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构筑生态屏障 建设美丽四川——2014年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 2015年01月23日 07时2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2014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石渠,我省生态最脆弱区域。大风吼了一夜,太阳刚露头,县农林科技局局长何培铮就带领乡亲冲上沙丘,赶做沙障、栽高山柳。六年奋战,石渠已“驯服”15万亩流动沙丘,让1.5万亩植被重新染绿草原,“我们是‘拦沙长城’,是兄弟县市‘避风港’,慢不得!”

      石渠恰如四川的缩影。四川扼守长江、黄河上游,地理位置特殊,整体生态形势不容乐观。守好一方碧水蓝天,既牵系9000余万川人以及兄弟省市群众福祉,事关四川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更维系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使命如山,压力在肩,四川省委响亮作答:围绕建设美丽四川的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坚决打响一场碧水蓝天保卫战。省委把建设生态文明当成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全省人民未来的长远大计,一路加码提速,改革激活力,转型铸动力,法治守底线,青山披翠,碧水蜿蜒,一道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正有序建成。

      改革激活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2014年3月27日,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省委书记王东明在成都温江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随后考察锦江区城市生态湿地建设、生态资源保护和雾霾治理情况时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净土绿水青山”。

      绿色“发令枪”更早前就已打响。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思路谋变;“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路径清晰;“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喝上洁净水、吃上放心食品、享受优美环境”,愿景喜人。

      思路笃定,破局靠改革。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剑指六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是其一。从认识的转变上升到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四川对于碧水蓝天的把握再次飞跃。

      高位谋划,高点着力,四川将改革瞄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从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到污染防治制度体系,方向清晰锁定。3月初,省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立,改革快马加鞭。

      芙蓉溪街子乡段“河长”——从2014年9月10日起,绵阳市游仙区街子乡乡长陈胡立多了这个身份。这天起,他可以随时调动乡上22个职能部门执法水政,此前单靠水政一己之力无法遏制排污滥采等现象得到改善。从源头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正是改革方向之一。

      源头保护,社会力量不可忽视。被纳入全国深化林改试验区的成都市和巴中市巴州区,试水非国有公益林流转,探索个人、社会组织管护生态资源新机制;在平武县老河沟,公益组织白手起家,硬是把一片伐木场变为自然保护区。

      探索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关键在执行。15元——接到水务部门的票据时,石棉县安顺场的阿甲木迦懵了,因为半月前他挖了点砂土建房,而根据2014年发布的《关于制定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付费合理合法。

      重点不在于收费,在于一种规范、一种契约——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全民共有的财富。

      无数道“红线”已标注出四川生态“底线”。2014年,我省先后在物种、湿地、森林和林地、沙区植被、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7个领域划定“红线”,力度空前。

      去年10月15日,色达县康马朗多湿地,才旦尼玛丢下牧鞭,成为湿地的巡护员,而周边的宾馆一一被拆除。多年来,这里独有的高原鱼类、鸟类吸引着外来的游客。无独有偶,绵竹的昊华清平磷矿厂新建起两座污水处理厂,每天能节水六成以上。

      是“底线”,也是“高压线”。我省宣布,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破坏已划定红线的实施一票否决制和责任终身追究制。

      治污战全面打响。去年6月,成都和雅安被列入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我省筹划已久的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等露出“庐山真面目”。

      治污还需“全民总动员”。2014年11月5日,我省印发《关于建立成都市及周边地区、川东北地区、川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这是四川历史上首次突破行政区域藩篱,统筹全省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创举。

      改革元年,我省为“碧水蓝天”交出成绩单:完成改革事项30个,试点探索改革事项15个,研究谋划类改革事项16个。

      转型铸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老问题依然突出:四川人多资源少,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重、生态系统退化加重。

      新形势逼近家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百姓逐渐对经济增速“脱敏”,更加关注自身生命健康、生活品质与生存环境。

      对策必须现实有力。2014年3月29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开班课上作出分析判断,发展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必须主动转方式调结构、走转型发展之路,强调“不能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即使牺牲一定速度也要下决心转方式调结构”。

