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纪实

  • 2012年03月3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3月春风,捎来四川文化产业新喜讯: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

      文轩喜讯背后,一组数据更加耀眼:“十一五”期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16亿元增长到521亿元,位列全国第八。

      骄傲的数字勾勒出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动路径:从“不是试点的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发力,到豪迈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场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以“四川元素”为底蕴,爆发出蓬勃的力量。

      输血→造血

      文化产业破冰前行


      党的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2002年,四川提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前瞻而高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壮大文化产业”。

      号角响亮,思路明晰——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形成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从依靠“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

      最早吃螃蟹的四川新华书店一举打破“铁饭碗”。2003年6月,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被确立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企业集团。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把一个靠财政“输血”的事业单位,变成自我“造血”的全省利税大户。

      试点成功,带来了示范效应。世纪之交的几年间,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峨嵋电影集团等先后组建。

      200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成立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一条主线指明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年底,全省就有4个文化产业集团总资产超过10亿元,有3个集团纳税金额超过亿元。

      文化生产力以裂变的方式释放着能量,点石成金的精彩案例不断上演。

      2004年岁末,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旁的锦里鸣锣开街。按惯例,守着“金饭碗”的博物馆要造这样一条街无非是政府财政包揽,可这个博物馆却在全国开了先河:武侯祠与社会民间资本各持股40%、博物馆员工持股20%,成立锦里民俗休闲街股份公司。开街头一周,锦里日均人流量即达5万人次。

      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崭新气象——2005年,被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定为“改革攻坚年”:四川日报以优化采编流程为切入点,谋求新闻创新;以新闻、经营“两分开”为前提,以“两促进”为目标,谋求经营创新;以出精品力作、出名编辑名记者为导向,以健全流动、退出机制为支撑,完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印务公司改革提速,集团成立3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上述3个单位改革方案的制定与推进……通过优质资源整合、重组,改革步步深入。如今,“二轮改革”下深水,“三次创业”增活力,川报集团已发展成一个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于一体,以报业为主,涉足广告、发行、印刷、文化旅游、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大型现代传媒集团,正向着“构建立体传播格局、建设现代传媒集团”的目标大步迈进。

      2005年8月,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携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辽宁出版集团和民营企业成都市华盛(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30日,中国新华书店有了上市第一股——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近年来,四川文化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期。大集团带大产业,产业链条完整,竞争优势突出。目标:做大做强,又好又快发展。

      试验田→丰收田

      文化产业“加速度”发展

      谁也没想到,一部因地震创作的舞台剧,如今已衍生成文化产业园。“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北川推出精品舞台剧《大北川》,不仅摘得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9项大奖,而且自2009年9月23日上演以来,在全国演出达103场。两年后,《大北川》引来了北京、江苏、海南、福建等地投资公司的争夺。在北川新县城一块依山傍水之地,《大北川》不仅有了驻场实景演出的舞台,一个文化产业园区也拔地而起。

      这样的“加速度”,在灾后文化产业重建中独具风采。

      震后,广元规划重点文化产业重建项目14个,规划总投资4.49亿,先后建成皇泽寺、昭化古城、剑门关、明月峡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统计显示,在全省灾后重建中实施的62个文化产业项目中,上亿元项目超半数。

      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一规划的发布,标志着文化产业进入了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梯队。

      在四川,这样的战略部署提速加码。2009年12月28日,寒冬中响起急促的“冲锋号”。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列出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2009年1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2010年7月8日,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内部约束机制,使公司创作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打开了产品变商品的“芝麻之门”。从2010年9月底至今,该公司先后向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出口6个大型演出项目,仅商业性巡回演出就开展60多场。

      小面积的试验带来大面积丰收——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2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03%。

      2010年6月23日凌晨,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以12.55亿元与出版集团15家全资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这是中国出版发行业首例以股权整合方式完成的出版发行资源整合。截至2011年,公司资产总额达77.6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210%;净资产48.9亿元,与上市前相比增长249%。

      抓产业链条的聚合,做强文化产业集团;抓重大项目的整合,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抓文化业态的融合,拓展文化产业空间。四川文化产业的“规模化”战略,推动着文化资源优化整合。

