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2015年11月30日 07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2015年11月1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任务,是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十三五”时期,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今后五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研究我省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战胜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奋力推进“两个跨越”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高谋远、励精图治,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康定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省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动力加快转换、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全省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转方式调结构取得实质突破,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新的增长动力孕育壮大。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加快演进,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呈现出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底部基础夯实的发展态势。城乡统筹发展深入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壮大,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成效明显,“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形成了一批特色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路子。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成了一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骨干工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获批启动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突破,四川列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简政放权、农业农村、国资国企、科技体制、价格机制、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提高,一批重大高端、现代产业项目落户四川,内陆开放型经济综合竞争优势增强。重点民生工程持续实施,每年集中力量办成一批民生大事实事,就业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攻坚取得重大成果,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顺利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法治四川建设卓有成效。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丰硕,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总体形成。五年来的巨大成就,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力量对比的调整变革,为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处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不少严峻挑战,又面临许多重大机遇。主要是:稳定增长的挑战,促进投资较快增长难度加大,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较长时间;转型升级的挑战,部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面临不升级则迅速萎缩的现实压力,新兴产业发展竞争激烈,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创新驱动的挑战,科技与经济联系不紧密,科教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有利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尚未形成;协调发展的挑战,区域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较低,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开放合作的挑战,全国重点区域开放点多面广、竞争加剧,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民生需求的挑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如期脱贫任务重难度大;治理能力的挑战,社会治理面临新旧矛盾交织的压力,法治建设有待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成渝城市群,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精准扶贫开发战略,为我省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制定我省“十三五”规划,要把握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立足“欠发达、不平衡”的基本省情,顺应国内外转型发展的基本趋势,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抢抓发展机遇,有效应对挑战,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更加注重补齐发展“短板”,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化解社会矛盾,科学确定发展路径,不断开拓我省发展新境界。

      (三)“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谋划和推动“十三五”发展,必须准确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

      今后五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落实上述指导思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全省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必须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始终牢记发展不足的省情实际,准确把握发展新特征,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着力加快发展转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培育发展新优势。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抓住和用好开放发展新机遇,扩大全方位开放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必须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实施依法治省方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加快形成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改进党的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改进作风和反腐倡廉,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四)“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主要目标。充分考虑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的支撑条件,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加快建成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经济强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更大进展。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消费对增长贡献稳步提高。城镇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缩小,发展空间格局更加优化。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巴蜀文化影响持续扩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美丽四川建设取得新成效,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向低碳、绿色转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依法治省方略全面落实,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人权得到切实保障,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坚持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牢固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理念,用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历史性机遇,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加快形成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的新引擎。

      (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依托成德绵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集中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通过三年努力,基本构建起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每年向全省、全国推广一批可复制的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引领、示范和带动全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推进成德绵区域协同创新。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的原则,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资源共享为重点,推动政策共通共用,实现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形成创新型经济发展增长极。加强区域开放创新,大力增强创新要素吸引力,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汇集的创新高地。

      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建立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制定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打造成德绵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支持军工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完善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制度,放宽民口企业准入。推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交流转化,建立军用技术再研发机制。推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设备设施开放共享,建立军民两用人才共享数据库。推进军民融合金融服务创新示范。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培育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核技术、军工电子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推进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财务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整合创新力量,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核心技术。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

      加快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试点。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把激励创新者的积极性放在优先位置,按照创新规律培育和引进人才,按照市场规律配置、激励和使用人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端产业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用好利益分配杠杆,实现创新劳动与个人经济收入紧密对接。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探索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新模式。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

      加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支持成都市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支持德阳市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大力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选择一批市、县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推进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增加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建设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中试基地。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轨道交通、暗物质研究等国家实验室建设,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学、高端装备、核技术等领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和省级检验检测中心,争取建设西部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创意项目交易平台。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才、青年大学生、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民间能人进入创新创业主战场。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完善科技金融结合机制,加大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力度,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加大侵权打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优化专利申请资助政策。

      (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稳定粮食生产,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粮食生产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核心区,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粮经复合基地建设。

      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延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发展生物种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加快养殖设施标准化改造。改善农业技术装备条件,大力提高机械化水平。

      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扩大农产品网销网购规模。

      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

      (三)建设先进制造强省。加快推动七大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对接国家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实现信息化普及、智能化转型、高端化突破。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制造、大型发电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油气钻采及海洋工程装备、汽车制造、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冶金、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制药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进名优白酒等食品饮料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化解产能过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转型,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区和现代产业基地,推进产城融合、园城互动,创新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提升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水平。

      (四)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升级,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完善服务业推进机制和政策措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等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重视发展农村服务业和现代会展业。加快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引导成都市打造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尽快形成服务业主导经济。支持成都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建设全国流通节点城市。

