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他们,刻录芦山的重生

  • 2014年04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去年今日,发生在雅安市芦山县的7级强烈地震,让国人揪心。“雅安挺住”、“天佑芦山”传递无疆大爱。

      今年此时,历经365个“白加黑”、“5+2”昼夜不舍的重建,芦山于破碎中新生,在坚强中崛起。

      一个又一个奇迹,是由人来创造、完成的;一个又一个新家园的图景,是靠人们心手相连、互帮互助从纸上变成了现实。

      记录他们,记录他们的思想情感,为芦山的这一年做好标记,这是本报选择12位月度人物的初衷,也是对他们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精神的敬礼!

      2013年4月

      那次挺进是一辈子的回忆

      ——记宝兴县大溪乡政府安全生产办公室工作人员毕伟

      “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天”,毕伟回忆起一年前的今天——2013年4月20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宝兴县受灾严重,大量伤员需要医疗救助,可整个宝兴县通讯、交通全部中断,灾情无法送出。宝兴人急,县外为宝兴担忧的人更急。

      告急!告急!宝兴县城、灵关镇、大溪乡100%房屋受损,全县食品仅能维持两天,急需医疗救助和大量物资。犹如“孤岛”的宝兴,如何将灾情送出去?

      指挥部经过短暂商议,将受灾信息用防水的油纸袋装好,把送灾情出去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曾经在部队当过兵的毕伟和两位公安干警。

      余震不断,道路被中断,靠近路边的河道上,都不断有飞石落下,怎么办?

      走水路。

      在大溪乡罗家村一组,村民找来了两条宽1.5米、长5米的木船。当日,河水湍急,河内乱石遍布,四名有经验的村民十分小心,在河道上左避右让。可走了不到3公里,因水流太急,小船实在无法前行。此时的毕伟也顾不上危险,和两名公安干警爬到岸边,硬是冒着飞石,徒步四个多小时,第一时间将灾情信息送到了位于芦山县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收到灾情后,总指挥部安排了四百多人的医疗和特警队,在毕伟的带领下,经天全县徒步,于第二天凌晨五点,成功挺进宝兴。

      如今,毕伟在灾后重建中负责联系大溪乡罗家村。罗家村农房全部受损,灾后重建任务很重,毕伟随时要协调各种矛盾,还要帮助村民们解决重建中的许多困难,很多时候甚至工作到凌晨。“地震带给乡亲们这么大的伤害,他们搞重建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受这点苦不算啥。”毕伟说。(本报记者 游飞)


      2013年5月

      带着对妈妈的思念生活

      ——记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护士张艺川

      4月11日,阴历三月十二,是张艺川23岁的生日。她像往常一样在宝盛乡卫生所忙碌着,只有爸爸打了个电话说生日快乐,并没有其他特殊安排,“不愿过生日,怕勾起伤心事。”

      去年张艺川的生日换算成阳历是4月21日,而就在生日的前一天,妈妈在地震中不幸离世。

      地震发生时,张艺川是芦山县医院的实习护士,正在外科病房值班。随着大量伤员被送到医院。忙碌之中,张艺川收到了妈妈的噩耗。她迅速回到龙门乡隆兴村的家中。看到妈妈躺在路边,身上盖着一块布,张艺川才意识到:妈妈不在了。

      守在妈妈身边仅十几分钟,张艺川咬咬牙,决定赶回医院。在路边拦下一辆面包车,奔回医院,张艺川继续投入伤员的救助中。

      震后不久,5月,张艺川受邀到北京参加国际护士节护理大会,这是张艺川第二次出四川。

      11月,张艺川报考公务员,没想到竟考上了。但思来想去,她还是放弃了,“还是想当护士。”今年1月,张艺川通过考试正式成为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的护士。

      采访间,有人打电话来约她参加“4·20”一周年的活动,张艺川推辞了,“没得空。”然后转过身来对记者说,“妈妈的祭日,要回家里跟爸爸妹妹一起去烧纸。”

      如果妈妈在,会有什么愿望?张艺川觉得妈妈会希望她有个男友。其实自己也想结婚了,在卫校同寝室的7个人中5个都已经结婚或订婚。

      “或许,将来结婚了,你可以和老公去国外度蜜月,两个心愿放在一起达成。”记者问。张艺川咬起嘴唇,笑着点点头。(本报记者 陈岩 游飞)


      2013年6月

      为老百姓做事很幸福

      ——记芦山县重建办项目推进与质量监督组副组长武静

      武静还是那么忙。

      从今年开年到现在,作为芦山县重建办项目推进与质量监督组副组长,她的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对379个灾后重建项目进行梳理、落实,开展招标等前期工作,又要对接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人员。“只怕是要晒得更黑喽!”武静开起了玩笑。

      “4·20”地震后,武静被任命为芦山县体育馆安置点临时党委书记。面对500多顶帐篷、5000多名受灾群众,武静对安置点采取了社区模式的管理。不论白天、黑夜,她总是带领临时党委班子走访各个帐篷,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没过多久,武静皮肤黑了、声音哑了、人也瘦了,不过从此多了个名号——“最美雅女”。

      去年7月,武静被抽调到芦山县重建办项目推进与质量监督组,又变成铁面无私的女“包公”。不久,芦山县启动灾后重建企业入库备案,一些企业老板想“走后门”,却被纪检系统出身的武静告知“绝不能违背原则”。办理入库申请的企业达到700家,逐一审查过关的企业资料堆了半间屋。

      在飞仙关镇进行特困房施工的某企业,就领教过武静的威力。去年12月30日,武静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未按设计要求使用钢材,当即找来项目经理要求停止施工,进行整改。项目经理悄悄向武静求情,她却毫不客气:“安全是百年大计,关系到群众生命安全,没有商量余地,必须限期整改!”

