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2018-2019年 泸州将新建51所公办幼儿园

  • 2018年08月28日 16时01分
  • 来源: 泸州市府
  • 【字体:
  •   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鲜明提出加快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定位。要提升泸州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泸州的教育、医疗和文化事业发展势在必行。围绕这一目标,泸州正大力建设区域教育培训中心、医疗健康中心,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强市。

      今年和明年将新建公办幼儿园51所

      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指出,要组织实施好“十大重点工程”,即:立德树人系统落实工程、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高中教育提档升级工程、高等教育扩容提质工程、民办教育促进工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教育开放合作深化工程、教育发展环境优化工程、教育事业发展保障工程。

      学前教育方面

      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今年和明年将新建公办幼儿园51所;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管理,确保配套幼儿园与新建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竣工验收合格后无偿移交当地区县政府举办公办幼儿园。同时,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义务教育方面

      大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启动“消除大班额”校舍建设,全力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有学上、上好学、不失学”,确保今年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县创建任务。

      高中教育方面

      重点实施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提档升级计划,推动普高、职高协调发展,改扩建12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建4所公办普通高中,迁建、扩建3所公办中职学校。

      高等教育方面

      重点支持西南医科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西部高水平医科大学、创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打造留学生实习基地;支持四川警察学院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内高水平公安本科院校。支持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发展,积极建设发展海事等职业院校,努力提升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民办教育方面

      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扶持。推动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泸州分校等优质民办学校尽快实现招生办学。

      通过近2年努力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问题

      要打造区域医疗健康中心,须坚持以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大力提升各级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健康泸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完善医疗体系,加快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不断提升农村群众健康水平,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在健全医疗卫生体系方面

      坚持品牌引领,做优做强省属驻泸医疗机构,发展壮大中心城区骨干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西南医疗康健中心,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扩建、附属口腔医院迁建,泸州市中医医院城南医院、市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二期,市疾控中心、市中心血站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同时,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全面启动龙马潭区第二人民医院创“三乙”工作,加快推进四个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工作,高标准改扩建3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316个中心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率达100%。

      提升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方面

      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11个、省级55个、市级70个,到2020年,将新增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16个、市级63个。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大力实施“酒城人才新政”——卫生人才集聚工程,设立了人才发展基金,强化高端卫生人才引进和“留才”保障。争取引进“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和“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或团队,设立院士工作站,到2020年,全市医学博士人员将超过800人,高级职称人员将达2800人。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依托西南医科大学培训基层卫生人才,力争通过近2年的努力,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问题。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方面

      巩固深化全民预防保健工作,结合大数据分析,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核心,通过整合群众健康需求、医疗卫生资源、政策性资金、信息化系统,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探索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有效途径,实现全人群精准筛查、精准预防、精准激励。围绕《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把健康城市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重要工作结合起来,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争创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

      打造一批具有泸州风格的文化地标和特色街区

      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强市,泸州将立足成渝,辐射滇黔,面向西部,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文化中心。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8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全力构建与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建设“大文化、大体育、大传媒、大健康”发展格局。

      在提升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大力推进市文、博、图“三馆”提档升级,建成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泸县龙城文化艺术中心、江阳区公共图书馆,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建成18个24小时文化服务点,新建324个贫困村文化室,建成农家(社区)书屋1611个、并配置出版物共312万册(盘),推进龙马潭区、叙永县的“两馆一中心”等设施建设,实现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大力建设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设施,建成4个市级大型体育场馆,新建6个区县体育场馆、48个居住区级体育场地设施、150处社区多功能全民健身设施、320个行政村体育设施等,实现区县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100%,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85%。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到2020年,建成乡村30分钟、社区15分钟文化体育服务圈。

      在增强特色文化感召力方面

      强化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打造一批具有泸州风格的文化地标和特色街区,力争石厢子会议旧址、四渡赤水战役战场列入国家“长征·红色记忆工程”,神臂城、荔枝道挤进“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

      在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

      大力发展演艺赛事、现代传媒、广告会展、文体旅游、影视制作等产业,到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营业收入32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5%左右,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区域体育名城,提升城市影响力,打造区域演艺赛事中心。

      在加大现代传播辐射力方面

      实施“高清泸州·智慧广电”工程,建立广电传媒大数据中心,实现“多媒融一”“一云多端”,构建省内一流的制作、传播、普及水平最高的现代传播体系,打造区域影视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018-2019年 泸州将新建51所公办幼儿园

  • 2018年08月28日 16时01分
  • 来源: 泸州市府
  •   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鲜明提出加快建成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南部中心城市,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定位。要提升泸州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提升泸州的教育、医疗和文化事业发展势在必行。围绕这一目标,泸州正大力建设区域教育培训中心、医疗健康中心,以及独具特色的文化强市。