      (五)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深度实施旅游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智慧旅游,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优化旅游发展格局,推进四川藏区、彝区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川藏旅游经济带和长江旅游经济带,推进川滇藏、川甘青、川陕甘、川渝黔等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品牌营销,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提升精品旅游区国际影响力,创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六)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催生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各类创新,有序推进“互联网+”农业、制造、金融、交通、电力、安全、文化、教育、医疗、环保、旅游、物流、家居等发展,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对接国家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设“光网四川”“无线四川”“高清四川”,推进“三网融合”,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支持成都建设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建设成都、绵阳等物联网产业园。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推动大数据广泛深度应用,深入挖掘数据资源经济社会价值,推进大数据开放共享,推动云技术创新发展,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快电子政务云建设。

      (七)建立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支撑并引领人口经济合理分布、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推进。

      加快构建以成都铁路枢纽为中心,连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衔接“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的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加大高速铁路建设力度,打通北上、南下、东进出川通道,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加快推进省际、成渝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等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加快川甘青交界地区互联互通。加强“四大城市群”之间及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交通衔接。持续打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交通大会战。扩展面向南亚、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的国际航线网络,完善省际航线网络和国内大中城市干线网络。高水平规划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西部地区门户枢纽,加快推进支线机场建设。推进长江川境段干流等级提升、支线航道建设,推动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工程建设,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和营运水平。

      推进能源网络建设,抓紧建设川电外输大通道,完善油气输送管网和煤炭运输体系。推进城镇配网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高电网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构建以“五横六纵”为骨架、大中小微水利工程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提高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保障能力。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

      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功能,开放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更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

      (八)加快完善发展新体制。坚持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方向,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不断提高政府效能,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务环境。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利益。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制度,加快由管资产向管资本为主转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强化要素保障,增强实体经济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服务企业质量。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交易平台。推进电力、水、天然气等要素市场化定价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推进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改革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定向财力转移的规模和比例,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转变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构建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和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体系。健全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体系。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完善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保持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贯彻落实税收制度改革部署,完善地方税体系,培育稳定的地方支柱税源。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改革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废除地方保护政策。持续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资信、个人信用、行业诚信数据库。建立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三、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新格局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根据“五位一体”总布局,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强化多点多极支撑,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发展协调性和整体性。

      (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发展统筹,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推动成都经济区领先发展。支持成都率先发展,突出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西部金融、物流、商贸中心,打造国内外产业、资本、人才汇集西部的首选地和内陆开放门户,加快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有序疏解成都部分产能,腾出高端产业发展空间。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区域规划、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协同,加快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加快培育新兴增长极。加快天府新区建设,同步规划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空港经济区,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川陕滇黔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积极发展开放型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动机械制造、能源化工、食品饮料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川东北经济区,依托天然气、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天然气创新开发利用示范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生态文化旅游基地,构建四川联动中西部发展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加快建设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亚热带特色农业、阳光生态旅游业和阳光康养产业,建立勘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石墨烯产业体系,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中心。

      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创新发展生态经济,科学有序开发水电、矿产等资源,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强经济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统筹,建立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对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建立资源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机制,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建立条块结合、功能导向明确的区域政策调控体系,建立差异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区域特色发展、协同发展。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形成一批现代农业强县、工业经济强县、旅游经济强县。加快县域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条件。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完善县级财税体制,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农业保险,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大力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抓住国家建设成渝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机遇,加快规划建设成渝城镇发展轴,逐步形成成绵乐城镇发展带、达南内宜城镇发展带、沿长江城镇发展带。控制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做大一批区域中心城市,支持一批重点县城特别是百万人口大县(市)建设中等城市,深化“百镇建设行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撤县设区、设市。推动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停车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加快推进遂宁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积极开展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积极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全国中小城市改革试点和全省全域规划试点,建立城乡规划建设管控机制。加大城镇棚户区旧城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构建符合省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

      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加快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

      (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文化改革发展,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体党员、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省共识,深化对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治蜀兴川重大部署的学习宣传,统一思想行动,汇聚发展力量。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全民阅读,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建立健全国有文化企业评价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工程。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实施社会文化组织培育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引导全民健身,不断提高全民身心健康水平。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打造本土文化品牌,支持民营和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建设“智慧广电”。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版权保护。

      增强巴蜀文化影响力。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加强体现人民性、时代性、民族性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实施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档案文献保护和利用,保护重大文物、古村落和民居,促进川剧、地方曲艺等振兴发展。实施巴蜀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四川文化走出去。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大力宣传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新形象。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四、坚持绿色发展,构筑生态文明新家园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抓住我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的机遇,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实现绿色富省、绿色惠民。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空间结构,依据自然保护区和耕地保护规划、城市规划,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