      2011年初,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聚合旗下天府早报、四川在线、华西手机报三大子媒体的集团全媒体中心成立。该中心整合报纸、网络、手机三大传播平台,一改过去单向、单一的平面报道形式,着力打造以网络媒体为中心的整合传播、整合营销平台,加快传播构架和媒体融合业务流程运行机制建设,力求以更彻底的融聚、更立体的传播、更新颖的体验、更卓越的影响,形成全媒体化全域化的舆论强势。

      去年5月18日华西都市网正式上线,网站的PV、UV、注册用户、日均发帖量等指标均稳中有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初步的经济效益,有效促进报纸升级转型,为华西都市报构建全媒体发展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三网融合为集团媒体发展提供了拓展空间,新的媒介信息阅读方式正在逐渐养成。华西都市报积极把握这一新特点和新趋势,综合运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媒体,用创新占领市场,赢得读者。目前,已先后开发了华西切客,iphone、ipad移动阅读器;尤其是去年11月2日,华西都市报在全国平面媒体中第一个推出二维码,将纸质的媒体带入声、光、影时代,实现了传播方式的新突破。

      同年6月27日,四川日报倾力打造的数字化传播新平台——四川日报网开通上线。川报网以“政经新闻源、党政信息库、高端互动台”为定位,以采编队伍的全面转型为方向,发挥党报的品牌、资源、人力、信息等优势,努力打造既有党报权威性又有数字化传播特色的强势主流党报网站,培育具有自身特点和市场张力的新媒体。这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向“数字化”、“全媒体化”方向发展,实施“构建立体传播格局,建设现代传媒集团”战略的重要举措。

      四川电视台和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两台合并,实现了广播与电视、频率与频道资源的对接融合。康巴卫视并入四川广播电视台,实现了节目资源共享、体现了集约优势、提高了运行效率。不断壮大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更具活力、市场竞争更具实力、产业辐射更具能力。太平洋院线2011年已实现超过4亿元票房收入,3年平均增幅37.88%,牢牢占据“中国十大院线”一席。截至目前,全省文化产业共有69个投资过亿元项目、268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

      大省→强省

      文化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的办公桌上,《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一直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这是提振文化人士气的《决定》,四川文化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催人奋进,推动四川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的路径更加明晰。”

      2011年11月9日,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

      就在同一个月,转企改制后的成都市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收获喜报:与民营杂技团合作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话金沙》,已上演2000场。这样的“及时雨”,为更多的文化企业注入了“兴奋剂”:以市场为基点,以资本为纽带,文化产业距离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越来越近。

      去年底,《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勾画出未来几年四川文化的发展蓝图。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省将新增文化企业上市公司5家以上,总资产、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文化企业 (集团)3家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建成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到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现金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到4%左右。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200亿元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基地(园区)1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5家。

      四川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大戏正壮观上演——

      目标: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路径:优化布局、健全体系、提高规模化和集约化以及专业化水平。

      支点:一核四带、5+2。

      形势喜人,催动发展。

      3月29日,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创排的《大美四川》在昆明上演,拉开该剧全国巡演的序幕。之后,《大美四川》将奔赴全国14座城市,演出近30场。总经理刘斌比划出又一个“3”:“不算这30场,《大美四川》从去年10月亮相以来,已经在省内演了30余场了,收入超过百万元。”

      《大美四川》被喻为省歌华彩“乐章”的一阙,“是提升演艺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

      “乐章”如何奏响?

