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一村一幼”:一项着眼长远的教育奠基工程

  • 2017年12月27日 08时00分
  • 来源: 光明日报
  • 【字体:
  • 播报
  •   “看到孩子们每天的成长和变化,我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镇子热村幼教点,24岁的实习老师、本村村民补莫阿英在3个月实习期间见证了孩子们从不会擦鼻涕、听不懂普通话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学会礼貌用语、能用普通话进行简单交流的蜕变。她说,自己10岁才上小学、三四年级才能听懂普通话的经历已成历史,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有了更光明的未来。

      子热村幼教点是四川省近5000个“一村一幼”教学点中的一个。2015年8月,四川省在大小凉山彝区率先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以建制村为单位,一个村设立一个幼儿教学点,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多村一幼”或“一村多幼”,组织开展以双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前教育。2017年,“一村一幼”计划扩展到全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实现了村级学前教育全覆盖,3至6周岁的幼儿都可免费就近接受学前教育。

      “一村一幼”计划是四川创新实施的重大教育扶贫工程,是民族地区少年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化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障碍、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奠基工程。“一村一幼”计划的实施,从源头上打破了“贫困积累循环效应”。2016年,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率督导组赴凉山州蹲点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指出,“一村一幼”是四川从大小凉山彝区实际出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创新之举和长远之计,有利于从根本上阻断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要继续抓实抓好、充分发挥作用。

      家门口就能免费上学:“我要读书”成为新风尚

      子热村幼教点由子热村闲置的小学校舍改建而成,60多名孩子按年龄分成大班和小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玩耍和学习。冬日的阳光下,孩子们伴随着音乐欢快地在操场上跳起舞蹈,他们的笑脸像阳光一样灿烂。

      2岁的宾顺由妈妈带着来到幼教点,他双手抓住校门铁栏杆,向里面张望。老师看到了,就去打开校门,他飞快地跑进来,与小朋友们一起舞动起来。

      “村里3岁以上的小朋友都来这里上学了,宾顺还不到上学年龄,可他每天都让妈妈带着来这里,要上学,要跟小朋友一起玩。”负责该幼教点业务指导管理的盖云顶小学校长土比子道说,幼教点开办以来,孩子争着要来,家长争着要送,上学已成为老百姓的共识和要求。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一村一幼”计划是创新发展学前教育、突破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学前教育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体系中最突出的短板,特别是边远乡村学前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农牧民家庭幼儿难以接受学前教育,幼儿入园率普遍偏低。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在行政村和自然村开办村级幼教点,有效快速地构建起了全面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了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想上学而没学上的问题。

      四川“一村一幼”计划的实施,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村级学前教育的大发展,幼儿毛入园率大幅提升。特别是大小凉山彝区13县(区)近两年学前教育发展迅猛,毛入园率大幅提升,仅2016年就提高了22.2个百分点。民族地区群众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高涨,许多幼教点学生爆满,“我要读书”成为新风尚。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娃娃抓起推动文明进步

      今年11月下旬,过彝族年的时候,在江苏一家电子厂打工的莫色阿合与妻子回到了家乡凉山州昭觉县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一年不见,莫色阿合发现5岁的小女儿莫色阿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吃饭前,她跌跌撞撞地打来一盆水,对我说‘爸爸洗手’,我感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莫色阿合说,“女儿在村里上幼儿园一年多,已经非常懂事了,不仅学会了关心爸爸妈妈,每天回来给我们讲幼儿园老师讲的故事,给我们唱歌、跳舞,还养成了很多好习惯,督促我们也要养成好习惯。”莫色阿合说,他自己都是外出打工后在城市里才养成饭前洗手习惯的。

      不洗手、不洗脸、席地而睡、人畜共居,曾经是凉山部分彝族群众长期的生活习惯。“一村一幼”计划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作为重要目标,老师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孩子们的个人卫生。如果有孩子没有洗手、洗脸、梳头,老师就教他们,同时要求每个孩子回家后敦促父母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把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带到家里去,推动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采访中,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孩子们对老师的要求都非常认真地对待,不仅每天要求家长给自己洗脸洗手,还要监督家长洗脸洗手。越西县瓦尔村幼教点学生巴足阿沙木的母亲说:“我家的这个女儿自从进学校读书后,回到家里来不光自己爱洗手、洗脸,还要求我们也要勤洗手、洗脸,我家现在比以前更讲卫生了。”