      推进城镇绿色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全面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

      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进行工艺技术装备的清洁更新。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生态环境国情省情和绿色价值观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二)建设主体功能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推动重点开发地区提高产业和人口聚集度,壮大经济规模,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农产品生产核心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探索建立横向补偿机制。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探索建立以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特殊生态类型为主体的国家公园。

      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三)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重新审视我省生态优势,高起点规划和实施绿色优势转化工程,构建由绿色工业体系、绿色农业体系、绿色服务业体系、绿色能源体系有机组成的绿色经济系统,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经济强省。

      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科学有序开发水电,加快推进“三江”水电基地建设,支持民族地区创新清洁能源开发模式。建设国家重要的天然气基地。加强页岩气重点规划区勘探开发,建设国家页岩气创新开发示范区。有序推进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物质燃气、生物质液体燃料。发展分布式能源,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产业。

      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充电设施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加快建筑工业化进程,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控制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建立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环境管理体系,降低再生资源回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由无害化处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变。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衔接,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高效利用。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约行动,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实行耕地休养制度试点。

      细化落实用能权、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的分配和交易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交易制度和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交易市场,推行合同能源和合同集水管理。

      (五)大力改善环境质量。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加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饮用水水源和良好水体保护,防治地下水污染,推进重点小流域污染整治。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农药、化肥、地膜减量使用,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污水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副产品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基础调查,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及放射性污染防治。强化噪声污染控制和宏观管理,建设安静舒适的城乡声环境。

      大力实施污染减排,扩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列入约束性指标。实行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抓好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交通源等重点领域污染减排。

      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及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防范和控制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风险。健全生态环境事件应对与防控体系,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

      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开展环境督察巡视。

      (六)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继续实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规划,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建立天然林总量管理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创新产权模式,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植树造林。

      科学开展生态退化区恢复和治理,继续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川西藏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沙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加强草原建设与管理,防止草原沙化。加强江河流域源头生态保护。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五、坚持开放发展,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开放是实现富民兴川的必由之路。要抓住国家开放战略新机遇,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推进产业、企业、城市和人才“四个国际化”,提升四川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重要腹地。

      (一)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精准对接国家内陆、沿江、沿边开放的战略布局,着力完善陆海统筹、东西互济、内外融合的全方位开放合作体系,形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对外经济走廊。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国际交通物流大通道,规划建设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一批重大合作发展项目,全面推进经贸合作、金融及人文交流合作。提升“蓉欧快铁”国际运输能力。

      推进高端化开放合作,加强与北美、西欧、中东欧在高端产业、高新技术领域合作。利用自贸协定安排,深化与日韩、澳洲产业合作。用好中俄“两河流域”地方合作平台。加强与东盟、南亚的经贸投资合作。全面推动与台港澳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合作。

      深化区域合作发展。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沿江省份产业联动合作。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大与广西、云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合作。积极推动成渝经济区建设,共同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支持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

      (二)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创新外贸发展模式,推动“大进大出”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深入开展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实施“自主品牌出口增长”计划,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出口,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战略资源性产品进口。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发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

      把引资与引技、引智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世界500强为主攻方向,突出高端产业项目引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跨国公司在川设立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增强内外资企业产业关联和技术交流。持续开展“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

      推进四川制造、四川服务“一体化”走出去,打造跨境产业链。扩大油气、电力、化工、建材等领域的对外工程承包,带动成套设备和各类商品出口。规范提升对外劳务合作,提升特色劳务品牌。

      (三)推进开放合作载体建设。规划建设国家级中德产业园、中韩创新创业园,支持中法、东盟等国别产业合作园区发展,打造具有示范效应和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合作平台。科学布局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提升西博会、科博会、农博会、海科会、酒博会、旅博会等展会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积极构建我省友好城市全球网络。

      支持有条件的铁路枢纽、内河港口和机场规划建设国家开放口岸,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拓展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功能,培育口岸经济。

      (四)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内陆地区开放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探索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加快四川电子口岸建设,完善多式联运和通关一体化推进机制,深化关检合作“三个一”改革,推进口岸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优化投资促进机制,建立全省“开放竞争力评价”体系。推进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

      六、坚持共享发展,顺应人民生活新期待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使全省各族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建立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有序扩大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范围,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资源整合和设施共建共享。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推广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放宽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准入,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探索管办分离多样化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重大部署,落实扶贫攻坚“3+10”组合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集中力量攻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实现贫困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实施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对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方,实施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群体,实施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和残疾人等重点救助对象,实施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对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区贫困人口,实施灾后重建帮扶一批。

