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四川 锦绣天府更壮美

  • 2011年05月1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字体:
  • 绵广高速剑阁段。

    安县桑枣镇。

    彭州市大楠村。



      5月12日,镜头又一次对准修旧如旧的禅寿老街,如画般景致的水磨镇再度尽入眼底。“变化太大了。”在四川日报摄影记者尹钢的镜头里,水磨的风景是拍不够、看不够的。近一个月来,尹钢等4位摄影师组成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特派摄影记者航拍组,两度飞遍地震重灾区上空,拍下灾后四川的如画美卷。

      镜头

      清晨,青城山薄雾朦胧,山坳深处向峨乡的一处重建山村,被大片苍翠所环抱。空中俯瞰,青城山坡势缓和,这处宁静的山村,被摄影记者们一致认为仿佛是“《指环王》里霍比特人居住的世外桃源”。

      摄影者说

      “在空中,更能感受到壮观与震撼。”

      4月底的一天,航拍组定点拍摄都江堰。此时,都江堰新城区早已褪去3年前的灰败之色,高楼林立、道路笔直。在都江堰红梅村,巨大的别墅群屋顶五彩斑斓,与周围的绿色植物交织出童话般的浪漫。然而,这不是童话,这是三年重建中,乐观的四川人民和千千万万援建者用智慧和汗水创建的奇迹。

      打开航拍组的图片资料库,上万张航拍灾区的图片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空中俯瞰大地,北川新县城规划整齐大气;汉旺新镇清一色的白墙黛瓦格外温婉;什邡鱼江村被两条公路环绕,竟然呈现出鱼的造型……尹钢说,航拍与地面拍摄最大的不同,便是能够大视野、大角度反映重建的成果。“以前,我们拍灾区的新房修起来了,道路拓宽了,但是在空中,更能感受到壮观与震撼。”

      另一位摄影记者谭曦说,拍摄北川新县城时,这种震撼感尤其强烈,“地震后,这里就是一片烂河滩。没想到短短三年,就矗立起一座崭新的城市,而且规划相当整齐。”灾区家园的重建,还特别注意与当地环境结合。被打造成西南最大婚俗基地的什邡市红豆村,一派江南小镇的风格,以契合“红豆生南国”之古意。在成都平原上重建的农房,与金黄的油菜花、青绿的麦田,汇织成诗意的油画。三年前被摧毁的家园,已经旧貌换新颜。

      镜头

      江油窦圌山岩体的维修加固工程,从空中看去,直达山顶的铁手架,如同给山体穿上铁马甲,蔚为壮观;大渡河、汶川大峡谷,壁立千仞之上,竟然还有层层梯田,阳光反射之下色彩斑斓;那些曾经因为地震滑坡裸露的山体,有的已重新披上新绿。

      摄影者说

      “恢复元气的四川,让人很有创作欲望。” 

      地震之后,四川多处景区遭到不同程度损毁。短短三年,它们便又将雄浑、秀美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剑门天下险”,地震之中,剑门关部分景点和基础设施受损严重,余家岩、张家包、游客中心一带山体滑坡、崩塌,剑门关景区的重要标志——剑门关关楼成为危楼。如今,剑门关景区原明代关楼遗址重新恢复原貌。有“西部航拍第一人”之称的摄影师田捷砚,这次特意调度摄影师拍摄剑门关险要的山势。直升机飞入剑门关关口盘旋数次,拍到了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关隘,更显剑门关的雄浑壮观。地震之后,田捷砚曾经多次航拍灾区,“当时飞越龙门山脉拍摄银厂沟,昔日的风景荡然无存,让人不忍按下快门。但这次航拍是另一种心情,恢复元气的四川,让人很有创作欲望。”

      汶川地震的几个重灾区,大多分布在山区。这次航拍,将许多平时外界难以得窥的绝佳风景也收入镜头。今年省旅游局的一组数据,佐证着四川旅游资源的魅力:“五一”小长假,全省接待游客1354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48.3亿元。绵竹等地接待的游客量,还创下了历史新高。

