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都江堰清明盛典“申遗”在望 千年古堰迈向国际旅游城市

  • 2012年04月0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4月4日盛大开幕——

      对都江堰市来说,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不仅寄托着对祖辈亲人的哀思,更是川西平原与岷江凭借都江堰订下的神圣盟约,每年的这天,因淘滩清淤而截断了一个冬天的岷江之水都将奔涌而下,沿着密如蛛网的渠系和河道,滋润着川西平原的千里沃野。而都江堰人千百年来沿袭至今的放水仪式,也在纪念李冰父子的同时,将对大自然的敬意和对丰收的祈望汇入汩汩岷江。

      2012年,都江堰清明放水节这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2011年,都江堰市提出将“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申报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2年4月2日,来自30多个国家的60多位驻华使节及夫人来到都江堰市,实地感受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的盛大场面,并为助推放水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加油鼓劲。

      坐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品牌”,都江堰市比任何城市都更加深刻理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如果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申报非遗成功,不仅可以汇聚国际社会力量,对放水节进行更好的记录、保护和传承,更能将震后浴火重生的都江堰市旅游产业提升到新的高度。

      而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推动都江堰历史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框架下的“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书写精彩华章。

      A

      千年“拜水” 酝酿独特民俗氛围

      作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至今效益日增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保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自汉代起,每年的冬季枯水期,都江堰人都会用杩槎将内江水拦断,对河道进行清淤维修。

      沿用至今的“杩槎截流法”相传始于李冰筑堰时代。人们用圆木捆扎成三脚形支架,成排架于河中,再用慈竹剖篾,编织成圆柱形的竹笼,在其中填满卵石,紧靠杩槎垒叠成分水堤和堰坝,将内江水拦往外江。在那个工具简陋、物料匮乏的时代,这一蕴含古人智慧结晶的传统工程技术,为都江堰的千年不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至今运用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

      也正是感恩于古人驯服岷江水、灌溉川西平原的功绩,每年清明时节的放水仪式也就成了都江堰人感恩李冰父子、缅怀历代堰功、祈求五谷丰登的民俗节庆,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祭典仪式。

      每到清明放水之日,都江堰灌区群众都会抬出三牲祭品,由鼓乐前导,在主祭官率领下出玉垒关,至二王庙,先祭李冰父子,然后步行至鱼嘴内江截流处。随着一声令下,“咚咚咚”三声礼炮,身强力壮的堰工奋力砍断鱼嘴前杩槎上的绑索,河滩上的人群用力拉绳,杩槎解体倒下,江水顷刻奔涌而出。此时,年轻人跟着水流奔跑,并不断用石头抛向水流的最前端,俗称“打水头”,老人还争舀“头水”祭神,认为这样可以消灾祈福,求得神灵庇佑。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公元978年),官方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因水而兴的川西坝子人民,也将这一天视为春耕的起点。祭祀完成后,春集大开,人们在集市上交易农具、种子,为新一年的农耕生产做好准备。2000多年来延续至今,“放水节”也已经成为川西坝子最隆重的节日,盛况不亚于春节。

      曾有专家考证认为,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保留和继承了大量远古时期江神祭祀和江水祭祀的历史渊源,将有4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水利文化一脉延续,不仅滋养了青城山的名山秀水,更推动了川西平原独特农耕文化的形成,其水利文化、农耕文化、道家文化、商贸文化融合发育的文化形态,在全球文化视野中独具特色。

      2006年,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经国务院批准,与格萨尔史诗、凉山彝族火把节、巴塘县弦子舞、成都漆艺、蜀锦制作技艺等一道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文化价值、历史源流、科学价值得到国家肯定。

      而2012年4月4日,清明之时,传承千年的都江堰清明放水盛况再次在岷江河畔原版呈现:由知名文化学者袁庭栋担任主祭官,用祭文表达都江堰人满怀的感恩之情和祈福之意;岷江河道百丈堤漂木小槽,被杩槎截断的岷江水雾氤氲,等待破堤而下的一泻千里;在岷江河畔,熙熙攘攘的春集再次吸引人们的目光,除了传统的农具和春种外,还有古玩器物、美食小吃、民间技艺展示……