      最终,在武静和同事们的严格督促下,这批特困房全部返工。全县213套特困房,不仅质量全部过关,还提前一周交房。

      去年12月,武静退休返聘,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55岁的武静究竟还会干多久?连她自己也不清楚。“灾后重建中,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既然组织信任我、群众肯定我,那我义不容辞。而且,我在工作中与老百姓结下了深情厚谊,为他们做事很幸福,也舍不得离开。”(本报记者 余如波)


      2013年7月

      想建私人根雕博物馆

      ——记芦山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馆长余德斌

      4月16日,芦山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馆长余德斌忙得不可开交。上午11点,两名重庆来的客商来到馆里询问一件根雕艺术品的工艺,余德斌向他们一一详细介绍。不一会儿,重庆客商下了订单。临走时,余德斌热情地向客商赠送一串手珠作为礼物。

      “现在生意很红火,每天的订单和零售量都很大,比震前还高出了30%。”余德斌告诉记者,芦山地震给他造成了上百万的损失,所幸人没事,房屋无损,震后第六天就恢复了营业。“我是一个做生意的,抗震救灾的时候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恢复营业、自力更生,让救灾资源能帮助其他更多的人。”据余德斌介绍,恢复营业之后余震连连,生意谈着谈着就要“黄”。

      去年5月,一个韩国客人来到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没有多说多问,一口气订了近50万元的根雕订单。“那个韩国客户说,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灾难,也没见过这么美的艺术品。”余德斌告诉记者,这是震后芦山根雕产业的第一张大订单,对于当时遭受巨大打击的芦山根雕产业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去年7月,震后首个订单出货。

      在一年的灾后重建中,芦山根雕产业渐渐迎来复苏。“灾后重建为我们带来了援助,也带来了商机,让我们可以接触到全世界的客商。”余德斌翻开一个本子,“你看,我们的客户还有欧洲的、日本的……”

      生活和生意都重新走上了正轨,余德斌信心满满。“我计划用三年时间,建一个上万平方米的私人根雕博物馆,把最好的木材、最好的根雕艺术品都纳入其中。”余德斌告诉记者,这就是他的最大心愿——把芦山的根雕艺术推向全世界。(本报记者 邓也)


      2013年8月

      才下“一线”又上“火线”

      ——记德阳援建组组长于廷哲

      “4·20”芦山地震之前,56岁的于廷哲告别德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的职位,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地震发生后3个月,德阳被确定援建极重灾区芦山县。于廷哲被委任为带队人。

      这一决定背后有两个考量:于廷哲从事经济工作30余年,“在各个岗位都干过”;汶川地震重建时,于廷哲全程参与了北京、江苏等地对德阳的援建。

      于是,才从“一线”退下来的于廷哲,率领着近百名援建人员上了灾后重建的“火线”。

      8月2日,援建组抵达芦山,于廷哲是全组唯一一个“50后”。

      援建组最高峰时有97人,抵达后迅速分散到芦山16个县级部门和6个乡镇开展工作。“芦山与德阳的干部构成不同,工程管理、规划类的干部很缺乏。”

      “智力援建任务很重,在德阳接受北京、江苏援建时,我们深有体会,所以也应用到芦山来。”于廷哲表示。

      产业援建方面也有创新,从“交支票”变为“交钥匙”。德阳的援建资金被用于一栋标准厂房的建设。该厂房共4层,面积2.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

      同时,德阳方面还通过招商,将本地的骐达实业引进芦山。“这个企业将在芦山建四条制衣生产线,设备更先进,利税可能更多。”

      来到芦山后,于廷哲发现,芦山自然资源禀赋极佳,而农业产业化程度非常低。随后,德阳“自选动作”,实施“6+1”对口援建新机制:除德阳经开区援建芦山产业集中区外,全市6个县(市、区))对口支援芦山县6个乡镇。“就是将各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分别运用到各个乡镇。”

      德阳援建芦山的计划为时3年。3年后,于廷哲就将近60岁了。于廷哲表示如果组织需要,他也愿意继续在芦山呆下去,“身体比较好,还想多干点儿事。”(本报记者 陈岩 游飞)


      2013年9月

      让同学们快乐起来

      ——记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校长王智强

      因为铃铛在维修,学校临时安装了台高音喇叭,每到上下课时间,就用音乐代替铃声。为了不影响其他老师休息,王智强让人把喇叭安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4月18日上午,记者到达隆兴中心校时,刚好遇到下课音乐响起,整个学校一片沸腾,同学们到处跑着跳着,满校园欢快地嬉笑打闹。对于王智强来说,这样的声音是他最熟悉也最喜欢听到的声音:“让同学们快乐起来,尽快走出地震的阴影,是我们所有人的期盼。”

      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王智强就提出了“让学生快乐起来”的目标口号,并安排所有老师挨个到学生家家访,了解学生家里的受灾情况,好做心理辅导。

      地震后一年,王智强特别忙碌,连寒暑假都没有休息。去年暑假,为了确保同学们在9月1日能从帐篷教室搬到学校教室上课,王智强整个暑假都呆在学校维修加固的建筑工地上,联系建材、协调施工。有次下暴雨,一位县领导悄悄到学校来视察工地,看到王智强在雨中连伞都没有打,在指挥重建,领导很感动,开教师大会时提出表扬。这让王智强反而有些不安:“为了同学们能早日搬进学校,老师们也一直在忘我地工作,我这点其实不算啥。”

      王智强的辛苦没有白费——去年9月1日,隆兴中心校如期开学,全校520个学生全部搬进了学校教室正常上课。

      现在每位同学的桌子边,都放着一顶安装了定位系统的安全帽,以备紧急情况发生。每个月,学校都会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地震应急撤离演练。