      镜头

      在汶川,原本沥青色的盘山公路,在阳光照射下,散出金色光芒,如同苍莽大山的腰带。连接汉源新城与外界的一条公路,镶嵌在半山之中,在它之下,大渡河奔腾远去,这条公路被当地称为“最美公路”。

      摄影者说

      “短短三年,灾区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锦绣天府充满生机与活力。”

      航拍灾区之变,灾区百姓的生活也被纳入镜头。震后四川欣欣向荣的面貌,成为航拍摄影师眼里最美的画卷。

      4月16日,航拍组飞赴雅安拍摄。名山县蒙顶山茶园生机勃勃,绵延无际的茶田道,将茶园分割成壮丽的几何图案。此时正是采茶时节,隐约可见采茶工人劳作其间。在绵竹,大片鱼塘在夕阳下显出静谧的田园风光,蔬菜大棚成片,灾后现代农业长势正旺。这些在地面上看似繁杂的场景,换个角度,便成为迷人景色。

      那些或蜿蜒山间、或笔直通畅的公路,或如腾空巨龙的高铁,在空中鸟瞰,也成为不同的风景线,串起沿途美景。紫坪铺水库上,全长1436米的庙子坪大桥静立水面,它的贯通,让前往汶川的道路变成通途;擂禹路、平武路……镜头里,“蜀道难”正在远去。

      这次航拍,4位摄影师飞行110多个小时,每人拍摄图片上万张,为我省积累了一批非常珍贵的图片资料。据悉,大型画册《美好新家园》近日已经出版。在10日北京举行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百余本画册受到现场媒体热烈追捧,记者们感叹,“现在的四川真的风景如画!”(本版责任编辑 胡敏本版编辑 刘莉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吴晓铃本版摄影 莫定有 尹钢版式编辑 卢浩)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换个角度看四川 锦绣天府更壮美

  • 2011年05月13日 00时00分
  • 来源: 四川日报
  • 绵广高速剑阁段。

    安县桑枣镇。

    彭州市大楠村。



      5月12日,镜头又一次对准修旧如旧的禅寿老街,如画般景致的水磨镇再度尽入眼底。“变化太大了。”在四川日报摄影记者尹钢的镜头里,水磨的风景是拍不够、看不够的。近一个月来,尹钢等4位摄影师组成的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特派摄影记者航拍组,两度飞遍地震重灾区上空,拍下灾后四川的如画美卷。

      镜头

      清晨,青城山薄雾朦胧,山坳深处向峨乡的一处重建山村,被大片苍翠所环抱。空中俯瞰,青城山坡势缓和,这处宁静的山村,被摄影记者们一致认为仿佛是“《指环王》里霍比特人居住的世外桃源”。

      摄影者说

      “在空中,更能感受到壮观与震撼。”

      4月底的一天,航拍组定点拍摄都江堰。此时,都江堰新城区早已褪去3年前的灰败之色,高楼林立、道路笔直。在都江堰红梅村,巨大的别墅群屋顶五彩斑斓,与周围的绿色植物交织出童话般的浪漫。然而,这不是童话,这是三年重建中,乐观的四川人民和千千万万援建者用智慧和汗水创建的奇迹。

      打开航拍组的图片资料库,上万张航拍灾区的图片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空中俯瞰大地,北川新县城规划整齐大气;汉旺新镇清一色的白墙黛瓦格外温婉;什邡鱼江村被两条公路环绕,竟然呈现出鱼的造型……尹钢说,航拍与地面拍摄最大的不同,便是能够大视野、大角度反映重建的成果。“以前,我们拍灾区的新房修起来了,道路拓宽了,但是在空中,更能感受到壮观与震撼。”