      B 古堰“新声” 迎来更多产业期待

      2月28日,北京。驻华大使代表宣读《促进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都江堰)国际宣言》和《支持中国都江堰清明放水仪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告》,将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向世界倾力推介。

      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大背景下,那一声音韵悠长的“放水咯——放水咯——”,在浓缩都江堰千年文化积淀的同时,还折射出都江堰市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第三产业内涵。

      作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成都市水源涵养地和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和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龙门山旅游产业带”上的核心地带,不管是地理位置、资源形态还是发展方向,都决定了都江堰市无法走传统工业的发展道路。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之一,旅游业显然是都江堰的不二选择。“5·12”汶川特大地震前,旅游就已经成为都江堰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直接吸纳20余万人就业,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占都江堰市GDP的51.3%,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轮廓也逐渐清晰。

      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作为距离震中最近的城市,都江堰市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城区80%以上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山区、沿山区95%以上房屋毁损。旅游产业也遭受重创,全市直接经济损失536.65亿元……

      然而,天灾没有阻断都江堰人崛起奋进的步伐。在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上海人民的倾情援助下,英雄而坚强的都江堰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从悲壮走向豪迈,在废墟上重新建起了一座历史与现代交融、城市与乡村辉映的全新现代化田园新城。

      产业重生更令人振奋。在《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2008年—2020年)》蓝图的指导下,“国际旅游城市”目标凸显,一个更加科学的城乡体系轮廓跃然纸上。截至2010年,都江堰景点恢复重建基本完成,全年接待游客115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亿元,分别较2009年增长20%、21%,旅游产业快速提升。

      2011年都江堰市共接待游客 1430万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接待境外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80%,旅游综合收入 63亿元,同比增长23.7%。同时,该市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旅游环境更加有序,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服务质量更加优异,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梳理产业发展脉络,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的非遗申报成为必然之举——按照都江堰市旅游产业目标,到2015年,都江堰市要实现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入境游客突破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0亿元,现有的旅游产品载体,显然无法承载这样庞大的游客人数,而具有都江堰特色民俗文化特质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多年来又“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充分形成产业吸引力和聚合力。申遗,成为千年古堰唱出“产业新声”的第一曲。

      该市文广新局局长罗鸿亮介绍,目前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申报世界非遗工作已正式上报文化部,下一步将进入专家遴选阶段;该市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完成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的申遗工作,让这一千年传奇焕发新的活力。

      C 对标国际 迈向旅游产业高端

      新的一年,围绕成都市委“五大兴市战略”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都江堰市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全新思路和目标:以旅游国际化为主导,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基础设施、城市规划、文化品牌、国际化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多点发力,建设享有国际声誉的旅游度假胜地。

      在都江堰市,一盘声势浩大的旅游产业发展棋局已经摆开。

      决胜条件可以说得天独厚。在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龙池国家森林资源、龙池虹口生态保护区等大批独特旅游资源的拱围之下,正在打造的都江堰市古城区成为整个旅游产业网络的枢纽和核心。

      而统筹城乡发展的多年坚持、灾后恢复重建的严格要求,更让都江堰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域优化、“五纵五横一轨”道路体系架构完善、五星级酒店集群的加快形成,使都江堰有了对标国际化产业要求的底气和信心。

      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表示,都江堰市将坚持高品位与注重多层次相结合,着力打造旅游综合体,推进景区城区一体化;坚持高端取向与完善配套相结合,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坚持挖掘历史文化与培育现代产业相结合,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5年之内,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在西部率先迈向旅游产业高端。

      布局思路更彰显缜密细致。围绕产业高端,突出文化主题,都江堰市一方面引进和改善现有旅游产业项目,着力打造旅游综合体,改善旅游业态,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框架,另一方面,集中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出“国际旅游城市”的又一张王牌。