      王智强的女儿已经18岁了,在绵阳读高三,正是准备高考的关键时候。但因为忙碌,一年中王智强都没有时间去学校看望一下女儿。“前几天女儿打电话回来,问爸爸是不是不爱她了,我只能给女儿说声对不起,”说这话时,王智强的眼圈,有些发红。(本报记者 游飞)


      2013年10月

      常和“战友”回忆救灾的日子

      ——记宝兴县穆坪镇金光村村民王世蓉

      “这个就是我,正在整理蔬菜。”4月19日,记者拿着四川日报去年4月23日的报纸,王世蓉指着一幅图片说,周围几个正在煮饭的人都是自己的邻居、亲戚。

      王世蓉是宝兴县穆坪镇金光村的村民,“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她和本村50多名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为县城红军广场临时安置点的受灾群众煮饭。

      红军广场临时安置点是当时宝兴最大的安置点,临时过渡群众有近千人。“地震发生后的前4天,我们顿顿只能熬稀饭,最多的一天熬了20多锅。”王世蓉回忆说,当时由于宝兴到外面的道路被阻,运输车辆进不了县城,一切生活物资都靠大家凑。

      “何永方、李文康、王友兵、王新禄、谢映秀”,王世蓉说着当时参与“伙食团”的村民们。“我负责联系指挥部。”王世蓉说,米、油、菜没有了,她就往指挥部跑,请求支援,“没有任务时,就在安置点帮助做饭、洗菜。”

      王世蓉所在的“伙食团”每天要为安置点的群众煮中午和晚上两顿饭,还要为随时到来的抢险救援队伍煮饭。“每天只睡得到四五个小时的觉。”王世蓉说,有时晚上11点还在为刚到的救援部队煮饭。

      “你看嘛,我这额头上的黑斑就是那段时间被太阳和柴火烤出来的。”王世蓉说,自己在安置点连续干了20多天,后来又“转战”到水务局。王世蓉说,作为普通老百姓,自己尽了力了。

      去年7月以后,王世蓉到贵州、乐山等地看亲戚、打工。

      “小女儿今年高考,我才从外地回来。”王世蓉说,她回来后,经常和曾经的“战友”聚会,大家比以前更亲密了,时常说起地震发生后的生活经历。

      “等女儿考完试后我还要出去”,今年43岁的王世蓉说,自己在家也闲不住,最好能找到力所能及的工作,多挣点钱。(本报记者 王飞)


      2013年11月

      百姓过得舒心是最好的纪念

      ——记雅安市雨城区原中里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王加林

      “如果王书记能看到,该有多好!”4月9日,望着龙泉东风新村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承祥忍不住感叹。“我们在工作上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分担责任和风险,就像两兄弟。”

      刘承祥口中的“王书记”——原中里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王加林,因急性白血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1月7日不幸去世,年仅49岁。临终前,他念念不忘的正是中里镇的灾后重建,在病床上谈起这个事情还不住流泪。

      王加林是土生土长的雨城人,出身农村的他经常说:“就算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要走到老百姓中间去”。与他共事近8年的中里镇计生办主任杨桂枝说,王加林“嘴巴甜,对人很热情,在老百姓家里,总是大伯、阿姨、兄弟喊个不停”,工作方法上,也很有一套。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地居民杨宗华抱着被子到镇政府办公室打地铺,声称“房屋遭灾了,要政府给解决”。时任镇长的王加林与杨宗华耐心交流,并请他走访受灾最严重的龙泉村。了解当地灾情后,杨宗华二话没说,回到镇政府主动把铺盖抱走。“你们要帮那些遭得重的人户,我家里那点事真不算啥!”

      刘承祥印象中的王加林,“做事雷厉风行,胆大心细,很有魄力”。“4·20”地震后,王加林第一时间驱车赶往中里,却因山石塌落道路中断被阻。他徒步跑过塌方路段,搭车赶到龙泉村垮塌农房现场,连续指挥9个小时,成功救出2名被埋人员。

      而在此前,王加林通过带领群众组建近20个猕猴桃、食用菌、雷竹、茶叶等特色化产业合作社,有效调整了当地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的产业结构。2012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23元,较2008年增长约80%。

      如今,刘承祥和杨桂枝都觉得,传承王加林的精神,认真搞好中里镇灾后重建,让老百姓过上舒心日子,才是对王书记最好的纪念。(本报记者 余如波)


      2013年12月

      安置点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记宝兴县灵关镇赵家坝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姜宪云

      4月19日上午见到姜宪云时,他正忙着和施工人员一起,为赵家坝安置点的村民们安装闭路电视接口。从一个专门的石材生意人,到一个天天呆在安置点,为村民们不断奔波排忧解难的基层党支部书记,这一年来,姜宪云的收入少了10多万元,但他无怨无悔:“以前难得为乡亲们做点事,现在有机会了,必须全力付出。”

      去年芦山强烈地震当天,姜宪云辗转从芦山赶回了灵关镇。确定家人平安后,他没去查看自己的两个石材加工点,而是到灵关片区指挥部报到,前往临时安置点做安置工作。震后第三天,在乡亲们的推选下,姜宪云被灵关片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任命为赵家坝临时安置点党支部书记。

      赵家坝安置点最多时安置了600多人,现在仍有138户共521人。“以前大家住得比较零散,走动起来不方便。现在在安置点里,大家就像城里的小区一样,挨得很近,家家户户遇到什么事情,都互相帮忙,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晚饭后,乡亲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看电视、聊天,小朋友就在安置点的健身区集体做游戏,那种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亲切感,在安置点所有居民心中逐渐产生。姜宪云说:“有的乡亲投亲靠友搬出去一段时间后,还是觉得安置点住起来安逸,后来又搬回来了。”

      今年春节时,安置点里不准燃放烟花爆竹。为了让乡亲们高兴,姜宪云和党支部其他成员一起,商量着办了赵家坝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群众春晚。还组织了唱红歌、猜谜语、拔河等活动,让安置点的乡亲们过了个喜庆热闹的新年。