      今年和明年将新建公办幼儿园51所

      泸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指出,要组织实施好“十大重点工程”,即:立德树人系统落实工程、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工程、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程、高中教育提档升级工程、高等教育扩容提质工程、民办教育促进工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教育开放合作深化工程、教育发展环境优化工程、教育事业发展保障工程。

      学前教育方面

      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今年和明年将新建公办幼儿园51所;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管理,确保配套幼儿园与新建居住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竣工验收合格后无偿移交当地区县政府举办公办幼儿园。同时,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义务教育方面

      大力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面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启动“消除大班额”校舍建设,全力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有学上、上好学、不失学”,确保今年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县创建任务。

      高中教育方面

      重点实施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提档升级计划,推动普高、职高协调发展,改扩建12所公办普通高中,新建4所公办普通高中,迁建、扩建3所公办中职学校。

      高等教育方面

      重点支持西南医科大学建设特色鲜明的西部高水平医科大学、创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打造留学生实习基地;支持四川警察学院建设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国内高水平公安本科院校。支持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江阳城建职业学院发展,积极建设发展海事等职业院校,努力提升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民办教育方面

      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给予扶持。推动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泸州分校等优质民办学校尽快实现招生办学。

      通过近2年努力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问题

      要打造区域医疗健康中心,须坚持以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大力提升各级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健康泸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完善医疗体系,加快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向农村倾斜,不断提升农村群众健康水平,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在健全医疗卫生体系方面

      坚持品牌引领,做优做强省属驻泸医疗机构,发展壮大中心城区骨干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推进西南医疗康健中心,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扩建、附属口腔医院迁建,泸州市中医医院城南医院、市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二期,市疾控中心、市中心血站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同时,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全面启动龙马潭区第二人民医院创“三乙”工作,加快推进四个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工作,高标准改扩建36个中心乡镇卫生院和316个中心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率达100%。

      提升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方面

      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11个、省级55个、市级70个,到2020年,将新增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16个、市级63个。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大力实施“酒城人才新政”——卫生人才集聚工程,设立了人才发展基金,强化高端卫生人才引进和“留才”保障。争取引进“两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和“千人计划”等高端人才或团队,设立院士工作站,到2020年,全市医学博士人员将超过800人,高级职称人员将达2800人。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依托西南医科大学培训基层卫生人才,力争通过近2年的努力,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人才不足问题。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方面

      巩固深化全民预防保健工作,结合大数据分析,以家庭医生签约为核心,通过整合群众健康需求、医疗卫生资源、政策性资金、信息化系统,为群众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进一步探索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有效途径,实现全人群精准筛查、精准预防、精准激励。围绕《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把健康城市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重要工作结合起来,整合社会资源,积极争创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市。

      打造一批具有泸州风格的文化地标和特色街区

      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强市,泸州将立足成渝,辐射滇黔,面向西部,打造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文化中心。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1.8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全力构建与区域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建设“大文化、大体育、大传媒、大健康”发展格局。

      在提升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能力方面,大力推进市文、博、图“三馆”提档升级,建成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泸县龙城文化艺术中心、江阳区公共图书馆,打造24小时城市书房、建成18个24小时文化服务点,新建324个贫困村文化室,建成农家(社区)书屋1611个、并配置出版物共312万册(盘),推进龙马潭区、叙永县的“两馆一中心”等设施建设,实现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大力建设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设施,建成4个市级大型体育场馆,新建6个区县体育场馆、48个居住区级体育场地设施、150处社区多功能全民健身设施、320个行政村体育设施等,实现区县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100%,行政村体育设施覆盖率达85%。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到2020年,建成乡村30分钟、社区15分钟文化体育服务圈。

      在增强特色文化感召力方面

      强化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建设,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文化元素,打造一批具有泸州风格的文化地标和特色街区,力争石厢子会议旧址、四渡赤水战役战场列入国家“长征·红色记忆工程”,神臂城、荔枝道挤进“世界文化遗产预备项目”。

      在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方面

      大力发展演艺赛事、现代传媒、广告会展、文体旅游、影视制作等产业,到2020年,实现文化产业营业收入320亿元左右,占GDP比重5%左右,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区域体育名城,提升城市影响力,打造区域演艺赛事中心。

      在加大现代传播辐射力方面

      实施“高清泸州·智慧广电”工程,建立广电传媒大数据中心,实现“多媒融一”“一云多端”,构建省内一流的制作、传播、普及水平最高的现代传播体系,打造区域影视传媒中心。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