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再创新高--社消零总额达到676亿元

  • 2016年02月24日 15时26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2015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宜宾市认真落实各项促进消费政策,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在石油、汽车、煤炭、酒业等大宗商品销售下滑的形势下,保障了全年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宜宾市消费品市场总体上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升”的态势,超额完成了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的增长目标,最终增速达到12.6%。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中有升。

      2015年,宜宾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6亿元,总量仍居四川省第4位;同比增长12.6%,增速在四川省21个市州(自治区)中居第10位,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

      (二)限上零售额累计增速有所回升。

      2015年,宜宾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4.6亿元,增长13.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宜宾市实现限上零售额176.1亿元,同比增长11.8%,12月较前三季度回升1.5个百分点。

      (三)城镇市场占主导,乡村市场发展迅速。

      2015年,宜宾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17.7亿元,占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6.6%,同比增长12.6%,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244.7亿元,增长12.7%,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8.3亿元,占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4%,同比增长12.5%,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

      (四)与上年同期相比批发业零售额增速有所回落,零售业、住宿业零售额增速有所回升。

      2015年,宜宾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82亿元,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34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48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升0.7个百分点。

      2015年,宜宾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4亿元,其中,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2.8亿元,同比增长15.4,比上年同期回升1.8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1.2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零售业、住宿业零售额升温明显。

      (五)限上主要商品零售的稳步增长有效促进零售额增速回升。

      一是粮油、食品类。1-12月份,宜宾市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8.4%,较上年同期回升2.4个百分点。由于粮油食品类对零售额增速回升影响较大,两者拉动限上商品增长1.3个百分点,两者累计贡献率9.6%。

      二是建筑装潢和家具类。1-12月份,宜宾市建筑装潢类同比增长19.7%,较上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拉动限上商品增长1.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9.7%。家具类增长13.5%,回落2.4个百分点,拉动限上商品增长0.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7%。

      三是汽车类。1-12月份,宜宾市汽车类实现限上零售额325068.8万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对宜宾市限上商品零售额贡献率达21.3%,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2.8个百分点,汽车销售放缓进入微增长时代。

      二、当前消费品市场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居民收入增速降低影响即期消费。作为决定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制约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关键。它不仅影响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可支配收入反映居民购买力的大小,也就是对居民购买社会消费品的能力和程度的衡量。一般而言,可支配收入水平越高,对社会消费品的购买力就越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会增加。今年以来,宜宾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5元,比上年增长8.6%,增速略高于宜宾市GDP(8.5%)和财政收入(8.5%)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即期消费。

      二是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增速持续下降,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受近两年来国际油价持续大幅走低的影响(目前油价仍在低位徘徊),今年以来,国家对石油及制品类零售价格进行了十多次下调,宜宾市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速随之出现持续下降,一季度同比下降13.3%、上半年同比下降14.2%,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6.5%,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6.8%,增速持续下降的态势明显。

      三是汽车消费明显降温。由于前两年我国实施了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汽车消费在2009—2013年得到集中释放后,近两年正处于周期性放缓阶段,这对当前的宜宾市消费品市场造成了较大影响。1-12月份宜宾市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7.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实现的零售额占限上批零业零售额13.8%,其持续高速增长对总体增长贡献也最大,反之则会影响到社消零总额的增长。

      四是市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近两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需求不足,消费品市场整体不旺的大背景下,传统消费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拉动作用在持续减弱。加之,旧的消费优惠政策已退出,新的促进消费政策尚未显现,消费品市场缺乏热点商品的带动和刺激,新的消费热点有待尽快形成。

      五是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根据对宜宾市批零住餐企业抽样调查,企业普遍反映,当前主要集中的问题是:一方面是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企业提高工资薪酬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服务水平的要求更高,企业用在培训、营销方面的费用也在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原材料、店面租金、运费、日常管理费用逐步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四、几点建议

      一是切实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收入增长推动消费增长。一方面政府要加快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通过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强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提高城乡居民的持久收入水平预期,切实提升持久消费能力。

      二是提高社会福利,解决百姓后顾之忧。完善养老、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制度的改革,解决居民消费群体的后顾之忧,不断释放居民的消费需求。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解决中低收入者消费力不足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刺激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是研究出台促消费新政策。在原有的促消费政策取消后,新的消费政策尚未成熟,如城镇化、健康消费、信息消费等新政的动力尚未充分释放,促消费政策出现了空档期。应及时研究、适时推出促消费新政,充分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四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消费层次。当前,在群众必需品保持刚性增长的前提下,家电、通讯、信息等消费对市场的引导作用趋弱,应抓住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的契机,针对城乡消费的不同群体和特点,选择旅游、教育、文化、信息、通信、汽车及住房等作为消费热点,进行差别化供给,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加强农村市场建设,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借力城镇化发展,积极推进乡村市场工程建设,引导大中型流通企业,连锁公司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地区延伸,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提升城乡商贸服务功能,改善和提升农村市场购物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5年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再创新高--社消零总额达到676亿元

  • 2016年02月24日 15时26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2015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宜宾市认真落实各项促进消费政策,不断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在石油、汽车、煤炭、酒业等大宗商品销售下滑的形势下,保障了全年消费品市场平稳发展,宜宾市消费品市场总体上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升”的态势,超额完成了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的增长目标,最终增速达到12.6%。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稳中有升。