      “一年来,安置点没有发生过一起中暑或冻伤的事件,也没有哪家掉过东西,更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事件”,说这话时,姜宪云一脸自豪。(本报记者 游飞)


      2014年1月

      在重建的新家开起茶楼

      ——记汉源县大田乡新中村新村聚居点村民周国秀

      今年1月28日,周国秀一家硬是赶在马年春节到来之前住进了新村聚居点的新家,她认为“租的房子虽然不错,但年还是要在自己的家头过才安逸!”1月的搬家是忙碌模式开启的序幕,接下来,培训、装修……一件接一件的事,等待她去完成。

      周国秀的新家是汉源县大田乡新中村新村聚居点23幢小楼中的一幢三层小楼,有200多平方米,具体地点在新中村一组这样的“黄金地段”:处于全县规划打造的流沙河河畔锦绣田园、百里花果观光长廊的核心位置,又毗邻汉源县有机农业核心示范园区和槿上梨花景区……“住在这样的‘黄金地段’,又有那么好的房子,可能得做点事情哦。”周大姐心里的“算盘”打了起来。

      看准新村聚居点优越地理位置的不止周国秀一户,大田乡人大主席任雪玲告诉记者,县里、乡上早就开始邀请旅游部门的老师为村民们举办了3次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有乡村旅游模式、管理理念这样偏理论的教学,还有农家特色菜制作、客房服务礼仪这样的实践课程,争取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借力黄金地段、依托区域观光优势带来的甜头。

      参加了两次培训,琢磨了好几宿,她觉得自己家里这幢小楼房应该能开一个茶楼,“夏天的时候,攀枝花的朋友来避暑,冬天成都的朋友来晒太阳嘛,主要是喝茶,也可以在家住宿,今年五一就要开张!”

      厨房里铺着米色的大地砖,卫浴门上有时尚的彩色玻璃元素……在她自主设计下,家装风格已然走了“高大上”的路线。

      依在自家门口,周国秀问记者,“我名字有个秀字,我老公名字里有个均字,叫做均秀茶楼,如何?”“我之前一直是裁缝,外来的客人多了,还可以看看他们穿衣的样式,以后争取开两个铺面,一个茶楼,一个裁缝铺。”(本报记者 王玉姗)


      2014年2月

      杀头“年猪”搬新家

      ——记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新村聚居点村民万永华

      今年2月1日,大年初二,雅安市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新村聚居点人头攒动,鞭炮声此起彼伏,村民万永华专门请人来杀了一头“过年猪”。

      万永华今年45岁,皮肤黝黑,乱糟糟的头发有些长。

      杀完后,猪头猪脚不下锅,摆起来敬祖宗。剩下的送进厨房,做出菜来,整整摆了六大桌。“请来的除了亲戚,都是帮忙盖房的。”万永华刚搬进的新房,是平等村新村聚居点中的一座。

      去年“4·20”芦山强烈地震,万永华的二层小楼“一下就震垮了”。“还好当时带着全家在江苏打工,屋头没人”,虽然老房子没了,但新居建得漂亮,万永华觉得很满意。

      在外打工6年间,万永华都在吃“建筑饭”,但新村的建设速度还是让他惊讶。去年8月设计、立项、招标;10月,工程队进场平整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11月17日,万永华就开始按照统一规划,自主建房;腊月二十八,他已经带着老婆孩子搬进新家。

      “一共就请了两个工人,其他活儿都是别人帮忙干的。”万永华说,村里这15栋新房都是这么盖起来的。

      现在新房盖好,又适逢春节,15户家家都杀猪、摆席、请客,村里大大小小的空地都被占满。

      搬进新家,万永华也不是没有发愁的事儿。建完房,也负担起了8万元贷款。平等村的主要产业是核桃,全村种了1350亩。但万永华地里的核桃刚种下,挂果要等5年后,稳定的经济收益要8年后。“这段时间要恼火些,还是要出去打工。”

      其实,万永华还藏着点儿“心机”,他的新房两层半,400平方米,16间屋子。“一共四口人,为啥建这么大?”“屋前屋后风景好,等我还完贷款装修一下,可以搞农家乐。”(本报记者 陈岩)


      2014年3月

      为申报国家级经开区做足功课

      ——记四川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慕涛

      成雅高速名山出口,前行约300米,一块蓝底白字的巨大牌子矗立在路边一大片盛开的红色杜鹃中,“四川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几个大字分外醒目。

      看着园区内基础设施项目重建和产业重建项目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管委会副主任慕涛对未来园区的发展信心满满。信心不仅来自园区各项工作如期推进,更因为今年2月,雅安市将园区申报为国家级经开区的所有材料,已经省委、省政府转报到国务院,3月,园区申报国家级经开区一事正式进入待审阶段。

      去年8月,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雅安市依托四川雅安经开区设立了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在慕涛看来,如果园区能够成功升级成为国家级经开区,将为园区乃至整个雅安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级经开区将为我们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慕涛说,这对于引进更多、更好、更大的项目大有好处,“灾后重建提出了3年完成重建、5年整体跨越、7年同步小康的奋斗目标,要想实现,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他认为,成都西南方向还没有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出川的南大门,雅安区域优势明显,“按照规划,成(都)康(定)铁路雅安段将在园区内建设一个货运站,这又将为园区的物流提供强有力支撑。”

      为将园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经开区,慕涛和他所在的团队做足了功课。虽然震后这一年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强度和压力大幅提升,但在他们看来,这也正是园区得以发展的极好机会,“如果申报成功,园区将成为灾后雅安发展的重要平台,不仅带来产业的发展,还将促进整个雅安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就业率。”(本报记者 覃丹)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他们,刻录芦山的重生

  • 2014年04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去年今日,发生在雅安市芦山县的7级强烈地震,让国人揪心。“雅安挺住”、“天佑芦山”传递无疆大爱。

      今年此时,历经365个“白加黑”、“5+2”昼夜不舍的重建,芦山于破碎中新生,在坚强中崛起。

      一个又一个奇迹,是由人来创造、完成的;一个又一个新家园的图景,是靠人们心手相连、互帮互助从纸上变成了现实。

      记录他们,记录他们的思想情感,为芦山的这一年做好标记,这是本报选择12位月度人物的初衷,也是对他们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精神的敬礼!