      另一位摄影记者谭曦说,拍摄北川新县城时,这种震撼感尤其强烈,“地震后,这里就是一片烂河滩。没想到短短三年,就矗立起一座崭新的城市,而且规划相当整齐。”灾区家园的重建,还特别注意与当地环境结合。被打造成西南最大婚俗基地的什邡市红豆村,一派江南小镇的风格,以契合“红豆生南国”之古意。在成都平原上重建的农房,与金黄的油菜花、青绿的麦田,汇织成诗意的油画。三年前被摧毁的家园,已经旧貌换新颜。

      镜头

      江油窦圌山岩体的维修加固工程,从空中看去,直达山顶的铁手架,如同给山体穿上铁马甲,蔚为壮观;大渡河、汶川大峡谷,壁立千仞之上,竟然还有层层梯田,阳光反射之下色彩斑斓;那些曾经因为地震滑坡裸露的山体,有的已重新披上新绿。

      摄影者说

      “恢复元气的四川,让人很有创作欲望。” 

      地震之后,四川多处景区遭到不同程度损毁。短短三年,它们便又将雄浑、秀美的一面展现在世人面前。

      “剑门天下险”,地震之中,剑门关部分景点和基础设施受损严重,余家岩、张家包、游客中心一带山体滑坡、崩塌,剑门关景区的重要标志——剑门关关楼成为危楼。如今,剑门关景区原明代关楼遗址重新恢复原貌。有“西部航拍第一人”之称的摄影师田捷砚,这次特意调度摄影师拍摄剑门关险要的山势。直升机飞入剑门关关口盘旋数次,拍到了悬崖峭壁上的栈道和关隘,更显剑门关的雄浑壮观。地震之后,田捷砚曾经多次航拍灾区,“当时飞越龙门山脉拍摄银厂沟,昔日的风景荡然无存,让人不忍按下快门。但这次航拍是另一种心情,恢复元气的四川,让人很有创作欲望。”

      汶川地震的几个重灾区,大多分布在山区。这次航拍,将许多平时外界难以得窥的绝佳风景也收入镜头。今年省旅游局的一组数据,佐证着四川旅游资源的魅力:“五一”小长假,全省接待游客1354万多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48.3亿元。绵竹等地接待的游客量,还创下了历史新高。

      镜头

      在汶川,原本沥青色的盘山公路,在阳光照射下,散出金色光芒,如同苍莽大山的腰带。连接汉源新城与外界的一条公路,镶嵌在半山之中,在它之下,大渡河奔腾远去,这条公路被当地称为“最美公路”。

      摄影者说

      “短短三年,灾区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锦绣天府充满生机与活力。”

      航拍灾区之变,灾区百姓的生活也被纳入镜头。震后四川欣欣向荣的面貌,成为航拍摄影师眼里最美的画卷。

      4月16日,航拍组飞赴雅安拍摄。名山县蒙顶山茶园生机勃勃,绵延无际的茶田道,将茶园分割成壮丽的几何图案。此时正是采茶时节,隐约可见采茶工人劳作其间。在绵竹,大片鱼塘在夕阳下显出静谧的田园风光,蔬菜大棚成片,灾后现代农业长势正旺。这些在地面上看似繁杂的场景,换个角度,便成为迷人景色。

      那些或蜿蜒山间、或笔直通畅的公路,或如腾空巨龙的高铁,在空中鸟瞰,也成为不同的风景线,串起沿途美景。紫坪铺水库上,全长1436米的庙子坪大桥静立水面,它的贯通,让前往汶川的道路变成通途;擂禹路、平武路……镜头里,“蜀道难”正在远去。

      这次航拍,4位摄影师飞行110多个小时,每人拍摄图片上万张,为我省积累了一批非常珍贵的图片资料。据悉,大型画册《美好新家园》近日已经出版。在10日北京举行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百余本画册受到现场媒体热烈追捧,记者们感叹,“现在的四川真的风景如画!”(本版责任编辑 胡敏本版编辑 刘莉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吴晓铃本版摄影 莫定有 尹钢版式编辑 卢浩)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