幅幅美丽画卷。他们有的双腿高位截肢,一样种地插秧;有的靠双手行走,一样“走”出创业路……他们有的发展种养产业;有的通过手工艺、电子商务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有的在政策扶持下实现公益性岗位和辅助性就业;有的不仅自己先富起来,还带动身边残疾人、贫困群众共同致富,成了一方的致富明星。

    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人物,彰显着四川残疾人自强自尊、砥砺奋进的拼搏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人,传递着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引导广大残疾人不等不靠,自强脱贫奔小康,吸引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关心、关注贫困残疾人,助力他们如期脱贫。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生活和事业的梦想。丹童(图片由省残联提供)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聚焦贫困残疾人 高质量打赢我省残疾人脱贫攻坚战

  • 2020年12月03日 07时4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省残疾人艺术团励志自强脱贫奔康演出走进华蓥市农村,受到群众欢迎。


    四川省残疾人服务外包就业(实训)基地现场

    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受身体障碍、劳动能力弱、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影响,贫困残疾人是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特殊困难群体,也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为了让广大残疾人也能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把贫困残疾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群体,扶贫、教育、卫健、住建、民政、农业农村、人社等部门联合联动,残联及助残组织主动作为,聚焦破解残疾人脱贫攻坚难关难题,狠抓助残脱贫政策落实落细,实施助残脱贫项目,以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为重点,通过一系列“组合拳”,高质量开展全省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帮助近50万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

    帮扶之道

    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疾人组织发挥作用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11月底,冬日阳光下,达州市达川区万家镇碗厂沟村肢体残疾人刘后浪的家里,扩建圈舍、养殖山羊,一派繁忙景象。

    “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刘后浪笑容满面。因疾病造成脊柱弯曲致残的刘后浪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关部门及残联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助力他养殖山羊顺利脱贫。目前,刘后浪的养殖场收入达到12万元,偿还了债务,还带着同村其他人一起脱贫。

    “弯下的是脊柱,挺起的是脊梁。”刘后浪的脱贫,是我省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帮助残疾人脱贫奔康的一个缩影。

    我省共有各类残疾人622.3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57%,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近50万人。近年来,我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稳定、持续地推进残疾人脱贫奔康进程。

    省委、省政府把残疾人作为重点群体纳入脱贫攻坚大局,在省委印发的《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中,对残疾人脱贫攻坚进行了专章规定。扶贫、财政、民政、残联等26部门推动将残疾人作为“两不愁、三保障”“两扩面”的重点群体兜底保障,通过教育、产业、就业、康复、家庭无障碍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多种扶贫方式对残疾人进行积极有效帮扶。落实贫困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政策。201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创立并实施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制度,截至目前,全省共投入资金6.25亿元,为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费补贴逾48万人次;落实就业帮扶政策、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政府代缴政策;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上线高中残疾毕业生全部被高等院校录取;落实残疾人医保政策,将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贫困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率、医保参保和医保代缴率都达到了100%;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存量清零。

    “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残联组织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把服务残疾人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不断深化“量体裁衣”式残疾人服务,整合各界力量,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的问题。聚焦技能提升培训促就业、开展特色项目稳就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协调公益岗位就业等,把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的重要支撑。

    2016年起,省残联探索实施了残疾人扶贫资金股权量化项目,至2020年共投入4700万元,为8000余名贫困残疾人量化股份实现分红增收,在农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共安置了大量残疾人就业,并辐射带动了周边残疾人开展种植、养殖、手工业生产,实现了发展增收。

    协同之举

    整合资源凝聚助残脱贫的社会力量

    11月23日,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金秋阿坝爱的阳光》公益助残励志演出在马尔康上演。演员们或有听力残疾,或有视力残疾,或有肢体残疾,他们用自强阳光的表演激发脱贫奔康的内生动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演出很感人,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演出后,现场观众掌声不断。

    扶贫先扶志。近年来,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励志自强脱贫奔康”文化扶贫主题巡演先后走进全省80多个贫困县及其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演出200余场,向150余万人传递坚强、传送温暖、传播希望。

    与此同时,我省选树和宣传一批残疾人自强脱贫典型和助残脱贫典型,组成残疾人励志报告团,走进市(州)、企业、学校宣讲,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激励全社会的奋发自立精神。

    今年8月,作为中国首个残疾人自媒体营销大赛的川渝地区首届残疾人自媒体营销大赛火爆上演,携手推动两地残疾人脱贫奔康。

    “残疾人更需要一个机会。”主办方、成都启航助残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残疾人公益就是为残疾人提供共享社会成果的机会,帮助他们参与创新创业,塑造行业标杆,以星火之光,照亮更多残疾人及其家庭前行的路。

    像启航助残这样的社会组织还有很多。为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我省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助残脱贫,凝聚起助残脱贫的合力。

    近年来,省、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大力筹集资金物资,实施医疗康复、教育资助、就业(创业)等助残扶贫项目,数万人次贫困残疾人受益;中国狮子联会四川代表处组织广大狮友投身助残脱贫活动中,实施“狮爱1+1”精准扶贫服务项目,与贫困县、贫困村结亲戚、献爱心,开展帮扶活动,筹集帮扶资金物资3000多万元,让200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受益。四川圆梦助残公益中心、四川省残疾人服务外包就业(实训)基地等助残社会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助残扶贫活动,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了4万多项次的生产生活服务。

    自强之路

    残疾人自立自强不等不靠脱贫奔康

    54岁的南江县残疾人杨青紫因意外造成双下肢瘫痪,他不向命运低头,通过规模家禽养殖、成立专业合作社、网上销售成功脱贫,还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近邻乡亲,带动贫困村民增收。

    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有党委政府主导帮扶,社会协同关爱,我省广大残疾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立自强,脱贫攻坚合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省涌现出了一批残疾人能工巧匠,他们坚持不懈,努力学习掌握技能,把传统艺术与市场需求巧妙结合,蜀绣、羌绣、竹编、皮雕、根雕等各式各样的精美手工艺产品走向市场,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不仅传承了巴蜀文化,还实现“就业创业增收梦”。

    这些残疾人脱贫自强典型不等不靠、脱贫奔康,用智慧和汗水追求梦想,用辛勤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在脱贫奔康路上书写出一幅幅美丽画卷。他们有的双腿高位截肢,一样种地插秧;有的靠双手行走,一样“走”出创业路……他们有的发展种养产业;有的通过手工艺、电子商务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有的在政策扶持下实现公益性岗位和辅助性就业;有的不仅自己先富起来,还带动身边残疾人、贫困群众共同致富,成了一方的致富明星。

    一个个鲜活的典型人物,彰显着四川残疾人自强自尊、砥砺奋进的拼搏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着身边人,传递着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引导广大残疾人不等不靠,自强脱贫奔小康,吸引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关心、关注贫困残疾人,助力他们如期脱贫。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生活和事业的梦想。丹童(图片由省残联提供)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