      2013年4月

      那次挺进是一辈子的回忆

      ——记宝兴县大溪乡政府安全生产办公室工作人员毕伟

      “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一天”,毕伟回忆起一年前的今天——2013年4月20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宝兴县受灾严重,大量伤员需要医疗救助,可整个宝兴县通讯、交通全部中断,灾情无法送出。宝兴人急,县外为宝兴担忧的人更急。

      告急!告急!宝兴县城、灵关镇、大溪乡100%房屋受损,全县食品仅能维持两天,急需医疗救助和大量物资。犹如“孤岛”的宝兴,如何将灾情送出去?

      指挥部经过短暂商议,将受灾信息用防水的油纸袋装好,把送灾情出去这个重要任务交给了曾经在部队当过兵的毕伟和两位公安干警。

      余震不断,道路被中断,靠近路边的河道上,都不断有飞石落下,怎么办?

      走水路。

      在大溪乡罗家村一组,村民找来了两条宽1.5米、长5米的木船。当日,河水湍急,河内乱石遍布,四名有经验的村民十分小心,在河道上左避右让。可走了不到3公里,因水流太急,小船实在无法前行。此时的毕伟也顾不上危险,和两名公安干警爬到岸边,硬是冒着飞石,徒步四个多小时,第一时间将灾情信息送到了位于芦山县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

      收到灾情后,总指挥部安排了四百多人的医疗和特警队,在毕伟的带领下,经天全县徒步,于第二天凌晨五点,成功挺进宝兴。

      如今,毕伟在灾后重建中负责联系大溪乡罗家村。罗家村农房全部受损,灾后重建任务很重,毕伟随时要协调各种矛盾,还要帮助村民们解决重建中的许多困难,很多时候甚至工作到凌晨。“地震带给乡亲们这么大的伤害,他们搞重建很不容易,相比之下,我受这点苦不算啥。”毕伟说。(本报记者 游飞)


      2013年5月

      带着对妈妈的思念生活

      ——记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护士张艺川

      4月11日,阴历三月十二,是张艺川23岁的生日。她像往常一样在宝盛乡卫生所忙碌着,只有爸爸打了个电话说生日快乐,并没有其他特殊安排,“不愿过生日,怕勾起伤心事。”

      去年张艺川的生日换算成阳历是4月21日,而就在生日的前一天,妈妈在地震中不幸离世。

      地震发生时,张艺川是芦山县医院的实习护士,正在外科病房值班。随着大量伤员被送到医院。忙碌之中,张艺川收到了妈妈的噩耗。她迅速回到龙门乡隆兴村的家中。看到妈妈躺在路边,身上盖着一块布,张艺川才意识到:妈妈不在了。

      守在妈妈身边仅十几分钟,张艺川咬咬牙,决定赶回医院。在路边拦下一辆面包车,奔回医院,张艺川继续投入伤员的救助中。

      震后不久,5月,张艺川受邀到北京参加国际护士节护理大会,这是张艺川第二次出四川。

      11月,张艺川报考公务员,没想到竟考上了。但思来想去,她还是放弃了,“还是想当护士。”今年1月,张艺川通过考试正式成为芦山县宝盛乡卫生院的护士。

      采访间,有人打电话来约她参加“4·20”一周年的活动,张艺川推辞了,“没得空。”然后转过身来对记者说,“妈妈的祭日,要回家里跟爸爸妹妹一起去烧纸。”

      如果妈妈在,会有什么愿望?张艺川觉得妈妈会希望她有个男友。其实自己也想结婚了,在卫校同寝室的7个人中5个都已经结婚或订婚。

      “或许,将来结婚了,你可以和老公去国外度蜜月,两个心愿放在一起达成。”记者问。张艺川咬起嘴唇,笑着点点头。(本报记者 陈岩 游飞)


      2013年6月

      为老百姓做事很幸福

      ——记芦山县重建办项目推进与质量监督组副组长武静

      武静还是那么忙。

      从今年开年到现在,作为芦山县重建办项目推进与质量监督组副组长,她的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对379个灾后重建项目进行梳理、落实,开展招标等前期工作,又要对接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人员。“只怕是要晒得更黑喽!”武静开起了玩笑。

      “4·20”地震后,武静被任命为芦山县体育馆安置点临时党委书记。面对500多顶帐篷、5000多名受灾群众,武静对安置点采取了社区模式的管理。不论白天、黑夜,她总是带领临时党委班子走访各个帐篷,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没过多久,武静皮肤黑了、声音哑了、人也瘦了,不过从此多了个名号——“最美雅女”。

      去年7月,武静被抽调到芦山县重建办项目推进与质量监督组,又变成铁面无私的女“包公”。不久,芦山县启动灾后重建企业入库备案,一些企业老板想“走后门”,却被纪检系统出身的武静告知“绝不能违背原则”。办理入库申请的企业达到700家,逐一审查过关的企业资料堆了半间屋。

      在飞仙关镇进行特困房施工的某企业,就领教过武静的威力。去年12月30日,武静在检查中发现该企业未按设计要求使用钢材,当即找来项目经理要求停止施工,进行整改。项目经理悄悄向武静求情,她却毫不客气:“安全是百年大计,关系到群众生命安全,没有商量余地,必须限期整改!”

