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 2021年01月06日 14时21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字体:
  • 2020年12月29日晚,巴中市《政务访谈》特别节目--《市长访谈》(第19期)开播。巴中相关市领导和部分部门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与广大市民网友在线互动交流。

    决战脱贫攻坚巴中成效显著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巴中是革命老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五县(区)均属国家或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片县(区),2013年底全市有贫困村699个,贫困人口49.43万人,贫困发生率16.3%,贫困人口总数和贫困发生率分别位居全省市(州)第4位和第3位,是全省除三州外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市(州)。

    近年来,巴中市委、市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老区振兴发展全局,久久为功、精准“绣花”,通过几年努力,全市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效。

    脱贫任务如期完成。5区(县)全部摘帽、6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累计减贫49.9万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解决。

    农村面貌整体改善。建成中心村144个、聚居点2174个、扶贫新村1125个,新(改)建农村公路20749公里,改造薄弱学校405所,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新(改、扩)建项目1854个。

    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2416元增加到2020年10501元,翻了两番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6416元增加到2019年13232元,增长了一倍多。

    扶贫影响持续扩大。以巴中脱贫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片《为了可爱的中国》第六集在央视新闻和综合频道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档播出,巴中成为十九大以来川东北唯一连续两年进入全省脱贫攻坚先进行列的市(州)。

    “两不愁三保障”筑牢民生防线

    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底线性任务,承载着民生期待,也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着脱贫的质量和成色。巴中市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抓手,切实让群众享受到脱贫攻坚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在住房安全上,实行“两条腿走路”——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相结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3万户18.9万余人,占全省总任务的13.9%;累计完成改造17.3万户;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方式,解决其他住房不安全问题,实现住房安全户户达标。

    在教育扶贫上,采取开展控辍保学、强化助学保学、改善办学条件、打造师资队伍、关爱特殊学生、发展职业教育等六大举措,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手段。

    在医疗扶贫上,有效衔接农村低保制度与脱贫攻坚政策,及时将因病、因灾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纳入低保、临时救助等保障范围,通过实施重点监测、坚持应保尽保、做到应救尽救,让每一个贫困家庭脱贫路上不掉队。目前,全市农村低保对象33.8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低保对象16.16万人。

    产业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压舱石”、通向小康的“金扁担”。巴中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立足长短全域布局、政府多元助力、创新主体带动,目前,全市特色产业基地达299万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4家,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的村8个、超10万元的村116个。

    扶贫产品“巴中造”只有走出去,把产品变成商品,才能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钱袋子”。巴中市聚焦“有地卖”,搭建线下、线上两类平台;聚焦“卖得出”,畅通传统、网络两种渠道;聚焦“卖得值”,做强“巴食巴适”“巴中云顶”两大区域公用品牌。如今,“巴食巴适”“巴中云顶”品牌价值分别达到124.48亿元和63.39亿元,分别入列2018、2019年四川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75种产品入驻国家“扶贫832”平台销售。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序对接乡村振兴

    为何巴中能够在脱贫攻坚中取得显著成绩?这源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老区人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求实创新,传承发展“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精神以及“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新时期巴中精神,凝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市各级帮扶干部“沉下去、贴着帮”,成为群众冷暖相知的“贴心人”、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生力军”。6.29万帮扶干部、2112名第一书记、2000余个驻村工作队、132名援凉干部常年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担当作为、默默付出,作出了巨大牺牲贡献。

    党政、群团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力量同样功不可没。据统计,全市2014年以来社会投入扶贫资金8.58亿元。其中包括巴中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市浙江省丽水市、香港各界扶贫促进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全市937家民营企业的投入帮扶等。在“扶贫日”募集到捐款2.8亿元。

    关于脱贫“后半篇文章”,就是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对接乡村振兴。具体到巴中,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要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要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牢牢兜住民生底线,稳定脱贫户收入;要继续用好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力量等有利资源,架起持续合作、永续发展的桥梁。

