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巴中市连续七年地质灾害“零伤亡”

  • 2019年07月05日 11时09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字体:
  • 责任机制

    市、区县、乡镇、村社、专职监测员及政府、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责任主体、安全责任人“五纵五横”防灾机制。

    部门联动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会商机制,适时掌握雨情、水情、险情变化。同时,还接入气象专线,实现实时雨量查询,第一时间掌握前端雨量动态。

    监测预警

    全市专职监测员全部安装使用群测群防APP管理系统,完成监测行为后,上传巡查照片。

    今年以来,我市始终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截至目前,全市成功应对6轮强降雨天气,突发地质灾害2起,无人员伤亡,成功避险1起,避免10人因灾伤亡。截至今年初,我市实现了连续7年地质灾害“零伤亡”。

    责任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制度保障。在全省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后,我市立即召开会议,周密部署相关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6次组织会商调度,并到各区县开展工作督导。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细化落实部署,编制印发了工作方案,并落实市、区县、乡镇、村社、专职监测员及政府、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责任主体、安全责任人“五纵五横”防灾机制。据统计,全市共确定了防治责任人210名、监测责任人2352名、专职监测员2221人,有效确保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点点有人防。

    有没有隐患,哪些地方有隐患,有多少隐患,查清隐患底数,让地质灾害防治有的放矢。今年以来,我市动用村社干部、专职监测员和广大群众,提供地质灾害可疑线索。组织2550名群测群防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实行“一对一”常态化督导,落实7家专业地勘单位,35名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社和初步摸排的地质灾害可疑点,开展调查复核。

    为了更精确排查,我市还与成都探矿工艺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利用先进技术,调查核实植被覆盖地形地貌复杂区域,最终查明2221处隐患点,逐一建立台账,纳入专职监测,并按照“三牌两卡一表”设置要求,规范设施隐患点公示牌、线路牌、警示牌,发放防灾责任卡、避险明白卡。

    部门联动,是地质灾害防治最有效的保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会商机制,适时掌握雨情、水情、险情变化,及时发布黄色预警信息。另外,还接入气象专线,实现实时雨量查询,第一时间掌握前端雨量动态,特别是山区短时阵性降雨,在部门共享多年降雨强度、时长、总量等数据的基础上,我市初步建立降雨量与地质灾害发生的数据模型。当降雨量达到相对值时,系统将定向、自动发布预警信息;达到决定雨量值时,提醒监测员组织群众落实“三避让”措施,同时对接“村村通”工程,增设信息自送转换模块,将气象预报、提示、预警等信息转换成语音播放,扩大知晓面。

    为了精准监测预警,全市专职监测员全部安装使用群测群防APP管理系统,完成监测行为后,上传巡查照片,系统后台也将记录监测人工作轨迹,评判履职效果。目前,全市专职监测员上线率达到85%以上,监测准确率达80%以上。另外我市还对威胁人数多、监测难度较大、危险程度紧迫的15处隐患点安装自动雨量站和滑坡伸缩报警仪,实现隐患点雨量数据、位移数据的自动接收、分析和预警。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巴中市连续七年地质灾害“零伤亡”

  • 2019年07月05日 11时09分
  • 来源: 巴中市府
  • 责任机制

    市、区县、乡镇、村社、专职监测员及政府、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责任主体、安全责任人“五纵五横”防灾机制。

    部门联动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会商机制,适时掌握雨情、水情、险情变化。同时,还接入气象专线,实现实时雨量查询,第一时间掌握前端雨量动态。

    监测预警

    全市专职监测员全部安装使用群测群防APP管理系统,完成监测行为后,上传巡查照片。

    今年以来,我市始终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生命工程”来抓,截至目前,全市成功应对6轮强降雨天气,突发地质灾害2起,无人员伤亡,成功避险1起,避免10人因灾伤亡。截至今年初,我市实现了连续7年地质灾害“零伤亡”。

    责任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制度保障。在全省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后,我市立即召开会议,周密部署相关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6次组织会商调度,并到各区县开展工作督导。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细化落实部署,编制印发了工作方案,并落实市、区县、乡镇、村社、专职监测员及政府、主管部门、监管部门、责任主体、安全责任人“五纵五横”防灾机制。据统计,全市共确定了防治责任人210名、监测责任人2352名、专职监测员2221人,有效确保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点点有人防。

    有没有隐患,哪些地方有隐患,有多少隐患,查清隐患底数,让地质灾害防治有的放矢。今年以来,我市动用村社干部、专职监测员和广大群众,提供地质灾害可疑线索。组织2550名群测群防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实行“一对一”常态化督导,落实7家专业地勘单位,35名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社和初步摸排的地质灾害可疑点,开展调查复核。

    为了更精确排查,我市还与成都探矿工艺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利用先进技术,调查核实植被覆盖地形地貌复杂区域,最终查明2221处隐患点,逐一建立台账,纳入专职监测,并按照“三牌两卡一表”设置要求,规范设施隐患点公示牌、线路牌、警示牌,发放防灾责任卡、避险明白卡。

    部门联动,是地质灾害防治最有效的保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与气象、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建立会商机制,适时掌握雨情、水情、险情变化,及时发布黄色预警信息。另外,还接入气象专线,实现实时雨量查询,第一时间掌握前端雨量动态,特别是山区短时阵性降雨,在部门共享多年降雨强度、时长、总量等数据的基础上,我市初步建立降雨量与地质灾害发生的数据模型。当降雨量达到相对值时,系统将定向、自动发布预警信息;达到决定雨量值时,提醒监测员组织群众落实“三避让”措施,同时对接“村村通”工程,增设信息自送转换模块,将气象预报、提示、预警等信息转换成语音播放,扩大知晓面。

    为了精准监测预警,全市专职监测员全部安装使用群测群防APP管理系统,完成监测行为后,上传巡查照片,系统后台也将记录监测人工作轨迹,评判履职效果。目前,全市专职监测员上线率达到85%以上,监测准确率达80%以上。另外我市还对威胁人数多、监测难度较大、危险程度紧迫的15处隐患点安装自动雨量站和滑坡伸缩报警仪,实现隐患点雨量数据、位移数据的自动接收、分析和预警。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