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代表团代表建议——疆电入川 化解“丰余枯缺”矛盾

  • 2011年03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播报
  •   背景

      “十二五”末,要实现GDP破3万亿元的目标,我省枯期电力缺口可能将达到1400余万千瓦,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将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建议

      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缓解四川电力“丰余枯缺”供需矛盾,尽快启动“疆电入川”相关工作,落实送端电源,以解决“十二五”四川枯水期缺电问题。

      理由

      “疆电入川”不仅将有效解决我省枯水期电力供应不足,还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对新疆而言能有助于资源实现就地转化,实现两地双赢。

      京川连线

      “十二五”时期,四川加快发展最大的瓶颈在哪里?

      有代表给出一组数据,到2015年我省GDP将突破3万亿元,届时,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300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将超过6000万千瓦,预计枯期的电量、电力缺口将分别达到约330亿千瓦时和1400万千瓦。

      能否有效克服能源、尤其是电力约束,是“十二五”目标能否如期完成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郭永祥在关于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缓解四川电力 “丰余枯缺”供需矛盾的建议中提出:尽快启动“疆电入川”相关工作,落实送端电源,以解决“十二五”四川枯期缺电问题。

      不仅要“出川”也要“入川”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自然禀赋决定了四川以水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全国人大代表黄顺福分析,水电由于“丰余枯缺”的天然特性,必然存在枯期持续保障能力不足、可靠性欠佳的问题,尽管全省在丰水期有大量的水电富余,但由于枯水期水电最大出力仅为装机容量的40%,这直接导致了电力缺口。

      如何弥补这个缺口?全国人大代表刘守培认为,目前我省主要是靠大量的火电或外购电来补充,如果全部由本省新增火电装机弥补缺额,则需要增加2200万吨的电煤供应。我省煤炭资源并不丰富,大部分电煤缺口需要通过外省输入解决,受制于煤源难以落实和交通运力等因素,“十二五”期间,即使我省加快火电建设步伐,弥补装机容量缺额,也将出现电厂建成后无煤可用的局面。

      依靠单一输煤的传统能源输送方式必须改变。刘守培代表建议,加快大容量、长距离跨省区特高压电网建设。在全国人大代表李昌平看来,就是要通过加快电力枢纽建设,打通电力通道,在甘孜州,可开发的3700多万千瓦水能,1000万千瓦风能和2000万千瓦太阳能需要通过这个通道走出去,实现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王海林称,向东的通道主要是解决丰水期富余电力的输出问题,是 “出川”通道,但要解决枯水期电力输入的问题,还得构建“入川”通道。

      电力枢纽化解“丰余枯缺”

      “不仅要西电东送,还要西电西送。”王海林代表认为,构建电力入川通道还得向西看。

      将新疆锁定为向西看的目标得到了代表们的认可,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资源地之一,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成以上,同时新疆还蕴藏着数量巨大的风能。刘守培代表称,建设新疆至我省的±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功率1000万千瓦,其年输送电量将达到5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向我省输煤3300万吨。

      黄顺福代表认为,“疆电入川”不仅将有效解决我省枯水期电力供应不足,还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对新疆而言也能有助于资源实现就地转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转化的愿望将愈加迫切,最终实现两地双赢。

      电力出川通道,特高压电网加快向西延伸,绝不仅因为那里有丰富的资源。王海林代表认为,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四川水电特点与包括新疆在内的众多西部地区能形成更好的互补。一方面,西部地区火电主要使用风冷机组,冬天风冷效果好,发电效率高,此时我省刚好处于枯水期,可形成互补。另一方面,黄河上建有大量的库容电站,四川丰水期时,他们可以把水存起来,四川向他们输电,四川枯水期时,他们再放水,向四川输电,资源能得到最大化利用。

      “向西并不意味着不再向东。”刘守培代表同样也提出加快建设水电出川通道建设的建议,他认为新疆电力入川,和四川水电外送一起构成了西部能源接力东送的格局。

      李昌平代表认为枢纽建设本来就应该四通八达,电力枢纽也不例外,东接三华(华中、华东、华北)、西纳新藏(新疆、西藏)、北联西北,丰水期向华东、华中送电,枯水期从西北、新疆购电的格局将使四川电力“丰余枯缺”的结构性矛盾得到根本性改变。(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胡彦殊)

      连线四川

      咱们一切准备妥当


      在全国两会上,一份《关于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缓解四川电力“丰余枯缺”供需矛盾的建议》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关注。之前,在我省两会上,由省人大代表、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牵头,41名人大代表就联合署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启动“疆电入川”特高压直流工程,进一步提高四川枯水期电力保障能力的建议》,建议指向“疆电入川”等四川特高压建设。