      认真实施扶贫攻坚10个专项方案。优先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支持贫困地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建立供水保障体系,推进电力和信息网络全覆盖。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全面开展禁毒防艾行动。实施文化惠民扶贫行动。加强科技扶贫试点示范。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资产扶贫机制,探索资产收益、投资收益、理财收益扶贫模式。

      强化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建立“省负总责,市(州)、县(市、区)、乡镇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制定扶贫开发攻坚项目台账。加大省级财政扶贫投入,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新的资金渠道。全面落实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制度,强化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培养与建设。创新社会帮扶机制,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三)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突出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资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健全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免除学杂费。健全资助困难学生体系,实现困难学生帮扶全覆盖。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寄宿制学校条件,逐步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办好特殊教育。

      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全国一流水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深化人才培养体制、资源配置方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完善教育督导,加强教育社会监督。完善学分制度。

      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四)促进就业创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政策,完善城乡均等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深入推进居家灵活就业,加强对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促进城市低收入家庭和被征地农民、“9+3”学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建立面向大众的创业服务平台,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农民工和川籍企业家返乡创业。

      加强技能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大力开展新兴产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开展重点群体免费职业培训行动,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的技能培训力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技术工人职称评定制度,扩大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制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关系领域法治建设,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坚持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五)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实行农民增收工作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负责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收入分配相关领域地方性立法。严格规范隐性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各自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推进并落实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统一经办管理。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深化支付制度改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改进个人账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救助工作。推动建立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落实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七)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加大政府和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大力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建立新农合筹资增长及费用分担机制。健全药品供应和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增加艾滋病预防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构建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和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和民族医药产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

      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格食品安全准入,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八)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注重家庭发展。

      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发展养老事业。

      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深化对残疾人“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未成年人、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关爱帮扶服务。重视发挥关工委作用。

      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凝聚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强大合力

      各级党委要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一心为民、干在实处,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群众把宏伟目标变成美好现实。

      (一)完善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重大事项决策权、监督权,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制度化建设,创新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推进改革的能力。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坚决贯彻“六个重视选用”“六个坚决不能用”“六个坚决调整”和“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激励领导干部大胆改革创新,进一步调动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

      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着眼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更加重视机关党的建设,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大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群众迈向全面小康。

      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持续推进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巩固反腐败成果,加快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推进法治四川建设。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要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四川落地生根,把全面依法治省各项部署落实到位,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坚持依法执政,加强依法行政,建立完善重大决策法律顾问制度。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做好地方性法规制定和民族自治地方、设区的市立法工作。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健全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律七进”,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机制。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面推进党政主导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地方立法,加强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和应急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毒品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犯罪行为,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极端宗教活动,建设平安四川。

      (四)动员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支持各级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支持各级政协按照宪法和章程履职尽责,积极发展协商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落实侨务政策,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推动四川发展上来。

      (五)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实。编制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实本建议确定的目标要求、战略重点、重大举措。各市(州)要从实际出发,编制好本地区的“十三五”规划,尤其要制定和明确体现新的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强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把全会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宏伟发展蓝图、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2015年11月30日 07时3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2015年11月17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任务,是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十三五”时期,是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今后五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研究我省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战胜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奋力推进“两个跨越”极不平凡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高谋远、励精图治,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汶川特大地震、芦山强烈地震、康定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省呈现出经济较快增长、动力加快转换、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全省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转方式调结构取得实质突破,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成长型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新的增长动力孕育壮大。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加快演进,天府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呈现出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底部基础夯实的发展态势。城乡统筹发展深入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壮大,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成效明显,“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形成了一批特色小城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产村相融、成片推进的新路子。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成了一批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骨干工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获批启动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突破,四川列入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简政放权、农业农村、国资国企、科技体制、价格机制、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提高,一批重大高端、现代产业项目落户四川,内陆开放型经济综合竞争优势增强。重点民生工程持续实施,每年集中力量办成一批民生大事实事,就业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扶贫开发攻坚取得重大成果,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顺利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民主政治建设有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法治四川建设卓有成效。全面从严治党开创新局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丰硕,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总体形成。五年来的巨大成就,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力量对比的调整变革,为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发展重大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我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本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处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不少严峻挑战,又面临许多重大机遇。主要是:稳定增长的挑战,促进投资较快增长难度加大,工业支撑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经济下行压力将持续较长时间;转型升级的挑战,部分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面临不升级则迅速萎缩的现实压力,新兴产业发展竞争激烈,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创新驱动的挑战,科技与经济联系不紧密,科教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有利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制度环境尚未形成;协调发展的挑战,区域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较低,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开放合作的挑战,全国重点区域开放点多面广、竞争加剧,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民生需求的挑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如期脱贫任务重难度大;治理能力的挑战,社会治理面临新旧矛盾交织的压力,法治建设有待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成渝城市群,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精准扶贫开发战略,为我省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制定我省“十三五”规划,要把握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立足“欠发达、不平衡”的基本省情,顺应国内外转型发展的基本趋势,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抢抓发展机遇,有效应对挑战,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更加注重补齐发展“短板”,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化解社会矛盾,科学确定发展路径,不断开拓我省发展新境界。