      以产业项目为硬件,依托都江堰景区,“灌县古城”、“玉垒天府”、“壹街区”三大片区建设让景区城区一体化逐步成型,“拜水”氛围更加浓厚;依托青城山景区,“道韵青城”旅游综合体打造初步启动,形成青城山精品旅游走廊;在两度受灾的龙池-虹口景区,古老治河技术与现代旅游产业相辅相成,探险、攀越、漂流等山地休闲运动项目也成为旅游爱好者的“新宠”。

      以文化品牌为软件,都江堰市努力打造水利文化、道家文化、熊猫文化三大国际性文化品牌,在抓好都江堰清明放水节非遗申报的同时,大力推进芒城遗址保护利用、玉堂古窑址考古发掘,保护和传承青城武术、洞经音乐、竹雕工艺等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堰文化,塑造城市文化之魂。

      预计2012年4月,都江堰将完成完善提升《道解都江堰》节目;2012年6月推出《时空之旅》大型多媒体梦幻剧驻场演出;2013年完成《青城》演出剧场建设,实现驻场演出并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巡演;加快完成成都大熊猫野放中心和卧龙大熊猫疾控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大熊猫”品牌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

      在都江堰市这片生长奇迹和梦想的土地上,一座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生态田园化、充分国际化,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旅游城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示范区正在快速崛起。

      盛典·评说

      自4500年前的江神祭祀和江水祭祀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清明放水节,是都江堰水利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缩影。

      2000年来兴盛不衰的祭祀活动,在保留大量古代庙宇祭祀习俗的同时,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崇尚先贤英雄,崇德报恩的优秀品质;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农耕文化社会行为,也对研究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生产力水平提供了重要历史样本。

      沿着放水节上浩荡奔腾的水流,我们触摸到的不仅仅是2000年历史文化的精髓,更是都江堰人一脉相承的坚韧、勤劳、乐观、感恩、奋进等精神力量的内核所在。这座城市因水而兴,因堰得名,在悠悠岷江、巍巍古堰之间构筑起川西人民特有的精神家园。这份坚韧与从容,即使是8级强震也无法撼动。

      如今,告别灾后恢复重建的都江堰再次站上了新征程的起跑线。在2015年的目标节点上,一系列数据勾勒出“国际旅游城市”的最终轮廓: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60%以上,拉动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0亿元,吸纳就业人数16万人以上。

      而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在申遗路上的努力,也为“国际旅游城市”梦想插上了翅膀。不仅如此,在都江堰,一点一滴的变化中都折射出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轨迹:从5种语言并列的多语城市公共设施标识,到与国际医疗体系、保险体系对接;从国际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到境外形象推广站的布局……思路缜密,步伐清晰。

      不难想象,融入血脉的坚韧与乐观,终将成就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盛典·渊源

      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而围绕这一古老的奇迹,人们也用庆典的方式表达着对古人智慧的推崇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敬——

      唐朝时在岷江岸边举行的“春秋设牛戏”,成为最早的“放水节”。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正式由官方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

      到了清代,放水节改称“祀水”,民国后才恢复“放水节”称谓。

      当代,都江堰清明模拟放水活动再次盛行,尤其是1991年的清明放水节期间,举办了为期3天的清明艺术节、迎春花会、李冰灯会和物资交流会,恢复了仿古祭祀表演,使放水节摘获“天府第一盛会”名号。

      1993年,放水节开始增设祭坛、面具舞表演,以及盛大的街头文艺表演。

      1994年,作为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纪念,四川省人民政府都江堰管理处、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规模宏大的都江堰国际清明放水节。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都江堰放水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至今,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演出地点移至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道解都江堰》现场表演,将更多的水文化元素融入放水节中,实现了千年传承和现代舞美的完美结合,让都江堰放水节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魅力、文化魅力、科技魅力和民俗魅力。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都江堰清明盛典“申遗”在望 千年古堰迈向国际旅游城市

