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关注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 2011年03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专题:聚焦全国“两会”

      主持人: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欢

      嘉 宾:全国政协委员吴正德、陈次昌、黄润秋、刘家强

      “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这将为四川加快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规划带来更多机遇。”这不仅是刘家强委员一个人的观点,也是所有驻川全国政协委员的共识。为此,他们特意带来一份联名提案,呼吁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支持,再造一个“水旱从人”的新天府、新粮仓。

      把脉 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记者:为什么连续两年就这一话题提交联名提案?

      黄润秋: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不仅事关四川现代农业发展,更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西部第一位。但由于水利历史欠账多,保障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积3785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42%;旱涝保收面积2612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29%;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43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3500万吨左右。这些数据说明,大力加强四川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吴正德:四川工程性缺水地区多为贫困山区,在相当大的区域内,水利设施十分落后。以巴中市为例,2009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139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5%。地方财力薄弱,导致水利设施普遍年久失修,病险(害)工程多,更谈不上为大规模的水利项目提供建设或配套资金了。因此,我们急切期盼中央进一步加强对四川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通经 着力抓大扎实抓小

      记者:如何把握好大中型水利工程与配套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

      黄润秋: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全省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首先要加快推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因此,我们呼吁国家进一步加大对都江堰等9个大型灌区的投资力度,将安宁河、宝明两个大型灌区纳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范围,在今年安排投资计划;将我省拟建的13个大型工程和69个中型工程纳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四川要把工程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在技术选择上,应以安全、可靠、节约、耐用、便于操作运用为原则,工程结构外观与所处自然环境和城乡环境协调。水利工程设施应与民用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发挥综合功能。要确保每一项工程经得起自然、历史的检验。

      刘家强:水尽其用,还要处理好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的关系。特别是针对西南山区水利设施配套性差、功能不强的实际,切实改变“有钱买马无钱配鞍”的现象。配套工程要纳入骨干工程预算,同时规划、设计、施工,形成完善的配套网络体系,保证每项大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作用。

      活血 激励群众和企业投劳投资

      记者: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需要大量资金,如何筹集?

      吴正德:按照我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规划,投资规模将达1066亿元,其中“十二五”规划投资952亿元。如此庞大的投入,除了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外,要明确各级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责任,依据立项的权力层次来“挂钩”相应的出资义务。同时,制定税收、保险、政府担保等优惠政策,引导国有、民营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性产品,加大对民间自主小(微)型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陈次昌:除政府投入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对水利建设市场的开放力度,探索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在区分工程不同功能属性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公益性水利工程以政府投资为主;经营性水利工程以市场融资为主;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并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经营。

      刘家强:在配套体系和后期管理方面,要鼓励受益区群众以及企业投劳投资。比如有条件的地方可按“谁受益、谁出力、谁管理”的原则,通过探索成立农田水利建设协会或农田水利建设合作社,明确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和配套设施产权等方式,把群众的力量整合起来,推进渠系配套建设,强化后续管理。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驻川全国政协委员关注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

  • 2011年03月11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专题:聚焦全国“两会”

      主持人: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欢

      嘉 宾:全国政协委员吴正德、陈次昌、黄润秋、刘家强

      “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这将为四川加快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规划带来更多机遇。”这不仅是刘家强委员一个人的观点,也是所有驻川全国政协委员的共识。为此,他们特意带来一份联名提案,呼吁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支持,再造一个“水旱从人”的新天府、新粮仓。

      把脉 事关国家粮食安全

      记者:为什么连续两年就这一话题提交联名提案?

      黄润秋: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不仅事关四川现代农业发展,更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三位、西部第一位。但由于水利历史欠账多,保障能力弱,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目前全省有效灌溉面积3785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42%;旱涝保收面积2612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29%;人均有效灌溉面积0.43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3500万吨左右。这些数据说明,大力加强四川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吴正德:四川工程性缺水地区多为贫困山区,在相当大的区域内,水利设施十分落后。以巴中市为例,2009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139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5%。地方财力薄弱,导致水利设施普遍年久失修,病险(害)工程多,更谈不上为大规模的水利项目提供建设或配套资金了。因此,我们急切期盼中央进一步加强对四川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通经 着力抓大扎实抓小

      记者:如何把握好大中型水利工程与配套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

      黄润秋: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全省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首先要加快推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因此,我们呼吁国家进一步加大对都江堰等9个大型灌区的投资力度,将安宁河、宝明两个大型灌区纳入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范围,在今年安排投资计划;将我省拟建的13个大型工程和69个中型工程纳入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四川要把工程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在技术选择上,应以安全、可靠、节约、耐用、便于操作运用为原则,工程结构外观与所处自然环境和城乡环境协调。水利工程设施应与民用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发挥综合功能。要确保每一项工程经得起自然、历史的检验。

      刘家强:水尽其用,还要处理好骨干工程和配套工程的关系。特别是针对西南山区水利设施配套性差、功能不强的实际,切实改变“有钱买马无钱配鞍”的现象。配套工程要纳入骨干工程预算,同时规划、设计、施工,形成完善的配套网络体系,保证每项大型水利工程充分发挥作用。

      活血 激励群众和企业投劳投资

      记者: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需要大量资金,如何筹集?

      吴正德:按照我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规划,投资规模将达1066亿元,其中“十二五”规划投资952亿元。如此庞大的投入,除了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外,要明确各级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责任,依据立项的权力层次来“挂钩”相应的出资义务。同时,制定税收、保险、政府担保等优惠政策,引导国有、民营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性产品,加大对民间自主小(微)型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

      陈次昌:除政府投入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对水利建设市场的开放力度,探索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在区分工程不同功能属性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公益性水利工程以政府投资为主;经营性水利工程以市场融资为主;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并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经营。

      刘家强:在配套体系和后期管理方面,要鼓励受益区群众以及企业投劳投资。比如有条件的地方可按“谁受益、谁出力、谁管理”的原则,通过探索成立农田水利建设协会或农田水利建设合作社,明确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和配套设施产权等方式,把群众的力量整合起来,推进渠系配套建设,强化后续管理。

      

      

    责任编辑: 刘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