      (三)“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指导思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谋划和推动“十三五”发展,必须准确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

      今后五年,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落实上述指导思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全省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必须坚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始终牢记发展不足的省情实际,准确把握发展新特征,保持专注发展定力,着力加快发展转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培育发展新优势。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抓住和用好开放发展新机遇,扩大全方位开放合作,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必须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实施依法治省方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水平,加快形成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改进党的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改进作风和反腐倡廉,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四)“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主要目标。充分考虑我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未来发展的支撑条件,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保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加快建成经济总量大、经济结构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经济强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更大进展。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消费对增长贡献稳步提高。城镇人口数量超过农村人口,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缩小,发展空间格局更加优化。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升。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巴蜀文化影响持续扩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美丽四川建设取得新成效,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向低碳、绿色转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依法治省方略全面落实,人民民主不断扩大,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人权得到切实保障,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坚持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牢固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理念,用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历史性机遇,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加快形成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业的新引擎。

      (一)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依托成德绵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集中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通过三年努力,基本构建起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体系。每年向全省、全国推广一批可复制的改革举措和重大政策,引领、示范和带动全省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推进成德绵区域协同创新。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的原则,以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资源共享为重点,推动政策共通共用,实现创新平台共建共享,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形成创新型经济发展增长极。加强区域开放创新,大力增强创新要素吸引力,有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汇集的创新高地。

      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建立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制定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规划。打造成德绵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军工科研院所改革,支持军工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完善国防知识产权解密制度,放宽民口企业准入。推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交流转化,建立军用技术再研发机制。推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设备设施开放共享,建立军民两用人才共享数据库。推进军民融合金融服务创新示范。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培育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核技术、军工电子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推进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财务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整合创新力量,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核心技术。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

      加快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推进科技成果权属改革,下放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试点。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培育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把激励创新者的积极性放在优先位置,按照创新规律培育和引进人才,按照市场规律配置、激励和使用人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高端产业人才、青年拔尖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用好利益分配杠杆,实现创新劳动与个人经济收入紧密对接。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实施更加积极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探索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新模式。完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

      加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支持成都市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支持德阳市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大力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选择一批市、县开展创新型城市试点。推进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增加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园区建设创新创业孵化中心、中试基地。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轨道交通、暗物质研究等国家实验室建设,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学、高端装备、核技术等领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和省级检验检测中心,争取建设西部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和创意项目交易平台。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推动高校院所科技人才、青年大学生、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民间能人进入创新创业主战场。发挥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助推作用,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完善科技金融结合机制,加大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力度,推动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体系,加大侵权打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优化专利申请资助政策。

      (二)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稳定粮食生产,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粮食生产提升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核心区,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和粮经复合基地建设。

      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延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发展生物种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大规模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节水灌溉。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要,加快养殖设施标准化改造。改善农业技术装备条件,大力提高机械化水平。

      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扩大农产品网销网购规模。

      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

      (三)建设先进制造强省。加快推动七大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对接国家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实现信息化普及、智能化转型、高端化突破。集中力量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制造、大型发电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油气钻采及海洋工程装备、汽车制造、新材料及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快冶金、建材、化工、轻工、纺织、制药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进名优白酒等食品饮料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化解产能过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

      加快产业园区发展转型,着力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区和现代产业基地,推进产城融合、园城互动,创新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提升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水平。

      (四)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升级,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完善服务业推进机制和政策措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服务等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重视发展农村服务业和现代会展业。加快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引导成都市打造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尽快形成服务业主导经济。支持成都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建设全国流通节点城市。

      (五)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深度实施旅游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发展智慧旅游,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优化旅游发展格局,推进四川藏区、彝区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川藏旅游经济带和长江旅游经济带,推进川滇藏、川甘青、川陕甘、川渝黔等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和品牌营销,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大力拓展入境旅游市场,提升精品旅游区国际影响力,创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六)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催生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各类创新,有序推进“互联网+”农业、制造、金融、交通、电力、安全、文化、教育、医疗、环保、旅游、物流、家居等发展,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对接国家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建设“光网四川”“无线四川”“高清四川”,推进“三网融合”,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支持成都建设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加快建设成都、绵阳等物联网产业园。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推动大数据广泛深度应用,深入挖掘数据资源经济社会价值,推进大数据开放共享,推动云技术创新发展,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快电子政务云建设。