      加大我省资源产业化开发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仍是关键。扩大市场准入和完善管理等方式,促进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推进现代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等,都是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手”。

      十年弹指间,高歌破浪行。春暖花开的四川,以昂扬的斗志迎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及《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将正式出台,新一轮的文化产业发展就此扬鞭启征程。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纪实

  • 2012年03月3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3月春风,捎来四川文化产业新喜讯: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

      文轩喜讯背后,一组数据更加耀眼:“十一五”期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16亿元增长到521亿元,位列全国第八。

      骄傲的数字勾勒出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动路径:从“不是试点的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发力,到豪迈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场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以“四川元素”为底蕴,爆发出蓬勃的力量。

      输血→造血

      文化产业破冰前行


      党的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任务。2002年,四川提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前瞻而高远。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提出 “深化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壮大文化产业”。

      号角响亮,思路明晰——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形成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从依靠“输血”向自我“造血”的转变。

      最早吃螃蟹的四川新华书店一举打破“铁饭碗”。2003年6月,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被确立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企业集团。全新的现代企业制度,把一个靠财政“输血”的事业单位,变成自我“造血”的全省利税大户。

      试点成功,带来了示范效应。世纪之交的几年间,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峨嵋电影集团等先后组建。

      200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成立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一条主线指明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年底,全省就有4个文化产业集团总资产超过10亿元,有3个集团纳税金额超过亿元。

      文化生产力以裂变的方式释放着能量,点石成金的精彩案例不断上演。

      2004年岁末,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旁的锦里鸣锣开街。按惯例,守着“金饭碗”的博物馆要造这样一条街无非是政府财政包揽,可这个博物馆却在全国开了先河:武侯祠与社会民间资本各持股40%、博物馆员工持股20%,成立锦里民俗休闲街股份公司。开街头一周,锦里日均人流量即达5万人次。

      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崭新气象——2005年,被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定为“改革攻坚年”:四川日报以优化采编流程为切入点,谋求新闻创新;以新闻、经营“两分开”为前提,以“两促进”为目标,谋求经营创新;以出精品力作、出名编辑名记者为导向,以健全流动、退出机制为支撑,完善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华西都市报、天府早报、印务公司改革提速,集团成立3个工作小组,分别负责上述3个单位改革方案的制定与推进……通过优质资源整合、重组,改革步步深入。如今,“二轮改革”下深水,“三次创业”增活力,川报集团已发展成一个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于一体,以报业为主,涉足广告、发行、印刷、文化旅游、文化传播等领域的大型现代传媒集团,正向着“构建立体传播格局、建设现代传媒集团”的目标大步迈进。

      2005年8月,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携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出版集团、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辽宁出版集团和民营企业成都市华盛(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30日,中国新华书店有了上市第一股——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近年来,四川文化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期。大集团带大产业,产业链条完整,竞争优势突出。目标:做大做强,又好又快发展。

      试验田→丰收田

      文化产业“加速度”发展

      谁也没想到,一部因地震创作的舞台剧,如今已衍生成文化产业园。“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北川推出精品舞台剧《大北川》,不仅摘得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9项大奖,而且自2009年9月23日上演以来,在全国演出达103场。两年后,《大北川》引来了北京、江苏、海南、福建等地投资公司的争夺。在北川新县城一块依山傍水之地,《大北川》不仅有了驻场实景演出的舞台,一个文化产业园区也拔地而起。

      这样的“加速度”,在灾后文化产业重建中独具风采。

      震后,广元规划重点文化产业重建项目14个,规划总投资4.49亿,先后建成皇泽寺、昭化古城、剑门关、明月峡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统计显示,在全省灾后重建中实施的62个文化产业项目中,上亿元项目超半数。

      2009年,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一规划的发布,标志着文化产业进入了国家战略性产业的梯队。

      在四川,这样的战略部署提速加码。2009年12月28日,寒冬中响起急促的“冲锋号”。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列出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2009年12月,省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2010年7月8日,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新的经营管理机制、投融资机制、内部约束机制,使公司创作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打开了产品变商品的“芝麻之门”。从2010年9月底至今,该公司先后向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出口6个大型演出项目,仅商业性巡回演出就开展60多场。

      小面积的试验带来大面积丰收——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21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03%。

      2010年6月23日凌晨,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以12.55亿元与出版集团15家全资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这是中国出版发行业首例以股权整合方式完成的出版发行资源整合。截至2011年,公司资产总额达77.6亿元,与2006年相比增长210%;净资产48.9亿元,与上市前相比增长249%。

