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21市(州)PM10浓度不降反升 “治霾”督查组查到了什么

  • 2014年12月11日 07时45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字体:
  • 播报
  •   ·四川21个分别下达任务的市(州),存在PM10浓度不降反升的问题。刚过去的11月,6个“治霾”督查小组分别去到21个市(州),完成了第一次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督查小组究竟督查到了哪些问题?又开出了什么药方?

      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下降2.3%,是四川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的年度目标,但实现这个目标,目前看似乎有点难。

      12月9日,记者从四川省环保厅获悉,四川21个分别下达任务的市(州),存在PM10浓度不降反升的问题。“省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省大气办”)决定11月到12月,每月开展一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情况专项督查工作。”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环保厅副厅长杨雪鸿说。

      刚过去的11月,6个“治霾”督查小组分别去到21个市(州),完成了第一次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督查小组究竟督查到了哪些问题?又开出了什么药方?

      为什么要督查?降不下来的PM10浓度

      把2014年1-10月的PM10浓度与上年同期相比较,四川21个市(州)中,成都、攀枝花、乐山等12个城市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其他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形势严峻”,是督查组启动的原因。在国务院与四川省政府签订的《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四川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到2017年PM10浓度下降10%。而四川省2014年的年度目标是:PM10浓度下降2.3%。

      杨雪鸿介绍,“根据不同市(州)的实际情况,四川省人民政府向各市(州)人民政府下达了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政府年度责任目标,目前形势严峻,有些地区存在PM10浓度不降反升的情况。”把2014年1-10月的PM10浓度与上年同期相比较,四川21个市(州)中,成都、攀枝花、乐山等12个城市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其他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是为了促进各地完成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政府年度责任目标”,杨雪鸿表明了初衷。督察组由“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省委督查室、省发改委、环保厅、住建厅等部门组成”,兵分6路深入21个市(州),今年11月、12月,每月进行1次专项督查。

      查出什么问题?扬尘污染几乎是通病

      21个市(州)查出的“空气病”,既有个性,更有共性。个性包括“秸秆燃烧、输入性污染、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共性则囊括了“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黄标车淘汰难”等问题。

      “霾伏”难破的背后,藏着什么病因?“每个市(州)查看的现场不低于3个,对发现和整改的问题,要提出指导意见。”第四督查小组的罗彬说,“不仅如此,更多的督查点位都是在路上,道路扬尘工作是否到位?建筑工地是否裸土覆盖?甚至轮胎泥泞度、行人鞋子上的灰,都是我们观察的点位。”

      记者了解到,21个市(州)查出的“空气病”,既有个性,更有共性。个性包括“秸秆燃烧、输入性污染、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共性则囊括了“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黄标车淘汰难”等问题。

      以扬尘为例,这几乎是每个市(州)的通病。如自贡,“全市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工地多,抽查的自贡高新区和部分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问题突出”,包括“个别绿化工地没有设置挡土墙板,对裸露表土没有采取覆盖措施,裸露表土外溢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等问题。同时,被督查的成都、德阳、内江等地,也存在“建筑施工及道路扬尘对城区颗粒物贡献率达30%-50%,扬尘污染由以前的点源型污染转变为线源、面源型污染”等问题。

      按照黄标车淘汰目标,四川今年要淘汰17.6万辆黄标车的任务也很艰巨。不同小组的督查意见中,提出“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和黄标车淘汰矛盾突出”的问题,自贡等城市在机动车尾气防治上,不仅存在“黄标车”淘汰工作推动难度大,同时存在基本未开展“黄标车”限行工作的问题。

      如何对症下药?整改同时要区域联手

      大气污染存在多源性、扩散性、迁移性,不能靠单个城市进行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加快建立区域联防联控联管联治的长效工作机制,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新的常态化治理模式。

      对督查出的各种“空气病”,督查小组将为21个市(州)开出“指导药方”。

      以第一督查小组为例,因为成都、德阳、绵阳等市(州)都存在输入性污染的问题,督查组建议加快“建立联防联控联管联治的工作机制”。“大气污染存在多源性、扩散性、迁移性,不能靠单个城市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督查组相关负责人说,“需要加快建立区域联防联控联管联治的长效工作机制,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新的常态化治理模式,最好尽快提出联防联控的目标,推动形成区域大气环境管理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

      同时,6个督查小组在督查过程中,对21个市(州)发现和整改的问题,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给出应对措施。

      以宜宾为例,机动车尾气防治要“环保、公安、交通、商务、财政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实现信息共享,由公安提供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明细,交通提供营运车辆明细,环保牵头通知车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以自贡、内江、达州为例,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工地扬尘管理要“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源头扬尘治理,实行精细化和网格化管理”;以泸州为例,工业污染治理要从“川南电厂烟尘和泸州化学工业公司等企业着手,热电联产锅炉烟尘不能达到新的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需要去完善、整改”。

      声音环保部门希望“群龙治水”

      大气污染治理,事关方方面面,绝非环保一个部门能承担。华西都市报记者发现在督查过程中,不少环保部门发出“群龙治水”的呼声。

      目前,四川21个市(州)都成立了类似蓝天办、大气办的大气污染治理牵头部门,但效力不一。“要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从准入到治理,事关发改、交通、城管、住建等多个部门”,内江市环保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大气办都是相应部门的负责人,开展工作会顺利很多。”

      某些市(州)的大气办或蓝天办,往往由环保部门牵头,“虽然也有督查,也向相应部门、相关负责人发了报告,但目前仍没有任何回复”,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不能实现群龙治水,而是由类似目督办的部门来牵头,也能实现更好的督促、治理效果。” (记者 张路延 实习生 杨镨玉)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21市(州)PM10浓度不降反升 “治霾”督查组查到了什么

  • 2014年12月11日 07时45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四川21个分别下达任务的市(州),存在PM10浓度不降反升的问题。刚过去的11月,6个“治霾”督查小组分别去到21个市(州),完成了第一次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督查小组究竟督查到了哪些问题?又开出了什么药方?