      “如果说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工程,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则是更难攻克的深层次扶贫难关,是脱贫攻坚必须啃下的一块‘硬骨头’。”四川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谢凤山说,“一村一幼”计划从娃娃抓起,并通过他们去带动影响家长,其效果是持久的、长远的,将有力推动民族地区社会文明进步。

      筑牢语言基础: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一名人民教师。”“我长大了要成为一个音乐家。”“我要做一个飞机驾驶员。”……昭觉县城北乡普提村幼教点,在老师阿体伍呷引导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

      “孩子们刚来的时候,都听不懂普通话。”阿体伍呷到幼教点工作之前是一名小学老师,她说,彝区孩子与家人交流都是用彝语,上学前一般都不会普通话,以前小学低年级老师需要花费很大精力教孩子学习普通话,孩子听不懂,容易厌学,教学效果很差。

      据了解,少年儿童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薄弱、教学语言障碍严重、小学四年级之前听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授课,是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提升教育质量的突出短板,许多学生因“听不懂”,升不了学、就不了业而辍学。

      “一村一幼”计划针对这一突出矛盾,让幼儿在学前阶段过好国家通用语言关,从小奠定终身发展的双语基础,从而化解“听不懂”的老大难问题。“一村一幼”教学点聘请的老师必须具备双语教学能力,并且优先聘请本地人才。各地还组织本地学前教育专家、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深入农村调研,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为开展学前双语教育提供民族特色浓郁、操作性强的本土教材。

      通过近两年的学前教育,“一村一幼”孩子大都能用标准普通话回答问题、唱儿歌,在小学入学前就已经基本扫除了语言障碍。普提村小学校长瓦其木呷说,从“一村一幼”毕业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热情更高,学习习惯更好,学习能力更强。

      “学生语言基础好,学得轻松,脸上的笑容都多了。”瓦其木呷说,这无疑为民族地区农村孩子成长成才、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民族地区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根除贫困代际传递也有了坚实的基础。(记者周洪双李晓东)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一村一幼”:一项着眼长远的教育奠基工程

  • 2017年12月27日 08时00分
  • 来源: 光明日报
  •   “看到孩子们每天的成长和变化,我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螺髻山镇子热村幼教点,24岁的实习老师、本村村民补莫阿英在3个月实习期间见证了孩子们从不会擦鼻涕、听不懂普通话到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学会礼貌用语、能用普通话进行简单交流的蜕变。她说,自己10岁才上小学、三四年级才能听懂普通话的经历已成历史,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有了更光明的未来。

      子热村幼教点是四川省近5000个“一村一幼”教学点中的一个。2015年8月,四川省在大小凉山彝区率先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以建制村为单位,一个村设立一个幼儿教学点,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多村一幼”或“一村多幼”,组织开展以双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前教育。2017年,“一村一幼”计划扩展到全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实现了村级学前教育全覆盖,3至6周岁的幼儿都可免费就近接受学前教育。

      “一村一幼”计划是四川创新实施的重大教育扶贫工程,是民族地区少年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化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障碍、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奠基工程。“一村一幼”计划的实施,从源头上打破了“贫困积累循环效应”。2016年,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率督导组赴凉山州蹲点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指出,“一村一幼”是四川从大小凉山彝区实际出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创新之举和长远之计,有利于从根本上阻断民族地区贫困代际传递,要继续抓实抓好、充分发挥作用。

      家门口就能免费上学:“我要读书”成为新风尚

      子热村幼教点由子热村闲置的小学校舍改建而成,60多名孩子按年龄分成大班和小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快乐地玩耍和学习。冬日的阳光下,孩子们伴随着音乐欢快地在操场上跳起舞蹈,他们的笑脸像阳光一样灿烂。

      2岁的宾顺由妈妈带着来到幼教点,他双手抓住校门铁栏杆,向里面张望。老师看到了,就去打开校门,他飞快地跑进来,与小朋友们一起舞动起来。

      “村里3岁以上的小朋友都来这里上学了,宾顺还不到上学年龄,可他每天都让妈妈带着来这里,要上学,要跟小朋友一起玩。”负责该幼教点业务指导管理的盖云顶小学校长土比子道说,幼教点开办以来,孩子争着要来,家长争着要送,上学已成为老百姓的共识和要求。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一村一幼”计划是创新发展学前教育、突破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瓶颈的重要抓手。学前教育是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体系中最突出的短板,特别是边远乡村学前教育资源十分匮乏,农牧民家庭幼儿难以接受学前教育,幼儿入园率普遍偏低。实施“一村一幼”计划,在行政村和自然村开办村级幼教点,有效快速地构建起了全面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了民族地区农村幼儿想上学而没学上的问题。