      (七)建立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支撑并引领人口经济合理分布、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全面推进。

      加快构建以成都铁路枢纽为中心,连通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衔接“一带一路”国际大通道的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加大高速铁路建设力度,打通北上、南下、东进出川通道,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加快推进省际、成渝城市群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等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设,加快川甘青交界地区互联互通。加强“四大城市群”之间及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交通衔接。持续打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交通大会战。扩展面向南亚、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的国际航线网络,完善省际航线网络和国内大中城市干线网络。高水平规划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成都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西部地区门户枢纽,加快推进支线机场建设。推进长江川境段干流等级提升、支线航道建设,推动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工程建设,提升港口吞吐能力和营运水平。

      推进能源网络建设,抓紧建设川电外输大通道,完善油气输送管网和煤炭运输体系。推进城镇配网建设,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高电网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构建以“五横六纵”为骨架、大中小微水利工程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提高生活、生产、生态用水保障能力。加强防洪排涝设施建设。

      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功能,开放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更多参与基础设施投资。

      (八)加快完善发展新体制。坚持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方向,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不断提高政府效能,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务环境。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利益。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制度,加快由管资产向管资本为主转变,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优化运营模式,强化要素保障,增强实体经济盈利能力。限制政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干预,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服务企业质量。清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完善公平竞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激发企业家精神,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

      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交易平台。推进电力、水、天然气等要素市场化定价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发展普惠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推进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改革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定向财力转移的规模和比例,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转变财政支持发展方式,构建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和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体系。健全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体系。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完善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保持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贯彻落实税收制度改革部署,完善地方税体系,培育稳定的地方支柱税源。健全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

      改革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废除地方保护政策。持续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企业资信、个人信用、行业诚信数据库。建立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三、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新格局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根据“五位一体”总布局,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强化多点多极支撑,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增强发展协调性和整体性。

      (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着力强化发展统筹,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推动成都经济区领先发展。支持成都率先发展,突出创新驱动和扩大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西部金融、物流、商贸中心,打造国内外产业、资本、人才汇集西部的首选地和内陆开放门户,加快建成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有序疏解成都部分产能,腾出高端产业发展空间。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区域规划、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协同,加快成都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

      加快培育新兴增长极。加快天府新区建设,同步规划建设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空港经济区,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川陕滇黔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积极发展开放型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动机械制造、能源化工、食品饮料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壮大川东北经济区,依托天然气、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国家天然气创新开发利用示范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生态文化旅游基地,构建四川联动中西部发展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加快建设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亚热带特色农业、阳光生态旅游业和阳光康养产业,建立勘采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石墨烯产业体系,建设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中心。

      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创新发展生态经济,科学有序开发水电、矿产等资源,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强经济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统筹,建立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对接协作、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建立资源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机制,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建立条块结合、功能导向明确的区域政策调控体系,建立差异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各区域特色发展、协同发展。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突出特色、分类指导,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形成一批现代农业强县、工业经济强县、旅游经济强县。加快县域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条件。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完善县级财税体制,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发展农业保险,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大力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抓住国家建设成渝城市群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机遇,加快规划建设成渝城镇发展轴,逐步形成成绵乐城镇发展带、达南内宜城镇发展带、沿长江城镇发展带。控制特大城市中心城区规模,做大一批区域中心城市,支持一批重点县城特别是百万人口大县(市)建设中等城市,深化“百镇建设行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撤县设区、设市。推动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停车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加快推进遂宁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积极开展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积极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全国中小城市改革试点和全省全域规划试点,建立城乡规划建设管控机制。加大城镇棚户区旧城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构建符合省情的保障性住房体系。

      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坚持产村相融、成片推进,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加快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

      (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文化改革发展,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体党员、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省共识,深化对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治蜀兴川重大部署的学习宣传,统一思想行动,汇聚发展力量。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全民阅读,全面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建立健全国有文化企业评价体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工程。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等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实施社会文化组织培育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引导全民健身,不断提高全民身心健康水平。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实施重大文化工程,打造本土文化品牌,支持民营和小微文化企业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建设“智慧广电”。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版权保护。

      增强巴蜀文化影响力。实施巴蜀文化品牌工程,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加强体现人民性、时代性、民族性的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生产。实施巴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档案文献保护和利用,保护重大文物、古村落和民居,促进川剧、地方曲艺等振兴发展。实施巴蜀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四川文化走出去。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大力宣传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新形象。