      PM10(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下降2.3%,是四川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的年度目标,但实现这个目标,目前看似乎有点难。

      12月9日,记者从四川省环保厅获悉,四川21个分别下达任务的市(州),存在PM10浓度不降反升的问题。“省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省大气办”)决定11月到12月,每月开展一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情况专项督查工作。”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环保厅副厅长杨雪鸿说。

      刚过去的11月,6个“治霾”督查小组分别去到21个市(州),完成了第一次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督查小组究竟督查到了哪些问题?又开出了什么药方?

      为什么要督查?降不下来的PM10浓度

      把2014年1-10月的PM10浓度与上年同期相比较,四川21个市(州)中,成都、攀枝花、乐山等12个城市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其他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形势严峻”,是督查组启动的原因。在国务院与四川省政府签订的《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四川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到2017年PM10浓度下降10%。而四川省2014年的年度目标是:PM10浓度下降2.3%。

      杨雪鸿介绍,“根据不同市(州)的实际情况,四川省人民政府向各市(州)人民政府下达了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政府年度责任目标,目前形势严峻,有些地区存在PM10浓度不降反升的情况。”把2014年1-10月的PM10浓度与上年同期相比较,四川21个市(州)中,成都、攀枝花、乐山等12个城市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其他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是为了促进各地完成2014年环境空气质量政府年度责任目标”,杨雪鸿表明了初衷。督察组由“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省委督查室、省发改委、环保厅、住建厅等部门组成”,兵分6路深入21个市(州),今年11月、12月,每月进行1次专项督查。

      查出什么问题?扬尘污染几乎是通病

      21个市(州)查出的“空气病”,既有个性,更有共性。个性包括“秸秆燃烧、输入性污染、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共性则囊括了“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黄标车淘汰难”等问题。

      “霾伏”难破的背后,藏着什么病因?“每个市(州)查看的现场不低于3个,对发现和整改的问题,要提出指导意见。”第四督查小组的罗彬说,“不仅如此,更多的督查点位都是在路上,道路扬尘工作是否到位?建筑工地是否裸土覆盖?甚至轮胎泥泞度、行人鞋子上的灰,都是我们观察的点位。”

      记者了解到,21个市(州)查出的“空气病”,既有个性,更有共性。个性包括“秸秆燃烧、输入性污染、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共性则囊括了“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黄标车淘汰难”等问题。

      以扬尘为例,这几乎是每个市(州)的通病。如自贡,“全市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工地多,抽查的自贡高新区和部分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问题突出”,包括“个别绿化工地没有设置挡土墙板,对裸露表土没有采取覆盖措施,裸露表土外溢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等问题。同时,被督查的成都、德阳、内江等地,也存在“建筑施工及道路扬尘对城区颗粒物贡献率达30%-50%,扬尘污染由以前的点源型污染转变为线源、面源型污染”等问题。

      按照黄标车淘汰目标,四川今年要淘汰17.6万辆黄标车的任务也很艰巨。不同小组的督查意见中,提出“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和黄标车淘汰矛盾突出”的问题,自贡等城市在机动车尾气防治上,不仅存在“黄标车”淘汰工作推动难度大,同时存在基本未开展“黄标车”限行工作的问题。

      如何对症下药?整改同时要区域联手

      大气污染存在多源性、扩散性、迁移性,不能靠单个城市进行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加快建立区域联防联控联管联治的长效工作机制,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新的常态化治理模式。

      对督查出的各种“空气病”,督查小组将为21个市(州)开出“指导药方”。

      以第一督查小组为例,因为成都、德阳、绵阳等市(州)都存在输入性污染的问题,督查组建议加快“建立联防联控联管联治的工作机制”。“大气污染存在多源性、扩散性、迁移性,不能靠单个城市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督查组相关负责人说,“需要加快建立区域联防联控联管联治的长效工作机制,多部门齐抓共管,形成新的常态化治理模式,最好尽快提出联防联控的目标,推动形成区域大气环境管理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

      同时,6个督查小组在督查过程中,对21个市(州)发现和整改的问题,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别给出应对措施。

      以宜宾为例,机动车尾气防治要“环保、公安、交通、商务、财政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实现信息共享,由公安提供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明细,交通提供营运车辆明细,环保牵头通知车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以自贡、内江、达州为例,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工地扬尘管理要“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源头扬尘治理,实行精细化和网格化管理”;以泸州为例,工业污染治理要从“川南电厂烟尘和泸州化学工业公司等企业着手,热电联产锅炉烟尘不能达到新的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需要去完善、整改”。

      声音环保部门希望“群龙治水”

      大气污染治理,事关方方面面,绝非环保一个部门能承担。华西都市报记者发现在督查过程中,不少环保部门发出“群龙治水”的呼声。

      目前,四川21个市(州)都成立了类似蓝天办、大气办的大气污染治理牵头部门,但效力不一。“要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从准入到治理,事关发改、交通、城管、住建等多个部门”,内江市环保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大气办都是相应部门的负责人,开展工作会顺利很多。”

      某些市(州)的大气办或蓝天办,往往由环保部门牵头,“虽然也有督查,也向相应部门、相关负责人发了报告,但目前仍没有任何回复”,该工作人员表示,“如果不能实现群龙治水,而是由类似目督办的部门来牵头,也能实现更好的督促、治理效果。” (记者 张路延 实习生 杨镨玉)

      

      
    责任编辑: 张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