      目前关于“疆电入川”的讨论日益升温。3月8日,记者采访了“疆电入川”首倡者王抒祥,听他介绍了我省关于“疆电入川”工作的准备情况。

      关于技术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在中国的电力版图上,有一条最壮观的线路:它从四川出发,蜿蜒2000多公里,将强大的清洁电流直接输入上海。这就是向家坝到上海的±800千伏向上线。作为一条“西电东送”的大动脉,向上线一举创下了18项世界第一。

      “正是因为有了向上线,我们技术上储备了足够的能量。”王抒祥告诉记者,除了积累的特高压建设管理经验外,目前我省电网已是特高压、交直流混输运行的电网,被业内誉为“世界上最难运行的电网”。

      “拥有世界上尖端的特高压线路、世界上最难运行的电网,我们已经占据了世界电网技术的制高点,有了技术上的‘金刚钻’,所以我们才敢揽下这个‘瓷器活’。”王抒祥表示,经过多年的沉淀,四川电网已经具备了“疆电入川”所需要的强大的技术支撑。

      关于前景

      要“外电入川”也要“川电东送”


      此次全国两会上,四川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也提交了一份 《关于建设一条1100千伏疆电入川线路》的建议,呼吁加快“疆电入川”建设。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广大媒体的关注,尤其是受到了新疆各大媒体的重点关注。

      “未来四川将成为全国电网的‘天元’,不仅会有‘疆电入川’,还会有‘藏电入川’。”王抒祥表示,四川电网“十二五”规划中,我省将再投资1000亿元,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再建设一个四川电网,届时四川电网将成为联接全国电网的大枢纽。

      “只要价格合理,四川通过电力大动脉可以将水电、火电打捆转送,让‘外电入川’与‘川电东送’有机结合。”王抒祥描绘出了一张更大的网:到2015年,四川电网110千伏及以上变电换流容量将达到23959万千伏安,线路60495公里,分别是2010年的2.18倍和1.76倍。届时,四川电网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输电网之一。

      记者了解到,本月初,投资超过250亿元的成都电网 “腾飞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此举标志着四川电网“十二五”建设的全面启幕。

      技术储备、市场利好、前景光明……“疆电入川”,四川正蓄势待发!(本报记者 许静)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代表团代表建议——疆电入川 化解“丰余枯缺”矛盾

  • 2011年03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背景

      “十二五”末,要实现GDP破3万亿元的目标,我省枯期电力缺口可能将达到1400余万千瓦,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明确,将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建议

      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缓解四川电力“丰余枯缺”供需矛盾,尽快启动“疆电入川”相关工作,落实送端电源,以解决“十二五”四川枯水期缺电问题。

      理由

      “疆电入川”不仅将有效解决我省枯水期电力供应不足,还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对新疆而言能有助于资源实现就地转化,实现两地双赢。

      京川连线

      “十二五”时期,四川加快发展最大的瓶颈在哪里?

      有代表给出一组数据,到2015年我省GDP将突破3万亿元,届时,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3000亿千瓦时,最大负荷将超过6000万千瓦,预计枯期的电量、电力缺口将分别达到约330亿千瓦时和1400万千瓦。

      能否有效克服能源、尤其是电力约束,是“十二五”目标能否如期完成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郭永祥在关于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缓解四川电力 “丰余枯缺”供需矛盾的建议中提出:尽快启动“疆电入川”相关工作,落实送端电源,以解决“十二五”四川枯期缺电问题。

      不仅要“出川”也要“入川”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自然禀赋决定了四川以水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全国人大代表黄顺福分析,水电由于“丰余枯缺”的天然特性,必然存在枯期持续保障能力不足、可靠性欠佳的问题,尽管全省在丰水期有大量的水电富余,但由于枯水期水电最大出力仅为装机容量的40%,这直接导致了电力缺口。

      如何弥补这个缺口?全国人大代表刘守培认为,目前我省主要是靠大量的火电或外购电来补充,如果全部由本省新增火电装机弥补缺额,则需要增加2200万吨的电煤供应。我省煤炭资源并不丰富,大部分电煤缺口需要通过外省输入解决,受制于煤源难以落实和交通运力等因素,“十二五”期间,即使我省加快火电建设步伐,弥补装机容量缺额,也将出现电厂建成后无煤可用的局面。

      依靠单一输煤的传统能源输送方式必须改变。刘守培代表建议,加快大容量、长距离跨省区特高压电网建设。在全国人大代表李昌平看来,就是要通过加快电力枢纽建设,打通电力通道,在甘孜州,可开发的3700多万千瓦水能,1000万千瓦风能和2000万千瓦太阳能需要通过这个通道走出去,实现价值。