      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四、坚持绿色发展,构筑生态文明新家园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抓住我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的机遇,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实现绿色富省、绿色惠民。

      (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空间结构,依据自然保护区和耕地保护规划、城市规划,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

      推进城镇绿色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全面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

      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进行工艺技术装备的清洁更新。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生态环境国情省情和绿色价值观教育,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二)建设主体功能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推动重点开发地区提高产业和人口聚集度,壮大经济规模,提升发展质量。推动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农产品生产核心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探索建立横向补偿机制。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探索建立以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特殊生态类型为主体的国家公园。

      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三)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重新审视我省生态优势,高起点规划和实施绿色优势转化工程,构建由绿色工业体系、绿色农业体系、绿色服务业体系、绿色能源体系有机组成的绿色经济系统,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经济强省。

      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科学有序开发水电,加快推进“三江”水电基地建设,支持民族地区创新清洁能源开发模式。建设国家重要的天然气基地。加强页岩气重点规划区勘探开发,建设国家页岩气创新开发示范区。有序推进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物质燃气、生物质液体燃料。发展分布式能源,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节能环保产品,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产业。

      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充电设施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加快建筑工业化进程,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控制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

      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建立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环境管理体系,降低再生资源回收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由无害化处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变。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衔接,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四)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高效利用。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约行动,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实行耕地休养制度试点。

      细化落实用能权、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的分配和交易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交易制度和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交易市场,推行合同能源和合同集水管理。

      (五)大力改善环境质量。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

      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实现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加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饮用水水源和良好水体保护,防治地下水污染,推进重点小流域污染整治。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农药、化肥、地膜减量使用,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污水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副产品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基础调查,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控。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及放射性污染防治。强化噪声污染控制和宏观管理,建设安静舒适的城乡声环境。

      大力实施污染减排,扩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列入约束性指标。实行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双控制,完善污染物统计监测体系,抓好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交通源等重点领域污染减排。

      建立环境与健康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及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防范和控制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风险。健全生态环境事件应对与防控体系,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

      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开展环境督察巡视。

      (六)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继续实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规划,大力推进长江经济带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建立天然林总量管理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创新产权模式,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植树造林。

      科学开展生态退化区恢复和治理,继续实施川西北防沙治沙、川西藏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重点工程,全面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沙化、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加强草原建设与管理,防止草原沙化。加强江河流域源头生态保护。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五、坚持开放发展,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开放是实现富民兴川的必由之路。要抓住国家开放战略新机遇,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推进产业、企业、城市和人才“四个国际化”,提升四川在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重要腹地。

      (一)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精准对接国家内陆、沿江、沿边开放的战略布局,着力完善陆海统筹、东西互济、内外融合的全方位开放合作体系,形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对外经济走廊。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国际交通物流大通道,规划建设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实施一批重大合作发展项目,全面推进经贸合作、金融及人文交流合作。提升“蓉欧快铁”国际运输能力。

      推进高端化开放合作,加强与北美、西欧、中东欧在高端产业、高新技术领域合作。利用自贸协定安排,深化与日韩、澳洲产业合作。用好中俄“两河流域”地方合作平台。加强与东盟、南亚的经贸投资合作。全面推动与台港澳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合作。

      深化区域合作发展。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沿江省份产业联动合作。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交流合作,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大与广西、云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合作。积极推动成渝经济区建设,共同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支持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

      (二)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推进内贸流通现代化。创新外贸发展模式,推动“大进大出”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深入开展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实施“自主品牌出口增长”计划,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出口,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战略资源性产品进口。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鼓励发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

      把引资与引技、引智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世界500强为主攻方向,突出高端产业项目引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鼓励跨国公司在川设立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增强内外资企业产业关联和技术交流。持续开展“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

      推进四川制造、四川服务“一体化”走出去,打造跨境产业链。扩大油气、电力、化工、建材等领域的对外工程承包,带动成套设备和各类商品出口。规范提升对外劳务合作,提升特色劳务品牌。

      (三)推进开放合作载体建设。规划建设国家级中德产业园、中韩创新创业园,支持中法、东盟等国别产业合作园区发展,打造具有示范效应和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合作平台。科学布局境外经贸合作园区。提升西博会、科博会、农博会、海科会、酒博会、旅博会等展会的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积极构建我省友好城市全球网络。

      支持有条件的铁路枢纽、内河港口和机场规划建设国家开放口岸,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拓展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功能,培育口岸经济。

      (四)创新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内陆地区开放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新体制。探索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加快四川电子口岸建设,完善多式联运和通关一体化推进机制,深化关检合作“三个一”改革,推进口岸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优化投资促进机制,建立全省“开放竞争力评价”体系。推进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完善走出去服务体系。