      铸就“绿色”动力,具体路径就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地区的节能减排,形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良性运行机制。

      节能减排和治污上的“减法”运算,贯穿于整个2014年产业转型升级中。

      淘汰落后产能,节约资源能源。去年4月,《2014年全省工业节能减排推进意见》发布,明确制定大气净化产业发展路线图,全省2014年—2015年单位GDP能耗年均降2%。通过自我加压,去年超额完成工业节能3%的年度目标已成定局。

      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过去的一年,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全省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钢铁产能严格控制在3600万吨以内,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2万吨;水泥行业产能严格控制在1.5亿吨以内……

      调整出的新空间,靠什么支撑?2014年,我省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施工图”全部出炉。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也为四川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换装了新的“引擎”,初步实现了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十大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力,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1%、1.4%、4.5%以上,页岩气、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和清洁能源比重进一步加大,煤炭、化石比重进一步缩小,利用率不断提高。

      转型发展,林业、水利做的则是“加法”——2014年,我省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2.1亿人次,实现直接收入596.7亿元,带动社会收入1565亿元,同比增长22.7%;全年新增8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总面积2181.62平方公里。

      消费方式正在蝶变。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等悄然进入百姓家,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蔚然成风。

      法治守底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呵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四川,需要经济手段,更需要法治护航。

      省委强调,要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一场秸秆焚烧引发的灰霾”曾经是每年秋冬交替时节成都及周边的重污染,给群众带来困扰。如今,露天焚烧秸秆正被关进法治笼子。我省将《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列入2014年度立法计划,目前,各项立法程序正稳步推进。

      生态方圆,正是从立规开启。

      不仅向灰霾宣战,2014年来,四川先后通过《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多部保护生态的地方性法规,并对省级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省级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做了前期调研和起草,部分已经进入最后定稿阶段。

      法治守护生态底线,各种规章制度也不断夯实。去年,绵阳等地开始试点区县领导干部离任生态环境审计,主要考核指标为空气质量、水质等32项指标。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认为,干部交好“生态账”,是一根明确的政绩考核指挥棒。

      执法必严,以维护生态尊严。

      去年2月,为创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华蓥某旅游公司私自砍伐华蓥山26余亩林木,相关责任人被判以重刑。而整个2014年,我省先后通过“亮剑行动”、“利剑2014”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立案查处涉林案件1.2万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1.58万人,乱砍滥伐、违规运输和贩卖野生动植物现象得到遏制,水利、环保、国土等部门也加大了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仅去年上半年,全省就查处360起环境违法案件,涉及影响饮用水源水质、非法排放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私设暗管偷排有毒物质等方面违法行为,先后责令6家企业停产停业、1家企业重新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出示5张“黄牌”,开出341张罚单。

      强改革、谋转型、立法规,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斐然。

      ——完成营林造林889.5万亩,义务植树1.7亿株,森林覆盖率达35.75%,生态服务价值1.63万亿元;新增一个国家森林城市,三个国家森林公园、三个省级森林公园;实施平原绿化2万亩,建设绿色通道5000公里;实施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和成果巩固25.05万亩,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65万亩。

      ——去年底全省首次发布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省土壤轻微污染为主,多属可治理的污染类型,不仅稳定了民心,也为我省今后矿山污染、历史遗留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路。

      ——通过体制改革、项目推进等多种举措,去年上半年全省PM10年均浓度比基数下降2.3%,各地空气质量整体好转。

      ——通过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和实施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全省废污水排放量和入河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金沙江流域全年水质均保持在二类以上,沱江、岷江和嘉陵江整体水质也稳中有升,邛海和泸沽湖整体水质在二类以上,省内主要河段全年水质保持在一至三类之间的占比为83.6%,全省水质整体好转。

      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喝上洁净水、吃上放心食品、享受优美环境——这个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美丽四川的民生愿景,正不断照进现实。(记者 王成栋 李淼 刘宇男)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构筑生态屏障 建设美丽四川——2014年我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 2015年01月23日 07时22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2014年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石渠,我省生态最脆弱区域。大风吼了一夜,太阳刚露头,县农林科技局局长何培铮就带领乡亲冲上沙丘,赶做沙障、栽高山柳。六年奋战,石渠已“驯服”15万亩流动沙丘,让1.5万亩植被重新染绿草原,“我们是‘拦沙长城’,是兄弟县市‘避风港’,慢不得!”