  • 2012年04月04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4月4日盛大开幕——

      对都江堰市来说,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不仅寄托着对祖辈亲人的哀思,更是川西平原与岷江凭借都江堰订下的神圣盟约,每年的这天,因淘滩清淤而截断了一个冬天的岷江之水都将奔涌而下,沿着密如蛛网的渠系和河道,滋润着川西平原的千里沃野。而都江堰人千百年来沿袭至今的放水仪式,也在纪念李冰父子的同时,将对大自然的敬意和对丰收的祈望汇入汩汩岷江。

      2012年,都江堰清明放水节这传承千年的民俗活动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2011年,都江堰市提出将“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申报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2年4月2日,来自30多个国家的60多位驻华使节及夫人来到都江堰市,实地感受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的盛大场面,并为助推放水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加油鼓劲。

      坐拥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品牌”,都江堰市比任何城市都更加深刻理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如果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申报非遗成功,不仅可以汇聚国际社会力量,对放水节进行更好的记录、保护和传承,更能将震后浴火重生的都江堰市旅游产业提升到新的高度。

      而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推动都江堰历史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框架下的“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书写精彩华章。

      A

      千年“拜水” 酝酿独特民俗氛围

      作为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至今效益日增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的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保持了严格的岁修制度。自汉代起,每年的冬季枯水期,都江堰人都会用杩槎将内江水拦断,对河道进行清淤维修。

      沿用至今的“杩槎截流法”相传始于李冰筑堰时代。人们用圆木捆扎成三脚形支架,成排架于河中,再用慈竹剖篾,编织成圆柱形的竹笼,在其中填满卵石,紧靠杩槎垒叠成分水堤和堰坝,将内江水拦往外江。在那个工具简陋、物料匮乏的时代,这一蕴含古人智慧结晶的传统工程技术,为都江堰的千年不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至今运用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

      也正是感恩于古人驯服岷江水、灌溉川西平原的功绩,每年清明时节的放水仪式也就成了都江堰人感恩李冰父子、缅怀历代堰功、祈求五谷丰登的民俗节庆,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祭典仪式。

      每到清明放水之日,都江堰灌区群众都会抬出三牲祭品,由鼓乐前导,在主祭官率领下出玉垒关,至二王庙,先祭李冰父子,然后步行至鱼嘴内江截流处。随着一声令下,“咚咚咚”三声礼炮,身强力壮的堰工奋力砍断鱼嘴前杩槎上的绑索,河滩上的人群用力拉绳,杩槎解体倒下,江水顷刻奔涌而出。此时,年轻人跟着水流奔跑,并不断用石头抛向水流的最前端,俗称“打水头”,老人还争舀“头水”祭神,认为这样可以消灾祈福,求得神灵庇佑。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公元978年),官方正式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因水而兴的川西坝子人民,也将这一天视为春耕的起点。祭祀完成后,春集大开,人们在集市上交易农具、种子,为新一年的农耕生产做好准备。2000多年来延续至今,“放水节”也已经成为川西坝子最隆重的节日,盛况不亚于春节。

      曾有专家考证认为,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保留和继承了大量远古时期江神祭祀和江水祭祀的历史渊源,将有4000多年历史的中国水利文化一脉延续,不仅滋养了青城山的名山秀水,更推动了川西平原独特农耕文化的形成,其水利文化、农耕文化、道家文化、商贸文化融合发育的文化形态,在全球文化视野中独具特色。

      2006年,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经国务院批准,与格萨尔史诗、凉山彝族火把节、巴塘县弦子舞、成都漆艺、蜀锦制作技艺等一道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文化价值、历史源流、科学价值得到国家肯定。

      而2012年4月4日,清明之时,传承千年的都江堰清明放水盛况再次在岷江河畔原版呈现:由知名文化学者袁庭栋担任主祭官,用祭文表达都江堰人满怀的感恩之情和祈福之意;岷江河道百丈堤漂木小槽,被杩槎截断的岷江水雾氤氲,等待破堤而下的一泻千里;在岷江河畔,熙熙攘攘的春集再次吸引人们的目光,除了传统的农具和春种外,还有古玩器物、美食小吃、民间技艺展示……