    责任编辑: 祝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中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 2021年01月06日 14时21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2020年12月29日晚,巴中市《政务访谈》特别节目--《市长访谈》(第19期)开播。巴中相关市领导和部分部门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与广大市民网友在线互动交流。

    决战脱贫攻坚巴中成效显著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巴中是革命老区、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五县(区)均属国家或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片县(区),2013年底全市有贫困村699个,贫困人口49.43万人,贫困发生率16.3%,贫困人口总数和贫困发生率分别位居全省市(州)第4位和第3位,是全省除三州外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市(州)。

    近年来,巴中市委、市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老区振兴发展全局,久久为功、精准“绣花”,通过几年努力,全市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效。

    脱贫任务如期完成。5区(县)全部摘帽、69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累计减贫49.9万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解决。

    农村面貌整体改善。建成中心村144个、聚居点2174个、扶贫新村1125个,新(改)建农村公路20749公里,改造薄弱学校405所,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新(改、扩)建项目1854个。

    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2416元增加到2020年10501元,翻了两番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6416元增加到2019年13232元,增长了一倍多。

    扶贫影响持续扩大。以巴中脱贫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片《为了可爱的中国》第六集在央视新闻和综合频道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档播出,巴中成为十九大以来川东北唯一连续两年进入全省脱贫攻坚先进行列的市(州)。

    “两不愁三保障”筑牢民生防线

    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底线性任务,承载着民生期待,也是一块“试金石”,检验着脱贫的质量和成色。巴中市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抓手,切实让群众享受到脱贫攻坚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在住房安全上,实行“两条腿走路”——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相结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3万户18.9万余人,占全省总任务的13.9%;累计完成改造17.3万户;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方式,解决其他住房不安全问题,实现住房安全户户达标。

    在教育扶贫上,采取开展控辍保学、强化助学保学、改善办学条件、打造师资队伍、关爱特殊学生、发展职业教育等六大举措,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手段。

    在医疗扶贫上,有效衔接农村低保制度与脱贫攻坚政策,及时将因病、因灾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纳入低保、临时救助等保障范围,通过实施重点监测、坚持应保尽保、做到应救尽救,让每一个贫困家庭脱贫路上不掉队。目前,全市农村低保对象33.8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低保对象16.16万人。

    产业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压舱石”、通向小康的“金扁担”。巴中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立足长短全域布局、政府多元助力、创新主体带动,目前,全市特色产业基地达299万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74家,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的村8个、超10万元的村116个。

    扶贫产品“巴中造”只有走出去,把产品变成商品,才能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钱袋子”。巴中市聚焦“有地卖”,搭建线下、线上两类平台;聚焦“卖得出”,畅通传统、网络两种渠道;聚焦“卖得值”,做强“巴食巴适”“巴中云顶”两大区域公用品牌。如今,“巴食巴适”“巴中云顶”品牌价值分别达到124.48亿元和63.39亿元,分别入列2018、2019年四川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575种产品入驻国家“扶贫832”平台销售。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有序对接乡村振兴

    为何巴中能够在脱贫攻坚中取得显著成绩?这源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老区人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求实创新,传承发展“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巴中精神以及“苦干实干、创新创造”的新时期巴中精神,凝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全市各级帮扶干部“沉下去、贴着帮”,成为群众冷暖相知的“贴心人”、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生力军”。6.29万帮扶干部、2112名第一书记、2000余个驻村工作队、132名援凉干部常年战斗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担当作为、默默付出,作出了巨大牺牲贡献。

    党政、群团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力量同样功不可没。据统计,全市2014年以来社会投入扶贫资金8.58亿元。其中包括巴中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市浙江省丽水市、香港各界扶贫促进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全市937家民营企业的投入帮扶等。在“扶贫日”募集到捐款2.8亿元。

    关于脱贫“后半篇文章”,就是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序对接乡村振兴。具体到巴中,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要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要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牢牢兜住民生底线,稳定脱贫户收入;要继续用好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力量等有利资源,架起持续合作、永续发展的桥梁。

    责任编辑: 祝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