      全国人大代表王海林称,向东的通道主要是解决丰水期富余电力的输出问题,是 “出川”通道,但要解决枯水期电力输入的问题,还得构建“入川”通道。

      电力枢纽化解“丰余枯缺”

      “不仅要西电东送,还要西电西送。”王海林代表认为,构建电力入川通道还得向西看。

      将新疆锁定为向西看的目标得到了代表们的认可,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资源地之一,预测储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储量的4成以上,同时新疆还蕴藏着数量巨大的风能。刘守培代表称,建设新疆至我省的±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输送功率1000万千瓦,其年输送电量将达到5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向我省输煤3300万吨。

      黄顺福代表认为,“疆电入川”不仅将有效解决我省枯水期电力供应不足,还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对新疆而言也能有助于资源实现就地转化,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转化的愿望将愈加迫切,最终实现两地双赢。

      电力出川通道,特高压电网加快向西延伸,绝不仅因为那里有丰富的资源。王海林代表认为,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四川水电特点与包括新疆在内的众多西部地区能形成更好的互补。一方面,西部地区火电主要使用风冷机组,冬天风冷效果好,发电效率高,此时我省刚好处于枯水期,可形成互补。另一方面,黄河上建有大量的库容电站,四川丰水期时,他们可以把水存起来,四川向他们输电,四川枯水期时,他们再放水,向四川输电,资源能得到最大化利用。

      “向西并不意味着不再向东。”刘守培代表同样也提出加快建设水电出川通道建设的建议,他认为新疆电力入川,和四川水电外送一起构成了西部能源接力东送的格局。

      李昌平代表认为枢纽建设本来就应该四通八达,电力枢纽也不例外,东接三华(华中、华东、华北)、西纳新藏(新疆、西藏)、北联西北,丰水期向华东、华中送电,枯水期从西北、新疆购电的格局将使四川电力“丰余枯缺”的结构性矛盾得到根本性改变。(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胡彦殊)

      连线四川

      咱们一切准备妥当


      在全国两会上,一份《关于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缓解四川电力“丰余枯缺”供需矛盾的建议》引发了代表委员的关注。之前,在我省两会上,由省人大代表、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王抒祥牵头,41名人大代表就联合署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启动“疆电入川”特高压直流工程,进一步提高四川枯水期电力保障能力的建议》,建议指向“疆电入川”等四川特高压建设。

      目前关于“疆电入川”的讨论日益升温。3月8日,记者采访了“疆电入川”首倡者王抒祥,听他介绍了我省关于“疆电入川”工作的准备情况。

      关于技术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在中国的电力版图上,有一条最壮观的线路:它从四川出发,蜿蜒2000多公里,将强大的清洁电流直接输入上海。这就是向家坝到上海的±800千伏向上线。作为一条“西电东送”的大动脉,向上线一举创下了18项世界第一。

      “正是因为有了向上线,我们技术上储备了足够的能量。”王抒祥告诉记者,除了积累的特高压建设管理经验外,目前我省电网已是特高压、交直流混输运行的电网,被业内誉为“世界上最难运行的电网”。

      “拥有世界上尖端的特高压线路、世界上最难运行的电网,我们已经占据了世界电网技术的制高点,有了技术上的‘金刚钻’,所以我们才敢揽下这个‘瓷器活’。”王抒祥表示,经过多年的沉淀,四川电网已经具备了“疆电入川”所需要的强大的技术支撑。

      关于前景

      要“外电入川”也要“川电东送”


      此次全国两会上,四川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也提交了一份 《关于建设一条1100千伏疆电入川线路》的建议,呼吁加快“疆电入川”建设。这一举动也引起了广大媒体的关注,尤其是受到了新疆各大媒体的重点关注。

      “未来四川将成为全国电网的‘天元’,不仅会有‘疆电入川’,还会有‘藏电入川’。”王抒祥表示,四川电网“十二五”规划中,我省将再投资1000亿元,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再建设一个四川电网,届时四川电网将成为联接全国电网的大枢纽。

      “只要价格合理,四川通过电力大动脉可以将水电、火电打捆转送,让‘外电入川’与‘川电东送’有机结合。”王抒祥描绘出了一张更大的网:到2015年,四川电网110千伏及以上变电换流容量将达到23959万千伏安,线路60495公里,分别是2010年的2.18倍和1.76倍。届时,四川电网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输电网之一。

      记者了解到,本月初,投资超过250亿元的成都电网 “腾飞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此举标志着四川电网“十二五”建设的全面启幕。

      技术储备、市场利好、前景光明……“疆电入川”,四川正蓄势待发!(本报记者 许静)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