      四川“一村一幼”计划的实施,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村级学前教育的大发展,幼儿毛入园率大幅提升。特别是大小凉山彝区13县(区)近两年学前教育发展迅猛,毛入园率大幅提升,仅2016年就提高了22.2个百分点。民族地区群众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高涨,许多幼教点学生爆满,“我要读书”成为新风尚。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娃娃抓起推动文明进步

      今年11月下旬,过彝族年的时候,在江苏一家电子厂打工的莫色阿合与妻子回到了家乡凉山州昭觉县四开乡洒瓦洛且博村。一年不见,莫色阿合发现5岁的小女儿莫色阿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吃饭前,她跌跌撞撞地打来一盆水,对我说‘爸爸洗手’,我感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莫色阿合说,“女儿在村里上幼儿园一年多,已经非常懂事了,不仅学会了关心爸爸妈妈,每天回来给我们讲幼儿园老师讲的故事,给我们唱歌、跳舞,还养成了很多好习惯,督促我们也要养成好习惯。”莫色阿合说,他自己都是外出打工后在城市里才养成饭前洗手习惯的。

      不洗手、不洗脸、席地而睡、人畜共居,曾经是凉山部分彝族群众长期的生活习惯。“一村一幼”计划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作为重要目标,老师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孩子们的个人卫生。如果有孩子没有洗手、洗脸、梳头,老师就教他们,同时要求每个孩子回家后敦促父母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把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带到家里去,推动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采访中,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孩子们对老师的要求都非常认真地对待,不仅每天要求家长给自己洗脸洗手,还要监督家长洗脸洗手。越西县瓦尔村幼教点学生巴足阿沙木的母亲说:“我家的这个女儿自从进学校读书后,回到家里来不光自己爱洗手、洗脸,还要求我们也要勤洗手、洗脸,我家现在比以前更讲卫生了。”

      “如果说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工程,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则是更难攻克的深层次扶贫难关,是脱贫攻坚必须啃下的一块‘硬骨头’。”四川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谢凤山说,“一村一幼”计划从娃娃抓起,并通过他们去带动影响家长,其效果是持久的、长远的,将有力推动民族地区社会文明进步。

      筑牢语言基础: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一名人民教师。”“我长大了要成为一个音乐家。”“我要做一个飞机驾驶员。”……昭觉县城北乡普提村幼教点,在老师阿体伍呷引导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

      “孩子们刚来的时候,都听不懂普通话。”阿体伍呷到幼教点工作之前是一名小学老师,她说,彝区孩子与家人交流都是用彝语,上学前一般都不会普通话,以前小学低年级老师需要花费很大精力教孩子学习普通话,孩子听不懂,容易厌学,教学效果很差。

      据了解,少年儿童国家通用语言基础薄弱、教学语言障碍严重、小学四年级之前听不懂国家通用语言授课,是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提升教育质量的突出短板,许多学生因“听不懂”,升不了学、就不了业而辍学。

      “一村一幼”计划针对这一突出矛盾,让幼儿在学前阶段过好国家通用语言关,从小奠定终身发展的双语基础,从而化解“听不懂”的老大难问题。“一村一幼”教学点聘请的老师必须具备双语教学能力,并且优先聘请本地人才。各地还组织本地学前教育专家、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深入农村调研,有针对性地编写教材,为开展学前双语教育提供民族特色浓郁、操作性强的本土教材。

      通过近两年的学前教育,“一村一幼”孩子大都能用标准普通话回答问题、唱儿歌,在小学入学前就已经基本扫除了语言障碍。普提村小学校长瓦其木呷说,从“一村一幼”毕业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学习热情更高,学习习惯更好,学习能力更强。

      “学生语言基础好,学得轻松,脸上的笑容都多了。”瓦其木呷说,这无疑为民族地区农村孩子成长成才、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民族地区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根除贫困代际传递也有了坚实的基础。(记者周洪双李晓东)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