      石渠恰如四川的缩影。四川扼守长江、黄河上游,地理位置特殊,整体生态形势不容乐观。守好一方碧水蓝天,既牵系9000余万川人以及兄弟省市群众福祉,事关四川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更维系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

      使命如山,压力在肩,四川省委响亮作答:围绕建设美丽四川的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坚决打响一场碧水蓝天保卫战。省委把建设生态文明当成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全省人民未来的长远大计,一路加码提速,改革激活力,转型铸动力,法治守底线,青山披翠,碧水蜿蜒,一道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正有序建成。

      改革激活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

      2014年3月27日,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省委书记王东明在成都温江区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随后考察锦江区城市生态湿地建设、生态资源保护和雾霾治理情况时强调,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净土绿水青山”。

      绿色“发令枪”更早前就已打响。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思路谋变;“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路径清晰;“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喝上洁净水、吃上放心食品、享受优美环境”,愿景喜人。

      思路笃定,破局靠改革。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剑指六大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正是其一。从认识的转变上升到全方位的顶层设计,四川对于碧水蓝天的把握再次飞跃。

      高位谋划,高点着力,四川将改革瞄准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从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从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到污染防治制度体系,方向清晰锁定。3月初,省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成立,改革快马加鞭。

      芙蓉溪街子乡段“河长”——从2014年9月10日起,绵阳市游仙区街子乡乡长陈胡立多了这个身份。这天起,他可以随时调动乡上22个职能部门执法水政,此前单靠水政一己之力无法遏制排污滥采等现象得到改善。从源头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正是改革方向之一。

      源头保护,社会力量不可忽视。被纳入全国深化林改试验区的成都市和巴中市巴州区,试水非国有公益林流转,探索个人、社会组织管护生态资源新机制;在平武县老河沟,公益组织白手起家,硬是把一片伐木场变为自然保护区。

      探索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关键在执行。15元——接到水务部门的票据时,石棉县安顺场的阿甲木迦懵了,因为半月前他挖了点砂土建房,而根据2014年发布的《关于制定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通知》,付费合理合法。

      重点不在于收费,在于一种规范、一种契约——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全民共有的财富。

      无数道“红线”已标注出四川生态“底线”。2014年,我省先后在物种、湿地、森林和林地、沙区植被、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7个领域划定“红线”,力度空前。

      去年10月15日,色达县康马朗多湿地,才旦尼玛丢下牧鞭,成为湿地的巡护员,而周边的宾馆一一被拆除。多年来,这里独有的高原鱼类、鸟类吸引着外来的游客。无独有偶,绵竹的昊华清平磷矿厂新建起两座污水处理厂,每天能节水六成以上。

      是“底线”,也是“高压线”。我省宣布,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破坏已划定红线的实施一票否决制和责任终身追究制。

      治污战全面打响。去年6月,成都和雅安被列入国家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名单,我省筹划已久的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等露出“庐山真面目”。

      治污还需“全民总动员”。2014年11月5日,我省印发《关于建立成都市及周边地区、川东北地区、川南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这是四川历史上首次突破行政区域藩篱,统筹全省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创举。

      改革元年,我省为“碧水蓝天”交出成绩单:完成改革事项30个,试点探索改革事项15个,研究谋划类改革事项16个。

      转型铸动力调整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老问题依然突出:四川人多资源少,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重、生态系统退化加重。

      新形势逼近家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百姓逐渐对经济增速“脱敏”,更加关注自身生命健康、生活品质与生存环境。

      对策必须现实有力。2014年3月29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开班课上作出分析判断,发展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必须主动转方式调结构、走转型发展之路,强调“不能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即使牺牲一定速度也要下决心转方式调结构”。

      铸就“绿色”动力,具体路径就是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重点地区的节能减排,形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良性运行机制。