      六、坚持共享发展,顺应人民生活新期待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使全省各族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建立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有序扩大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范围,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资源整合和设施共建共享。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中的主体作用,扩大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规模。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推广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放宽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准入,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探索管办分离多样化的有效实现形式。

      (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重大部署,落实扶贫攻坚“3+10”组合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集中力量攻坚,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实现贫困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实施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对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方,实施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群体,实施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和残疾人等重点救助对象,实施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对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区贫困人口,实施灾后重建帮扶一批。

      认真实施扶贫攻坚10个专项方案。优先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支持贫困地区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建立供水保障体系,推进电力和信息网络全覆盖。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健全贫困地区基本医疗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全面开展禁毒防艾行动。实施文化惠民扶贫行动。加强科技扶贫试点示范。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资产扶贫机制,探索资产收益、投资收益、理财收益扶贫模式。

      强化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建立“省负总责,市(州)、县(市、区)、乡镇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制定扶贫开发攻坚项目台账。加大省级财政扶贫投入,整合各类扶贫资源,开辟新的资金渠道。全面落实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制度,强化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培养与建设。创新社会帮扶机制,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三)提高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突出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资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立健全普通高中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免除学杂费。健全资助困难学生体系,实现困难学生帮扶全覆盖。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寄宿制学校条件,逐步扩大寄宿制学校规模。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和“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民族地区十五年免费教育计划。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办好特殊教育。

      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全国一流水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建立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深化人才培养体制、资源配置方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完善教育督导,加强教育社会监督。完善学分制度。

      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四)促进就业创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建立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政策,完善城乡均等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统筹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深入推进居家灵活就业,加强对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基层就业,促进城市低收入家庭和被征地农民、“9+3”学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建立面向大众的创业服务平台,推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农民工和川籍企业家返乡创业。

      加强技能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大力开展新兴产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开展重点群体免费职业培训行动,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的技能培训力度。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度。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完善技术工人职称评定制度,扩大专业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等同大城市落户挂钩制度。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关系领域法治建设,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坚持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进集体合同制度,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

      (五)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和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实行农民增收工作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负责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收入分配相关领域地方性立法。严格规范隐性收入,打击和取缔非法收入。

      (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坚持精算平衡,完善筹资机制,分清政府、企业、个人各自责任,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推进并落实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衔接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统一经办管理。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深化支付制度改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改进个人账户,开展门诊费用统筹。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特困人员供养制度,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城乡居民大病救助工作。推动建立适度普惠性儿童福利制度。落实慈善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

      (七)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加大政府和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大力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和居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医药分开,实行分级诊疗,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建立新农合筹资增长及费用分担机制。健全药品供应和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增加艾滋病预防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构建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加强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降低大病慢性病医疗费用和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发展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和民族医药产业。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

      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建立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严格食品安全准入,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

      (八)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帮扶存在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注重家庭发展。

      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发展养老事业。

      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深化对残疾人“量体裁衣”个性化服务,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未成年人、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关爱帮扶服务。重视发挥关工委作用。

      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凝聚实现“十三五”规划的强大合力

      各级党委要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一心为民、干在实处,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群众把宏伟目标变成美好现实。

      (一)完善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重大事项决策权、监督权,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制度化建设,创新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推进改革的能力。完善党委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期分析经济形势、研究重大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坚决贯彻“六个重视选用”“六个坚决不能用”“六个坚决调整”和“重品行、重实干、重公认”的用人导向,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领导干部,提高专业化水平。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激励领导干部大胆改革创新,进一步调动领导干部工作积极性。

      围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着眼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更加重视机关党的建设,着力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大力增强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带领群众迈向全面小康。

      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三严三实”要求,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持续推进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巩固反腐败成果,加快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推进法治四川建设。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要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四川落地生根,把全面依法治省各项部署落实到位,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坚持依法执政,加强依法行政,建立完善重大决策法律顾问制度。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做好地方性法规制定和民族自治地方、设区的市立法工作。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建立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健全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司法公开,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律七进”,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健全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机制。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立健全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全面推进党政主导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建立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地方立法,加强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和应急体系。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毒品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等犯罪行为,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民族分裂活动、极端宗教活动,建设平安四川。

      (四)动员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支持各级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支持各级政协按照宪法和章程履职尽责,积极发展协商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落实侨务政策,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把各方面力量凝聚到推动四川发展上来。

      (五)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实。编制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要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实本建议确定的目标要求、战略重点、重大举措。各市(州)要从实际出发,编制好本地区的“十三五”规划,尤其要制定和明确体现新的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强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把全会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群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宏伟发展蓝图、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