      2015年,宜宾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6亿元,总量仍居四川省第4位;同比增长12.6%,增速在四川省21个市州(自治区)中居第10位,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

      (二)限上零售额累计增速有所回升。

      2015年,宜宾市限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54.6亿元,增长13.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宜宾市实现限上零售额176.1亿元,同比增长11.8%,12月较前三季度回升1.5个百分点。

      (三)城镇市场占主导,乡村市场发展迅速。

      2015年,宜宾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517.7亿元,占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6.6%,同比增长12.6%,比上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244.7亿元,增长12.7%,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58.3亿元,占宜宾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4%,同比增长12.5%,比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

      (四)与上年同期相比批发业零售额增速有所回落,零售业、住宿业零售额增速有所回升。

      2015年,宜宾市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582亿元,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34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回落幅度较大;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48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升0.7个百分点。

      2015年,宜宾市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4亿元,其中,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2.8亿元,同比增长15.4,比上年同期回升1.8个百分点;餐饮业实现零售额81.2亿元,同比增长12.7%,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个百分点。零售业、住宿业零售额升温明显。

      (五)限上主要商品零售的稳步增长有效促进零售额增速回升。

      一是粮油、食品类。1-12月份,宜宾市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8.4%,较上年同期回升2.4个百分点。由于粮油食品类对零售额增速回升影响较大,两者拉动限上商品增长1.3个百分点,两者累计贡献率9.6%。

      二是建筑装潢和家具类。1-12月份,宜宾市建筑装潢类同比增长19.7%,较上年同期回落7个百分点,拉动限上商品增长1.3个百分点,贡献率为9.7%。家具类增长13.5%,回落2.4个百分点,拉动限上商品增长0.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1.7%。

      三是汽车类。1-12月份,宜宾市汽车类实现限上零售额325068.8万元,同比增长7.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对宜宾市限上商品零售额贡献率达21.3%,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2.8个百分点,汽车销售放缓进入微增长时代。

      二、当前消费品市场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居民收入增速降低影响即期消费。作为决定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制约消费品市场发展的关键。它不仅影响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可支配收入反映居民购买力的大小,也就是对居民购买社会消费品的能力和程度的衡量。一般而言,可支配收入水平越高,对社会消费品的购买力就越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会增加。今年以来,宜宾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95元,比上年增长8.6%,增速略高于宜宾市GDP(8.5%)和财政收入(8.5%)增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即期消费。

      二是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增速持续下降,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产生较大影响。受近两年来国际油价持续大幅走低的影响(目前油价仍在低位徘徊),今年以来,国家对石油及制品类零售价格进行了十多次下调,宜宾市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速随之出现持续下降,一季度同比下降13.3%、上半年同比下降14.2%,第三季度同比下降16.5%,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6.8%,增速持续下降的态势明显。

      三是汽车消费明显降温。由于前两年我国实施了汽车消费刺激政策,汽车消费在2009—2013年得到集中释放后,近两年正处于周期性放缓阶段,这对当前的宜宾市消费品市场造成了较大影响。1-12月份宜宾市汽车类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7.6%,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个百分点。汽车类商品实现的零售额占限上批零业零售额13.8%,其持续高速增长对总体增长贡献也最大,反之则会影响到社消零总额的增长。

      四是市场缺乏新的消费热点。近两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需求不足,消费品市场整体不旺的大背景下,传统消费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拉动作用在持续减弱。加之,旧的消费优惠政策已退出,新的促进消费政策尚未显现,消费品市场缺乏热点商品的带动和刺激,新的消费热点有待尽快形成。

      五是企业经营成本上升。根据对宜宾市批零住餐企业抽样调查,企业普遍反映,当前主要集中的问题是:一方面是企业用工成本的增加,企业提高工资薪酬的压力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对服务水平的要求更高,企业用在培训、营销方面的费用也在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原材料、店面租金、运费、日常管理费用逐步增加,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

      四、几点建议

      一是切实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收入增长推动消费增长。一方面政府要加快财政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通过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强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提高城乡居民的持久收入水平预期,切实提升持久消费能力。

      二是提高社会福利,解决百姓后顾之忧。完善养老、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制度的改革,解决居民消费群体的后顾之忧,不断释放居民的消费需求。建立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解决中低收入者消费力不足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刺激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是研究出台促消费新政策。在原有的促消费政策取消后,新的消费政策尚未成熟,如城镇化、健康消费、信息消费等新政的动力尚未充分释放,促消费政策出现了空档期。应及时研究、适时推出促消费新政,充分刺激国内消费市场。

      四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提高消费层次。当前,在群众必需品保持刚性增长的前提下,家电、通讯、信息等消费对市场的引导作用趋弱,应抓住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城乡一体化的契机,针对城乡消费的不同群体和特点,选择旅游、教育、文化、信息、通信、汽车及住房等作为消费热点,进行差别化供给,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加强农村市场建设,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借力城镇化发展,积极推进乡村市场工程建设,引导大中型流通企业,连锁公司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地区延伸,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提升城乡商贸服务功能,改善和提升农村市场购物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