      抓产业链条的聚合,做强文化产业集团;抓重大项目的整合,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抓文化业态的融合,拓展文化产业空间。四川文化产业的“规模化”战略,推动着文化资源优化整合。

      2011年初,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聚合旗下天府早报、四川在线、华西手机报三大子媒体的集团全媒体中心成立。该中心整合报纸、网络、手机三大传播平台,一改过去单向、单一的平面报道形式,着力打造以网络媒体为中心的整合传播、整合营销平台,加快传播构架和媒体融合业务流程运行机制建设,力求以更彻底的融聚、更立体的传播、更新颖的体验、更卓越的影响,形成全媒体化全域化的舆论强势。

      去年5月18日华西都市网正式上线,网站的PV、UV、注册用户、日均发帖量等指标均稳中有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初步的经济效益,有效促进报纸升级转型,为华西都市报构建全媒体发展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三网融合为集团媒体发展提供了拓展空间,新的媒介信息阅读方式正在逐渐养成。华西都市报积极把握这一新特点和新趋势,综合运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媒体,用创新占领市场,赢得读者。目前,已先后开发了华西切客,iphone、ipad移动阅读器;尤其是去年11月2日,华西都市报在全国平面媒体中第一个推出二维码,将纸质的媒体带入声、光、影时代,实现了传播方式的新突破。

      同年6月27日,四川日报倾力打造的数字化传播新平台——四川日报网开通上线。川报网以“政经新闻源、党政信息库、高端互动台”为定位,以采编队伍的全面转型为方向,发挥党报的品牌、资源、人力、信息等优势,努力打造既有党报权威性又有数字化传播特色的强势主流党报网站,培育具有自身特点和市场张力的新媒体。这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向“数字化”、“全媒体化”方向发展,实施“构建立体传播格局,建设现代传媒集团”战略的重要举措。

      四川电视台和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两台合并,实现了广播与电视、频率与频道资源的对接融合。康巴卫视并入四川广播电视台,实现了节目资源共享、体现了集约优势、提高了运行效率。不断壮大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更具活力、市场竞争更具实力、产业辐射更具能力。太平洋院线2011年已实现超过4亿元票房收入,3年平均增幅37.88%,牢牢占据“中国十大院线”一席。截至目前,全省文化产业共有69个投资过亿元项目、268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

      大省→强省

      文化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的办公桌上,《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一直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这是提振文化人士气的《决定》,四川文化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催人奋进,推动四川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的路径更加明晰。”

      2011年11月9日,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

      就在同一个月,转企改制后的成都市杂技团有限责任公司收获喜报:与民营杂技团合作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神话金沙》,已上演2000场。这样的“及时雨”,为更多的文化企业注入了“兴奋剂”:以市场为基点,以资本为纽带,文化产业距离我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越来越近。

      去年底,《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勾画出未来几年四川文化的发展蓝图。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省将新增文化企业上市公司5家以上,总资产、总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文化企业 (集团)3家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建成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到8%左右,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占现金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达到4%左右。到2015年,实现增加值200亿元以上。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基地(园区)1个,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5家。

      四川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大戏正壮观上演——

      目标: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路径:优化布局、健全体系、提高规模化和集约化以及专业化水平。

      支点:一核四带、5+2。

      形势喜人,催动发展。

      3月29日,四川歌舞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创排的《大美四川》在昆明上演,拉开该剧全国巡演的序幕。之后,《大美四川》将奔赴全国14座城市,演出近30场。总经理刘斌比划出又一个“3”:“不算这30场,《大美四川》从去年10月亮相以来,已经在省内演了30余场了,收入超过百万元。”

      《大美四川》被喻为省歌华彩“乐章”的一阙,“是提升演艺产业迈出的重要一步”。

      “乐章”如何奏响?

      加大我省资源产业化开发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仍是关键。扩大市场准入和完善管理等方式,促进中小文化企业的发展;推进现代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队伍等,都是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推手”。

      十年弹指间,高歌破浪行。春暖花开的四川,以昂扬的斗志迎来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关于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及《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将正式出台,新一轮的文化产业发展就此扬鞭启征程。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