      最终,在武静和同事们的严格督促下,这批特困房全部返工。全县213套特困房,不仅质量全部过关,还提前一周交房。

      去年12月,武静退休返聘,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55岁的武静究竟还会干多久?连她自己也不清楚。“灾后重建中,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既然组织信任我、群众肯定我,那我义不容辞。而且,我在工作中与老百姓结下了深情厚谊,为他们做事很幸福,也舍不得离开。”(本报记者 余如波)


      2013年7月

      想建私人根雕博物馆

      ——记芦山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馆长余德斌

      4月16日,芦山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馆长余德斌忙得不可开交。上午11点,两名重庆来的客商来到馆里询问一件根雕艺术品的工艺,余德斌向他们一一详细介绍。不一会儿,重庆客商下了订单。临走时,余德斌热情地向客商赠送一串手珠作为礼物。

      “现在生意很红火,每天的订单和零售量都很大,比震前还高出了30%。”余德斌告诉记者,芦山地震给他造成了上百万的损失,所幸人没事,房屋无损,震后第六天就恢复了营业。“我是一个做生意的,抗震救灾的时候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恢复营业、自力更生,让救灾资源能帮助其他更多的人。”据余德斌介绍,恢复营业之后余震连连,生意谈着谈着就要“黄”。

      去年5月,一个韩国客人来到良友木缘根雕艺术馆,没有多说多问,一口气订了近50万元的根雕订单。“那个韩国客户说,他从没见过这么大的灾难,也没见过这么美的艺术品。”余德斌告诉记者,这是震后芦山根雕产业的第一张大订单,对于当时遭受巨大打击的芦山根雕产业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去年7月,震后首个订单出货。

      在一年的灾后重建中,芦山根雕产业渐渐迎来复苏。“灾后重建为我们带来了援助,也带来了商机,让我们可以接触到全世界的客商。”余德斌翻开一个本子,“你看,我们的客户还有欧洲的、日本的……”

      生活和生意都重新走上了正轨,余德斌信心满满。“我计划用三年时间,建一个上万平方米的私人根雕博物馆,把最好的木材、最好的根雕艺术品都纳入其中。”余德斌告诉记者,这就是他的最大心愿——把芦山的根雕艺术推向全世界。(本报记者 邓也)


      2013年8月

      才下“一线”又上“火线”

      ——记德阳援建组组长于廷哲

      “4·20”芦山地震之前,56岁的于廷哲告别德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的职位,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地震发生后3个月,德阳被确定援建极重灾区芦山县。于廷哲被委任为带队人。

      这一决定背后有两个考量:于廷哲从事经济工作30余年,“在各个岗位都干过”;汶川地震重建时,于廷哲全程参与了北京、江苏等地对德阳的援建。

      于是,才从“一线”退下来的于廷哲,率领着近百名援建人员上了灾后重建的“火线”。

      8月2日,援建组抵达芦山,于廷哲是全组唯一一个“50后”。

      援建组最高峰时有97人,抵达后迅速分散到芦山16个县级部门和6个乡镇开展工作。“芦山与德阳的干部构成不同,工程管理、规划类的干部很缺乏。”

      “智力援建任务很重,在德阳接受北京、江苏援建时,我们深有体会,所以也应用到芦山来。”于廷哲表示。

      产业援建方面也有创新,从“交支票”变为“交钥匙”。德阳的援建资金被用于一栋标准厂房的建设。该厂房共4层,面积2.3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

      同时,德阳方面还通过招商,将本地的骐达实业引进芦山。“这个企业将在芦山建四条制衣生产线,设备更先进,利税可能更多。”

      来到芦山后,于廷哲发现,芦山自然资源禀赋极佳,而农业产业化程度非常低。随后,德阳“自选动作”,实施“6+1”对口援建新机制:除德阳经开区援建芦山产业集中区外,全市6个县(市、区))对口支援芦山县6个乡镇。“就是将各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经验,分别运用到各个乡镇。”

      德阳援建芦山的计划为时3年。3年后,于廷哲就将近60岁了。于廷哲表示如果组织需要,他也愿意继续在芦山呆下去,“身体比较好,还想多干点儿事。”(本报记者 陈岩 游飞)


      2013年9月

      让同学们快乐起来

      ——记芦山县龙门乡隆兴中心校校长王智强

      因为铃铛在维修,学校临时安装了台高音喇叭,每到上下课时间,就用音乐代替铃声。为了不影响其他老师休息,王智强让人把喇叭安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4月18日上午,记者到达隆兴中心校时,刚好遇到下课音乐响起,整个学校一片沸腾,同学们到处跑着跳着,满校园欢快地嬉笑打闹。对于王智强来说,这样的声音是他最熟悉也最喜欢听到的声音:“让同学们快乐起来,尽快走出地震的阴影,是我们所有人的期盼。”

      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王智强就提出了“让学生快乐起来”的目标口号,并安排所有老师挨个到学生家家访,了解学生家里的受灾情况,好做心理辅导。

      地震后一年,王智强特别忙碌,连寒暑假都没有休息。去年暑假,为了确保同学们在9月1日能从帐篷教室搬到学校教室上课,王智强整个暑假都呆在学校维修加固的建筑工地上,联系建材、协调施工。有次下暴雨,一位县领导悄悄到学校来视察工地,看到王智强在雨中连伞都没有打,在指挥重建,领导很感动,开教师大会时提出表扬。这让王智强反而有些不安:“为了同学们能早日搬进学校,老师们也一直在忘我地工作,我这点其实不算啥。”

      王智强的辛苦没有白费——去年9月1日,隆兴中心校如期开学,全校520个学生全部搬进了学校教室正常上课。

      现在每位同学的桌子边,都放着一顶安装了定位系统的安全帽,以备紧急情况发生。每个月,学校都会组织同学们进行一次地震应急撤离演练。

      王智强的女儿已经18岁了,在绵阳读高三,正是准备高考的关键时候。但因为忙碌,一年中王智强都没有时间去学校看望一下女儿。“前几天女儿打电话回来,问爸爸是不是不爱她了,我只能给女儿说声对不起,”说这话时,王智强的眼圈,有些发红。(本报记者 游飞)


