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条条干货利好 四川“军转民”“民参军”双向热潮涌动

  • 2016年07月11日 08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围绕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抓紧时间完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7月8日下午,省国防科工办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四川省科技创新、科技奖励大会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会议,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暨省军民融合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

      军民融合发展是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鲜明特色,在全省相关部门、军工科研单位、“军转民”“民参军”企业中引起强烈反响。

      抢抓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如果不能改制,那么就算是一分钱的股权投资,都需要上报集团,有时只能错失项目和机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党委书记周勇说,近日让他最激动的事,就是在7月7日举行的工作会议上听到,四川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过程中,将为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量身制定实施方案。

      因为深度开发自动控制技术这种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这家位于绵阳的兵器研究所,从一度发不起工资到目前站稳市场,民口产品已经占到全年收入的一半。“我们已经具备闯军民两个市场的技术能力,希望能在全面创新改革中建立现代企业。”周勇说。

      在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看来,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将四川军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必由之路。

      四川国防科技工业科研单位众多,无论是研究水平、科研成果、开发能力,还是人才资源、实验设备、技术手段等大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现行政策的限制,军工科技创新资源难以为地方所用,大量先进的军用技术成果无法及时有效转化,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就是要打开资源转化的阀门。

      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蚕蛹蛋白纤维,在重量、透气和抗菌等指标上表现出色。不久前,一位从事军品纺织纤维研究的专家找到该公司董事长廖周荣,邀请其“参军”,进入军用服装领域。由于此前从未涉足过该领域,廖周荣并未立刻回应对方。

      参加完7日的会议后,廖周荣打消了对“参军”的疑虑。“会议提出要提高军品科研生产外部配套率、民口配套率,推动100户民品单位进入军品科研和生产维修领域,条条‘干货’利好民企参军。”廖周荣表示,未来公司将把军品研发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还要研发阻燃材料等特种材料,进军新市场。

      打通军民资源双向互动转化通道

      如何抓住“全创”机遇,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各相关单位和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和特点,有各自期盼与行动。

      周勇介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已经在做细化的方案,将尽快把四川的政策拿到集团公司去对接,形成院所转制的“时间表”“路线图”,让“军转民”之路走得更加高效顺畅。

      在中航工业成飞集团董事长程福波看来,军民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他认为,军民融合包括意识、体制和技术等多个层面,每个领域的改变都是一场硬仗。以产品和技术为例,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的技术标准完全不一样,民营企业要达到这个标准,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要做好在资金、管理、创新等各方面打持久战的准备。

      “我们感觉人才是重点。”最近两天,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俊波频繁接到科技界朋友的电话,讨论“高校在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军民融合离不开人,高校的最大优势就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是培养军方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承接军队出来的人才,让他们有地方有条件发挥创新能力。西南科技大学将把学校的综合改革与全面创新改革的任务,尤其是军民融合工作的需要进行对接,成为培养军民融合人才的摇篮。”

      对有意向或者已经“参军”的民企而言,最期待的便是准入门槛的降低和互动通道的通畅。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绝缘材料领域领军企业,该公司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马庆柯透露,公司将择机成立专攻军品市场的子公司,也想参与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技术和资金都不是问题,我们最需要的是对称的市场需求和采购信息,让‘民参军’步子更快一点。”

      “用一个个具体政策打通‘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通道!”许州表示,省国防科工办将力争年内完成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首期投资,启动2-3家军工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公司化改制、混合所有制试点工作,加快实施200项军工技术成果再研发转民用项目。(记者 张岚)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条条干货利好 四川“军转民”“民参军”双向热潮涌动

  • 2016年07月11日 08时06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围绕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抓紧时间完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7月8日下午,省国防科工办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四川省科技创新、科技奖励大会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会议,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暨省军民融合发展推进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

      军民融合发展是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鲜明特色,在全省相关部门、军工科研单位、“军转民”“民参军”企业中引起强烈反响。

      抢抓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如果不能改制,那么就算是一分钱的股权投资,都需要上报集团,有时只能错失项目和机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党委书记周勇说,近日让他最激动的事,就是在7月7日举行的工作会议上听到,四川在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过程中,将为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量身制定实施方案。

      因为深度开发自动控制技术这种典型的军民两用技术,这家位于绵阳的兵器研究所,从一度发不起工资到目前站稳市场,民口产品已经占到全年收入的一半。“我们已经具备闯军民两个市场的技术能力,希望能在全面创新改革中建立现代企业。”周勇说。

      在省国防科工办主任许州看来,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是将四川军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的必由之路。

      四川国防科技工业科研单位众多,无论是研究水平、科研成果、开发能力,还是人才资源、实验设备、技术手段等大多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现行政策的限制,军工科技创新资源难以为地方所用,大量先进的军用技术成果无法及时有效转化,而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就是要打开资源转化的阀门。

      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蚕蛹蛋白纤维,在重量、透气和抗菌等指标上表现出色。不久前,一位从事军品纺织纤维研究的专家找到该公司董事长廖周荣,邀请其“参军”,进入军用服装领域。由于此前从未涉足过该领域,廖周荣并未立刻回应对方。

      参加完7日的会议后,廖周荣打消了对“参军”的疑虑。“会议提出要提高军品科研生产外部配套率、民口配套率,推动100户民品单位进入军品科研和生产维修领域,条条‘干货’利好民企参军。”廖周荣表示,未来公司将把军品研发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还要研发阻燃材料等特种材料,进军新市场。

      打通军民资源双向互动转化通道

      如何抓住“全创”机遇,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各相关单位和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和特点,有各自期盼与行动。

      周勇介绍,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已经在做细化的方案,将尽快把四川的政策拿到集团公司去对接,形成院所转制的“时间表”“路线图”,让“军转民”之路走得更加高效顺畅。

      在中航工业成飞集团董事长程福波看来,军民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他认为,军民融合包括意识、体制和技术等多个层面,每个领域的改变都是一场硬仗。以产品和技术为例,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的技术标准完全不一样,民营企业要达到这个标准,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要做好在资金、管理、创新等各方面打持久战的准备。

      “我们感觉人才是重点。”最近两天,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俊波频繁接到科技界朋友的电话,讨论“高校在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军民融合离不开人,高校的最大优势就体现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是培养军方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承接军队出来的人才,让他们有地方有条件发挥创新能力。西南科技大学将把学校的综合改革与全面创新改革的任务,尤其是军民融合工作的需要进行对接,成为培养军民融合人才的摇篮。”

      对有意向或者已经“参军”的民企而言,最期待的便是准入门槛的降低和互动通道的通畅。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绝缘材料领域领军企业,该公司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马庆柯透露,公司将择机成立专攻军品市场的子公司,也想参与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技术和资金都不是问题,我们最需要的是对称的市场需求和采购信息,让‘民参军’步子更快一点。”

      “用一个个具体政策打通‘军转民’‘民参军’双向互动通道!”许州表示,省国防科工办将力争年内完成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首期投资,启动2-3家军工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公司化改制、混合所有制试点工作,加快实施200项军工技术成果再研发转民用项目。(记者 张岚)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