      B 古堰“新声” 迎来更多产业期待

      2月28日,北京。驻华大使代表宣读《促进中国民俗文化走向世界(都江堰)国际宣言》和《支持中国都江堰清明放水仪式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告》,将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向世界倾力推介。

      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大背景下,那一声音韵悠长的“放水咯——放水咯——”,在浓缩都江堰千年文化积淀的同时,还折射出都江堰市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第三产业内涵。

      作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成都市水源涵养地和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和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龙门山旅游产业带”上的核心地带,不管是地理位置、资源形态还是发展方向,都决定了都江堰市无法走传统工业的发展道路。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之一,旅游业显然是都江堰的不二选择。“5·12”汶川特大地震前,旅游就已经成为都江堰民生产业和支柱产业,直接吸纳20余万人就业,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占都江堰市GDP的51.3%,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轮廓也逐渐清晰。

      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作为距离震中最近的城市,都江堰市遭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损失。城区80%以上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山区、沿山区95%以上房屋毁损。旅游产业也遭受重创,全市直接经济损失536.65亿元……

      然而,天灾没有阻断都江堰人崛起奋进的步伐。在党中央、国务院,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上海人民的倾情援助下,英雄而坚强的都江堰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从悲壮走向豪迈,在废墟上重新建起了一座历史与现代交融、城市与乡村辉映的全新现代化田园新城。

      产业重生更令人振奋。在《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2008年—2020年)》蓝图的指导下,“国际旅游城市”目标凸显,一个更加科学的城乡体系轮廓跃然纸上。截至2010年,都江堰景点恢复重建基本完成,全年接待游客115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亿元,分别较2009年增长20%、21%,旅游产业快速提升。

      2011年都江堰市共接待游客 1430万人次,同比增长23%,其中接待境外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80%,旅游综合收入 63亿元,同比增长23.7%。同时,该市旅游产品更加丰富,旅游环境更加有序,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服务质量更加优异,城市形象全面提升。

      梳理产业发展脉络,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的非遗申报成为必然之举——按照都江堰市旅游产业目标,到2015年,都江堰市要实现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上、入境游客突破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0亿元,现有的旅游产品载体,显然无法承载这样庞大的游客人数,而具有都江堰特色民俗文化特质的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多年来又“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充分形成产业吸引力和聚合力。申遗,成为千年古堰唱出“产业新声”的第一曲。

      该市文广新局局长罗鸿亮介绍,目前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申报世界非遗工作已正式上报文化部,下一步将进入专家遴选阶段;该市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完成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的申遗工作,让这一千年传奇焕发新的活力。

      C 对标国际 迈向旅游产业高端

      新的一年,围绕成都市委“五大兴市战略”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都江堰市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全新思路和目标:以旅游国际化为主导,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基础设施、城市规划、文化品牌、国际化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多点发力,建设享有国际声誉的旅游度假胜地。

      在都江堰市,一盘声势浩大的旅游产业发展棋局已经摆开。

      决胜条件可以说得天独厚。在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龙池国家森林资源、龙池虹口生态保护区等大批独特旅游资源的拱围之下,正在打造的都江堰市古城区成为整个旅游产业网络的枢纽和核心。

      而统筹城乡发展的多年坚持、灾后恢复重建的严格要求,更让都江堰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域优化、“五纵五横一轨”道路体系架构完善、五星级酒店集群的加快形成,使都江堰有了对标国际化产业要求的底气和信心。

      都江堰市委、市政府表示,都江堰市将坚持高品位与注重多层次相结合,着力打造旅游综合体,推进景区城区一体化;坚持高端取向与完善配套相结合,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坚持挖掘历史文化与培育现代产业相结合,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5年之内,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在西部率先迈向旅游产业高端。

      布局思路更彰显缜密细致。围绕产业高端,突出文化主题,都江堰市一方面引进和改善现有旅游产业项目,着力打造旅游综合体,改善旅游业态,构建旅游产业发展框架,另一方面,集中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出“国际旅游城市”的又一张王牌。