      节能减排和治污上的“减法”运算,贯穿于整个2014年产业转型升级中。

      淘汰落后产能,节约资源能源。去年4月,《2014年全省工业节能减排推进意见》发布,明确制定大气净化产业发展路线图,全省2014年—2015年单位GDP能耗年均降2%。通过自我加压,去年超额完成工业节能3%的年度目标已成定局。

      调整产业结构,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过去的一年,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思路,全省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钢铁产能严格控制在3600万吨以内,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2万吨;水泥行业产能严格控制在1.5亿吨以内……

      调整出的新空间,靠什么支撑?2014年,我省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施工图”全部出炉。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这也为四川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换装了新的“引擎”,初步实现了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赢”。

      十大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发力,全省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1%、1%、1.4%、4.5%以上,页岩气、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和清洁能源比重进一步加大,煤炭、化石比重进一步缩小,利用率不断提高。

      转型发展,林业、水利做的则是“加法”——2014年,我省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2.1亿人次,实现直接收入596.7亿元,带动社会收入1565亿元,同比增长22.7%;全年新增8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总面积2181.62平方公里。

      消费方式正在蝶变。高效节能家电、照明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等悄然进入百姓家,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蔚然成风。

      法治守底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呵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四川,需要经济手段,更需要法治护航。

      省委强调,要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一场秸秆焚烧引发的灰霾”曾经是每年秋冬交替时节成都及周边的重污染,给群众带来困扰。如今,露天焚烧秸秆正被关进法治笼子。我省将《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列入2014年度立法计划,目前,各项立法程序正稳步推进。

      生态方圆,正是从立规开启。

      不仅向灰霾宣战,2014年来,四川先后通过《四川省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多部保护生态的地方性法规,并对省级河道采砂管理条例、省级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做了前期调研和起草,部分已经进入最后定稿阶段。

      法治守护生态底线,各种规章制度也不断夯实。去年,绵阳等地开始试点区县领导干部离任生态环境审计,主要考核指标为空气质量、水质等32项指标。被审计的领导干部认为,干部交好“生态账”,是一根明确的政绩考核指挥棒。

      执法必严,以维护生态尊严。

      去年2月,为创建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华蓥某旅游公司私自砍伐华蓥山26余亩林木,相关责任人被判以重刑。而整个2014年,我省先后通过“亮剑行动”、“利剑2014”等专项执法行动,依法立案查处涉林案件1.2万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1.58万人,乱砍滥伐、违规运输和贩卖野生动植物现象得到遏制,水利、环保、国土等部门也加大了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仅去年上半年,全省就查处360起环境违法案件,涉及影响饮用水源水质、非法排放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私设暗管偷排有毒物质等方面违法行为,先后责令6家企业停产停业、1家企业重新安装污染治理设施,出示5张“黄牌”,开出341张罚单。

      强改革、谋转型、立法规,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斐然。

      ——完成营林造林889.5万亩,义务植树1.7亿株,森林覆盖率达35.75%,生态服务价值1.63万亿元;新增一个国家森林城市,三个国家森林公园、三个省级森林公园;实施平原绿化2万亩,建设绿色通道5000公里;实施川西北沙化土地治理和成果巩固25.05万亩,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65万亩。

      ——去年底全省首次发布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省土壤轻微污染为主,多属可治理的污染类型,不仅稳定了民心,也为我省今后矿山污染、历史遗留的污染场地进行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路。

      ——通过体制改革、项目推进等多种举措,去年上半年全省PM10年均浓度比基数下降2.3%,各地空气质量整体好转。

      ——通过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和实施河流、湖泊综合治理,全省废污水排放量和入河排放量实现双下降,金沙江流域全年水质均保持在二类以上,沱江、岷江和嘉陵江整体水质也稳中有升,邛海和泸沽湖整体水质在二类以上,省内主要河段全年水质保持在一至三类之间的占比为83.6%,全省水质整体好转。

      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喝上洁净水、吃上放心食品、享受优美环境——这个构筑生态屏障、建设美丽四川的民生愿景,正不断照进现实。(记者 王成栋 李淼 刘宇男)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