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40年回眸看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6%

  • 2018年12月13日 08时1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粮票、布票、煤票、肉票、肥皂票……买东西要凭票,数着票据过日子,这样的记忆已离我们远去。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消费品市场实现大繁荣、大发展,消费品短缺、凭证供应已成为历史。

      2017年,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80.5亿元,总量是1978年的280多倍,创下年均15.6%高速增长的奇迹。

      从百亿到万亿市场规模扩大,消费总量实现“五级跳”

      在不久前落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红旗连锁一口气签下未来5年采购价值超过20亿元的进口商品协议。董事长曹世如向记者感叹:“以前吃饱就是目的,现在还要吃好,吃得科学;以前什么都凭证供应,哪里想到现在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不仅买国货,还能买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

      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四川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先后于1981年、1993年、1996年、2009年、2013年分别跨过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5000亿元和1万亿元大关,实现“五级跳”。

      40年间,四川消费品市场经历起步、成长、飞跃、提升4个阶段。四川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市场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2013年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万亿元,四川消费品市场从此站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从“老三件”到“大三件”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领域扩宽

      在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中看来,改革开放40年四川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

      1982年,省商务厅原厅长谢开华第一次走出国门,到南美四国考察,买了一台收音机回家,众人惊羡。那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消费升级,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老三件”成为当时的明星商品。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第二次消费升级出现,实现从“老三件”到冰箱、彩电、洗衣机“新三件”的过渡。进入新世纪,以住房、汽车、教育等“大三件”为标志的新一轮消费升级出现。而当下,已进入第四次消费升级阶段,除了“大三件”,娱乐、文化、通讯、医疗保健、旅游等消费增长也非常迅速。

      熊建中认为,伴随消费升级,居民的消费领域逐渐扩宽,从单一生活物质需求向多样化服务需求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年均增长超过30%,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年均增长近20%。2017年四川居民人均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等高层次消费的占比分别达13.6%、8.16%、9.07%。

      网络零售以千亿计消费模式创新,新零售迅猛发展

      总量扩大、结构升级的同时,消费模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省商务厅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处相关负责人分析,线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以及线上的网络零售,共同催生了消费模式的“革命”。

      从城市商业综合体来看,自2007年万达广场入驻成都后,商业综合体不断发展壮大,改变了消费者传统的购物方式、生活方式。2017年,全省纳入统计的78家商业综合体,销售总额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16.2%,商户数超过1.1万家,商户从业人员约11万人。销售额增幅比同期传统业态的百货店、专卖店高出7至8个百分点,显示出“一站式消费”经营模式的发展优势。

      网络零售极大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2015年四川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1000亿元,2017年超过2000亿元,不断迈上新台阶。重点网上交易平台支撑作用显现,2015年四川仅1家网上交易平台纳入国家监测,2016年增加到6家,且年销售额均超亿元,2017年再新增1家,达到7家。1919酒类直供、中药材天地网、新华文轩、咪咕音乐、九正建材等5大平台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记者 李欣忆)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40年回眸看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6%

  • 2018年12月13日 08时15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粮票、布票、煤票、肉票、肥皂票……买东西要凭票,数着票据过日子,这样的记忆已离我们远去。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消费品市场实现大繁荣、大发展,消费品短缺、凭证供应已成为历史。

      2017年,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80.5亿元,总量是1978年的280多倍,创下年均15.6%高速增长的奇迹。

      从百亿到万亿市场规模扩大,消费总量实现“五级跳”

      在不久前落幕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红旗连锁一口气签下未来5年采购价值超过20亿元的进口商品协议。董事长曹世如向记者感叹:“以前吃饱就是目的,现在还要吃好,吃得科学;以前什么都凭证供应,哪里想到现在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不仅买国货,还能买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

      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四川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先后于1981年、1993年、1996年、2009年、2013年分别跨过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5000亿元和1万亿元大关,实现“五级跳”。

      40年间,四川消费品市场经历起步、成长、飞跃、提升4个阶段。四川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市场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2013年四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万亿元,四川消费品市场从此站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从“老三件”到“大三件”消费结构升级,消费领域扩宽

      在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熊建中看来,改革开放40年四川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

      1982年,省商务厅原厅长谢开华第一次走出国门,到南美四国考察,买了一台收音机回家,众人惊羡。那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消费升级,粮食消费下降、轻工产品消费上升,自行车、手表、收音机“老三件”成为当时的明星商品。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第二次消费升级出现,实现从“老三件”到冰箱、彩电、洗衣机“新三件”的过渡。进入新世纪,以住房、汽车、教育等“大三件”为标志的新一轮消费升级出现。而当下,已进入第四次消费升级阶段,除了“大三件”,娱乐、文化、通讯、医疗保健、旅游等消费增长也非常迅速。

      熊建中认为,伴随消费升级,居民的消费领域逐渐扩宽,从单一生活物质需求向多样化服务需求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年均增长超过30%,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年均增长近20%。2017年四川居民人均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等高层次消费的占比分别达13.6%、8.16%、9.07%。

      网络零售以千亿计消费模式创新,新零售迅猛发展

      总量扩大、结构升级的同时,消费模式也不断推陈出新,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省商务厅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处相关负责人分析,线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以及线上的网络零售,共同催生了消费模式的“革命”。

      从城市商业综合体来看,自2007年万达广场入驻成都后,商业综合体不断发展壮大,改变了消费者传统的购物方式、生活方式。2017年,全省纳入统计的78家商业综合体,销售总额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16.2%,商户数超过1.1万家,商户从业人员约11万人。销售额增幅比同期传统业态的百货店、专卖店高出7至8个百分点,显示出“一站式消费”经营模式的发展优势。

      网络零售极大改变了居民的消费习惯和行为方式。2015年四川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1000亿元,2017年超过2000亿元,不断迈上新台阶。重点网上交易平台支撑作用显现,2015年四川仅1家网上交易平台纳入国家监测,2016年增加到6家,且年销售额均超亿元,2017年再新增1家,达到7家。1919酒类直供、中药材天地网、新华文轩、咪咕音乐、九正建材等5大平台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记者 李欣忆)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