      以产业项目为硬件,依托都江堰景区,“灌县古城”、“玉垒天府”、“壹街区”三大片区建设让景区城区一体化逐步成型,“拜水”氛围更加浓厚;依托青城山景区,“道韵青城”旅游综合体打造初步启动,形成青城山精品旅游走廊;在两度受灾的龙池-虹口景区,古老治河技术与现代旅游产业相辅相成,探险、攀越、漂流等山地休闲运动项目也成为旅游爱好者的“新宠”。

      以文化品牌为软件,都江堰市努力打造水利文化、道家文化、熊猫文化三大国际性文化品牌,在抓好都江堰清明放水节非遗申报的同时,大力推进芒城遗址保护利用、玉堂古窑址考古发掘,保护和传承青城武术、洞经音乐、竹雕工艺等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堰文化,塑造城市文化之魂。

      预计2012年4月,都江堰将完成完善提升《道解都江堰》节目;2012年6月推出《时空之旅》大型多媒体梦幻剧驻场演出;2013年完成《青城》演出剧场建设,实现驻场演出并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巡演;加快完成成都大熊猫野放中心和卧龙大熊猫疾控中心建设,进一步增强“大熊猫”品牌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

      在都江堰市这片生长奇迹和梦想的土地上,一座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生态田园化、充分国际化,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旅游城市、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示范区正在快速崛起。

      盛典·评说

      自4500年前的江神祭祀和江水祭祀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的清明放水节,是都江堰水利文化与农耕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缩影。

      2000年来兴盛不衰的祭祀活动,在保留大量古代庙宇祭祀习俗的同时,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崇尚先贤英雄,崇德报恩的优秀品质;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农耕文化社会行为,也对研究成都平原农耕文化发展的历史和生产力水平提供了重要历史样本。

      沿着放水节上浩荡奔腾的水流,我们触摸到的不仅仅是2000年历史文化的精髓,更是都江堰人一脉相承的坚韧、勤劳、乐观、感恩、奋进等精神力量的内核所在。这座城市因水而兴,因堰得名,在悠悠岷江、巍巍古堰之间构筑起川西人民特有的精神家园。这份坚韧与从容,即使是8级强震也无法撼动。

      如今,告别灾后恢复重建的都江堰再次站上了新征程的起跑线。在2015年的目标节点上,一系列数据勾勒出“国际旅游城市”的最终轮廓: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60%以上,拉动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20亿元,吸纳就业人数16万人以上。

      而都江堰清明放水节在申遗路上的努力,也为“国际旅游城市”梦想插上了翅膀。不仅如此,在都江堰,一点一滴的变化中都折射出旅游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轨迹:从5种语言并列的多语城市公共设施标识,到与国际医疗体系、保险体系对接;从国际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到境外形象推广站的布局……思路缜密,步伐清晰。

      不难想象,融入血脉的坚韧与乐观,终将成就一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盛典·渊源

      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而围绕这一古老的奇迹,人们也用庆典的方式表达着对古人智慧的推崇和对自然力量的崇敬——

      唐朝时在岷江岸边举行的“春秋设牛戏”,成为最早的“放水节”。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正式由官方将清明节这一天定为“放水节”。

      到了清代,放水节改称“祀水”,民国后才恢复“放水节”称谓。

      当代,都江堰清明模拟放水活动再次盛行,尤其是1991年的清明放水节期间,举办了为期3天的清明艺术节、迎春花会、李冰灯会和物资交流会,恢复了仿古祭祀表演,使放水节摘获“天府第一盛会”名号。

      1993年,放水节开始增设祭坛、面具舞表演,以及盛大的街头文艺表演。

      1994年,作为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纪念,四川省人民政府都江堰管理处、都江堰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规模宏大的都江堰国际清明放水节。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都江堰放水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至今,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演出地点移至大型山水实景演出《道解都江堰》现场表演,将更多的水文化元素融入放水节中,实现了千年传承和现代舞美的完美结合,让都江堰放水节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它的历史魅力、文化魅力、科技魅力和民俗魅力。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