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做强产业园区夯实工业支撑

  • 2020年06月30日 11时32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字体:
  • 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生产操作,一块块电源充电器在流水线上不断地向前运输……6月22日,天宝集团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

    天宝集团是一家大型上市企业,主要从事专业电源充电器等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19年,天宝集团入驻大竹县川渝合作示范园,启动环保电源项目建设。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投资2亿元,建成生产线13条,在岗职工600余人。一期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实现年产值近5亿元。

    “园区离重庆非常近,位置优越;政府还有很多的优惠政策,我们在这里发展非常有信心。”达州市天宝锦湖电子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经理刘荣德说。

    2017年,达州市委、市政府在大竹县规划市县共建川渝合作示范园区,并与大竹经开区“两区合一”,打造达州与重庆深化产业合作、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平台。园区目前引进了华为、OPPO、中国建材、天宝电子、海螺水泥、361°等一批“三类500强”上市企业。2019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12.2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94.51亿元,利税总额23.92亿元。

    这是达州市做强产业园区,夯实工业支撑的缩影。

    近年来,达州市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园区的规划引导能力、载体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品牌影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达州园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形成“1+7”园区发展格局,拥有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近几年,达州市围绕六大产业体系,坚持“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坚持骨干企业优先发展与产业链不断拓展相结合,扩张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培育打造产业集聚、定位鲜明、配套完善、功能完备的特色产业园区,全市“1+7”产业园区发展迅速。宣汉县经开区依托大项目,大手笔、大力度、快速度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同步引进关联企业,园区集聚效应明显;通川区经开区紧跟全国一流园区建设步伐,高起点进行“扩区调位”规划,实现了“一城四园”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大竹、渠县工业园区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电子信息、轻纺服饰等产业初具规模;达川、开江工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万源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石材、天然气、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规划到位、发展迅速。

    如今,达州特色园区类、平台集聚类项目已成为发展趋势。大竹县电子信息产业园、通川区川菜高新技术产业园、宣汉县微玻纤产业园、渠县轻纺服装产业园以及开江县的智谷机电产业园等,以特色产业园的方式,打造产业生态圈,集聚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和公共平台,以商招商、集群招商,打破了过去产业发展“单打独斗”的局面,对推进全市“6+3”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大推动和促进作用。

    目前,全市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建成总面积51平方公里,标准化厂房累计建成面积180万平方米;全市园区有企业119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0家,实现总产值1259.6亿元,营业收入1186亿元。

    下一步,达州市将持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园区开发建设投入机制,今年继续筑巢引凤,新建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同时抓紧完善园区的生产、生活、生态配套设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积极对接全省特色园区建设规划,加快制定全市重点特色园区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突出各园区主业,找准发展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力争三年内建成10个以上特色产业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秦巴新区建设、达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市第二工业园区建设、达钢异地搬迁转型发展等重大工作,推出一批在全省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全面推行“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建设管理新模式,探索开展园区及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评价工作,以单位税收、单位增加值、单位能耗等指标来考核排位,倒逼园区提高单位产能和效益,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为达州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提供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 赵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达州:做强产业园区夯实工业支撑

  • 2020年06月30日 11时32分
  • 来源: 达州市府
  • 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生产操作,一块块电源充电器在流水线上不断地向前运输……6月22日,天宝集团有限公司各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景象。

    天宝集团是一家大型上市企业,主要从事专业电源充电器等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19年,天宝集团入驻大竹县川渝合作示范园,启动环保电源项目建设。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投资2亿元,建成生产线13条,在岗职工600余人。一期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实现年产值近5亿元。

    “园区离重庆非常近,位置优越;政府还有很多的优惠政策,我们在这里发展非常有信心。”达州市天宝锦湖电子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经理刘荣德说。

    2017年,达州市委、市政府在大竹县规划市县共建川渝合作示范园区,并与大竹经开区“两区合一”,打造达州与重庆深化产业合作、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平台。园区目前引进了华为、OPPO、中国建材、天宝电子、海螺水泥、361°等一批“三类500强”上市企业。2019年,园区实现营业收入312.28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94.51亿元,利税总额23.92亿元。

    这是达州市做强产业园区,夯实工业支撑的缩影。

    近年来,达州市加大产业园区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园区的规划引导能力、载体承载能力、产业集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品牌影响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达州园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经形成“1+7”园区发展格局,拥有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近几年,达州市围绕六大产业体系,坚持“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坚持骨干企业优先发展与产业链不断拓展相结合,扩张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培育打造产业集聚、定位鲜明、配套完善、功能完备的特色产业园区,全市“1+7”产业园区发展迅速。宣汉县经开区依托大项目,大手笔、大力度、快速度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同步引进关联企业,园区集聚效应明显;通川区经开区紧跟全国一流园区建设步伐,高起点进行“扩区调位”规划,实现了“一城四园”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大竹、渠县工业园区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电子信息、轻纺服饰等产业初具规模;达川、开江工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万源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石材、天然气、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规划到位、发展迅速。

    如今,达州特色园区类、平台集聚类项目已成为发展趋势。大竹县电子信息产业园、通川区川菜高新技术产业园、宣汉县微玻纤产业园、渠县轻纺服装产业园以及开江县的智谷机电产业园等,以特色产业园的方式,打造产业生态圈,集聚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和公共平台,以商招商、集群招商,打破了过去产业发展“单打独斗”的局面,对推进全市“6+3”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大推动和促进作用。

    目前,全市工业园区控制性规划总面积200平方公里,建成总面积51平方公里,标准化厂房累计建成面积180万平方米;全市园区有企业119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0家,实现总产值1259.6亿元,营业收入1186亿元。

    下一步,达州市将持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园区开发建设投入机制,今年继续筑巢引凤,新建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同时抓紧完善园区的生产、生活、生态配套设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积极对接全省特色园区建设规划,加快制定全市重点特色园区三年发展规划,进一步突出各园区主业,找准发展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力争三年内建成10个以上特色产业园。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加快推进秦巴新区建设、达州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市第二工业园区建设、达钢异地搬迁转型发展等重大工作,推出一批在全省有重大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全面推行“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建设管理新模式,探索开展园区及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评价工作,以单位税收、单位增加值、单位能耗等指标来考核排位,倒逼园区提高单位产能和效益,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为达州经济总量“冲刺4000亿”、城市规模“建设双300”提供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 赵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