      2013年10月

      常和“战友”回忆救灾的日子

      ——记宝兴县穆坪镇金光村村民王世蓉

      “这个就是我,正在整理蔬菜。”4月19日,记者拿着四川日报去年4月23日的报纸,王世蓉指着一幅图片说,周围几个正在煮饭的人都是自己的邻居、亲戚。

      王世蓉是宝兴县穆坪镇金光村的村民,“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她和本村50多名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为县城红军广场临时安置点的受灾群众煮饭。

      红军广场临时安置点是当时宝兴最大的安置点,临时过渡群众有近千人。“地震发生后的前4天,我们顿顿只能熬稀饭,最多的一天熬了20多锅。”王世蓉回忆说,当时由于宝兴到外面的道路被阻,运输车辆进不了县城,一切生活物资都靠大家凑。

      “何永方、李文康、王友兵、王新禄、谢映秀”,王世蓉说着当时参与“伙食团”的村民们。“我负责联系指挥部。”王世蓉说,米、油、菜没有了,她就往指挥部跑,请求支援,“没有任务时,就在安置点帮助做饭、洗菜。”

      王世蓉所在的“伙食团”每天要为安置点的群众煮中午和晚上两顿饭,还要为随时到来的抢险救援队伍煮饭。“每天只睡得到四五个小时的觉。”王世蓉说,有时晚上11点还在为刚到的救援部队煮饭。

      “你看嘛,我这额头上的黑斑就是那段时间被太阳和柴火烤出来的。”王世蓉说,自己在安置点连续干了20多天,后来又“转战”到水务局。王世蓉说,作为普通老百姓,自己尽了力了。

      去年7月以后,王世蓉到贵州、乐山等地看亲戚、打工。

      “小女儿今年高考,我才从外地回来。”王世蓉说,她回来后,经常和曾经的“战友”聚会,大家比以前更亲密了,时常说起地震发生后的生活经历。

      “等女儿考完试后我还要出去”,今年43岁的王世蓉说,自己在家也闲不住,最好能找到力所能及的工作,多挣点钱。(本报记者 王飞)


      2013年11月

      百姓过得舒心是最好的纪念

      ——记雅安市雨城区原中里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王加林

      “如果王书记能看到,该有多好!”4月9日,望着龙泉东风新村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雅安市雨城区中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承祥忍不住感叹。“我们在工作上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分担责任和风险,就像两兄弟。”

      刘承祥口中的“王书记”——原中里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王加林,因急性白血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1月7日不幸去世,年仅49岁。临终前,他念念不忘的正是中里镇的灾后重建,在病床上谈起这个事情还不住流泪。

      王加林是土生土长的雨城人,出身农村的他经常说:“就算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要走到老百姓中间去”。与他共事近8年的中里镇计生办主任杨桂枝说,王加林“嘴巴甜,对人很热情,在老百姓家里,总是大伯、阿姨、兄弟喊个不停”,工作方法上,也很有一套。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地居民杨宗华抱着被子到镇政府办公室打地铺,声称“房屋遭灾了,要政府给解决”。时任镇长的王加林与杨宗华耐心交流,并请他走访受灾最严重的龙泉村。了解当地灾情后,杨宗华二话没说,回到镇政府主动把铺盖抱走。“你们要帮那些遭得重的人户,我家里那点事真不算啥!”

      刘承祥印象中的王加林,“做事雷厉风行,胆大心细,很有魄力”。“4·20”地震后,王加林第一时间驱车赶往中里,却因山石塌落道路中断被阻。他徒步跑过塌方路段,搭车赶到龙泉村垮塌农房现场,连续指挥9个小时,成功救出2名被埋人员。

      而在此前,王加林通过带领群众组建近20个猕猴桃、食用菌、雷竹、茶叶等特色化产业合作社,有效调整了当地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的产业结构。2012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223元,较2008年增长约80%。

      如今,刘承祥和杨桂枝都觉得,传承王加林的精神,认真搞好中里镇灾后重建,让老百姓过上舒心日子,才是对王书记最好的纪念。(本报记者 余如波)


      2013年12月

      安置点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记宝兴县灵关镇赵家坝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姜宪云

      4月19日上午见到姜宪云时,他正忙着和施工人员一起,为赵家坝安置点的村民们安装闭路电视接口。从一个专门的石材生意人,到一个天天呆在安置点,为村民们不断奔波排忧解难的基层党支部书记,这一年来,姜宪云的收入少了10多万元,但他无怨无悔:“以前难得为乡亲们做点事,现在有机会了,必须全力付出。”

      去年芦山强烈地震当天,姜宪云辗转从芦山赶回了灵关镇。确定家人平安后,他没去查看自己的两个石材加工点,而是到灵关片区指挥部报到,前往临时安置点做安置工作。震后第三天,在乡亲们的推选下,姜宪云被灵关片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任命为赵家坝临时安置点党支部书记。

      赵家坝安置点最多时安置了600多人,现在仍有138户共521人。“以前大家住得比较零散,走动起来不方便。现在在安置点里,大家就像城里的小区一样,挨得很近,家家户户遇到什么事情,都互相帮忙,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晚饭后,乡亲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看电视、聊天,小朋友就在安置点的健身区集体做游戏,那种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亲切感,在安置点所有居民心中逐渐产生。姜宪云说:“有的乡亲投亲靠友搬出去一段时间后,还是觉得安置点住起来安逸,后来又搬回来了。”

      今年春节时,安置点里不准燃放烟花爆竹。为了让乡亲们高兴,姜宪云和党支部其他成员一起,商量着办了赵家坝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群众春晚。还组织了唱红歌、猜谜语、拔河等活动,让安置点的乡亲们过了个喜庆热闹的新年。

      “一年来,安置点没有发生过一起中暑或冻伤的事件,也没有哪家掉过东西,更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事件”,说这话时,姜宪云一脸自豪。(本报记者 游飞)


      2014年1月

      在重建的新家开起茶楼

      ——记汉源县大田乡新中村新村聚居点村民周国秀

      今年1月28日,周国秀一家硬是赶在马年春节到来之前住进了新村聚居点的新家,她认为“租的房子虽然不错,但年还是要在自己的家头过才安逸!”1月的搬家是忙碌模式开启的序幕,接下来,培训、装修……一件接一件的事,等待她去完成。

      周国秀的新家是汉源县大田乡新中村新村聚居点23幢小楼中的一幢三层小楼,有200多平方米,具体地点在新中村一组这样的“黄金地段”:处于全县规划打造的流沙河河畔锦绣田园、百里花果观光长廊的核心位置,又毗邻汉源县有机农业核心示范园区和槿上梨花景区……“住在这样的‘黄金地段’,又有那么好的房子,可能得做点事情哦。”周大姐心里的“算盘”打了起来。

      看准新村聚居点优越地理位置的不止周国秀一户,大田乡人大主席任雪玲告诉记者,县里、乡上早就开始邀请旅游部门的老师为村民们举办了3次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不仅有乡村旅游模式、管理理念这样偏理论的教学,还有农家特色菜制作、客房服务礼仪这样的实践课程,争取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借力黄金地段、依托区域观光优势带来的甜头。

      参加了两次培训,琢磨了好几宿,她觉得自己家里这幢小楼房应该能开一个茶楼,“夏天的时候,攀枝花的朋友来避暑,冬天成都的朋友来晒太阳嘛,主要是喝茶,也可以在家住宿,今年五一就要开张!”

      厨房里铺着米色的大地砖,卫浴门上有时尚的彩色玻璃元素……在她自主设计下,家装风格已然走了“高大上”的路线。

      依在自家门口,周国秀问记者,“我名字有个秀字,我老公名字里有个均字,叫做均秀茶楼,如何?”“我之前一直是裁缝,外来的客人多了,还可以看看他们穿衣的样式,以后争取开两个铺面,一个茶楼,一个裁缝铺。”(本报记者 王玉姗)


      2014年2月

      杀头“年猪”搬新家

      ——记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新村聚居点村民万永华

      今年2月1日,大年初二,雅安市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新村聚居点人头攒动,鞭炮声此起彼伏,村民万永华专门请人来杀了一头“过年猪”。

      万永华今年45岁,皮肤黝黑,乱糟糟的头发有些长。

      杀完后,猪头猪脚不下锅,摆起来敬祖宗。剩下的送进厨房,做出菜来,整整摆了六大桌。“请来的除了亲戚,都是帮忙盖房的。”万永华刚搬进的新房,是平等村新村聚居点中的一座。

      去年“4·20”芦山强烈地震,万永华的二层小楼“一下就震垮了”。“还好当时带着全家在江苏打工,屋头没人”,虽然老房子没了,但新居建得漂亮,万永华觉得很满意。

      在外打工6年间,万永华都在吃“建筑饭”,但新村的建设速度还是让他惊讶。去年8月设计、立项、招标;10月,工程队进场平整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11月17日,万永华就开始按照统一规划,自主建房;腊月二十八,他已经带着老婆孩子搬进新家。

      “一共就请了两个工人,其他活儿都是别人帮忙干的。”万永华说,村里这15栋新房都是这么盖起来的。

      现在新房盖好,又适逢春节,15户家家都杀猪、摆席、请客,村里大大小小的空地都被占满。

      搬进新家,万永华也不是没有发愁的事儿。建完房,也负担起了8万元贷款。平等村的主要产业是核桃,全村种了1350亩。但万永华地里的核桃刚种下,挂果要等5年后,稳定的经济收益要8年后。“这段时间要恼火些,还是要出去打工。”

      其实,万永华还藏着点儿“心机”,他的新房两层半,400平方米,16间屋子。“一共四口人,为啥建这么大?”“屋前屋后风景好,等我还完贷款装修一下,可以搞农家乐。”(本报记者 陈岩)


      2014年3月

      为申报国家级经开区做足功课

      ——记四川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慕涛

      成雅高速名山出口,前行约300米,一块蓝底白字的巨大牌子矗立在路边一大片盛开的红色杜鹃中,“四川雅安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几个大字分外醒目。

      看着园区内基础设施项目重建和产业重建项目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管委会副主任慕涛对未来园区的发展信心满满。信心不仅来自园区各项工作如期推进,更因为今年2月,雅安市将园区申报为国家级经开区的所有材料,已经省委、省政府转报到国务院,3月,园区申报国家级经开区一事正式进入待审阶段。

      去年8月,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雅安市依托四川雅安经开区设立了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在慕涛看来,如果园区能够成功升级成为国家级经开区,将为园区乃至整个雅安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级经开区将为我们搭建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慕涛说,这对于引进更多、更好、更大的项目大有好处,“灾后重建提出了3年完成重建、5年整体跨越、7年同步小康的奋斗目标,要想实现,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他认为,成都西南方向还没有国家级经开区,作为出川的南大门,雅安区域优势明显,“按照规划,成(都)康(定)铁路雅安段将在园区内建设一个货运站,这又将为园区的物流提供强有力支撑。”

      为将园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经开区,慕涛和他所在的团队做足了功课。虽然震后这一年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工作强度和压力大幅提升,但在他们看来,这也正是园区得以发展的极好机会,“如果申报成功,园区将成为灾后雅安发展的重要平台,不仅带来产业的发展,还将促进整个雅安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就业率。”(本报记者 覃丹)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